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繁叶茂占鳌头

来源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wenping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关于“丰富”,《考试大纲》有四点要求: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其中的“材料丰富”是指文章使用的材料种类多、数量大,内容丰赡,血肉丰满;“论据充实”专就议论文而言,指议论文中用來证明观点的理由和根据(即论据)丰富而典型,论证全面而有力。这两条是针对近年来高考作文内容空洞单一、论据苍白无力的现状提出的重要标准,考生应善于观察思考,勤于从生活、阅读中汲取新鲜的营养,不断丰富自己的素材库。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的作文不仅内容厚实,而且会呈现出斑斓多彩、引人入胜的面貌。要做到“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重视平时的积累
  高考作文尽管范围宽广,但从大处来说无非包括自我体验、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自己与自然等几个方面。如果平时阅读中就针对这些方面多思考,积累一些有用的材料,考场上就不愁没东西可写。备考时可分门别类地收集、整理、归纳知识材料,比如从“我与自我”“我与他人”“我与教育”“我与哲学”“我与历史”“我与自然”“我与社会”“我与宇宙”八个方面,精心构筑自己的材料仓库。
  二、做到三个“力求”
  论据是证明论点的基础(通常说的论据有两类,一是事实,一是道理)。选取论据要紧扣论点,为论点服务,做到观点与材料统一;论据要选得典型,选得充分。具体应做到:
  (一)力求事例充足。议论文(包括议论性散文)为了使论据充实,可以采用排比句式列举大量事例,既显得材料丰富,又很有气势。
  (二)力求引用丰富。恰当引用名言警句,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所谓恰当,主要指所引名言的基本思想与论点是相通的,引用后能使自己的观点更令人信服。
  (三)力求分析透彻。在说理类作文中,材料的丰富性还体现在作者对论据意蕴的深刻揭示上,它往往使文章见地高超,不落俗套
  三、学会恰当地使用材料
  (一)采用不同的分类标准选择论据。缺乏论据,论点就得不到证明;为了达到“丰富”的目的就堆砌材料,则容易导致行文拖沓,臃肿不堪。为避免“堆砌材料”这个毛病,就得注意分类标准。时间上从古到今,或由今到古;地域上从中到外,或从外到中;伟人领袖如何说,科学家如何论,平凡人怎么看;正面论据有哪些,反面论据是什么……这样一组合,行文有序,论据分别从不同角度证明观点,材料不是就非常丰富了吗?
  (二)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列举材料。材料要丰富,涵盖面要宽,又不能一一展开,那怎么办?“点面结合”是常用的方式:“点”上详细交代主要材料,“面”上概述次要材料,一般来说是由“点”到“面”。
  (三)采用假设法补充所需材料。考场上有时会碰到这种情况,在阐述事理过程中一时难以找到恰当的论据,这时借助假设的方式,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有了正面事例,借助假设可以找到反面事实;只有现在的事例,借助假设可以推知未来可能发生的事实……假设的空间不受限制,如此补充所需材料,也是很好的途径。
  【考场佳作】
  摸着预筹的石头,  涉过生活的激流
  上海一考生
  很多人都希望能够预先知道自己的未来,于是有了寺庙、道观中跪着祈福好人,有了街头算命先生牌子前蹲着的渴望。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巨著《俄狄浦斯王》一开场就是俄狄浦斯向祭司咨询神启。一个对于未来的预测,也许会带来一点心安。
  然而,生活真的会如老黄历上明示的每日“宜”“忌”那样可以准确预知吗?《红楼梦》里的癞头和尚泄露了甄英莲的人生秘密,细心的人们根据“金陵十二钗”的正副册推测人物命运。但是,生活不是一部《石头记》。生活的石头上,并没有刻着你我未来人生的书。李白预感自己能够大展宏图,结果落得个“赐金放还”;加入李璘幕府,结果落得个流放夜郎。生活是一条汹涌澎湃的大河,这条大河的激流把李白冲得体无完肤。
  对于每个人的生活,只有一样东西我们能够准确地预知,那就是死亡。但是准确来说,死不是生活,而是生活的结束。从生到死的整个过程,即便是算命先生也绝对算不准。如果你在1929年的美国,作为一名白领,对未来的小日子信心满满的你,会突然失去工作,加入领取救济的长队中;如果你在2017年的英国,一颗炸弹可以毁掉你拥有的一切……天灾、战火、疾疫、恐袭,等等,无时无刻不在伺机破坏我们的生活。
