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和美丽乡村建设成为热门话题,乡村旅游也促进了乡村民宿的发展。文章通过对南宁市同江村三江坡传统村落古建筑的走访,结合传统古建筑的现状,以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古建筑为出发点,将闲置的传统村落古建筑衍生为民宿,使传统村落的文化旅游能够活态化、常态化,有效推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更合理地保护与延续传统村落古建筑。
南宁同江村三江坡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乘水路距离南宁市民生码头38公里,陆路距离南宁市区仅25公里,陆路距离扬美古镇仅14.4公里。但是三江坡的知名度并不高,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为了解三江坡传统村落古建筑的发展现状,促进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意识,促进旅游业发展,本文以三江坡传统古建筑为例,笔者通过实地走访后,总结归纳三江坡传统古建筑的现状以及保护与发展存在的问题,通过将古建筑衍生成民宿的改造设计策略,使其能有效带动三江坡旅游业的发展,保护和利用好传统村落古建筑,提升三江坡的知名度。
三江坡的地理文化
三江坡位于南宁市江南区江西镇同江村,村庄滨水成半岛状,占地面积约为1500亩,是左江、右江和邕江的汇合处。村庄拥有得天独厚的沿江风光,保存的明清古宅成片分布,古香古色,自然环境优美,民风淳朴,具有极佳的观赏价值和旅游开发前景。三江坡历史文化主要有镇江楼遗址、那城汉代建筑遗址、中国西南唯一皇家陵园——皇姑坟、西汉时期古墓小鼓岭汉墓、宋代烽火台遗址等。三江坡的美名在明代就出现在《徐霞客游记》中,2019年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录。
三江坡传统古建筑现状
三江坡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保经沧桑现仍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共45处69幢,有宋、蔡、梁、黄、曾、劳六个世居家族,约有村民1300人。
三江坡古建筑群依水而建,自然环境优美,古建筑群与周围景观相互呼应,是民宿改造设计的天然资源。三江坡古建筑群是南宁市目前保存下来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的古民居建筑群,是清朝至民国年间南宁民居群落较典型的代表,对研究南宁市乡村的发展历史具有较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经历漫长的时间洗礼,如今依然能感受得到三江坡传统古建筑的魅力。
三江坡的特色民俗文化丰富,步梯生花是三江坡的一种婚嫁礼仪习俗,自开村便沿袭至今;认契求福是喻示人的生命力如大树一样根深叶茂之意;三江坡民众历来有习武练功的传统,如今宋家武功这些祖传套路和药方还在传承;农历四月八有射水活动;六月六是芒那节,传说是水稻的诞生日,是骆越故地祭祀稻神习俗的遗存;端阳竞渡是纪念为三江坡带来五谷丰登的神龙和白马娘娘;添糧补寿这一习俗体现尊老爱幼的道德风尚;接龙迎福活动是为了保护村落平安等系列民俗民风。这些民俗民风体现了南宁三江坡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今,三江坡的村民都已搬出了古建筑群,迁移到旁边的新村生活了。除了古建筑旁边的古树下有两家小商店有村民在闲聊玩耍外,笔者在古建筑群调研和测绘的整个过程中都没有遇到当地村民,使得整个古建筑群显得凋零而寂静。现存古建筑目前已无居民居住,青砖上长满苔藓,测绘发现建筑的使用功能和舒适度较为简陋,建筑开窗较少,窗户较小,室内采光较差,阴暗潮湿,室内通风情况较差(图1、2所示)。建筑在基础设施上做有明排水的处理。
