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德育现状调查分析

来源 :民生周刊·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w12345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各级各类职业学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因其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较为初级,德育素质与高职学校、本科学校的毕业生存在着差距,使中职毕业生整体就业处于劣势。本文以三门峡中等专业学校为例,调查分析了中职学校德育的特点和现状,以期为中职德育教育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 中职学校 德育 特点 现状 调查分析
  德育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德育的广义涵义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政治、思想和道德等方面对人们进行的一切教育活动,包括学校、家庭、社会、以及社区等对其成员所进行的教育活动 [1]。狭义的德育仅指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等方面进行持续不断的教育,使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并把认识在现实生活中进行体验与实践,形成社会所需要的道德品质的教育活动 [2]。本文所涉及德育是指狭义的德育。
  一、三门峡中等专业学校德育现状调查
  为了研究本课题,笔者于2012年09月对三门峡中等专业学校的三年级学生的状况以及学校德育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三门峡中等专业学校三年级共有学生约1000人,本课题的研究抽取了其中的200名作为调查的对象,占年级总人数的20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这200名学生中,女生人数为100名,男生人数为100名,调查结果具有普遍性。调查的结果可以参看以下三个表格:
  依据以上的调查结果,可以分析出中职学校德育的特点如下:
  (一)学生受家庭负面的影响较严重,学校的德育工作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
  家庭由于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很多对孩子成长不利的因素。例如在调查中,单亲和重组的家庭就占到了总数的26%,这样的家庭环境使孩子在成长中形成一定的心理障碍。即使是正常的家庭,由于父母的关系状况、文化程度、教育方法以及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等原因,也会导致学生家庭幸福感降低,以至于在家庭幸福感的调查中出现了53.5%和10.5%幸福感较差和差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在学校往往表现出缺乏对他人的信任,独立性和反叛性较强的特点。另外,由于吃穿攀比不良风气的影响,中职学校的学生很大一部分把精力放在攀比上。但是,59.5%的学生都来自于普通收入的家庭,21%的家庭经济状况还较差。由于受家庭条件的限制,很大程度上难以满足他们攀比的欲望,使他们容易产生不满的情绪。因此,在做这些学生的德育工作时,必须积极与家长联系,与家长协同配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学校的德育工作要照顾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状态
  从调查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状态不容乐观。只有5%的学生喜欢自己的专业,有42.5%的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感觉一般,没有太大的热情,而却有52.5%的学生不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这样的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时表现出来的大多是不积极,从不愿意回答问题的95%这个数字也可以得到充分的证明。在这些学生中,抱着混日子态度的学生大有人在,所以致使学校整体的教学效果不理想。在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状态也是值得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调查中,认为自己心理素质一般的学生占52.5%,认为心理素质差的学生占37%。这说明大部分学生还在沿袭初中时的不求进步,精神萎靡不振,学习上不思进取,生活上自由散漫的状态,认为自己基础差,学不好是正常现象,所以甘愿沉沦,听天由命。另外,目前的中职学校的学生都是90后,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因为长期生长在溺爱的环境中,在行为上缺乏自我约束和控制的能力,大都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宽容的心胸,不擅长搞好人际关系。在调查中66.5%的学生对别人不能宽容忍让,72.5%的学生人际关系一般,以及14%的学生人际关系差就足以说明了这个问题。这样的学生群体缺乏长远的奋斗目标和高尚的人生理想,精神世界极度空虚。但是在他们有了心理问题,想倾诉的对象很少是老师和家长,而主要是朋友,有92%的学生选择向朋友倾诉。这说明中职学校的学生与老师和家长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心理距离,这也为学校的德育工作设置了阻力。
  (三)根据学生对中职学校德育的认识开展德育工作。
  在调查中,88.5%的学生不喜欢课堂教育的方式,而78%的学生喜欢在活动中对他们进行教育,说明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但是有70%的学生不喜欢随时的教育,说明对于这些反叛性较强的学生群体,教师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让他们感受到过多的说教。要讲究方式方法和时机,尽量避免让学生产生厌恶的情绪。从学生对德育教师素质的评价来看,觉得素质高的教师占19.5%,觉得一般的占68%,觉得低的占17.5%,这说明中职学校的学生需要一个适合他们的素质较高的德育教师队伍。
  二、三门峡中等专业学校德育现状分析
  (一)在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上存在着不足
