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递进式目标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术后功能康复训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86例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进行研究,采取抽签方式分组,分为常规组(n=43)和实验组(n=43),术后分别施加常规康复训练和递进式目标护理。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结果期望评分、自我效能期望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均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在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功能康复训练中应用递进式目标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改善患者髋关节及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递进式目标护理;股骨颈骨折;功能康复训练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4-016-002
股骨颈骨折多发生于骨质疏松严重的老年人群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骨折,患者骨折后通常心理状态明显改变,手术治疗后过于依赖外人帮助,自主运动情况不理想。本次研究选取86例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探究递进式目标护理中功能康复训练中的应用,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6年7月-2018年7月期間采取手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6例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经X线片检查确诊为股骨颈骨折,符合手术治疗指征,术前患者具有基本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肝肾功能异常、手术禁忌证、病理性骨折、认知功能障碍。采取抽签方式分组,分为常规组(n=43)和实验组(n=43),常规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60-76(66.85±5.01)岁,骨折类型:头颈型、头下型、经颈型、基低型分别有11例、9例、14例、9例;实验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59-76(66.83±5.05)岁,骨折类型:头颈型、头下型、经颈型、基低型分别有10例、9例、14例、10例;两组股骨颈骨折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术后,对常规组患者施加常规康复训练,对实验组患者在康复训练中实施递进式目标护理,具体为:(1)评估病情。结合患者早期运动康复安全性评价结果,骨折情况、手术治疗情况等将患者分为康复训练较为安全、需慎重进行康复训练、不宜早期进行康复训练三类患者。(2)递进式目标护理。根据患者术后康复训练安全性,将康复锻炼总目标细分,划分为多个易实现的小目标,有责任护士讲解,前期进行指导,然后逐渐过渡到患者自己锻炼。护理人员可以组织恢复程度相当的患者共同进行康复训练,当患者完成目标练习时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康复训练较为安全的患者,指导其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训练,先进行直腿抬高练习,之后侧抬腿练习,逐渐增加角度,术后4-6周进行膝关节伸展练习,术后7-12周进行负重练习。针对需慎重进行康复训练的患者,康复目标是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了练习,不宜早期进行康复训练的患者康复训练目标是慎重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
1.3观察指标①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评分法评估干预后髋关节功能,总分为100分。②自我效能感。采用简化版自我效能量表评估患者干预后自我效能,包括结果期望和自我效能期望,评分与自我效能感呈正比。③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评价患者干预后生活能力。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录入SPSS 20.0统计学软件。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结果期望评分、自我效能期望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干预后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 干预后,实验组患者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均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见表2.
3讨论
股骨颈骨折是常见的下肢骨折,临床多采取手术治疗,术后康复训练促进功能康复。但由于股骨颈骨折患者大多为老年人,骨折后自理能力差,情绪悲观,对他人依赖性强,康复训练效果并不理想。
递进式目标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通过对患者康复训练安全性进行评估,将康复训练总目标细分为若干个小目标,为各个患者设定符合康复训练实际的目标,鼓励患者在完整一个个小目标的过程中提高信心,从而拥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提升康复训练依从性,让患者按照计划、步骤,科学进行康复训练,通过被动运动,主动屈伸运动等促进肢体功能改善,藤甲关节活动度,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本次研究中,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结果期望评分、自我效能期望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均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这与钟璐颖研究相符,说明在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功能康复训练中实施递进式目标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康复效果,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感。
综上所述,在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功能康复训练中应用递进式目标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改善患者髋关节及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递进式目标护理;股骨颈骨折;功能康复训练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4-016-002
股骨颈骨折多发生于骨质疏松严重的老年人群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骨折,患者骨折后通常心理状态明显改变,手术治疗后过于依赖外人帮助,自主运动情况不理想。本次研究选取86例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探究递进式目标护理中功能康复训练中的应用,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6年7月-2018年7月期間采取手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6例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经X线片检查确诊为股骨颈骨折,符合手术治疗指征,术前患者具有基本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肝肾功能异常、手术禁忌证、病理性骨折、认知功能障碍。采取抽签方式分组,分为常规组(n=43)和实验组(n=43),常规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60-76(66.85±5.01)岁,骨折类型:头颈型、头下型、经颈型、基低型分别有11例、9例、14例、9例;实验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59-76(66.83±5.05)岁,骨折类型:头颈型、头下型、经颈型、基低型分别有10例、9例、14例、10例;两组股骨颈骨折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术后,对常规组患者施加常规康复训练,对实验组患者在康复训练中实施递进式目标护理,具体为:(1)评估病情。结合患者早期运动康复安全性评价结果,骨折情况、手术治疗情况等将患者分为康复训练较为安全、需慎重进行康复训练、不宜早期进行康复训练三类患者。(2)递进式目标护理。根据患者术后康复训练安全性,将康复锻炼总目标细分,划分为多个易实现的小目标,有责任护士讲解,前期进行指导,然后逐渐过渡到患者自己锻炼。护理人员可以组织恢复程度相当的患者共同进行康复训练,当患者完成目标练习时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康复训练较为安全的患者,指导其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训练,先进行直腿抬高练习,之后侧抬腿练习,逐渐增加角度,术后4-6周进行膝关节伸展练习,术后7-12周进行负重练习。针对需慎重进行康复训练的患者,康复目标是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了练习,不宜早期进行康复训练的患者康复训练目标是慎重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
1.3观察指标①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评分法评估干预后髋关节功能,总分为100分。②自我效能感。采用简化版自我效能量表评估患者干预后自我效能,包括结果期望和自我效能期望,评分与自我效能感呈正比。③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评价患者干预后生活能力。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录入SPSS 20.0统计学软件。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结果期望评分、自我效能期望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干预后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 干预后,实验组患者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均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见表2.
3讨论
股骨颈骨折是常见的下肢骨折,临床多采取手术治疗,术后康复训练促进功能康复。但由于股骨颈骨折患者大多为老年人,骨折后自理能力差,情绪悲观,对他人依赖性强,康复训练效果并不理想。
递进式目标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通过对患者康复训练安全性进行评估,将康复训练总目标细分为若干个小目标,为各个患者设定符合康复训练实际的目标,鼓励患者在完整一个个小目标的过程中提高信心,从而拥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提升康复训练依从性,让患者按照计划、步骤,科学进行康复训练,通过被动运动,主动屈伸运动等促进肢体功能改善,藤甲关节活动度,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本次研究中,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结果期望评分、自我效能期望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均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这与钟璐颖研究相符,说明在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功能康复训练中实施递进式目标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康复效果,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感。
综上所述,在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功能康复训练中应用递进式目标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改善患者髋关节及日常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