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统编版教材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普遍运用,一个显著的变化是阅读比重的提升。看似教学难度的增加,也提醒教师更为全面的注意到阅读教学的改革,让小学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组织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教师要巧用统编教材,可以通过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感悟与疑问的表达、丰富的阅读活动、丰富的教学组织形式运用等,以此促成学生的阅读发展,进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统编版教材
统编版教材是配合新课标发展而由教育部统一推出的新时期教材,很多语文教师翻开教材后,第一反应是“难”——古诗文的比例增加、未学字词先学阅读、综合课程的比例增多了。这些变化看似难度增高,但本质上反应的则是核心素养的培养。结合统编版教学,推进教学改革,仍然有很漫长的探究道路,需要教师加以思考并在实践中完成。
一、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
统编版教材中,一个最为突出的变化是将汉字的学习安排在了拼音之前,颇有“未成曲调先有情”之感,这也预示着教学思路的转变。阅读比重的整体提升,教学难度的增加,都意味着,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学生需要掌握自主学习字词的能力,以应对阅读中出现的陌生汉字;学生需要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将阅读作为学习的开始;学生应当具有阅读的思维,能够从阅读中获取知识,也得到启發……在组织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如指导学生结合“爱种子”教学模式学习单,通过字典实现字词的识记,并完成一些预习性阅读活动等,如小学语文第十册《7猴王出世》的预习单设置了这道题:你认为石猴能成为美猴王的原因是什么?如果给你机会,你是乐意做美猴王还是只做众猴中的一员?为什么?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在阅读后独立思考。这些留给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己完成的任务,能够使学生逐渐熟悉自己对知识的学习与把握。在阅读中,教学生一系列的阅读方法,并配合如学案、微课等加以辅助导学,以促使学生能够逐渐自主把握阅读内容。与家长沟通,帮助学生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等,坚持课下阅读等,这些尽管开始也具有一定难度,但是能够帮助学生逐渐独立的去完成阅读,养成阅读的习惯。
二、指导学生表达感悟与疑问
统编版教材还有一个突出变化是,单元综合教学课比例增多与内容的丰富,教学目标直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指导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化被动为主动,积极思考,在学习中说出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情感等,具有积极意义。在教学组织中,可以先为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当学生能够沉浸其中进行思考时,再鼓励并启发学生进行大胆的表达。如随机的抽取学生回答问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指导学生进行互动等,随着学生得到鼓励的增加,能够得到的自信越来越多,逐渐养成学习的良好习惯。逐渐的,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困惑与疑问加以主动的思考。除了具体的课堂提问环节,教师在教学中,围绕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也要及时提醒学生关注到阅读文章中的世界,与实际生活的反思,这也是语文重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思想,如学习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砸缸》中表现出来为了救人的智慧,教师也不妨指导学生去思考“除了砸缸,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到缸中额小朋友?”随着时代发展,或者是思路的转变,许多新的点子被发现,或者说在同一件事情,现在会有不同的选择,这些也是需要教给孩子的。让我们的孩子在阅读中能形成发散性思维,不再局限于文本。
三、调整课堂教学形式
在组织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尽可能丰富的形式,适应现代媒体发展的方式等,都能为课堂教学增色。语文学科承载着我国传统文化、文学与语言文字等,在具体教学中,应当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的,因此传统教学中对语言、文字的运用应得与现代教学方式相适应,以推进教学工作的发展。在当前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积极推进课堂教学发展,丰富课堂组织形式,可以更进一步的推进形式的创新:如借助多媒体增强课堂表现力,将原本静态的文字与动态的视觉表现结合,增强学生的视觉体验。尝试组织翻转课堂,借助微课等的辅助,在课前指导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与思考,在课堂中用自己的语言去解析阅读内容等。丰富的形式能够进一步激活课堂,使学生更为主动的去探究与思考,而非被动接收。当学生年级提升,也可以更进一步的促成读写结合的教学工作,组织开展阅读与写作的互动,鼓励学生用笔写下自己的感动等,养成写批注的阅读习惯至关重要,也会让学生从“乐读”自然过渡到“会写”。
四、组织开展丰富的课外阅读活动
小学语文对学生的阅读量有所要求,这是仅仅依赖课堂学习所不能完成的。鼓励学生进行丰富的阅读活动,以此激励学生进行阅读。如组织阅读小组,每周统计小组成员的阅读量,一个人的阅读量能够影响整个组的荣誉,此时就能更多的引发学生的关注。评选每周的“阅读之星”,对学生的阅读进行鼓励。再如,每节语文课前的“三分钟分享”,鼓励学生结合自己课外阅读书目谈一谈感想收获,每周抽出一节课做阅读分享,在班级设定图书角,鼓励每位学生参与图书角的管理与建设等,这些都是小学语文切实可行的阅读活动方式,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丰富的阅读体验,适合小学阶段学生特色,以此来实现自主的进入阅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养成了多阅读的好习惯。阅读习惯的培养,需要学生的坚持,也需要老师的引导和鼓励。
美国前总统夫人芭芭拉说过:“让孩子读书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是送给孩子一件终身享用的最佳礼物,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我们老师送给学生的最好礼物。”统编版教材为小学语文带来了新变化,也使得课堂教学得到更多的转变,针对阅读教学进行有效调整,需要适应时代发展,创新组织形式等,全面推进教学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杨玉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J].甘肃教育,2019,13(3):156.
