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七十一届戛纳电影节落下帷幕,日本导演是枝裕和的电影《小偷家族》获得金棕榈大奖。本届戛纳电影节被《银幕》等杂志称之为异彩纷呈的“大年”,意指佳作频频,闪光点繁多。本届电影节除了公认的质量高,还有非常多高光的“亚洲时刻”。
在本届戛纳电影节前夕,戛纳电影节总监福茂就许诺本届电影节的选片将颠覆过去,有着改革的意义。最终我们看到今年的戛纳电影节的21部主竞赛作品里,有7部来自于亚洲。如果算上合拍片《小家伙》(制片国家俄罗斯/德国/波兰/哈萨克斯坦/中国,导演谢尔盖·德瓦茨沃伊出生于苏联,现哈萨克斯坦)则有8部,亚洲阵容空前强大,这是戛纳电影节新千年以来最多亚洲电影入选主竞赛的纪录。反观2017年,仅有3部亚洲电影入选,2016年则只有2部,2018可谓亚洲电影的“超级大年”。
今年入选主竞赛的7部亚洲电影分别是:
中国:贾樟柯《江湖儿女》
日本:是枝裕和《小偷家族》
日本:滨口龙介《夜以继日》
伊朗:阿斯哈·法哈蒂《人尽皆知》
伊朗:贾法·帕纳西《三张面孔》
韩国:李沧东《燃烧》
黎巴嫩:娜丁·拉巴基《迦百农》
7部来自7名亚洲导演的作品,其中东亚电影占到4部,中日韩皆有,而中东作品3部。作品地域分布均匀,且大师云集,可以说汇聚了亚洲电影的最高水平。其中中国第六代导演贾樟柯和日本家庭片大师是枝裕和都是第五次入围戛纳主竞赛 ;韩国导演李沧东的上一部作品《诗》斩获了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奖;伊朗导演阿斯哈·法哈蒂凭借《一次别离》和《推销员》已两次摘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贾法·帕纳西仅缺一枚金棕榈就能完成三大电影节大满贯;黎巴嫩女导演娜丁·拉巴基曾凭借作品《吾等何处去》获得第64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大奖提名。
最终《小偷家族》斩获本届戛纳的金棕榈大奖,而《迦百农》则斩获了评审团奖,宣传过《北京遇上西雅图2》和《鲨滩》的路画影视(Road Pictures)已经买下了这两部电影的中国版权,国内观众不日可在影院欣赏到这部电影。
《小偷家族》的获奖不仅改写了日本电影21年无缘金棕榈的历史,更是打破了新千年来仅一部亚洲电影获得金棕榈的局面。在这部作品中,是枝裕和不仅探讨了他擅长的家庭题材,而且引入了社会的干预与评价,让作品显得更有社会意义和深度。
不得不提的还有韩国导演李沧东的作品《燃烧》,虽说电影最终只拿到了费比西影评人奖这个小奖,但却获得场刊史上最高分3.8(满分为4)。国外权威媒体纷纷献上四星以上的高分,甚至有媒体直接说,“如果这部电影不拿大奖,那么评委们都瞎了”。
《燃烧》根据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短篇小说《烧仓房》和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烧马棚》改编而来。电影讲述的是送货员钟秀(刘亚仁 饰)偶然与童年好友惠美相遇(全钟淑 饰),在前往非洲旅行之前,她请求钟秀照顾她的猫咪。旅行回来后,惠美向他介绍了本(史蒂文·元饰),一个她在旅途上认识的神秘富二代,一场三角恋由此开始。
李沧东作为一名作家导演,作品一直拥有极强的文学性,前作《密阳》和《诗》都是如此,特别是《诗》,一举拿下第63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奖,这充分肯定了李沧东的创作才能。在《燃烧》里,李沧东改编了村上春树和福克纳的作品,并且融入了自己的解读,《燃烧》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变成了一部拥有希区柯克风格的悬疑电影。《燃烧》有望引入内地,在影院与影迷见面。
据美国电影协会统计,中国2017年票房总额高达79亿美元,北美地区则为111亿美元,统计专家预计,中国很快将超越美国票房成为世界第一大票房贡献国。戛纳电影节作为欧洲最大的电影市场自然要应对这个大潮流,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上,华语电影表现不俗,在各个单元都有展映:
主竞赛单元:贾樟柯《江湖儿女》
一种关注单元:毕赣《地球最后的夜晚》
