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193-01
请让我生长的像我,
并请了解,为什么我希望生长的像我,
不是妈妈所熟悉的我,
亦非爸爸所希望的我,
或是老师认为应该如此的我,
请试着了解和帮助我,
请让我生长的像我。
——安特斯
这是一首非常简单的小诗,但是我却感受颇深。
“我”,这是多么简单的一个字,而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这又是多么不易做到。每一个人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我们被其束缚,再难以找到自己。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我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孩子被越来越早的束缚,迷失了自我。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父母们常说的话。但是我们应该引导和帮助孩子去选择他们的优势项目,而非武断的决定和安排孩子去参加自认为好的项目。
父母总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其愿望是美好的,但有相当数量的家长在实现愿望的过程中功利心过重,为孩子准备了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兴趣班、特长班。孩子在完成学校课程,需要放松休息的公休、假期内,总是被父母安排上各种课程,仿佛不上这些课程就会比其他孩子差很多。
试问,什么是“起跑线”?什么是“输”?
“起跑线”只是一条线,而人生则是巨大的一个面。先不要说有多少个“起跑线”,如若没有了后续努力,即便起跑的再早也会被人超越。同时,人生中会有许多的起起伏伏,而这些并不能用简单的“输赢”二字所概括,有谁能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与那三个丑陋的小板凳无关?谁又能想到没能完成小学课程的爱迪生能够成为改变我们生活的伟大发明家?
在我所教班级中有这样一位忙碌的小姑娘,刚上二年级的她每个周末只能休息半天,其他的一天半被妈妈安排的满满的,英语、作文、绘画、钢琴、古筝、舞蹈。在我与她的母亲交流中,当我问及小姑娘学这么多累吗、什么时候能玩时,这位母亲的回答让我非常遗憾。她说:“这些都是对她将来有用的,学了准没错。现在哪能玩啊!那多浪费时间!XX家的孩子还学了……”
铃木镇一的《教育在我家》一书中写道:教育孩子需要大智慧!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找到一套适合自己子女的教育方法。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学错榜样的代价也是惨重的。父母在孩子技能培养上要做到慎重选择与坚持不懈,这样不仅能学到一技之长,还能培养他们面对困难的勇气。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有效地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教育和培养孩子。反之,毁掉孩子一生。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老师们常说的话。
“规矩”、“方圆”必不可少,这是和谐社会所必须的,也是最基本的,当然是指的“道德”。然而在这个不断推行“新教育”的时代,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需要的不是千篇一律的优等生,请家长、老师不要光盯着作业和试卷成绩,应该多给他们提供交流沟通的环境和机会,激发和引导孩子们发挥优势,弥补短板,这样我们这个国民的整体素质才能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有不少教师将孩子们简单的用“直尺、圆规”划分成优劣两类,冠以“优等生”和“后进生”的名号,那些“规矩”就是学习成绩。
难道学习成绩好的就样样都强?
我不这样认为,学习成绩好这只能从侧面反映出孩子擅长考试,而不一定善于学习思考,当然这不是绝对的。想有个好成绩相对简单,多做题就能做到,而学习、思考和应变能力不是简单的做题就能得到的。
在这里我想到了一位在我校九年级就读的学生,他的学习成绩并不出众,只是中游偏上的水平,但他的班主任老师发现他的管理能力、应变能力以及责任心都很强,于是请他担任班长一职。该学生在班级管理方面是班主任老师的得力助手,本学期更是被评为“市优秀班干部”。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责任感也得到了学校其他老师的认可,并将学校广播室交给他负责,这也是对他能力的认可。
当然,并不是说学习成绩好,其他的能力就弱。而是教师需要更全面的评价学生,并给他们展现自我的机会,不要让“规矩”禁锢了学生能力的发展,为孩子们创造展现能力的舞台。
教师需要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善于发现事物的不同面,用更为全面的视角观察分析身边发生的事件,能用理智的情感处理现实中遇到的问题。这样的孩子才是我们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我们渴望天才的出现,因为他的不可多得;我们更期待人才辈出,因为他们才是社会发展的脊梁。“天才”与“人才”一字之差,意义与培养更是不同,你我不一定是天才,但是人人都能成为人才。父母们、老师们不要因为“天才儿童”的存在而对“人才儿童”拔苗助长,这样只会事倍功半,毁掉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人生应该是五彩斑斓的,父母不要过早将“黑、白”这两种过于纯粹的颜色送给孩子们,老师也不要用“直尺、圆规”画出无数枯燥的几何图形禁锢他们。父母和老师所要做的只是帮助他们准备好颜料和画笔,剩下的就让他们自己描绘吧!
