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我们已经习惯于用“家政”这个名词:你做什么工作?我在做家政;你在上什么课?我在读家政大专班;你家的家务谁做?我请了家政服务员帮忙。从语言含义的分析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日常用语中,“家政”的含义等同于“家务”,包括烧饭、洗衣、打扫卫生、照顾老人小孩等事务性工作。那是不是这样呢?今天我们追根溯源,回到历史中来探寻。
中国古代的家政
在古代,是否也有“家政”呢?我们查阅了相关文献材料,发现中国古代文献中早就有“家政”这个词了,但是其含义和今天的家政有根本性的区别。
南宋绍熙年间的状元陈亮,在其所写的《凌夫人何氏墓志铭》中写道:“家政出于舅姑,而辅其内事惟谨,房户细碎,无不整办。”明代方孝孺(思想家,建文帝时期翰林学士、因被朱棣灭“十族”而名垂千史)所著《与采苓先生书》之二中提到:“执事以高年厚德主家政,一门之内英才异能者如云。”清初戏曲作家李渔所著《怜香伴·逢怒》中有:“如今舍表妹自愿做小,要求令爱主持家政。”
从三则不同时期的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出,家政是一个家庭的内务管理,我们可总结出三点:第一,家政具有广泛性,包括家庭教育、管理、收支、婚姻内外关系等各个方面;第二,家政具有决策性,是家庭主人对于家庭事物的综合性管理;第三家政具有内缘性,古代家政没有对外服务的概念,而是家庭内部的自我服务与发展。大家应该能够发现,中国古代所谓的“家政”和今天的家政在内涵上是有很大区别的。
近代西方的家政
“家政”一词,早已在文献中被使用。家政者之职位,也早已随着人类家庭的存在而存在了。但是,家政课程、家政学的出现,确是近代的事。
学界的一种说法是,近代家政的发源地是美国。中华女子学院陈朋老师在其博士论文中对近代美国家政学的发展做了很好的梳理。美国家政学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40年前后(与中国的鸦片战争无缝对接),那时候家政课程就已经在美国一些“赠地学院”中出现了。为什么会出现家政课程呢?陈朋老师归纳为三个原因:第一,理性精神的发展,或者称为科学技术的应用,使生活能够更加精确化、科学化(为了便于理解,笔者做个形象的对比:西点制作中各种原料都是精确到克,烘焙时间精确到秒,不同西点师按照统一配方、统一工艺,成品大致口味一致;中式烹饪的技法大多用“少许”“适量”表示,难以标准化,同一个菜不同厨师不同口味)。第二,转型社会中的性别分工逐渐形成,英国的“羊吃人”现象在美国同样发生,这使得大量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参与社会生产,男性主宰公共领域而女性负责私人领域的性别分工逐渐形成。第三,人文精神下的女性解放,女性也可以获得高等教育的权利逐渐被社会广泛接受。
国际家政学界普遍认为,1899年在美国纽约普拉塞特湖(Lake Placid)举行的“第一次家政学会议”是家政学学科正式确定的标志。会议达成了家政学是中产阶级应掌握的学科和家庭工作应该专业化两个共识。别看第一次会议成果很少,但是后来的发展却不容小觑。在后来的会议中,家政学的学科命名被确定下来并一直沿用至今,英文名称为Home Economics,如果直译就是“家庭经济学”。
现代家政传入中国
家政传入中国主要是源于日本和美国,最早关注家政的可能是随夫留学的单士厘,她翻译了日本家政学者下田歌子在1893年所著的《家政学》。1906年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开设家政课程,主要内容涉及家庭卫生、服装、饮食、育儿、看护等。1923年,燕京大学成立家政系,开设营养学和儿童发展学两个方向,第一届家政系的毕业生有8人。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在1940年才开设家政系,但其家政专业一开办就直接与美国的家政专业接轨,师资、教材、课程设计均是以美国大学的为参考。那个时候,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学生毕业后就可以直接升入美国大学攻读硕士。随后家政专业成为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第三大专业,也是深受学生追捧的专业。那么,在民国初年,家政专业学习什么?我们在文献中找到了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家政专业开设的课程参见下表。
