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国家奖助学金体现了我国对教育的重视,它是帮助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举措。然而近几年来,我们部分大学生的所谓“贫困”,除了物质上的贫困外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贫困”。本文主要从国家奖助学金评定和发放过程来看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种种“贫困”,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改变“贫困”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国家奖助学金 “贫困” 有效措施
Abstract : National scholarship reflects our country's attach importance to education. It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help poor families students complete their studies successfully.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the "poverty" which most college students called is the spiritual poverty rather than Material poverty. This article is mainly researching the variety\ies of poverty from process of the national scholarship 's evaluation and release for college students. Analysis its reasons and find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change the those poverties.
Keywords : National scholarship ; poverty;effective measures
前言
国家奖助学金主要包括: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助学金对那些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国家奖学金主要以成绩作为评定的依据,而成绩是硬指标,所以在评定时学校以成绩“一刀切”评定出来的结果学生基本上无疑义。但是由于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的评定渗入了家庭经济状况这一因素,因此在具體评定过程中,就难免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下面笔者主要从国家奖助学金评定前期、中期、后期三个方面分析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所谓“贫困”,并探析其原因,以及一些可能有效的措施。
1. 国家奖助学金评定的前期:比“贫困”
随着国家奖助学金的资助范围越来越广,资助标准不断往上提升,至2010年秋季学期,财政部、教育部决定将普通高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由原年均每生2000元上调至3000元,按在校学生人数20%的比列配置,具体标准在每生每年2000至4000元范围内确定。这本来是国家对我们大学生经济上的扶助和对大学生培养的重视,然而在有些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眼里,这成了“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不拿白不拿。以笔者所带班级为例,五个班级加起来共210人中有156人写了贫困申请书,在他们的眼里,4000、3000、2000元的国家助学金不但能够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而且可以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购买较高档次的物品,更为重要的是,自己不要付出任何代价。相反,极少数家庭贫困的学生因为性格内向和自尊心较强的原因,不愿意承认自己是贫困生,这样真正的贫困和伪贫困生混在一起,真假难辨,让班主任左右为难。再加上现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真正交不起学费,供不起学生读书的家庭只占极少的比例。面对家庭情况差不多,平时表现差不多的学生,班主任往往通过班上投票选举,但又刮起一股拉票之风,人气大比拼。面对大额奖助学金的诱惑,有的学生野心更大,拿到三等助学金还不满意,缠着老师编各种理由要一等助学金。通过比“贫困”,一部分伪贫困生享受到了贫困生的待遇。
2. 国家奖助学金评定中期:行为和态度的“贫困”
在比“贫困”结束后,奖助学金的名额真正确定下来了,学生就要填写相关的个人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有充分的体现了我们高职院校学生行为和态度上的“贫困”。从2010年开始高校的困难生资助工作逐渐开始开始网络化管理,先后建立了贫困生数据库、国家助学金数据库、国家助学贷款数据库等,这就要求困难学生需要填写的个人及家庭信息越来越多,越来越细,笔者所在的高校是先由学生填写表格,然后再由老师输入电脑。有些学生由于思想上重视程度不够,在信息填写过程中,态度不认真,错填、乱填、漏填信息随处可见,无形中增加了资助工作的难度。以某高职院校为例,2010年秋季,某系国家助学金名额共计145人,占该院在校生比例25%。在学生信息填写过程中超过半数的学生信息填写有问题。在家庭总收入和人均收入一栏,很多学生不切实际夸大贫困程度,在现在工资水平情况下家庭总收入仅填写1000-2000元,人均收入仅填写300-500元,更有学生不明白家庭总收入和人均收入的意思,只认为自己是“贫困生”所以尽量往低处填写,而在申请理由一栏,信息填写随意的学生就有63人,其中9名学生完全照抄别的学生,42名学生申请理由仅一两句话,还有11名学生申请理由只写了“家庭贫困”四个字;信息核对过程中,虽然每生都进行了信息核对,但在资助过程中,仍发现身份证号码和银行卡号错误的各1人。在学生进行信息核对的过程中,还存在个别学生不理解、不尊重负责资助工作教师的现象,对信息核对很不耐烦,个别学生甚至对负责资助工作教师出言不逊,认为负责资助工作教师要求学生进行信息核对是故意折腾学生、无理取闹;学生们完全不理解负责资助工作教师安排学生进行信息核对是出于对学生负责任的心态和工作态度。
3. 国家奖助学金评定后期:精神上的“贫困”