特别展映单元:王兵《死灵魂》
导演双周单元:章明《冥王星时刻》
短片竞赛单元:魏书钧《延边少年》
虽然最终华语电影并未斩获任何戛纳重要奖项,唯一的收获是魏书钧执导的中国短片《延边少年》获得短片单元“二等奖”——特别提及荣誉奖,但是华语电影在本届戛纳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
贾樟柯的《江湖儿女》获得了媒体场刊2.9分的高分(3分以上即是杰作),电影女主角赵涛一直是呼声极高的影后竞争者。在这部《江湖儿女》里,贾樟柯串联起自己过往的作品,完成了自己宇宙观的塑造,且把“江湖”二字普及给国外媒体。电影拍摄从山西到三峡再到新疆,从21世纪初到2018,铺陈了一个纵横经纬的中国发展史,或许是贾樟柯最具野心和观赏性的一部作品。
而在一种关注单元、导演毕赣的作品《地球最后的夜晚》,上映后获得记者们的一致好评。电影讲述的是黄觉饰演的男主角罗纮武回到贵州,偶然发现汤唯饰演的“神秘女子”踪迹,继而回想起十二年前与她度过的那个秘密夏天。毕赣将故事设定在了他的家乡贵州凯里,摄影色彩饱和,构图和场景好似王家卫,街巷里灯红酒绿的广告牌匾,绿野中云雾缭绕的重峦叠翠,一幅幅画面如同海报,每一张都色彩斑斓美不胜收。
首映当日进场前记者们被人手发放了一副3D眼镜,开场字幕则告知“本片非3D电影,请观众在观影时自寻正确时机佩戴”。而当电影中男主角开始做梦戴上了3D眼镜,记者们也才意识到手里3D眼镜的作用,一个小时的长镜头炫技到了极致,也使毕赣成了当日戛纳电影节的热搜关键词。《地球最后的夜晚》虽没有拿到任何奖,却为毕赣铺好了一条再战戛纳的大道。
除了场刊银幕的打分表,《地球最后的夜晚》在戛纳官方观众打分表排名所有影片第9,在“一种关注”单元排名第1,而王兵导演的长达8小时15分的紀录片《死灵魂》则技压群雄,冠绝观众打分总榜,这也是华语电影的高光时刻。但由于《死灵魂》在特别展映单元不参与竞赛,最终也无法收获奖项,然而这部作品却意义非凡,记录了中国劳改营幸存者的苦难记忆,被誉为“时代的挽歌”。
第71届戛纳电影节频出的“亚洲时刻”肯定了亚洲电影的卓越贡献,也印证了福茂所说戛纳电影节正处于一个大兴变革的时期。越来越多年轻导演,以及亚洲导演获得戛纳电影节的肯定。这意味着亚洲电影势必迎来更加辉煌的时代,在接下来的影节中引领风潮,也将搅动市场的一江春水,最终惠及热爱电影的普罗大众。
七部亚洲电影齐聚主竞赛
在本届戛纳电影节前夕,戛纳电影节总监福茂就许诺本届电影节的选片将颠覆过去,有着改革的意义。最终我们看到今年的戛纳电影节的21部主竞赛作品里,有7部来自于亚洲。如果算上合拍片《小家伙》(制片国家俄罗斯/德国/波兰/哈萨克斯坦/中国,导演谢尔盖·德瓦茨沃伊出生于苏联,现哈萨克斯坦)则有8部,亚洲阵容空前强大,这是戛纳电影节新千年以来最多亚洲电影入选主竞赛的纪录。反观2017年,仅有3部亚洲电影入选,2016年则只有2部,2018可谓亚洲电影的“超级大年”。
今年入选主竞赛的7部亚洲电影分别是:
中国:贾樟柯《江湖儿女》
日本:是枝裕和《小偷家族》
日本:滨口龙介《夜以继日》
伊朗:阿斯哈·法哈蒂《人尽皆知》
伊朗:贾法·帕纳西《三张面孔》
韩国:李沧东《燃烧》
黎巴嫩:娜丁·拉巴基《迦百农》
7部来自7名亚洲导演的作品,其中东亚电影占到4部,中日韩皆有,而中东作品3部。作品地域分布均匀,且大师云集,可以说汇聚了亚洲电影的最高水平。其中中国第六代导演贾樟柯和日本家庭片大师是枝裕和都是第五次入围戛纳主竞赛 ;韩国导演李沧东的上一部作品《诗》斩获了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奖;伊朗导演阿斯哈·法哈蒂凭借《一次别离》和《推销员》已两次摘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贾法·帕纳西仅缺一枚金棕榈就能完成三大电影节大满贯;黎巴嫩女导演娜丁·拉巴基曾凭借作品《吾等何处去》获得第64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大奖提名。
最终《小偷家族》斩获本届戛纳的金棕榈大奖,而《迦百农》则斩获了评审团奖,宣传过《北京遇上西雅图2》和《鲨滩》的路画影视(Road Pictures)已经买下了这两部电影的中国版权,国内观众不日可在影院欣赏到这部电影。
《小偷家族》的获奖不仅改写了日本电影21年无缘金棕榈的历史,更是打破了新千年来仅一部亚洲电影获得金棕榈的局面。在这部作品中,是枝裕和不仅探讨了他擅长的家庭题材,而且引入了社会的干预与评价,让作品显得更有社会意义和深度。