  不过,我们当然不必因此堕入不可知论。如果你不幸做了一只无助的野生小动物,那么生活的确就是前面所说的那样。幸运的是,你是一个富有灵性的人。我们固然无法完全预测生活,也不能够像《星际穿越》的主人公那样直接降临到100多年之后的未来,但我们却可以预筹生活。每一个个体都是理性的存在,我们可以用自己的逻辑能力去预判,去筹划,不是单纯地描绘桃花源,而是规划去往桃花源的路,去做一个桃花源的旅行计划。哪怕曲终人散,桃花源的小洞也无从寻访,但是“规往”的“欣然”毕竟还是体验过了;而预筹的过程和打拼,才是生活本身的价值所在。
  1968年的食指写道:“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毫无疑问,人无法预知自己的鲜花会“依偎在别人的情怀”,但是固执地书写对未来的相信,却是一个坚强的人必须去做的。食指其实是在与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诗人普希金遥相呼应。普希金写道:“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食指所谓的“固执”,普希金所谓的“镇静”,我理解为“理性的预筹”——既然不能指着预测来生活,那就只有踏踏实实地“固执”“镇静”地向前走去。预测没有筹划做基础,只能是空中楼阁,免不了由盲目乐观坠入绝望的深渊。相反,理性的人们则不会有宿命感,反而会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就是:我看不清下一站的模样,却看得见通往远方的轨道;换言之,前往每一站的路该怎么走,我必须认真规划。
  殷墟甲骨卜辞中有段非常有意思的话:“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中国上古的人们和西方的俄狄浦斯是一样的,渴望预测未来,这样可以带来确定性、安全感。然而他们不知道,毫无根据的预测所带来的可能是更加深重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只有那些理智而谦卑的人们会懂得,我们只能摸着河床的石头,一步步试探着前进,每一步试探都来源于你对下一步的筹划。目标就是前方,至于前方究竟是绿洲还是沙漠,是海洋还是新大陆,一切都不可预知,但是一切都必然会到来。
  【评点】
  这是一篇富于思辨色彩的优秀作文。作者开篇联系生活现象与名著片段,指出“一个对于未来的预测,也许会带来一点心安”;进而笔锋一转,强调“生活的石头上,并没有刻着你我未来人生的书”“从生到死的整个过程,即便是算命先生也绝对算不准”;在此基础上,文章再次转折,提出作为“一个富有灵性的人”,“我们固然无法完全预测生活……却可以预筹生活”——“预测”“预筹”一字之差,所反映的生活观念与人生态度却迥然不同;最后,该考生收束前文,又一次突出了“毫无根据的预测所带来的可能是更加深重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以及“一切都不可预知”却可以一步步加以筹划的核心观点。
  让人赞叹的还有作者的知识积淀,东西方名著素材、科幻影片《星际穿越》、食指与普希金“遥相呼应”以及“殷墟甲骨卜辞”里的话语,均能自然妥帖地为己所用,平日里的积累之功可想而知。语言表达也有特色,像“但是‘规往’的‘欣然’毕竟还是体验过了;而预筹的过程和打拼,才是生活本身的价值所在”“目标就是前方,至于前方究竟是绿洲还是沙漠,是海洋还是新大陆,一切都不可预知,但是一切都必然会到来”等文句,都是很有嚼头的。
其他文献
塞缪尔·斯迈尔斯有言:“自助者,天助之。”枕戈饮胆,扣心泣血,非自助者不能忍;松花酿酒,春水煎茶,唯自强者不能移。自助之人,生而为强。不惧颠倒折磨之苦,亦不恐十丈软红之惑。   观华夏大地,王朝更迭,在千百次的轮回中,自助之人,励精图治,一鸣惊人。统藩镇割据之乱世,开重文轻武之先河,为一代歌舞升平、人才辈出的文化王朝夯实基础的赵匡胤,从一位游历四海、难寻住处的旅人成长为黄袍加身、荣登九五的君主。其
期刊
对联里含有典故、成语、俗语、惯用语等不足为奇,但一副仅仅58个字的对联,居然暗藏14个惯用语却实属罕见。请仔细诵读下面这副对联:   大红人习惯嚼舌头使手腕卖狗皮膏药,最能见缝插针拍马屁放烟幕弹;   小白脸经常咬耳朵耍花腔打笔墨官司,终因无中生有吹牛皮吃哑巴亏。   1.大红人——比喻那些受到领导宠信或重用的人。例如:他现在可是大红人,你去求他帮忙,准能成功。   2.嚼舌头——①比喻信口胡说,
期刊