  中職学校的学生在入校之初普遍存在着心理健康缺失的问题。造成心理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具有90后学生的通病,即以自我为中心,个性极强。②家庭幸福感较差,缺少安全感、性格叛逆。③中学时期学习成绩差,在家长和老师的高压下自尊心受到伤害,自信心不足,或多或少有自暴自弃的想法。④受社会粗俗现象的影响,沾染上一些不良习气。⑤受整体学习氛围不浓的影响,不思进取,缺乏创新精神和开拓精神等等。
  (二)忽视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虽然中职学校都有一定的德育目标,在不同阶段应培养学生达到什么样的德育水平,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存在着脱离学生实际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很多中职学校都重视课堂教育,但是绝大部分的学生都不喜欢这种教育方式,所以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②中职学校的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呆板、教条的教育方式不符合他们实际情况,甚至按照传统的说教方式进行培养,只能激起他们的反感和反叛。这样的教育会给学生造成较为严重的心理负担,导致其更加没有自信,对教师和学校缺乏安全感,不会主动的向教师吐露自己的心声。更有甚者,有的学生故意作出与教师和学校敌对的行为,来彰显示自己的个性,在学生中造成不良的影响。   (三)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传统的德育教育中,教师习惯于用一种冷静的理性思维来对待学生的各种状况,并以缜密的逻辑推理对事情的发展和走向进行推断,并以此来指导对学生的教育行为[3]。虽然警察型的教育模式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威慑力,但是对于反叛性极强的90后学生来说,更容易激起他们的反叛情绪,从而产生敌对情绪或阳奉阴违的两面性格,达不到教育的效果。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种管理模式是建立在对学生不信任的基础之上的,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只看到了学生生理和心理的不成熟,卻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正处于一个由不成熟快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既是对学生期盼成熟愿望的漠视,也是对学生心理及生理不断发展成熟趋势的漠视。
  (四)对竞争意识的教育较为完善
  当前社会到处存在着竞争,尤其是在目前就业普遍困难的情况下,中职学校为了使本校的学生就业率达到一定的水平,使自身能够得以继续生存和发展,所以都非常注重对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无论是在课堂上、在德育教育的活动中,还是在生活中与学生的沟通交流,都渗透着竞争意识的培养和教育。从学生入学直至毕业,始终向学生灌输当代社会激烈、残酷的竞争意识,使学生有较为充分的思想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职业生涯。
  (五)对社会责任意识教育较为淡薄
  中职学校学生主要的生活环境包括学校和家庭,其次是社会。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的重要组织体。家庭是学生赖以生存的场所,是他们接触最早、受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在调查中可以看到,家庭不稳定、不和谐的已经占据了较高的比例,在种种不和谐或缺失亲情的家庭中成长的学生,在心理上和情感上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障碍或欠缺[5]。另外娇惯溺爱是90后家庭教育的共性。在娇惯溺爱下,使学生形成自私、狭隘、暴躁、没有责任心和道德感等品行,再加上社会上的种种不良诱惑,使中职学校的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六)职业道德教育有待于加强
  中职学校的德育包括职业道德教育。但是从调查结果看,学生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印象不深刻。究其原因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强化不够。虽然有职业道德教育,但只是在德育课堂教学中与一年级职业生涯规划的课堂教学中普及,而在其他的教育过程很少涉及。②对职业道德教育的深度不够。对职业道德的教育只停留在表面上,告诉学生要遵守就业岗位的职业道德,但是没有详细的教育学生如何遵守,以及违反职业道德对自身职业生涯危害的程度。③在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时没有把遵守职业道德放到首要位置[6]。教师在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时一般都侧重于职业的选择方向,完成职业所应该进行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实现职业理想应该采取的步骤和阶段性行为等方面,而忽略了职业道德教育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全程中的重要作用。鉴于职业道德教育对于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活动的重要性,必须在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 郑瑾,浅析良好师生关系对高职院校德育的作用[J],科技信息,2011.3
  [2] 邓素娟,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德育的整合[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6
  [3] 范树成,德育过程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04
  [4] 王升先,我国企业品牌延伸战略研究[J],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5] 王肖兵,论当代中国学校的德育教育[J], 现代商贸工业,2009.12
  [6] 姜汉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途径 [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4
其他文献