“请让我生长得像我”——这是少年的权利。
请让我生长的像我,
并请了解,为什么我希望生长的像我,
不是妈妈所熟悉的我,
亦非爸爸所希望的我,
或是老师认为应该如此的我,
请试着了解和帮助我,
请让我生长的像我。
——安特斯
这是一首非常简单的小诗,但是我却感受颇深。
“我”,这是多么简单的一个字,而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这又是多么不易做到。每一个人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我们被其束缚,再难以找到自己。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我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孩子被越来越早的束缚,迷失了自我。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父母们常说的话。但是我们应该引导和帮助孩子去选择他们的优势项目,而非武断的决定和安排孩子去参加自认为好的项目。
父母总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其愿望是美好的,但有相当数量的家长在实现愿望的过程中功利心过重,为孩子准备了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兴趣班、特长班。孩子在完成学校课程,需要放松休息的公休、假期内,总是被父母安排上各种课程,仿佛不上这些课程就会比其他孩子差很多。
试问,什么是“起跑线”?什么是“输”?
“起跑线”只是一条线,而人生则是巨大的一个面。先不要说有多少个“起跑线”,如若没有了后续努力,即便起跑的再早也会被人超越。同时,人生中会有许多的起起伏伏,而这些并不能用简单的“输赢”二字所概括,有谁能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与那三个丑陋的小板凳无关?谁又能想到没能完成小学课程的爱迪生能够成为改变我们生活的伟大发明家?
在我所教班级中有这样一位忙碌的小姑娘,刚上二年级的她每个周末只能休息半天,其他的一天半被妈妈安排的满满的,英语、作文、绘画、钢琴、古筝、舞蹈。在我与她的母亲交流中,当我问及小姑娘学这么多累吗、什么时候能玩时,这位母亲的回答让我非常遗憾。她说:“这些都是对她将来有用的,学了准没错。现在哪能玩啊!那多浪费时间!XX家的孩子还学了……”
铃木镇一的《教育在我家》一书中写道:教育孩子需要大智慧!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找到一套适合自己子女的教育方法。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学错榜样的代价也是惨重的。父母在孩子技能培养上要做到慎重选择与坚持不懈,这样不仅能学到一技之长,还能培养他们面对困难的勇气。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有效地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教育和培养孩子。反之,毁掉孩子一生。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老师们常说的话。
“规矩”、“方圆”必不可少,这是和谐社会所必须的,也是最基本的,当然是指的“道德”。然而在这个不断推行“新教育”的时代,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需要的不是千篇一律的优等生,请家长、老师不要光盯着作业和试卷成绩,应该多给他们提供交流沟通的环境和机会,激发和引导孩子们发挥优势,弥补短板,这样我们这个国民的整体素质才能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有不少教师将孩子们简单的用“直尺、圆规”划分成优劣两类,冠以“优等生”和“后进生”的名号,那些“规矩”就是学习成绩。
难道学习成绩好的就样样都强?
我不这样认为,学习成绩好这只能从侧面反映出孩子擅长考试,而不一定善于学习思考,当然这不是绝对的。想有个好成绩相对简单,多做题就能做到,而学习、思考和应变能力不是简单的做题就能得到的。
在这里我想到了一位在我校九年级就读的学生,他的学习成绩并不出众,只是中游偏上的水平,但他的班主任老师发现他的管理能力、应变能力以及责任心都很强,于是请他担任班长一职。该学生在班级管理方面是班主任老师的得力助手,本学期更是被评为“市优秀班干部”。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责任感也得到了学校其他老师的认可,并将学校广播室交给他负责,这也是对他能力的认可。
当然,并不是说学习成绩好,其他的能力就弱。而是教师需要更全面的评价学生,并给他们展现自我的机会,不要让“规矩”禁锢了学生能力的发展,为孩子们创造展现能力的舞台。
教师需要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善于发现事物的不同面,用更为全面的视角观察分析身边发生的事件,能用理智的情感处理现实中遇到的问题。这样的孩子才是我们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我们渴望天才的出现,因为他的不可多得;我们更期待人才辈出,因为他们才是社会发展的脊梁。“天才”与“人才”一字之差,意义与培养更是不同,你我不一定是天才,但是人人都能成为人才。父母们、老师们不要因为“天才儿童”的存在而对“人才儿童”拔苗助长,这样只会事倍功半,毁掉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人生应该是五彩斑斓的,父母不要过早将“黑、白”这两种过于纯粹的颜色送给孩子们,老师也不要用“直尺、圆规”画出无数枯燥的几何图形禁锢他们。父母和老师所要做的只是帮助他们准备好颜料和画笔,剩下的就让他们自己描绘吧!
“请让我生长得像我”——这是少年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