如果你想知道中国近几十年来的变化,可以去问问那些年过六旬的老人。他们看着这里从农田遍地到高楼拔地而起。是的,仅仅是这几十年,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观念都发生了巨变。这样的进步速度,在中华五千年的历程中首屈一指,与西方的工业革命不相上下。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长期在黑暗中迷失,却仍有无数双手在试图撕开这长夜。随着那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我们正式迎
期刊
上世纪四十年代,张爱玲穿着丝质碎花旗袍,“色泽淡雅”地带着她那敏感于常人的色彩、节奏和情绪登上文坛。  张爱玲喜欢奇装异服,甚至有“恋衣癖”。她在《更衣记》里曾为当时女子不能穿得出众一点感到愤慨。她亲自为自己设计衣服,在香港读书时,就把所得的奖学金,自选衣料设计服装,连弟弟张子静都问她是不是香港最新样式,她笑道:“我还嫌这样子不够特别呢!”  曾经有一次,她从香港带回一段广东土布,刺目的玫瑰红上印
期刊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清·赵翼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代李清照如是说。古往今来,英雄始终为我们所崇尚,时代在变迁,历史在重演,中华英雄层出不穷,数不胜数。偶像或许会如昙花一现为人们所惊艳,但英雄带给我们的精神力量却是坚不可摧、流芳百世的!   英雄是曹植那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舍身为国;亦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更是文天祥“人生自
期刊
漫步于文化的天地,我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那沉淀千年的韵味,飘香于历史的烟云雾霭中,经久不衰。   我感叹时光之纷扰,我感谢青春之曼妙,我庆幸历朝历代孕育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华文化,这些都是一颗颗璀璨的珍珠,洞穿千载岁月风云,文化珠串在历史的烟云与朝代的更迭这双重历练下,外表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但无论怎样,只要我们用力地一点一点擦拭, 它依然会发出令世人震惊的光芒!   我愿撕一页白纸为帆,竖一支狼
期刊
【文题呈现】   “站立”是生活的一张剪影。蹒跚学步时,站立开启人生;久盼不归时,站立凝聚牵挂。“站立”是生活的一种态度。凄风冷雨中,站立是坚强;举世皆醉下,站立是操守;左右摇摆间,站立是智慧;乱云飞渡时,站立是从容。   根据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通过审题不难得知,材料的核心词是“站立”。对于“站立”的理
期刊
【自主演练】   阅读下面提示,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曾写过这样的诗句:“一种春声浑难忘,最是长安课归时。”表现了对放学之后那欢快、嬉闹之声的深深怀恋。今天,我们周围的声音多得让人应接不暇,可是,哪一种才是真正牵动你内心深处的呢?是校园的铃声,还是窗外的风雨声?是新岁的爆竹声,还是梦中的短笛声?或者,是……   请选准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
期刊
历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这些“必然”中,也有一些鲜为人知的偶然。很多时候,从侧面推动历史走向的,反而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先说说“荆轲刺秦王”这个事情。荆轲图穷匕见,要刺秦王,正要成功之时,秦王的侍医夏无且把自己的药箱砸向荆轲,荆轲受到攻击后稍一迟疑,秦王就已经拔出自己的长剑挡住了荆轲,最终秦王活了下来,而荆轲则死了。如果没有夏无且这个侍医扔药箱的举动,秦王就一命呜呼了,历史将会怎
期刊
“像哥哥一样坚守岗位,以自己的力量为防控疫情做贡献。”采访杜富佳的时候,她连续在医院上了四天的班,刚刚回到家中。她的哥哥是扫雷英雄杜富国。“不能走远,24小时待命。”杜富佳住的地方离医院步行只需10分钟,“随时接到电话就得赶回医院。”   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英雄的妹妹主动请缨,又是熟悉的那句:“让我来!”不禁令人感叹“万众一心战疫情,英雄兒女敢逆行”。有这样的英雄儿女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