不得不提的还有韩国导演李沧东的作品《燃烧》,虽说电影最终只拿到了费比西影评人奖这个小奖,但却获得场刊史上最高分3.8(满分为4)。国外权威媒体纷纷献上四星以上的高分,甚至有媒体直接说,“如果这部电影不拿大奖,那么评委们都瞎了”。
《燃烧》根据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短篇小说《烧仓房》和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烧马棚》改编而来。电影讲述的是送货员钟秀(刘亚仁 饰)偶然与童年好友惠美相遇(全钟淑 饰),在前往非洲旅行之前,她请求钟秀照顾她的猫咪。旅行回来后,惠美向他介绍了本(史蒂文·元饰),一个她在旅途上认识的神秘富二代,一场三角恋由此开始。
李沧东作为一名作家导演,作品一直拥有极强的文学性,前作《密阳》和《诗》都是如此,特别是《诗》,一举拿下第63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奖,这充分肯定了李沧东的创作才能。在《燃烧》里,李沧东改编了村上春树和福克纳的作品,并且融入了自己的解读,《燃烧》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变成了一部拥有希区柯克风格的悬疑电影。《燃烧》有望引入内地,在影院与影迷见面。
华语电影表现可圈可点
据美国电影协会统计,中国2017年票房总额高达79亿美元,北美地区则为111亿美元,统计专家预计,中国很快将超越美国票房成为世界第一大票房贡献国。戛纳电影节作为欧洲最大的电影市场自然要应对这个大潮流,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上,华语电影表现不俗,在各个单元都有展映:
主竞赛单元:贾樟柯《江湖儿女》
一种关注单元:毕赣《地球最后的夜晚》
特别展映单元:王兵《死灵魂》
导演双周单元:章明《冥王星时刻》
短片竞赛单元:魏书钧《延边少年》
虽然最终华语电影并未斩获任何戛纳重要奖项,唯一的收获是魏书钧执导的中国短片《延边少年》获得短片单元“二等奖”——特别提及荣誉奖,但是华语电影在本届戛纳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
贾樟柯的《江湖儿女》获得了媒体场刊2.9分的高分(3分以上即是杰作),电影女主角赵涛一直是呼声极高的影后竞争者。在这部《江湖儿女》里,贾樟柯串联起自己过往的作品,完成了自己宇宙观的塑造,且把“江湖”二字普及给国外媒体。电影拍摄从山西到三峡再到新疆,从21世纪初到2018,铺陈了一个纵横经纬的中国发展史,或许是贾樟柯最具野心和观赏性的一部作品。
而在一种关注单元、导演毕赣的作品《地球最后的夜晚》,上映后获得记者们的一致好评。电影讲述的是黄觉饰演的男主角罗纮武回到贵州,偶然发现汤唯饰演的“神秘女子”踪迹,继而回想起十二年前与她度过的那个秘密夏天。毕赣将故事设定在了他的家乡贵州凯里,摄影色彩饱和,构图和场景好似王家卫,街巷里灯红酒绿的广告牌匾,绿野中云雾缭绕的重峦叠翠,一幅幅画面如同海报,每一张都色彩斑斓美不胜收。
首映当日进场前记者们被人手发放了一副3D眼镜,开场字幕则告知“本片非3D电影,请观众在观影时自寻正确时机佩戴”。而当电影中男主角开始做梦戴上了3D眼镜,记者们也才意识到手里3D眼镜的作用,一个小时的长镜头炫技到了极致,也使毕赣成了当日戛纳电影节的热搜关键词。《地球最后的夜晚》虽没有拿到任何奖,却为毕赣铺好了一条再战戛纳的大道。
除了场刊银幕的打分表,《地球最后的夜晚》在戛纳官方观众打分表排名所有影片第9,在“一种关注”单元排名第1,而王兵导演的长达8小时15分的紀录片《死灵魂》则技压群雄,冠绝观众打分总榜,这也是华语电影的高光时刻。但由于《死灵魂》在特别展映单元不参与竞赛,最终也无法收获奖项,然而这部作品却意义非凡,记录了中国劳改营幸存者的苦难记忆,被誉为“时代的挽歌”。
第71届戛纳电影节频出的“亚洲时刻”肯定了亚洲电影的卓越贡献,也印证了福茂所说戛纳电影节正处于一个大兴变革的时期。越来越多年轻导演,以及亚洲导演获得戛纳电影节的肯定。这意味着亚洲电影势必迎来更加辉煌的时代,在接下来的影节中引领风潮,也将搅动市场的一江春水,最终惠及热爱电影的普罗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