每一年国家奖助学金的评定和发放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同时也是一件很辛苦的工作,这是每一位负责学生资助工作的老师都有的体会,然而我们的学生,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把它看做一次轻松赚钱的机会,学校设置的勤工助学岗位不去,嫌钱少工作又辛苦麻烦。而申请国家助学金,仅需要填写一些表格就可以得到2000-4000元不等的补助,这就助长了学生懒惰、贪婪思想,有些学生功利心强且缺乏感恩意识,把资助工作理解成“免费的午餐”。由于国家励志奖学金、助学金名额有限,个别没有拿到资助的学生就找班主任、学院领导论理,或写匿名举报信,投诉资助工作评议不够公平公正;有些享受到资助的学生则认为这些钱理所应当是他所得,理由是家庭困难,学校就应该给他资助;还有个别家庭经济不是特别困难而通过欺骗方式得到资助的伪贫困生,更是认为自己捡到了大便宜。在国家助学金资金没有到位前,催问资助老师“为什么助学金款迟迟下不来”,当助学金款下来时,学生更是把什么都抛之脑后,请客吃饭,购买较高档次的物品,对班主任、负责资助工作老师毫无感激之情,更不用说怀抱对国家和学校的感恩之心。 4. “贫困”的原因
首先我们的社会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随着社会的竞争加剧,各种不公平现象屡见不鲜,大多数人一切向钱看的思想反映了彻彻底底的拜金主义,部分人用金钱的多少衡量价值观的大小。象牙塔里的高校大学生终究要走向社会,所以避免不了受拜金主义思想的影响。他们把“工资的多少”看作找工作的第一目标,而因为工资待遇差不断跳槽的大学生也是比比皆是。
其次家庭教育是大学生思想“贫困”的基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行为举止对孩子有重要的影响,而当今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从小在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生活,受到家中长辈的宠爱,是家中的“小公主”、“小皇帝”,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父母对孩子的付出从来都是不求回报的,他们认为只要把最好的东西都给孩子,是培养孩子最好的方式,导致孩子们觉得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养成了孩子对他人不断索取却无感恩之心的思想。于是这种观点带到了学校,他们也认为自己所得的一切,包括国家奖助学金都是应该的。
最后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与奖助学金评定没有很好的结合。在国家奖助学金的评定过程中,因为没有非常确定的硬性条件,所以,评定过程中难免有失公平的地方。最重要的是国家奖助学金的评定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与学生的思想品德挂钩,对于有些思想品德差的学生,因为其家庭贫困,学费未缴,所以不得不把奖助学金给他。虽然在国家奖助学金评定之后都会有感恩系列教育活动,但是这些活动都得不到学生的热情“捧场”,往往是草草收场。
5. 改变“贫困”的有效措施
5.1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指导,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大学生是我们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但是“多元文化的冲击,尤其是西方某些国家资本主义在国内少部分大学生中产生了消极影响,使一些大学生有共产主义理想淡化、人生信仰多元化、人生目的庸俗化的一面。”[1]我们当前不少大学生,受社会环境、拜金主义的影响,出现了价值扭曲和道德失范。所以给我们的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我们只有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通过校园贴吧、QQ群、飞信群、学生活动、报纸、广播等方式不厌其烦的加强对学生思想、价值观的引导。
5.2改变奖助学金的评定方式。我们要把学习成绩和操行分当作国家奖助学金评选标准的重要的因素,而不是把家庭贫困作为唯一依据。学习成绩体现该生的学习能力,而操行分则更加全面地体现了该生在上一学年里的综合能力,其中学习成绩明显还是占主要地位的。在大学,学习无疑还是学生的第一要务,而国家资助学生的目的也是在于鼓励学生学习,那么,学习成绩好的经济困难生能够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并因此而更多的资助也在于情理之中。而那些家庭经济困难,但有考试舞弊、打架斗殴、损坏公物等不良行为的行為的学生,情节严重的取消被资助资格,情节较轻的可以取消当年被资助资格。
5.3改变奖助学金的发放方式。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情况是其被认定为经济困难生的原因所在,但是想获得国家的资助则必须凭借个人的努力与付出,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增加勤工助学的岗位,加大体、智、美等方面的奖励力度,而工资或者奖金的来源就是原来的资助金额。总之,应当采取方式鼓励学生结合自身不同的特点,通过个人的努力来获取生存的机会。
结语
国家奖助学金政策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我们党执政为民的亲民爱民情结,也体现了我们国家队大学生培养的重视。因此,在解决大学生上物质上的贫困之后,精神上的“贫困”任重道远,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各方面的一起努力。
参考文献:
[1] 蒋玉涛.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困惑及教育对策[J].咸宁学院学报,2009,(04)
[2] 杨周复.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04
作者简介:刘畅明(1986-),女,湖南宁乡人,常德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单位: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国家奖助学金 “贫困” 有效措施
Abstract : National scholarship reflects our country's attach importance to education. It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help poor families students complete their studies successfully.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the "poverty" which most college students called is the spiritual poverty rather than Material poverty. This article is mainly researching the variety\ies of poverty from process of the national scholarship 's evaluation and release for college students. Analysis its reasons and find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change the those poverties.