建筑均可看到周边环境,古建筑整体保存较好,少数木门腐烂和砖墙开裂,部分建筑的房屋倾塌,本土植物肆意生长(图3所示)。建筑装饰构建都以喜字进行装饰,反映了当地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图4所示)。面对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及时保护,将会失去其原有价值。村民虽然搬迁至新村,调研时发现大多数的古建筑打扫干净,贴有春联,地上还有鞭炮的残渣,反映了村民会定时对古建筑进行维护,但单纯的保护无法维系传统村落古建筑的价值。
三江坡民宿改造设计手法
通过对三江坡的环境和古建筑可利用性进行梳理发现,三江坡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但是古建筑群已经年久失修,维修成本极高,完全依靠政府拨款维护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在保护古建筑群和环境的前提下发展旅游,将部分传统古建筑改造成民宿,既满足游客的需求和提升村落景区的配套需要,又可以为村民创造收益解决就业需求。在民宿改造设计方面,应从传统村落民居保护出发,根据传统村落民居现状进行合理设计。
三江坡古建筑沿江而建,在景观方面,可考虑江边景观的设计,营造滨水景观,结合当地民俗风情建设水上娱乐设施,既满足了游客的游玩消遣,又能打造民宿江景房,最大程度上将室外自然景观引入到室内空间,突显地域景观特色。道路和建筑之间的空闲区域,通过当地的本土植物、本土材料和废弃的瓦缸等衔接,结合现代设计的手法,通过植物搭配造景、地面铺装表现景观小品等,运用色彩搭配、设计美学原理,营造独具地域特色的民宿景观,在保留其原有的景观要素上进行改造和设计,来更好地保留和表现原有的地域特征。
三江坡古建筑群的建筑大多是青砖墙体坡屋顶的建筑,在民宿改造的时候尽量做到以旧做旧,最大限度地保留古建筑中具有文化价值的核心部分。新建筑部分则尽量在建筑形制上与古建筑保持统一协调性,现代建筑新材料如玻璃、钢铁等,结合新工艺进行设计,整体上呈现统一感,局部细节处新旧对比,给人以传统和现代建筑对话的感觉。
从对传统民居保护的角度来看,以便于能够更好地识别新旧建筑的差异性和变化特征,保留了建筑的时代信息。在建筑改造过程中还需充分考虑基础设施的设计,如给水、排水、排污等适合现代人生活的方式,使其改造后的民宿比传统民居更为舒适便捷,能更好满足游客的需求,给游客带来全新的体验。
在民宿空间氛围营造过程中,需结合原有建筑空间的限制进行改造,根据民宿的定位,结合民宿的空间需求将原建筑空间进行合理的空间功能设计。如中小型民宿可以选中独栋的古建筑结合新建建筑进行设计,客房和公共空间都根据民宿的主题和风格,融入本土元素进行设计,营造个性化的、有地域特色的民宿空间。大规模的民宿设计,则可选择相邻的几栋古建筑,根据功能需求布置,处理好动与静的空间关系、私密与公共的空间关系,使其交通流线合理又有创意,可以设计室外庭院空间,给游客一个方便聚集和交流的空间,在其功能上可以提供更多的空间功能来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如餐厅、咖啡厅、酒吧、休闲区、展览区等,而室外部分也要提供活动场地或室外餐区。通过室内外连接的方法将其串联起来,这种手法在桂林兴坪云庐酒店设计上得到了较成功的表现。在不破坏古建筑原立面造型的基础上,可利用屋顶开窗来增加民宿室内空间的采光。客房的布置尽量选择规整且私密性较强的部分。
空间氛围营造在材料的选择上,可使用新旧材料的对比,通过传统材料如原建筑墙面粗糙的青砖和现代材料中细腻的大理石、木地板、家具等,在材质、肌理、质感、色彩造型上形成对比,来营造民宿空间的氛围,室内天花板可以直观地看到保留的传统民居的屋架结构和构造关系,强烈地表现地域文化特征。
民宿的室内陈设是最能体现地域特色的元素之一。重点将村落本土文化、传统习俗、生产生活与室内陈设品相结合,更好地体现民宿的地域文化,如三江坡古建筑的窗户设计上喜欢用喜字,则可以根据这个文字符号,结合壮族的民族特色,对图案、颜色的提取和演变,将重组的图案印在抱枕、窗帘、地毯上,或结合当地的材料,制作具灯、家具等。通过实物更能直观形象地表达文化情感,在民宿室内陈设品设计中,需注重民宿空间风格的表现,这样才能更好地选择陈设品进行室内搭配。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三江坡发展态势良好,对古建筑进行保护利用,注重文化旅游,以民宿为载体,使得三江坡的文化景观活态化,让古建筑群再次焕发新的生命力,让更多人感受到三江坡的文化景观和民族风情。
