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当代高职高专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一些现象。本文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高专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从多角度分析,切实提高高职高专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
关键词: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研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从总体上看,当代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健康、积极向上的。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度认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信赖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各种思潮大量涌入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当前大学生思想观念、道德行为和价值取向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切实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
1.参与政治价值取向具有功利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过渡到大众教育,从总体上看,学生对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与以往相比趋于平淡态势。根据有关资料调查显示,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个问题上,有35%的学生认为“只要有利于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哪个党领导都可以”,有45%学生认为“不清楚”;还有20%的学生认为“不关心”。具体而言,学生参与政治活动热情不高,主动性不强。在政治价值取向上,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情感趋于理性水平。但是在相当一部分高职高专大学生中存在着较明显功利性倾向,根据有关资料调查表明,有39%的学生党员承认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动机是“为了个人就业的需要”,部分申请写入党申请书的学生是随波逐流,虽然行动上已向党组织靠拢,但在思想上没有这方面入党意识,功利倾向较明显。
2.人生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各种思潮一齐向大学生涌来。信奉集体主义还是个人主义?是注重奉献还是注重索取?是利人还是利己?是努力学习还是追求金钱、享乐、刺激、舒适、悠闲?所有这些方面的价值取向,都呈现在大学生面前,供他们挑选和确定。但部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选择出现了错误的倾向。从整体看,多元并存趋向;从个体看,多数高职大学生尚未形成完整的、稳定的人生价值观念,在一些问题上常常表现出矛盾或多变状态。根据有关资料调查显示,在人生价值上,将近75%的学生进校来对自己的人生价值目标及其实现没有明确要求和自觉意识,随遇而安,别人干什么我干什么,环境让干什么我干什么;但在人生目的追求上,一部分学生又缺乏远大理想和抱负,重物质利益,轻政治信仰,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重等价交换轻无私奉献。
3.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现象存在
道德教育应该重在品质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重在现实生活中点滴的积累。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要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五爱为基本前提,培养具有勤奋进取、文明礼貌、团结互助、勇于创新的、以“四有”为优秀品质的创新人才。当代高职高专大学生群体的整体道德水准在全社会范围内处于较高层面,但就大学生群体看,其道德行为与这个目标要求尚有一段较大的距离。表现为道德观念还不够牢固,精神文明素质差。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都明白尊老爱幼、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维护公共卫生、言行举止要文明等这些最基本的社会公德和文明礼貌。如在公共场所,有的学生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瓜壳;在校园内,有的学生见到老师不打招呼,如同没有看到;在教室,内容庸俗的课桌文化随处可见。这些现象表明,大学生对道德认知很大程度仅停留在观念和口头层次上,但没有形成自觉的道德行为,所以像文明礼貌等思想道德教育在大学教育中要重新回炉上课。
二、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实效的对策
加强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根据新情况,进行探索性的研究和改进教学,这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根据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要与时俱进,在育人方式上也要不断创新。
1.创新教学方法,探索行之有效的育人方式
第一,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为了增强“两课”实效,要在进一步改善现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社会现实问题。要将课上教育与课下教育相结合;要深入社会,将抽象教育与直观教育相结合,使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大力倡导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探索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法、直观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把“两课”教学内容在潜移默化中“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此外,通过开设学术讲座和政治理论学习班,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第二,理论内容要通俗化,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做到通俗易懂,生动形象。例如将学生手册中的各项规章制度内容深入到课堂教学中,要把利害关系讲清,使学生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摒弃不良行为。
2.要强化就业道德观教育
近年来,随着各高校扩大招生,在社会需求没有显著增加的情况下,毕业生人数的迅速增长势必导致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学生和学校三者最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大学生缺乏职业化素质、缺少职业规划意识,导致自身缺少市场竞争力。在思想道德教育中,要深入细致的做好职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工作必须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要树立诚信签约的职业道德观。二是聘请学校的优秀毕业生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结合他们自身成功和成才的实践体会,对学生进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敬业和勤业精神,开展榜样教育,以激勵学生不断进步。把压力作为动力,促使学生刻苦学习、勤练技能,把学生培养成为教育与就业上岗零间隙的双赢人才,以此提高学生市场的竞争能力。 3.创建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良好的思想道德环境