Keywords : National scholarship ; poverty;effective measures
前言
国家奖助学金主要包括: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助学金对那些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国家奖学金主要以成绩作为评定的依据,而成绩是硬指标,所以在评定时学校以成绩“一刀切”评定出来的结果学生基本上无疑义。但是由于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的评定渗入了家庭经济状况这一因素,因此在具體评定过程中,就难免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下面笔者主要从国家奖助学金评定前期、中期、后期三个方面分析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所谓“贫困”,并探析其原因,以及一些可能有效的措施。
1. 国家奖助学金评定的前期:比“贫困”
随着国家奖助学金的资助范围越来越广,资助标准不断往上提升,至2010年秋季学期,财政部、教育部决定将普通高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由原年均每生2000元上调至3000元,按在校学生人数20%的比列配置,具体标准在每生每年2000至4000元范围内确定。这本来是国家对我们大学生经济上的扶助和对大学生培养的重视,然而在有些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眼里,这成了“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不拿白不拿。以笔者所带班级为例,五个班级加起来共210人中有156人写了贫困申请书,在他们的眼里,4000、3000、2000元的国家助学金不但能够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而且可以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购买较高档次的物品,更为重要的是,自己不要付出任何代价。相反,极少数家庭贫困的学生因为性格内向和自尊心较强的原因,不愿意承认自己是贫困生,这样真正的贫困和伪贫困生混在一起,真假难辨,让班主任左右为难。再加上现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真正交不起学费,供不起学生读书的家庭只占极少的比例。面对家庭情况差不多,平时表现差不多的学生,班主任往往通过班上投票选举,但又刮起一股拉票之风,人气大比拼。面对大额奖助学金的诱惑,有的学生野心更大,拿到三等助学金还不满意,缠着老师编各种理由要一等助学金。通过比“贫困”,一部分伪贫困生享受到了贫困生的待遇。
2. 国家奖助学金评定中期:行为和态度的“贫困”
在比“贫困”结束后,奖助学金的名额真正确定下来了,学生就要填写相关的个人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有充分的体现了我们高职院校学生行为和态度上的“贫困”。从2010年开始高校的困难生资助工作逐渐开始开始网络化管理,先后建立了贫困生数据库、国家助学金数据库、国家助学贷款数据库等,这就要求困难学生需要填写的个人及家庭信息越来越多,越来越细,笔者所在的高校是先由学生填写表格,然后再由老师输入电脑。有些学生由于思想上重视程度不够,在信息填写过程中,态度不认真,错填、乱填、漏填信息随处可见,无形中增加了资助工作的难度。以某高职院校为例,2010年秋季,某系国家助学金名额共计145人,占该院在校生比例25%。在学生信息填写过程中超过半数的学生信息填写有问题。在家庭总收入和人均收入一栏,很多学生不切实际夸大贫困程度,在现在工资水平情况下家庭总收入仅填写1000-2000元,人均收入仅填写300-500元,更有学生不明白家庭总收入和人均收入的意思,只认为自己是“贫困生”所以尽量往低处填写,而在申请理由一栏,信息填写随意的学生就有63人,其中9名学生完全照抄别的学生,42名学生申请理由仅一两句话,还有11名学生申请理由只写了“家庭贫困”四个字;信息核对过程中,虽然每生都进行了信息核对,但在资助过程中,仍发现身份证号码和银行卡号错误的各1人。在学生进行信息核对的过程中,还存在个别学生不理解、不尊重负责资助工作教师的现象,对信息核对很不耐烦,个别学生甚至对负责资助工作教师出言不逊,认为负责资助工作教师要求学生进行信息核对是故意折腾学生、无理取闹;学生们完全不理解负责资助工作教师安排学生进行信息核对是出于对学生负责任的心态和工作态度。
3. 国家奖助学金评定后期:精神上的“贫困”
每一年国家奖助学金的评定和发放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同时也是一件很辛苦的工作,这是每一位负责学生资助工作的老师都有的体会,然而我们的学生,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把它看做一次轻松赚钱的机会,学校设置的勤工助学岗位不去,嫌钱少工作又辛苦麻烦。而申请国家助学金,仅需要填写一些表格就可以得到2000-4000元不等的补助,这就助长了学生懒惰、贪婪思想,有些学生功利心强且缺乏感恩意识,把资助工作理解成“免费的午餐”。由于国家励志奖学金、助学金名额有限,个别没有拿到资助的学生就找班主任、学院领导论理,或写匿名举报信,投诉资助工作评议不够公平公正;有些享受到资助的学生则认为这些钱理所应当是他所得,理由是家庭困难,学校就应该给他资助;还有个别家庭经济不是特别困难而通过欺骗方式得到资助的伪贫困生,更是认为自己捡到了大便宜。在国家助学金资金没有到位前,催问资助老师“为什么助学金款迟迟下不来”,当助学金款下来时,学生更是把什么都抛之脑后,请客吃饭,购买较高档次的物品,对班主任、负责资助工作老师毫无感激之情,更不用说怀抱对国家和学校的感恩之心。 4. “贫困”的原因
