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判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美术欣赏课亦然,不成功的课堂教学往往各有各的误区。
一、“专业课”与“故事会”
分析美术作品,特别是绘画作品,构图、造型、色彩、笔触、肌理这些是重要途径。但如果在欣赏课中對没有受过美术专业训练的学生,一讲构图就必谈“三角形、S形”,一讲色彩就必分析“环境色、光源色”,甚至对着光溜溜的印刷品大谈“色层厚薄、肌理丰富”,即使教师分析得头头是道,无懈可击,学生也只会听得云里雾里,索然无味。久而久之,这种忽视学生实际接受能力的教法会使美术作品在学生眼里变得深不可测,高不可攀,必然会大大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与此相反,有的教师低估了学生分析、鉴赏甚至批评美术作品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对艺术家的生平津津乐道,甚至以一些秘闻轶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哗众取宠,分析作品却三言两语,一笔带过。这种主次不分,不求质量,只求热闹的“故事会”式教学只是让学生走近了作品,而并没有进行剖析,学生当然无法发表对作品的见解,也无从获得欣赏作品的能力。“专业课”型的失误,在初涉教坛的教师中最常见,这种想当然的“专业惯性思维”缺乏扎根的基础,由于其模式化的分析也限制了学生通过其他途径来欣赏作品;“故事会”式的失误,是对学生能力的低估,也是对学生学习惰性的一种迁就,它虽然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却无助于尖锐洞察力与犀利分析力的形成,使作品分析流于表象而无法触及实质。
二、“标准答案”与“模糊区域”
有些教师在作品分析中往往坚持课本或自己认同的观点,通过不断的暗示、诱导,使学生抛弃自己的观点,而步入教师铺设的标准轨道,这无疑是给作品贴上了标签,也影响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与发挥。美术欣赏课是门特殊的学科,颇有点“纸上谈兵”的味道。既然是欣赏课,欣赏的过程中必然有争论。任何一件美术作品在不同的人看来可能有不同的评价,即使是同一个人,对同一件美术作品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不同形式的展现中也可能会有不同的评价。而“标准答案”型的教学方法已经在与美术欣赏课相似的语文教学中遭到质疑,因此在美术欣赏课中应坚决抛弃。
三、多媒体的误导
缤纷多彩的多媒体课件的展示,确实让人耳目一新。课堂教学一下子有了新的面貌,许多教师以为找到了欣赏课的捷径。实事求是地说,多媒体技术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容量大,表现力丰富,操作方便。如果应用得当,不失为教学中较好的辅助方法。但多媒体只是一种技术,它无论多先进,评判它在课堂教学中所起的作用的标准只有一条,即教师如何合理运用,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有些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可以用事无巨细来形容:写在黑板上的板书都已事先刻录在内,一些要提问的问题也被精心设置在内,并配上回应学生回答的音响效果,映在银幕上的文字也以各种方式变换着自己的形状与颜色……于是,教师只要轻点鼠标,教学过程便在银幕上演。许多教师认为制作一个课件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但在华丽的银幕背后,教师可能忽略了一个重要现象——一个不变的课件并不适合所有的学生。因为学生特点、教学情景是不同的。教师如果忽视具体情况,整堂课其实是被多媒体牵着鼻子走,教学活动其实也就成了为多媒体的存在而存在,从而偏离了教学目的。 对多媒体认识上的误区是一个时髦的误区,也是一个难以割舍的情结。但我们在初学画时便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一张画上某个精彩的细节或漂亮的颜色,只有在符合整体时,它才是合理的,有生命的,这个道理也同样适合于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鉴别误区是为了坚持正确的方向,坚持因材施材、因需施教,最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编辑/刘文捷
一、“专业课”与“故事会”
分析美术作品,特别是绘画作品,构图、造型、色彩、笔触、肌理这些是重要途径。但如果在欣赏课中對没有受过美术专业训练的学生,一讲构图就必谈“三角形、S形”,一讲色彩就必分析“环境色、光源色”,甚至对着光溜溜的印刷品大谈“色层厚薄、肌理丰富”,即使教师分析得头头是道,无懈可击,学生也只会听得云里雾里,索然无味。久而久之,这种忽视学生实际接受能力的教法会使美术作品在学生眼里变得深不可测,高不可攀,必然会大大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与此相反,有的教师低估了学生分析、鉴赏甚至批评美术作品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对艺术家的生平津津乐道,甚至以一些秘闻轶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哗众取宠,分析作品却三言两语,一笔带过。这种主次不分,不求质量,只求热闹的“故事会”式教学只是让学生走近了作品,而并没有进行剖析,学生当然无法发表对作品的见解,也无从获得欣赏作品的能力。“专业课”型的失误,在初涉教坛的教师中最常见,这种想当然的“专业惯性思维”缺乏扎根的基础,由于其模式化的分析也限制了学生通过其他途径来欣赏作品;“故事会”式的失误,是对学生能力的低估,也是对学生学习惰性的一种迁就,它虽然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却无助于尖锐洞察力与犀利分析力的形成,使作品分析流于表象而无法触及实质。
二、“标准答案”与“模糊区域”
有些教师在作品分析中往往坚持课本或自己认同的观点,通过不断的暗示、诱导,使学生抛弃自己的观点,而步入教师铺设的标准轨道,这无疑是给作品贴上了标签,也影响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与发挥。美术欣赏课是门特殊的学科,颇有点“纸上谈兵”的味道。既然是欣赏课,欣赏的过程中必然有争论。任何一件美术作品在不同的人看来可能有不同的评价,即使是同一个人,对同一件美术作品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不同形式的展现中也可能会有不同的评价。而“标准答案”型的教学方法已经在与美术欣赏课相似的语文教学中遭到质疑,因此在美术欣赏课中应坚决抛弃。
三、多媒体的误导
缤纷多彩的多媒体课件的展示,确实让人耳目一新。课堂教学一下子有了新的面貌,许多教师以为找到了欣赏课的捷径。实事求是地说,多媒体技术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容量大,表现力丰富,操作方便。如果应用得当,不失为教学中较好的辅助方法。但多媒体只是一种技术,它无论多先进,评判它在课堂教学中所起的作用的标准只有一条,即教师如何合理运用,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有些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可以用事无巨细来形容:写在黑板上的板书都已事先刻录在内,一些要提问的问题也被精心设置在内,并配上回应学生回答的音响效果,映在银幕上的文字也以各种方式变换着自己的形状与颜色……于是,教师只要轻点鼠标,教学过程便在银幕上演。许多教师认为制作一个课件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但在华丽的银幕背后,教师可能忽略了一个重要现象——一个不变的课件并不适合所有的学生。因为学生特点、教学情景是不同的。教师如果忽视具体情况,整堂课其实是被多媒体牵着鼻子走,教学活动其实也就成了为多媒体的存在而存在,从而偏离了教学目的。 对多媒体认识上的误区是一个时髦的误区,也是一个难以割舍的情结。但我们在初学画时便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一张画上某个精彩的细节或漂亮的颜色,只有在符合整体时,它才是合理的,有生命的,这个道理也同样适合于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鉴别误区是为了坚持正确的方向,坚持因材施材、因需施教,最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编辑/刘文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