【摘要】 经济的迅速发展直接带动了交通的发展,路桥施工成为城市化进程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的水平。在路桥的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难题,尤其是软基的施工问题,考验着一个地区施工技术的水平。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针对软基的施工难度进行分析,阐述软基施工常见的处理方法及策略。  【关键词】 路桥施工;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研究  概述:在城市道路建设中,软土地基对城市道路带来的危害
期刊
【摘要】 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不仅关系党的执政地位,也关系到干部队伍的整体建设和发展。"清廉正气身,走好人生路"为"干部赶考"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领导干部;拒腐防变;"干部赶考"  当前,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公司纪委号召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的"严明组织纪律、增强党性原则"党风廉政理论征文活动,笔者认为,此项活动的开展是响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反"四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期刊
【摘要】 本文借用"隐含作者"这一叙事学概念,从编码和解码两方面入手,探讨《华女阿五》这部自传作品中隐含作者存在方式,并得出"隐含作者"这一概念适用于研究华裔自传和非自传小说这一结论。此外,本文进一步阐释借助"隐含作者"来分析族裔作品能减少政治性与社会性的束缚,从而使得读者在伦理道德层面做到不误解,不夸大,不被利用。  【关键词】 自传,隐含作者,编码,解码  一、自传文学中的隐含作者  自传是作
期刊
【摘要】 新疆机场集团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加强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企业职工队伍建设,是新疆机场集团公司管理人员面临的首要任务。本文就如何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加强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企业职工队伍建设探讨了自己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 思想;机场企业;职工;管理工作  随着新丝绸之路空中通道的不断打造以及新疆机场集团公司日益增长的
期刊
【摘要】 本文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甲型H1N1流感事件为例,在剖析其概念的基础上,探究了当前我国在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与之对应的改善举措,以期提供借鉴。  【关键词】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对策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的是突发性、公共性、紧迫性的,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有重大疫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突发指的是事
期刊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在不断的创新途中快速发展,与之同时与农业息息相关的气象工作同样也积累了丰富的气象资料,气象的服务范围不断的扩大,服务能力和水平也明显得到提高,有关于气象科学研究的成果有目共睹。我国农业朝着现代化农业模式不断的进行调整,农业的生产结构和发展方向均出现变化,高新科学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加快了新型农业模式的建立。这些成就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服务工作功不可没,作为气象工作人员应该
期刊
【摘要】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按照党的会议精神,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开展。本文就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实施进行探究,以谋求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为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  【关键词】 思想政治 工作方法 以人为本 科学性  概述: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的方针原则,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要求。科学认识和坚持这一原
期刊
【摘要】 道德失范是社会的普遍现象,而作为公众人物,他们的失范行为则会对青少年的思政工作产生更大的影响。本文针对这一现实问题,从公众人物的行为及青年思政工作的重要性做出分析,探究行为失范对青年思政工作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公众人物;道德失范;青年;思政  青少年的思政工作一直是教育工作中的重心,而近年来,频发的公众人物的道德失范,如郭德纲侵占公共绿地,明星的吸毒事件,甚至是李双
期刊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企业竞争力的实现取决于创新细胞。2009年以来,莆田烟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着力推进理念、制度、管理和技术创新,以创新驱动"卷烟上水平"和"四个一流"建设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关键词】 创新;发展;坚持  一、创新文化引领,诚实有魂  创新,是福建
期刊
【摘要】 本文通过对14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进行了实验室检测、免疫学检测和生化检查,并对比了患者血液情况。经过检验发现,患者有血清钾、ALT和血清Fe的改变,并且白细胞和淋巴细胞都有所改变。因此加强甲型H1N1流感患者检验检疫工作,对于严密观察患者情况,做到及时防御、及时治疗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疾病控制;临床检验  甲流感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