首先我们的社会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随着社会的竞争加剧,各种不公平现象屡见不鲜,大多数人一切向钱看的思想反映了彻彻底底的拜金主义,部分人用金钱的多少衡量价值观的大小。象牙塔里的高校大学生终究要走向社会,所以避免不了受拜金主义思想的影响。他们把“工资的多少”看作找工作的第一目标,而因为工资待遇差不断跳槽的大学生也是比比皆是。
其次家庭教育是大学生思想“贫困”的基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行为举止对孩子有重要的影响,而当今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从小在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生活,受到家中长辈的宠爱,是家中的“小公主”、“小皇帝”,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父母对孩子的付出从来都是不求回报的,他们认为只要把最好的东西都给孩子,是培养孩子最好的方式,导致孩子们觉得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养成了孩子对他人不断索取却无感恩之心的思想。于是这种观点带到了学校,他们也认为自己所得的一切,包括国家奖助学金都是应该的。
最后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与奖助学金评定没有很好的结合。在国家奖助学金的评定过程中,因为没有非常确定的硬性条件,所以,评定过程中难免有失公平的地方。最重要的是国家奖助学金的评定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与学生的思想品德挂钩,对于有些思想品德差的学生,因为其家庭贫困,学费未缴,所以不得不把奖助学金给他。虽然在国家奖助学金评定之后都会有感恩系列教育活动,但是这些活动都得不到学生的热情“捧场”,往往是草草收场。
5. 改变“贫困”的有效措施
5.1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指导,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大学生是我们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但是“多元文化的冲击,尤其是西方某些国家资本主义在国内少部分大学生中产生了消极影响,使一些大学生有共产主义理想淡化、人生信仰多元化、人生目的庸俗化的一面。”[1]我们当前不少大学生,受社会环境、拜金主义的影响,出现了价值扭曲和道德失范。所以给我们的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我们只有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通过校园贴吧、QQ群、飞信群、学生活动、报纸、广播等方式不厌其烦的加强对学生思想、价值观的引导。
5.2改变奖助学金的评定方式。我们要把学习成绩和操行分当作国家奖助学金评选标准的重要的因素,而不是把家庭贫困作为唯一依据。学习成绩体现该生的学习能力,而操行分则更加全面地体现了该生在上一学年里的综合能力,其中学习成绩明显还是占主要地位的。在大学,学习无疑还是学生的第一要务,而国家资助学生的目的也是在于鼓励学生学习,那么,学习成绩好的经济困难生能够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并因此而更多的资助也在于情理之中。而那些家庭经济困难,但有考试舞弊、打架斗殴、损坏公物等不良行为的行為的学生,情节严重的取消被资助资格,情节较轻的可以取消当年被资助资格。
5.3改变奖助学金的发放方式。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情况是其被认定为经济困难生的原因所在,但是想获得国家的资助则必须凭借个人的努力与付出,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增加勤工助学的岗位,加大体、智、美等方面的奖励力度,而工资或者奖金的来源就是原来的资助金额。总之,应当采取方式鼓励学生结合自身不同的特点,通过个人的努力来获取生存的机会。
结语
国家奖助学金政策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我们党执政为民的亲民爱民情结,也体现了我们国家队大学生培养的重视。因此,在解决大学生上物质上的贫困之后,精神上的“贫困”任重道远,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各方面的一起努力。
参考文献:
[1] 蒋玉涛.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困惑及教育对策[J].咸宁学院学报,2009,(04)
[2] 杨周复.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04
作者简介:刘畅明(1986-),女,湖南宁乡人,常德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单位:常德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