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动机理论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模型探究

来源 :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_bet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习动机是导致外语学习者学习效果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试图从探讨学习动机的类型及影响因素着手,构建符合我国职业院校实际的英语教学模型。
  关键词:学习动机;影响因素;高职教育;外语教学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高职教育发展势头迅猛,现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英语作为高职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多数学生英语水平较低,学习积极性也有待提高。笔者拟借助学习动机理论,探讨符合职业院校教育特点的英语教学模型,以期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外语学习动机的类型
  
  研究者从心理学、社会学、学习理论等方面对外语学习动机进行研究分类,但因角度不同,不同研究者得出的学习动机类型也有所不同。
  (一)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看,学习动机可以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
  外语学习的外部动机来源于课堂以外如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又可分为融合型动机、工具型动机、归属型动机和成就型动机。融合型动机是指为了参加目的语社团的活动而熟练掌握其语言的愿望。工具型动机则指为谋职或提高自身修养、改善社会地位而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的愿望,我国的大多数外语学习者的动机多属于此种类型。归属型动机类似融合型动机,但程度却强于后者。成就型动机是个体希望从事对自己有意义的活动,并希望取得圆满结果的愿望。
  外语学习的内部动机来自于外语学习者自身如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意向、愿望、兴趣、求知欲、态度等,是最直接、最具动力的因素。相对于外部动机来说,内部动机的作用更大,是外语学习的内因。
  (二)从时间长短来看,学习动机可分为长期动机和短期动机
  长期动机是学习者为了实现其长远目标,如为将来的继续深造、工作能力提高等而产生的学习外语的愿望。短期动机是学习者为实现现阶段的某一目标,如为准备阶段考试而产生的外语学习愿望和动力。
  
  影响外语学习动机的因素
  
  影响外语学习的因素非常多,除语言自身和学习者本身外,还包括社会环境、学习条件等诸多外部因素。
  (一)语言自身
  语言自身的因素是属于第一层次的动机因素,也是学习者最初选择学习某种语言的动因。它包括融合型原因(如出于兴趣爱好、了解目的语文化等)、工具型原因(如出于升学或晋职需要)和归属型原因(如出于出国需要)。
  (二)社会大环境
  社会大环境对动机的形成起着巨大的作用,其中目标认同和群体认同的影响最为直接。前者是学习者对外部环境及自身价值定位的一种认同,而后者则是学习者作为个体对群体价值取向的认同,如学习者希望自己在某方面达到某一层次等。
  (三)学习者本身
  学习者是外语学习的主体,他们的目标意向(包括长远意向和即时意向)、学习成就感、自信心都会左右外语学习动机的变化。长远意向使得学习者具有远大的抱负,激发学习外语的热情和积极性。而即时意向不仅能增强学习者外语学习动机的强度,还可将眼前的压力转化为动力。学习成就感是外语学习的主要动因,它是指外语学习者愿意去学他认为很有价值的外语,并力求将其学好,取得好成绩,反过来取得好成绩后又进一步强化学习者的成就动机。自信心是外语学习情感过程中的三大因素(焦虑、动机、自信)之一,即动机水平高,自信心强,焦虑程度低,学习效果佳。
  (四)学习条件
  学习条件是影响外语学习动机的另一因素,主要由教材、教师、学习者的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等要素组成。
  教材教材是语言学习的关键,它必须同时满足趣味性、相关性、时效性等条件。教材的相关性和时效性要求教材的编写必须考虑到学习者的需求,将实用、实效结合起来,有目的地组织外语教学。
  教师教师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施动者。教师的权威性、责任感、创造性和情感因素直接影响着外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学习策略所谓的外语学习策略指的是学习观念、管理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总称。学习策略因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和动态性三大特点,其调控和操作都比较难,因而也间接影响着外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教学方法外语教学方法一直以来受各种语言学派的影响,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演变过程。但无论从听说法、认知法到交际法,还是语法翻译法、句型操练法,教学方法的核心在于适宜与灵活相结合,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选择合适的教材,为不同的学习者服务。
  
