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三年级学生正处于从田字格过渡到方格书写的阶段,学生难以适应。针对学生在方格中书写的三点困惑,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三条解决策略——三步法,即通过“找中心”“小蚂蚁控制距离”“回宫格”写准起笔,让学生能在方格中从容地写好结构美观的字。
【关键词】方格书写;三步法起笔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5-0053-02
【作者简介】曾悟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南京,210008)教师,小学二级教师。
方格,看似简单不过的小格子,可想要在这小小格中写一手漂亮的正楷字,却并不简单。尤其,对于刚从田字格过渡到方格的三年级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田字格有横中线、竖中线,这两条中线就如同拐杖,搀扶着一二年级的学生一步一步地向前迈进。从最初的简单笔画,到偏旁部首,再到独体字,最后到练习写复杂的合体字。学生的每一笔画,都是由最初的对照、模仿到内化。这个过程中,横竖中线是学生入格写字第一笔的参照物、间架结构是否匀称的标杆。到了三年级,田字格变成了方格,不仅格子变小了,最致命的是这个参照物没有了。首次接触方格的三年级学生,看着这“最熟悉的陌生人”,下笔时怯懦了,总觉得无所适从,在方格中写不出漂亮的字。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使用方格写字,并且能够做到在方格子中把字写得端正美观呢?以下就方格书写提出三点策略。
一、“三步法”教学生找准方格中字的位置
方格与田字格不同,没有横中线与竖中线作为练习临摹的对照,取而代之的只是田字格的外框——方格。刚刚从田字格过渡到方格的学生,不妨用“找中心点”的办法来帮助自己适应。
第一步,在方格中用铅笔画出横中线和竖中线。这对于刚刚过渡到方格写字的学生来说,画出了横中线和竖中线的方格,在学生眼中就演变成了熟悉的“田字格”,从心理上来说,学生不会产生对方格写字的抵触与惧怕心理。
第二步,将画横、竖中线的步骤精简,变成用铅笔点出每个格子的中心点,这个步骤可以放在训练画横竖中线的一周之后进行。中心点,既为横中点与竖中线的交点,也是整个方格的最中心。初练方格写字时,以此点为中心,形成视觉上的“约束”,将该点看成字的“内核”,笔画结构则为内核外部的“果肉”。“果肉”紧紧包裹着“内核”,并且以其为重心,字就会不自觉地围绕着点“打转”,而不会发生偏离“航道”的现象。(如图1)
第三步,点在眼里,点在心中。在苏教版三年级的写字教学中,习字册每课有两页纸的练习量,其中一页是有田字格的,另一页是在方格中写字。在学生刚开始在方格中写字的时候,建议可以用铅笔画上横中线和竖中线,进而再到点出中心点的方式。在抽样班级的试验中,90%的孩子完成这个过渡只需要一周,在第二周的时间里,他们坚持以中心点控制字在格中的位置,并渐渐地熟练。第三周以后,83%的学生无须手动点出方格中的中心点,也能照样做到字不偏格,居于格中,整齐美观。
二、“小蚂蚁”教学生控制方格中字的大小
不能控制字与方格的四边距离也同样是一个大家头疼的问题。要想控制好字与四边的距离,就要将字写在格子的中间位置,尽量保持字与格子四边的距离相等(如图2)。
那么,怎样才能准确地把字写在格的中间呢?笔者采取的是小口诀记忆法:“小小蚂蚁格中走,字的四周能走通。”只要能让小蚂蚁毫无障碍地在格子中溜达一圈儿,那么可以肯定的是,学生的这个字肯定没有贴着边儿。小口诀帮助自我检测的方法简单易行,且特别适合刚刚接触方格字的低、中年级的小朋友掌握。每当孩子提笔写字时,让他们一起念念这个口诀再写。写完后,再利用这个小口诀,让学生自己检测下小蚂蚁在格子中能否“走得通”,还可以采取同桌互查、小组比赛的形式,比一比谁的小蚂蚁走的最顺畅,谁的字在格中能保持居中摆放,匀称美观。这简单可爱的儿童式小口诀,不仅帮助学生使“字居格中”的要求更加直观、规范,而且让方格写字变得充满童趣,学生会把它当作小游戏一样,力争让“小蚂蚁”能走得更顺畅呢!