[2]何富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甘肃教育,2019,13(4):120.
[3]罗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析[J].学周刊,2019,25(10):127.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统编版教材
统编版教材是配合新课标发展而由教育部统一推出的新时期教材,很多语文教师翻开教材后,第一反应是“难”——古诗文的比例增加、未学字词先学阅读、综合课程的比例增多了。这些变化看似难度增高,但本质上反应的则是核心素养的培养。结合统编版教学,推进教学改革,仍然有很漫长的探究道路,需要教师加以思考并在实践中完成。
一、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
统编版教材中,一个最为突出的变化是将汉字的学习安排在了拼音之前,颇有“未成曲调先有情”之感,这也预示着教学思路的转变。阅读比重的整体提升,教学难度的增加,都意味着,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学生需要掌握自主学习字词的能力,以应对阅读中出现的陌生汉字;学生需要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将阅读作为学习的开始;学生应当具有阅读的思维,能够从阅读中获取知识,也得到启發……在组织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如指导学生结合“爱种子”教学模式学习单,通过字典实现字词的识记,并完成一些预习性阅读活动等,如小学语文第十册《7猴王出世》的预习单设置了这道题:你认为石猴能成为美猴王的原因是什么?如果给你机会,你是乐意做美猴王还是只做众猴中的一员?为什么?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在阅读后独立思考。这些留给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己完成的任务,能够使学生逐渐熟悉自己对知识的学习与把握。在阅读中,教学生一系列的阅读方法,并配合如学案、微课等加以辅助导学,以促使学生能够逐渐自主把握阅读内容。与家长沟通,帮助学生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等,坚持课下阅读等,这些尽管开始也具有一定难度,但是能够帮助学生逐渐独立的去完成阅读,养成阅读的习惯。
二、指导学生表达感悟与疑问
统编版教材还有一个突出变化是,单元综合教学课比例增多与内容的丰富,教学目标直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指导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化被动为主动,积极思考,在学习中说出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情感等,具有积极意义。在教学组织中,可以先为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当学生能够沉浸其中进行思考时,再鼓励并启发学生进行大胆的表达。如随机的抽取学生回答问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指导学生进行互动等,随着学生得到鼓励的增加,能够得到的自信越来越多,逐渐养成学习的良好习惯。逐渐的,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困惑与疑问加以主动的思考。除了具体的课堂提问环节,教师在教学中,围绕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也要及时提醒学生关注到阅读文章中的世界,与实际生活的反思,这也是语文重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思想,如学习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砸缸》中表现出来为了救人的智慧,教师也不妨指导学生去思考“除了砸缸,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到缸中额小朋友?”随着时代发展,或者是思路的转变,许多新的点子被发现,或者说在同一件事情,现在会有不同的选择,这些也是需要教给孩子的。让我们的孩子在阅读中能形成发散性思维,不再局限于文本。
三、调整课堂教学形式
在组织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尽可能丰富的形式,适应现代媒体发展的方式等,都能为课堂教学增色。语文学科承载着我国传统文化、文学与语言文字等,在具体教学中,应当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的,因此传统教学中对语言、文字的运用应得与现代教学方式相适应,以推进教学工作的发展。在当前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积极推进课堂教学发展,丰富课堂组织形式,可以更进一步的推进形式的创新:如借助多媒体增强课堂表现力,将原本静态的文字与动态的视觉表现结合,增强学生的视觉体验。尝试组织翻转课堂,借助微课等的辅助,在课前指导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与思考,在课堂中用自己的语言去解析阅读内容等。丰富的形式能够进一步激活课堂,使学生更为主动的去探究与思考,而非被动接收。当学生年级提升,也可以更进一步的促成读写结合的教学工作,组织开展阅读与写作的互动,鼓励学生用笔写下自己的感动等,养成写批注的阅读习惯至关重要,也会让学生从“乐读”自然过渡到“会写”。
四、组织开展丰富的课外阅读活动
小学语文对学生的阅读量有所要求,这是仅仅依赖课堂学习所不能完成的。鼓励学生进行丰富的阅读活动,以此激励学生进行阅读。如组织阅读小组,每周统计小组成员的阅读量,一个人的阅读量能够影响整个组的荣誉,此时就能更多的引发学生的关注。评选每周的“阅读之星”,对学生的阅读进行鼓励。再如,每节语文课前的“三分钟分享”,鼓励学生结合自己课外阅读书目谈一谈感想收获,每周抽出一节课做阅读分享,在班级设定图书角,鼓励每位学生参与图书角的管理与建设等,这些都是小学语文切实可行的阅读活动方式,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丰富的阅读体验,适合小学阶段学生特色,以此来实现自主的进入阅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养成了多阅读的好习惯。阅读习惯的培养,需要学生的坚持,也需要老师的引导和鼓励。
美国前总统夫人芭芭拉说过:“让孩子读书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是送给孩子一件终身享用的最佳礼物,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我们老师送给学生的最好礼物。”统编版教材为小学语文带来了新变化,也使得课堂教学得到更多的转变,针对阅读教学进行有效调整,需要适应时代发展,创新组织形式等,全面推进教学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杨玉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J].甘肃教育,2019,13(3):156.
[2]何富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甘肃教育,2019,13(4):120.
[3]罗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析[J].学周刊,2019,25(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