  基于外语学习动机
  理论的英语教学模型设计
  
  影响外语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因素多而复杂,笔者将上述众多因素归纳为三类,即社会(Society)、学校(School)和学生(Student)三方,并设计了如下3S互动教学模型图。
  
  现行很多研究都只关注3S中的社会和学校两个因素,往往忽略了英语教学的对象——学生的主体作用。3S模型让三方互动,更真实地反映了英语教学的实际,从而更具有指导意义。
  在3S互动教学模型中,社会代表影响学习动机的语言自身和社会大环境两个因素;学生代表影响学习动机的学习者本身因素;学校代表影响学习动机的学习条件因素。下面笔者结合职业院校的实际,具体阐述应对措施。
  (一)社会:建立完善的外语人才评估体系
  目前普通高等院校学生学习英语的目标通常是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用人单位也常常依此来判断学生的英语能力。职业院校的学生也把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看作外语学习的唯一动机,这实际上不符合《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大纲》规定的“打好语言基础和重视应用能力的培养”的教学要求。
  为了让学生愿意也能够学习到实用型英语,相关部门有必要开发和推行行业英语证书,以指导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学,进而引导学生掌握实用型英语。目前,社会上已经出现与英语应用能力相关的考试,如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报关员资格证书考试、BEC(剑桥商务英语证书考试)和英语中高级口译资格证书考试等。
  (二)学生:确立科学的学习目标,培养正确的学习策略
  确立科学的英语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分远期和近期两种,或者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两者是相对而言的,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高职院校,对英语能力要求较高的长期目标主要有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报关员资格证书考试,BEC(剑桥商务英语证书考试)和英语中高级口译资格证书考试等。短期目标可以天、星期或月为周期,并落实到听、说、读、写、译等技能培养上。
  培养正确的学习策略由于种种原因,高职院校的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普遍较低,尤其缺乏学习策略方面的知识。根据李传彬的研究,高职学生应培养如下学习策略:学习和掌握单词记忆策略,提高记忆效率;全面掌握认知策略,丰富语言实践形式;重视社交策略,提高语言应用水平;着重加强情感策略培养,注意利用补偿策略。良好的学习动机可以引导和推动学习者克服英语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因此,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习者语言能力提高的重要前提。
  (三)学校:与时俱进,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也是展现各种教学观念和实施教学模式的场所。下面就从教材、教师、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学校在培养人才方面的新思路。
  选择富于职业教育特色的英语教材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工具。好的教材可以起到鼓励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多年来,我们缺乏一套反映现实生活内容、适应社会形势发展的教材,这是教学改革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具体而言,对于水平稍低的学生,教材应该通俗易懂、难易适中,以传授文化知识和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对水平稍高的学生,更应增添具有实用性、富于时代气息的材料,以拓宽学生视野,将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基础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另外,作为专业英语,在教材设计上可以增加一些学生毕业后要接触的诸如产品简介、操作说明、维修指南等方面的素材,并辅以相应的课堂活动,但都不宜过于强调专业化和学术性。只有那些能引起学生浓厚学习兴趣,能学以致用的教材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高水平的教材建设是保证教学改革顺利实施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英语多媒体教学处于信息时代的英语教学最直接的变化是教育手段发生了变化,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得到了迅速发展,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这些都丰富了教学内容,活跃了教学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过去那种呆板机械、忽视学生个性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但是,目前许多职业院校存在着硬件设施老化及数量短缺的问题,尤其是职业院校扩大招生以后,教学设施短缺的问题越发突出,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有必要加大投入,引进更多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实现英语课堂的多媒体教学。
  紧贴生产实际,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教师是教学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一方面职业院校要不断引进既有实践能力、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高素质人才充实师资队伍,完善师资结构。另一方面,教师有必要定期到基层企业实习锻炼,熟悉企业运作环节,获得最新的市场信息。另外,学校可以鼓励英语教师去做外销员、商务师、导游、翻译等,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丰富知识结构,以更加适合职业院校教学的要求。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模式目前职业院校的外语教学很多还是“填鸭式”教学,主要依靠教师讲授,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而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形式中,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师是课堂活动的设计和管理者,学生是问题的分析者和解答者。