校园文化作为培养人的外因条件,通过环境氛围的熏陶,可以潜移默化地内化学生的行为习惯和精神世界,良好的校园文化是思想道德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延伸。因此,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学校要为学生营造健康向上、优美高雅的校园环境氛围。一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要通过学生会、团委会等组织,开展形式多样、贴近学生的和喜闻乐见的各种讲座、竞赛等活动,丰富校园文化,陶冶道德情操,增强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二是要加强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宣传部门要利用广播、电视、校刊、橱窗、黑板报、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进行宣传,让学生参与组织这些活动,通过其正面的引导及反面的警示作用,陶冶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内化学生道德行为,促进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和完善。
4.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成才有着重要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学习科学文化的前提,是大学期间正常学习、交往、生活、发展的基本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学生优良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当前,来自于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各种压力直接造成很多学生的心理负担,由于大学生的文化层次较高,社会对他的期望要求较高,大学生自我关注和人生目标的定位也较高,因此,他们所面临的心理压力自然要比一般的社会成员要大得多。因此,高校应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帮助学生化解思想矛盾和心理障碍,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5.要进一步完善育人机制
学院应采取措施,激励教育工作者共同参与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热点问题,并做出科学的使学生信服的解释。特别是刚入学不久的学生,面对新环境,是最值得期待、最容易受挫的也是最应该引导的时期,作为教育者,我们一方面要关心学生的生活,为学生排忧解难;另一方面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通过导师制、党员结对子等形式,把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做实做细,帮助他们缓解思想压力,放下思想包袱,正确面对生活的挑战。只有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学生生活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才能有声有色,收到实效。
参考文献
[1]严唤梅.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及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
[2]郭宁,胡小松.淺谈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2.
关键词: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研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从总体上看,当代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健康、积极向上的。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度认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信赖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各种思潮大量涌入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当前大学生思想观念、道德行为和价值取向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切实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
1.参与政治价值取向具有功利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过渡到大众教育,从总体上看,学生对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与以往相比趋于平淡态势。根据有关资料调查显示,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个问题上,有35%的学生认为“只要有利于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哪个党领导都可以”,有45%学生认为“不清楚”;还有20%的学生认为“不关心”。具体而言,学生参与政治活动热情不高,主动性不强。在政治价值取向上,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情感趋于理性水平。但是在相当一部分高职高专大学生中存在着较明显功利性倾向,根据有关资料调查表明,有39%的学生党员承认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动机是“为了个人就业的需要”,部分申请写入党申请书的学生是随波逐流,虽然行动上已向党组织靠拢,但在思想上没有这方面入党意识,功利倾向较明显。
2.人生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各种思潮一齐向大学生涌来。信奉集体主义还是个人主义?是注重奉献还是注重索取?是利人还是利己?是努力学习还是追求金钱、享乐、刺激、舒适、悠闲?所有这些方面的价值取向,都呈现在大学生面前,供他们挑选和确定。但部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选择出现了错误的倾向。从整体看,多元并存趋向;从个体看,多数高职大学生尚未形成完整的、稳定的人生价值观念,在一些问题上常常表现出矛盾或多变状态。根据有关资料调查显示,在人生价值上,将近75%的学生进校来对自己的人生价值目标及其实现没有明确要求和自觉意识,随遇而安,别人干什么我干什么,环境让干什么我干什么;但在人生目的追求上,一部分学生又缺乏远大理想和抱负,重物质利益,轻政治信仰,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重等价交换轻无私奉献。
3.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现象存在