作者单位:1.广西职业技术学院;2.广西艺术学院
南宁同江村三江坡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乘水路距离南宁市民生码头38公里,陆路距离南宁市区仅25公里,陆路距离扬美古镇仅14.4公里。但是三江坡的知名度并不高,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为了解三江坡传统村落古建筑的发展现状,促进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意识,促进旅游业发展,本文以三江坡传统古建筑为例,笔者通过实地走访后,总结归纳三江坡传统古建筑的现状以及保护与发展存在的问题,通过将古建筑衍生成民宿的改造设计策略,使其能有效带动三江坡旅游业的发展,保护和利用好传统村落古建筑,提升三江坡的知名度。
三江坡的地理文化
三江坡位于南宁市江南区江西镇同江村,村庄滨水成半岛状,占地面积约为1500亩,是左江、右江和邕江的汇合处。村庄拥有得天独厚的沿江风光,保存的明清古宅成片分布,古香古色,自然环境优美,民风淳朴,具有极佳的观赏价值和旅游开发前景。三江坡历史文化主要有镇江楼遗址、那城汉代建筑遗址、中国西南唯一皇家陵园——皇姑坟、西汉时期古墓小鼓岭汉墓、宋代烽火台遗址等。三江坡的美名在明代就出现在《徐霞客游记》中,2019年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录。
三江坡传统古建筑现状
三江坡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保经沧桑现仍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共45处69幢,有宋、蔡、梁、黄、曾、劳六个世居家族,约有村民1300人。
三江坡古建筑群依水而建,自然环境优美,古建筑群与周围景观相互呼应,是民宿改造设计的天然资源。三江坡古建筑群是南宁市目前保存下来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的古民居建筑群,是清朝至民国年间南宁民居群落较典型的代表,对研究南宁市乡村的发展历史具有较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经历漫长的时间洗礼,如今依然能感受得到三江坡传统古建筑的魅力。
三江坡的特色民俗文化丰富,步梯生花是三江坡的一种婚嫁礼仪习俗,自开村便沿袭至今;认契求福是喻示人的生命力如大树一样根深叶茂之意;三江坡民众历来有习武练功的传统,如今宋家武功这些祖传套路和药方还在传承;农历四月八有射水活动;六月六是芒那节,传说是水稻的诞生日,是骆越故地祭祀稻神习俗的遗存;端阳竞渡是纪念为三江坡带来五谷丰登的神龙和白马娘娘;添糧补寿这一习俗体现尊老爱幼的道德风尚;接龙迎福活动是为了保护村落平安等系列民俗民风。这些民俗民风体现了南宁三江坡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今,三江坡的村民都已搬出了古建筑群,迁移到旁边的新村生活了。除了古建筑旁边的古树下有两家小商店有村民在闲聊玩耍外,笔者在古建筑群调研和测绘的整个过程中都没有遇到当地村民,使得整个古建筑群显得凋零而寂静。现存古建筑目前已无居民居住,青砖上长满苔藓,测绘发现建筑的使用功能和舒适度较为简陋,建筑开窗较少,窗户较小,室内采光较差,阴暗潮湿,室内通风情况较差(图1、2所示)。建筑在基础设施上做有明排水的处理。
建筑均可看到周边环境,古建筑整体保存较好,少数木门腐烂和砖墙开裂,部分建筑的房屋倾塌,本土植物肆意生长(图3所示)。建筑装饰构建都以喜字进行装饰,反映了当地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图4所示)。面对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及时保护,将会失去其原有价值。村民虽然搬迁至新村,调研时发现大多数的古建筑打扫干净,贴有春联,地上还有鞭炮的残渣,反映了村民会定时对古建筑进行维护,但单纯的保护无法维系传统村落古建筑的价值。