通过对民国初年家政高等教育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这样几个结论:第一,家政学以家庭生活为研究对象;第二,家政学注重科学精神,利用人类科学发展成果提高家庭生活品质;第三,家政学是一门综合型、应用型学科;第四,营养学、幼教、护理是家政学的三大支柱;第五,家政学不以直接家庭服务为培养目标。
当今大陆的家政
新中国成立后,家政学与社会学等专业在大陆的办学与研究被中断,相关师资和课程被分散到其他专业中,例如营养学被列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幼儿教育被列入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护理被列入医科院校相关专业。就以营养学为例,毫不夸张地说,营养学就是从家政学中分离出来的一门学科,健在的营养学家、北京协和医院104岁的查良锭教授毕业于燕京大学家政学系,南京鼓楼医院94岁的甘克超教授毕业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家政学系。
大陆的家政学什么时候和家政服务画上等号的?大家是否还记得20世纪80年代末风靡一时的家庭情境喜剧《我爱我家》,里面出现为傅明老人一家服务的张凤姑和薛小桂,都被称为保姆,没有“家政服务员”一说。我们能够查阅到的资料是1988年武汉现代家政专修学校成立,第一次将家政和保姆(家庭服务)联系起来。随后而来的是改革开放,大规模的下岗失业出现,政府为了解决就业问题,鼓励家庭服务业发展,希望失业下岗女性能够到家庭中从事服务性的工作,为了使这个传统的“保姆”行业听起來更易于让人接纳,于是借用了“家政”一词。事实证明,这个“借用”是成功的,很快“保姆介绍所”纷纷改名为“家政公司”,听起来更加高大上了。之后,慢慢形成了我们今天众所周知的“家政”就是“家务服务”这观念。大家是不是觉得,从古至今、从外到内,“家政”和我们中国大陆人所说家政的内涵有根本性的不同?
最后,再回到本文的主题,你以为你在做家政?其实你做的不是家政,而是家务,或者称为家庭服务。要知道,你离真正的家政、传统的家政、西方经典意义的家政还很远。那么,中国的家政学如何发展?是不是应该严格家政学与家庭服务的界限?要不要给家政服务改个名字?
(作者徐宏卓系上海开放大学讲师,熊筱燕系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教授、江苏省家政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本文为上海开放大学2018年度横向课题“简政放权后家政培训市场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为HX1804。)
中国古代的家政
在古代,是否也有“家政”呢?我们查阅了相关文献材料,发现中国古代文献中早就有“家政”这个词了,但是其含义和今天的家政有根本性的区别。
南宋绍熙年间的状元陈亮,在其所写的《凌夫人何氏墓志铭》中写道:“家政出于舅姑,而辅其内事惟谨,房户细碎,无不整办。”明代方孝孺(思想家,建文帝时期翰林学士、因被朱棣灭“十族”而名垂千史)所著《与采苓先生书》之二中提到:“执事以高年厚德主家政,一门之内英才异能者如云。”清初戏曲作家李渔所著《怜香伴·逢怒》中有:“如今舍表妹自愿做小,要求令爱主持家政。”
从三则不同时期的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出,家政是一个家庭的内务管理,我们可总结出三点:第一,家政具有广泛性,包括家庭教育、管理、收支、婚姻内外关系等各个方面;第二,家政具有决策性,是家庭主人对于家庭事物的综合性管理;第三家政具有内缘性,古代家政没有对外服务的概念,而是家庭内部的自我服务与发展。大家应该能够发现,中国古代所谓的“家政”和今天的家政在内涵上是有很大区别的。
近代西方的家政
“家政”一词,早已在文献中被使用。家政者之职位,也早已随着人类家庭的存在而存在了。但是,家政课程、家政学的出现,确是近代的事。
学界的一种说法是,近代家政的发源地是美国。中华女子学院陈朋老师在其博士论文中对近代美国家政学的发展做了很好的梳理。美国家政学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40年前后(与中国的鸦片战争无缝对接),那时候家政课程就已经在美国一些“赠地学院”中出现了。为什么会出现家政课程呢?陈朋老师归纳为三个原因:第一,理性精神的发展,或者称为科学技术的应用,使生活能够更加精确化、科学化(为了便于理解,笔者做个形象的对比:西点制作中各种原料都是精确到克,烘焙时间精确到秒,不同西点师按照统一配方、统一工艺,成品大致口味一致;中式烹饪的技法大多用“少许”“适量”表示,难以标准化,同一个菜不同厨师不同口味)。第二,转型社会中的性别分工逐渐形成,英国的“羊吃人”现象在美国同样发生,这使得大量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参与社会生产,男性主宰公共领域而女性负责私人领域的性别分工逐渐形成。第三,人文精神下的女性解放,女性也可以获得高等教育的权利逐渐被社会广泛接受。