道德教育应该重在品质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重在现实生活中点滴的积累。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要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五爱为基本前提,培养具有勤奋进取、文明礼貌、团结互助、勇于创新的、以“四有”为优秀品质的创新人才。当代高职高专大学生群体的整体道德水准在全社会范围内处于较高层面,但就大学生群体看,其道德行为与这个目标要求尚有一段较大的距离。表现为道德观念还不够牢固,精神文明素质差。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都明白尊老爱幼、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维护公共卫生、言行举止要文明等这些最基本的社会公德和文明礼貌。如在公共场所,有的学生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瓜壳;在校园内,有的学生见到老师不打招呼,如同没有看到;在教室,内容庸俗的课桌文化随处可见。这些现象表明,大学生对道德认知很大程度仅停留在观念和口头层次上,但没有形成自觉的道德行为,所以像文明礼貌等思想道德教育在大学教育中要重新回炉上课。
二、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实效的对策
加强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根据新情况,进行探索性的研究和改进教学,这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根据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要与时俱进,在育人方式上也要不断创新。
1.创新教学方法,探索行之有效的育人方式
第一,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为了增强“两课”实效,要在进一步改善现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社会现实问题。要将课上教育与课下教育相结合;要深入社会,将抽象教育与直观教育相结合,使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大力倡导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探索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法、直观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把“两课”教学内容在潜移默化中“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此外,通过开设学术讲座和政治理论学习班,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第二,理论内容要通俗化,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做到通俗易懂,生动形象。例如将学生手册中的各项规章制度内容深入到课堂教学中,要把利害关系讲清,使学生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摒弃不良行为。
2.要强化就业道德观教育
近年来,随着各高校扩大招生,在社会需求没有显著增加的情况下,毕业生人数的迅速增长势必导致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学生和学校三者最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大学生缺乏职业化素质、缺少职业规划意识,导致自身缺少市场竞争力。在思想道德教育中,要深入细致的做好职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工作必须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要树立诚信签约的职业道德观。二是聘请学校的优秀毕业生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结合他们自身成功和成才的实践体会,对学生进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敬业和勤业精神,开展榜样教育,以激勵学生不断进步。把压力作为动力,促使学生刻苦学习、勤练技能,把学生培养成为教育与就业上岗零间隙的双赢人才,以此提高学生市场的竞争能力。 3.创建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良好的思想道德环境
校园文化作为培养人的外因条件,通过环境氛围的熏陶,可以潜移默化地内化学生的行为习惯和精神世界,良好的校园文化是思想道德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延伸。因此,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学校要为学生营造健康向上、优美高雅的校园环境氛围。一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要通过学生会、团委会等组织,开展形式多样、贴近学生的和喜闻乐见的各种讲座、竞赛等活动,丰富校园文化,陶冶道德情操,增强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二是要加强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宣传部门要利用广播、电视、校刊、橱窗、黑板报、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进行宣传,让学生参与组织这些活动,通过其正面的引导及反面的警示作用,陶冶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内化学生道德行为,促进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和完善。
4.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成才有着重要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学习科学文化的前提,是大学期间正常学习、交往、生活、发展的基本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学生优良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当前,来自于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各种压力直接造成很多学生的心理负担,由于大学生的文化层次较高,社会对他的期望要求较高,大学生自我关注和人生目标的定位也较高,因此,他们所面临的心理压力自然要比一般的社会成员要大得多。因此,高校应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帮助学生化解思想矛盾和心理障碍,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5.要进一步完善育人机制
学院应采取措施,激励教育工作者共同参与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热点问题,并做出科学的使学生信服的解释。特别是刚入学不久的学生,面对新环境,是最值得期待、最容易受挫的也是最应该引导的时期,作为教育者,我们一方面要关心学生的生活,为学生排忧解难;另一方面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通过导师制、党员结对子等形式,把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做实做细,帮助他们缓解思想压力,放下思想包袱,正确面对生活的挑战。只有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学生生活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才能有声有色,收到实效。
参考文献
[1]严唤梅.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及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
[2]郭宁,胡小松.淺谈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