  综上所述,外语学习动机是复杂多变的,只有调动社会、学校和学生三方面的积极性,才能真正促进学习动机因素间的良性互动,切实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提高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Gardener R.C and Lamber W.E,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The Role of Attitude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London:Edward Arnold,1985.
  [2]戴炜栋,束定芳.试论影响外语习得的若干重要因素[J].外国语,1994,(4):1-10.
  [3]李传彬.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培养[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67-70.
  [4]马静.外语学习动机研究——兼谈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57-61.
  [5]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6]汤先觉.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学现状与对策[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4):66-67.
  [7]赵平.国外外语学习动机研究回顾[J].东南大学学报,2001,(3):111-114.
  作者简介:
  刘兴华(1979—),男,安徽安庆人,硕士,上海交通大学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高职院校音乐专业视唱练耳教学,大多无法体现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针对高职音乐专业视唱练耳课程的专业教材。从视唱练耳学科内容出发,简要论述了教材建设应注意突出艺术性与职业性。  关键词:高职音乐专业;视唱练耳;艺术性与职业性    视唱练耳是音乐教育领域中最为重要的基础性学科,是建筑神圣音乐殿堂的奠基石,具有理论性与技能性的学科特点。传统的视唱练耳教学主要包括视唱、练耳
摘要:行动导向式学习法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将教学过程完全置于某一职业岗位(群)的工作过程之中,按照这一特定岗位(群)的工作程序,完成特定的行动项目,最终形成行动产品的学习模式。行动导向式学习法符合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适应职业人才培养规律,具有一定的探索价值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行动导向;学习法;内涵;实践    行动导向式学习法的内涵    建构主义是行动导向式学习法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理论有如
水利工程施工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以往学生需要到实际施工现场,进行工种实习,适应工作环境需要的时间较长。文章从学校实际出发,提出可以模拟施工现场的环境,精选实训内容,营造
摘要:语块即语言中成串的语言结构,在语言中大量存在。语块理论以语块为研究对象,具有六大主要观点。语块理论认为,语块对于语言的教与学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该对语块理论加以充分利用。  关键词:语块理论;主要观点;优势;应用    语块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语块理论指的是以语块(language chunks)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含义、类型、特点、教学优势、理论依据、教学原则以及教学应
摘要:针对民办高职院校的自身特点并结合实践,在准确定位,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专业建设、实践教学、师资建设等方面如何构建更加科学和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些新探索。  关键词:民办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建设    民办高职是民办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结合体,是一种民办性质的高等职业教育。民办高职院校不但是我国民办高校的主体,而且是我国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的:探讨不同孕周开始治疗妊娠梅毒对妊娠结局影响性,以期降低妊娠梅毒并发症。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110例妊娠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现同一种治疗妊娠梅毒方案,但
摘要:对开源社区学习模式与高职计算机教育的传统学习模式进行比较,提出将开源社区学习模式与高职教育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在高职教育中引入开源软件,可使学生接触开源社区与开源企业,从而实现真正的工学结合。  关键词:开源社区;学习模式;高职教育;工学结合    引言    开源社区开源软件(Free/Libre and Open Source Software,简称FLOSS)是相对于商业软件而言的,它不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梅毒感染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为妊娠合并梅毒感染孕妇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2年8月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医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精索内静脉低位结扎与传统Palomo术式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142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术式将其分为
摘要:中职课程改革正全面推进,如何保证此次课程改革的质量,成为新的焦点。中职课改的成败关键在教师;课改需要健全新的评价机制以丰富其内涵;课改的成功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和配合。  关键词:中职;课改;保障;质量    在以就业为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指导下,职校课程改革注重实践导向,要求教学与企业实践挂钩,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中职课程改革多是先从专业课入手,提供很多的培训机会给专业课教师。而由于没有技能培训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