三、“回宫格”教学生写好方格中字的结构
为了让学生控制好方格中字的结构,笔者采取的方法是回宫格控制法。首先为字确定一个大小范围,在方格的内部画个内格,从而形成一个回宫格,这个内宫格就是字的主体之所在,有如一个字的骨骼血肉,外宫是字的主笔伸展之空间,就像一个字的衣裳饰品。内格高为外格的五分之三,内格宽为外格的二分之一。这样就把字的大小,确定在格的二分之一到五分之三之间。其次为首笔定位,把字写在格的中间。竖长字形以:异、成、功、齐、谢、习为例;扁宽字形以:即、之、皿、也为例;偏斜字形以:夕、戈、多为例。
由于汉字的书写顺序一般是:从左至右、从上至下,所以,汉字的第一笔一般是从左或上这两个方位开始写,往往落在内格地左边或上边。如图,“异”字的第一笔为横折,横画即落在内宫格的顶端线上。左右结构的“即”字,最左侧的一笔为竖提,竖画恰好与内宫格的左端重合。(如图3)最后,伸展横纵笔画。
已经确定了第一笔在格中的位置,字的主体——“骨骼血肉”也便定下。剩下的,就是将字的横画或纵画舒展开来,略超出内宫格,写出自然匀称之美,这便是字的“衣裳饰品”了。如“异”的下部一个长横,托住“巳”,又是整个字的重心,应超出内宫格,写出舒展之美感;“即”字最后一笔的悬针竖,为该字潇洒之所在,写时无须被内宫格所束缚,大胆超出,尽显其洒脱。
因此,一般来说,只要在写字时,把握好内宫格的大小位置,把字的第一笔写在字的内宫格的左边线或上边线上或附近,再适度舒展横纵撇捺之笔画,就能基本保证字的结构在格中美观、适宜。
不论用什么对策教学生在方格中写一手漂亮字,对其中的每一步训练都必须环环过关,步步到位。
【案例分享】
三年级孩子的作文本是那种小小的方格子。这对于刚刚从铅笔转换成钢笔的孩子来说是很大的难题。如此小而密集的方格,看着就眼花缭乱,想到写完后满面作文本都是上上下下的“跳跳字”,孩子们都皱起了小眉头。
“老师,我想把作文本写的更加整洁美观,怎么办呢?”一个小丫头苦恼地问我。
“你觉得自己写得乱的原因是什么呢?”我反问她。
“是字写不到格子中间,不是贴着天就是顶着地,不然就是挤在左右两边呢!”
“在方格中写字的时候,你想象会有只小蚂蚁绕着格子四边走,要使小蚂蚁能走通,你就要在四周空出一点来啊!”我这样教她。
小丫头回去试了试,第二天来告诉我果然有效果,比之前整齐多了。我也受到了启发,把“小小蚂蚁格中走,字的四周能走通”的小口诀推广到全班,让孩子们都能在一种有趣轻松的写字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把字写在格子中间。
方格,即便格中空无一画,可只要我们熟练地运用“辅助”的点、线、诀,这便是方格中的乾坤。希望每个孩子都能运用好手中的笔,在方格中游刃有余,笔定乾坤。
【关键词】方格书写;三步法起笔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5-0053-02
【作者简介】曾悟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南京,210008)教师,小学二级教师。
方格,看似简单不过的小格子,可想要在这小小格中写一手漂亮的正楷字,却并不简单。尤其,对于刚从田字格过渡到方格的三年级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田字格有横中线、竖中线,这两条中线就如同拐杖,搀扶着一二年级的学生一步一步地向前迈进。从最初的简单笔画,到偏旁部首,再到独体字,最后到练习写复杂的合体字。学生的每一笔画,都是由最初的对照、模仿到内化。这个过程中,横竖中线是学生入格写字第一笔的参照物、间架结构是否匀称的标杆。到了三年级,田字格变成了方格,不仅格子变小了,最致命的是这个参照物没有了。首次接触方格的三年级学生,看着这“最熟悉的陌生人”,下笔时怯懦了,总觉得无所适从,在方格中写不出漂亮的字。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使用方格写字,并且能够做到在方格子中把字写得端正美观呢?以下就方格书写提出三点策略。
一、“三步法”教学生找准方格中字的位置
方格与田字格不同,没有横中线与竖中线作为练习临摹的对照,取而代之的只是田字格的外框——方格。刚刚从田字格过渡到方格的学生,不妨用“找中心点”的办法来帮助自己适应。
第一步,在方格中用铅笔画出横中线和竖中线。这对于刚刚过渡到方格写字的学生来说,画出了横中线和竖中线的方格,在学生眼中就演变成了熟悉的“田字格”,从心理上来说,学生不会产生对方格写字的抵触与惧怕心理。