国际家政学界普遍认为,1899年在美国纽约普拉塞特湖(Lake Placid)举行的“第一次家政学会议”是家政学学科正式确定的标志。会议达成了家政学是中产阶级应掌握的学科和家庭工作应该专业化两个共识。别看第一次会议成果很少,但是后来的发展却不容小觑。在后来的会议中,家政学的学科命名被确定下来并一直沿用至今,英文名称为Home Economics,如果直译就是“家庭经济学”。
现代家政传入中国
家政传入中国主要是源于日本和美国,最早关注家政的可能是随夫留学的单士厘,她翻译了日本家政学者下田歌子在1893年所著的《家政学》。1906年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开设家政课程,主要内容涉及家庭卫生、服装、饮食、育儿、看护等。1923年,燕京大学成立家政系,开设营养学和儿童发展学两个方向,第一届家政系的毕业生有8人。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在1940年才开设家政系,但其家政专业一开办就直接与美国的家政专业接轨,师资、教材、课程设计均是以美国大学的为参考。那个时候,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学生毕业后就可以直接升入美国大学攻读硕士。随后家政专业成为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第三大专业,也是深受学生追捧的专业。那么,在民国初年,家政专业学习什么?我们在文献中找到了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家政专业开设的课程参见下表。
通过对民国初年家政高等教育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这样几个结论:第一,家政学以家庭生活为研究对象;第二,家政学注重科学精神,利用人类科学发展成果提高家庭生活品质;第三,家政学是一门综合型、应用型学科;第四,营养学、幼教、护理是家政学的三大支柱;第五,家政学不以直接家庭服务为培养目标。
当今大陆的家政
新中国成立后,家政学与社会学等专业在大陆的办学与研究被中断,相关师资和课程被分散到其他专业中,例如营养学被列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幼儿教育被列入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护理被列入医科院校相关专业。就以营养学为例,毫不夸张地说,营养学就是从家政学中分离出来的一门学科,健在的营养学家、北京协和医院104岁的查良锭教授毕业于燕京大学家政学系,南京鼓楼医院94岁的甘克超教授毕业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家政学系。
大陆的家政学什么时候和家政服务画上等号的?大家是否还记得20世纪80年代末风靡一时的家庭情境喜剧《我爱我家》,里面出现为傅明老人一家服务的张凤姑和薛小桂,都被称为保姆,没有“家政服务员”一说。我们能够查阅到的资料是1988年武汉现代家政专修学校成立,第一次将家政和保姆(家庭服务)联系起来。随后而来的是改革开放,大规模的下岗失业出现,政府为了解决就业问题,鼓励家庭服务业发展,希望失业下岗女性能够到家庭中从事服务性的工作,为了使这个传统的“保姆”行业听起來更易于让人接纳,于是借用了“家政”一词。事实证明,这个“借用”是成功的,很快“保姆介绍所”纷纷改名为“家政公司”,听起来更加高大上了。之后,慢慢形成了我们今天众所周知的“家政”就是“家务服务”这观念。大家是不是觉得,从古至今、从外到内,“家政”和我们中国大陆人所说家政的内涵有根本性的不同?
最后,再回到本文的主题,你以为你在做家政?其实你做的不是家政,而是家务,或者称为家庭服务。要知道,你离真正的家政、传统的家政、西方经典意义的家政还很远。那么,中国的家政学如何发展?是不是应该严格家政学与家庭服务的界限?要不要给家政服务改个名字?
(作者徐宏卓系上海开放大学讲师,熊筱燕系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教授、江苏省家政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本文为上海开放大学2018年度横向课题“简政放权后家政培训市场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为HX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