三江坡民宿改造设计手法
通过对三江坡的环境和古建筑可利用性进行梳理发现,三江坡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但是古建筑群已经年久失修,维修成本极高,完全依靠政府拨款维护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在保护古建筑群和环境的前提下发展旅游,将部分传统古建筑改造成民宿,既满足游客的需求和提升村落景区的配套需要,又可以为村民创造收益解决就业需求。在民宿改造设计方面,应从传统村落民居保护出发,根据传统村落民居现状进行合理设计。
三江坡古建筑沿江而建,在景观方面,可考虑江边景观的设计,营造滨水景观,结合当地民俗风情建设水上娱乐设施,既满足了游客的游玩消遣,又能打造民宿江景房,最大程度上将室外自然景观引入到室内空间,突显地域景观特色。道路和建筑之间的空闲区域,通过当地的本土植物、本土材料和废弃的瓦缸等衔接,结合现代设计的手法,通过植物搭配造景、地面铺装表现景观小品等,运用色彩搭配、设计美学原理,营造独具地域特色的民宿景观,在保留其原有的景观要素上进行改造和设计,来更好地保留和表现原有的地域特征。
三江坡古建筑群的建筑大多是青砖墙体坡屋顶的建筑,在民宿改造的时候尽量做到以旧做旧,最大限度地保留古建筑中具有文化价值的核心部分。新建筑部分则尽量在建筑形制上与古建筑保持统一协调性,现代建筑新材料如玻璃、钢铁等,结合新工艺进行设计,整体上呈现统一感,局部细节处新旧对比,给人以传统和现代建筑对话的感觉。
从对传统民居保护的角度来看,以便于能够更好地识别新旧建筑的差异性和变化特征,保留了建筑的时代信息。在建筑改造过程中还需充分考虑基础设施的设计,如给水、排水、排污等适合现代人生活的方式,使其改造后的民宿比传统民居更为舒适便捷,能更好满足游客的需求,给游客带来全新的体验。
在民宿空间氛围营造过程中,需结合原有建筑空间的限制进行改造,根据民宿的定位,结合民宿的空间需求将原建筑空间进行合理的空间功能设计。如中小型民宿可以选中独栋的古建筑结合新建建筑进行设计,客房和公共空间都根据民宿的主题和风格,融入本土元素进行设计,营造个性化的、有地域特色的民宿空间。大规模的民宿设计,则可选择相邻的几栋古建筑,根据功能需求布置,处理好动与静的空间关系、私密与公共的空间关系,使其交通流线合理又有创意,可以设计室外庭院空间,给游客一个方便聚集和交流的空间,在其功能上可以提供更多的空间功能来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如餐厅、咖啡厅、酒吧、休闲区、展览区等,而室外部分也要提供活动场地或室外餐区。通过室内外连接的方法将其串联起来,这种手法在桂林兴坪云庐酒店设计上得到了较成功的表现。在不破坏古建筑原立面造型的基础上,可利用屋顶开窗来增加民宿室内空间的采光。客房的布置尽量选择规整且私密性较强的部分。
空间氛围营造在材料的选择上,可使用新旧材料的对比,通过传统材料如原建筑墙面粗糙的青砖和现代材料中细腻的大理石、木地板、家具等,在材质、肌理、质感、色彩造型上形成对比,来营造民宿空间的氛围,室内天花板可以直观地看到保留的传统民居的屋架结构和构造关系,强烈地表现地域文化特征。
民宿的室内陈设是最能体现地域特色的元素之一。重点将村落本土文化、传统习俗、生产生活与室内陈设品相结合,更好地体现民宿的地域文化,如三江坡古建筑的窗户设计上喜欢用喜字,则可以根据这个文字符号,结合壮族的民族特色,对图案、颜色的提取和演变,将重组的图案印在抱枕、窗帘、地毯上,或结合当地的材料,制作具灯、家具等。通过实物更能直观形象地表达文化情感,在民宿室内陈设品设计中,需注重民宿空间风格的表现,这样才能更好地选择陈设品进行室内搭配。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三江坡发展态势良好,对古建筑进行保护利用,注重文化旅游,以民宿为载体,使得三江坡的文化景观活态化,让古建筑群再次焕发新的生命力,让更多人感受到三江坡的文化景观和民族风情。
作者单位:1.广西职业技术学院;2.广西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