第二步,将画横、竖中线的步骤精简,变成用铅笔点出每个格子的中心点,这个步骤可以放在训练画横竖中线的一周之后进行。中心点,既为横中点与竖中线的交点,也是整个方格的最中心。初练方格写字时,以此点为中心,形成视觉上的“约束”,将该点看成字的“内核”,笔画结构则为内核外部的“果肉”。“果肉”紧紧包裹着“内核”,并且以其为重心,字就会不自觉地围绕着点“打转”,而不会发生偏离“航道”的现象。(如图1)
第三步,点在眼里,点在心中。在苏教版三年级的写字教学中,习字册每课有两页纸的练习量,其中一页是有田字格的,另一页是在方格中写字。在学生刚开始在方格中写字的时候,建议可以用铅笔画上横中线和竖中线,进而再到点出中心点的方式。在抽样班级的试验中,90%的孩子完成这个过渡只需要一周,在第二周的时间里,他们坚持以中心点控制字在格中的位置,并渐渐地熟练。第三周以后,83%的学生无须手动点出方格中的中心点,也能照样做到字不偏格,居于格中,整齐美观。
二、“小蚂蚁”教学生控制方格中字的大小
不能控制字与方格的四边距离也同样是一个大家头疼的问题。要想控制好字与四边的距离,就要将字写在格子的中间位置,尽量保持字与格子四边的距离相等(如图2)。
那么,怎样才能准确地把字写在格的中间呢?笔者采取的是小口诀记忆法:“小小蚂蚁格中走,字的四周能走通。”只要能让小蚂蚁毫无障碍地在格子中溜达一圈儿,那么可以肯定的是,学生的这个字肯定没有贴着边儿。小口诀帮助自我检测的方法简单易行,且特别适合刚刚接触方格字的低、中年级的小朋友掌握。每当孩子提笔写字时,让他们一起念念这个口诀再写。写完后,再利用这个小口诀,让学生自己检测下小蚂蚁在格子中能否“走得通”,还可以采取同桌互查、小组比赛的形式,比一比谁的小蚂蚁走的最顺畅,谁的字在格中能保持居中摆放,匀称美观。这简单可爱的儿童式小口诀,不仅帮助学生使“字居格中”的要求更加直观、规范,而且让方格写字变得充满童趣,学生会把它当作小游戏一样,力争让“小蚂蚁”能走得更顺畅呢!
三、“回宫格”教学生写好方格中字的结构
为了让学生控制好方格中字的结构,笔者采取的方法是回宫格控制法。首先为字确定一个大小范围,在方格的内部画个内格,从而形成一个回宫格,这个内宫格就是字的主体之所在,有如一个字的骨骼血肉,外宫是字的主笔伸展之空间,就像一个字的衣裳饰品。内格高为外格的五分之三,内格宽为外格的二分之一。这样就把字的大小,确定在格的二分之一到五分之三之间。其次为首笔定位,把字写在格的中间。竖长字形以:异、成、功、齐、谢、习为例;扁宽字形以:即、之、皿、也为例;偏斜字形以:夕、戈、多为例。
由于汉字的书写顺序一般是:从左至右、从上至下,所以,汉字的第一笔一般是从左或上这两个方位开始写,往往落在内格地左边或上边。如图,“异”字的第一笔为横折,横画即落在内宫格的顶端线上。左右结构的“即”字,最左侧的一笔为竖提,竖画恰好与内宫格的左端重合。(如图3)最后,伸展横纵笔画。
已经确定了第一笔在格中的位置,字的主体——“骨骼血肉”也便定下。剩下的,就是将字的横画或纵画舒展开来,略超出内宫格,写出自然匀称之美,这便是字的“衣裳饰品”了。如“异”的下部一个长横,托住“巳”,又是整个字的重心,应超出内宫格,写出舒展之美感;“即”字最后一笔的悬针竖,为该字潇洒之所在,写时无须被内宫格所束缚,大胆超出,尽显其洒脱。
因此,一般来说,只要在写字时,把握好内宫格的大小位置,把字的第一笔写在字的内宫格的左边线或上边线上或附近,再适度舒展横纵撇捺之笔画,就能基本保证字的结构在格中美观、适宜。
不论用什么对策教学生在方格中写一手漂亮字,对其中的每一步训练都必须环环过关,步步到位。
【案例分享】
三年级孩子的作文本是那种小小的方格子。这对于刚刚从铅笔转换成钢笔的孩子来说是很大的难题。如此小而密集的方格,看着就眼花缭乱,想到写完后满面作文本都是上上下下的“跳跳字”,孩子们都皱起了小眉头。
“老师,我想把作文本写的更加整洁美观,怎么办呢?”一个小丫头苦恼地问我。
“你觉得自己写得乱的原因是什么呢?”我反问她。
“是字写不到格子中间,不是贴着天就是顶着地,不然就是挤在左右两边呢!”
“在方格中写字的时候,你想象会有只小蚂蚁绕着格子四边走,要使小蚂蚁能走通,你就要在四周空出一点来啊!”我这样教她。
小丫头回去试了试,第二天来告诉我果然有效果,比之前整齐多了。我也受到了启发,把“小小蚂蚁格中走,字的四周能走通”的小口诀推广到全班,让孩子们都能在一种有趣轻松的写字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把字写在格子中间。
方格,即便格中空无一画,可只要我们熟练地运用“辅助”的点、线、诀,这便是方格中的乾坤。希望每个孩子都能运用好手中的笔,在方格中游刃有余,笔定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