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批评策略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ame_ear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明确规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而事实上,由于近年来有关教师出言羞辱甚至体罚学生的报道时有所闻,竟导致有些地区的学校领导“因噎废食”,采用一刀切和简单化的处理办法,致使出现教师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教育学生、放任学生的现象。
  笔者以为,这条规定更值得注意的是前半段:“采取适当方式”。要想让“批评”的效果最大化,就要“学会批评”,就应该从了解和掌握“合适的方法”着手,能否能够采用最适合的批评方式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笔者对此进行了相关的思考与实践。
  一、情感投入是批评学生的基础
  爱心是学生生长的动力,是通往学生心灵的桥梁,是照亮学生未来的灯塔。教师只有像对待自己的孩子、朋友那样真城、理解、尊重信任和爱护学生,才能使学生亲近、信任教师,和盘托出心底的秘密,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批评和指点。
  我曾教过这样一位学生,上课经常说话,下课欺辱别人,对老师的批评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经常与老师“讲理”,对这样的学生如果靠训斥只能越训越皮,越训越没自尊心。为了转化他,我首先从沟通师生情感入手,他犯错误时,我总是心平气和地单独与他谈话,帮他分析危害。经过几次春风化雨的平等沟通,我让他觉得我对他并不讨厌,也不嫌弃,而是很平等,很真诚。渐渐地他就对老师和同学慢慢接近,学会了换位思考和尊重他人,也改掉了以前的坏毛病,走上了健康成长的道路。之后我在工作日记上写下了这样的话:批评应建立在爱的基础上,我们批评学生是为了扭转学生的不良品行,而不是有意为难学生,离开爱的批评,就是一种变相体罚。
  二、适当沉默是批评学生的法宝
  学生有缺点、错误时,不要使用侮辱性语言,不能当众训斥。如果老师狂轰滥炸,学生接受的只是老师怒不可遏的批评,至于老师说话的内容已变成次要的了,这样哪能有好的教育效果?老师在当时用沉默比直接训斥更能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记得我班班长,组织能力强,为人诚实,学习勤奋,成绩优异,是大家心目中的好学生。有一次考试时,我无意中发现他把一张写满答案的纸条放在铅笔盒里。难道他每次考试的成绩都是抄来的吗?我正想对他狠狠地训斥一顿,可当我眼里的目光和他的目光相遇时,发现他脸红了,并悄悄地低下了头。这时,我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没有说任何话,只是将纸条收走。考试结束后,他主动找到我,对自己的错误做了深刻的检讨,并向我敞开了心扉,道出了其中的原委。原来他的父母对他许诺,若期中考试列全班第一,就奖给他一辆自行车。他怕考不好,所以采取了这种不正当的手段,希望能得高分。了解了事情的原委,我和他共同分析,端正了他对待考试和成绩的看法,他表示诚恳接受,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事情。
  适当使用沉默,不仅能为学生创造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调节、自我教育的空间,而且还能营造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实现对学生内心的感化。所以,为了学生,我愿意“沉默是金”。
  三、刚柔相济是批评学生的不二“神器”
  一般来说,对女同学用刚,则有震撼力,对男同学用柔,则能化解顽石。批评学生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和心理特征,以不伤害学生自尊心为前提,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特别是些犯有错误的学生,他们的自尊心表现得就更为强烈一些。因为做了错事,受到别的同学指责,产生了自卑感,有时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而实际在他们内心深处,上进心并未泯灭,渴望得到老师、同学们的理解和帮助。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得不到别人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强烈的自尊心。”因此,在批评这些学生时既要讲原则,不迁就其错误的思想行为,又要讲感情,尊重他们的自尊心。美国著名学者亚科卡说过:“表扬可以印成文件,而批评打个电话就行了。”这就是说含蓄而不张扬的批评有时比那种“电闪雷鸣”式的批评效果更好。
  我班有一位同学,性格较暴躁,批评他时常常会以歪理反驳老师,是个批评不得的人,但他又三天两头在自修课违反纪律。后来,我任命他为管理纪律的干部,要他自己先约束自己,带头搞好班级的自修纪律。他有做得不对的就和风细雨地和他谈心,用“柔”的方法化解他内心的防线。慢慢地,他的纪律好转了,成绩也进步了。
  在教育教学中要是因人而异,对症下药。如果运用得当,总会有一定收效的。而一个真诚的、有责任感的老师,绝不会一味地欣赏自己的学生,乃至姑息错误,他必然会采取适当、适度的批评手段去让犯错误的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便及时改正,使他们沿着人生的正道走下去,经风沥雨,走向辉煌。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通州区十总小学)
其他文献
在教学图形和几何内容时,学生依然存在着深度思维缺位的现象,没有深入思考、探究揣测的过程,学生对事物的感知也失去了“实物——表象——抽象”的过程,对学生空间概念的培养毫无裨益。如何才能在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呢?  一、呈现多样资源,丰富认知背景  1.借助生活积累认知图形  生活的世界就是各种模型的组合,学生对教材中的各种图形已经在生活中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所以在引领学生认知图形时就要充分运
复习就是将已学过的知识综合梳理,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并通过有针对性的习题练习让学生温故知新,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小学复习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初中以后的学习。那么如何设计好复习课程呢?本文根据实际教学经验,进行简单论述。  一、让教学再创造变成复习脉搏  毕业复习是教师引导学生完善知识体系,重新拓展知识整合知识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将毕业复习视作教学再创造
提到绿色,人们很容易就会想到春天,春天乃是万物复苏的美好季节,世间的一切都给人带来了勃勃生机,因此,绿色带给人们的就是生机与活力。在现代社会中,绿色不仅是一种生机与活力,更是一种精神。在如今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绿色课堂因其具有蓬勃向上、富有活力的特点也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广泛追求,那么,在如今的小语课堂中,怎样才能构建出绿色的课堂,从而使语文教学更加精彩呢?  一、自由是绿色课堂的基础  语文教育的目
目的 比较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112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结果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已经得到广大中学师生的广泛认同,但仍然存在对校园文化认识不够全面、在实施过程中力度不大等问题,需要全面审视校园文化的内涵,正确对待当前取得的成效及存在问题,并明确今后的改进措施。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功能  1.校园文化的内涵  一般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以学生为主体对象,以校园环境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目的,以精神文化、环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