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汉字中,有很多茂文字,例如“人、从、众”、“木、林、森”、“虫、 、蟲”等。这里我们分析比较特殊的一组:“虫、 、蟲”。“虫、 、蟲”从古至今在意义上及其之间的关系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通过对古今两个时期的“虫、 、蟲”的意义阐释,浅析它们之间的变化。
关键词:《说文解字》;虫; ;蟲
作者简介:骆静(1993-),女,土家族,湖北恩施人,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中西文字比较。
[中图分类号]:H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5--02
一、古之“虫、 、蟲”
《说文解字》:“虫,一名蝮,博三寸,首大如擘指,象其卧形。物之微细,或行、或毛、或鸁、或介、或鳞,以虫为象。凡虫之属皆从虫。許偉切。”[1]而《说文》又用“虫”来解释“蝮”,二者互证,可见二者为一物。《尔雅·释鱼》:“蝮虺,博三寸,首大如擘。”[2] 郭璞注:“身广三寸,头大如人擘指,此自一种蛇,名为蝮虺。”[3] 在甲骨文中,“虫”和“它”为一字,罗振玉对此字形的解读是“卜辞诸字皆象博首宛身之状。”[4] 罗振玉:“案它与虫殆为一字,后人误析为二,又并二字为蛇,尤重复无理,许书与虫部外别立它部,不免沿其误矣。”[5] 张政烺:“它的本义是蛇,象形。”[6] 可见,“虫”的本义就是蛇。在后来的使用过程中,“虫”的义项增加,《甲骨文字诂林》:“‘它’与‘虫’虽同源,但说文‘虫’字已别为一义。或行或飞、或毛或鸁、或介或鳞,不必为蛇。”[7] 《说文》原本中并无“或飞”,按段玉裁在“或行”下增“或飞”。这里说的“虫字已别为一义……不必为蛇”是就其作为部首字而言的,“虫”作为偏旁的时候,基本就不是其本义了。徐灝曰:“虫本小蛇之名,引申而为百蟲之偏旁。”[8]若还就其本义去理解其部中字就会出现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正如王筠《释例》中所云:“若虫专是蝮,则部中字岂蝮类乎?”[9] 那么这个“别为一义”为何义呢?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言以为象也。从虫之字,多左形右聲,左皆用虫為象形也。”[10] 也就是说,《说文》“虫”部下的字都是以“虫”之形为象形。徐灏《说文解字注笺》:“虫者,为动物之通名,故或行、或飞、或毛、或裸、或介、或鳞,皆为象。”[11] 即“虫”是动物的通称,可包括“行、飞、毛、裸、介、鳞”在内的各个种类的动物,所以“虫”部下的动物字皆以“虫”为象形。这也就是《甲骨文字诂林》中说的“别为一义”。
《说文》:“?,蟲之总名也,从二虫,凡?之属皆从?,读若昆。古魂切。”[12] 《说文》认为“?”是蟲类的总称。《段注》:“凡经传言昆蟲即?蟲也。”[13] 徐灏《段注箋》:“古言昆蟲者,谓众蟲耳。”[14] 桂馥《义证》:“凡从?者,皆小蟲。”[15] 所以准确的说,“?”是昆虫类的总称。战国时期的“?”指一种可以祈雨的水虫或水神,《甲骨文字诂林》:“战国器?匕铭言?乃水虫,殷人祀之,所以侑雨,以其为水神,与水旱有关也。”[16] 陈邦福:“古虫与?字有繁简,谊故可通。”[17]在甲骨文中,“?”与“虫”是一个字,只是一个繁,一个简。但在甲骨文中,“?”用得更多的意思则是地名和神名,屈万里:“罗振玉释?,诸家从之。?于卜辞为神袛之名,亦为地名……疑?为灵圣之地,殷人祈之,故为地名,亦为神袛之称也。卜辞‘舞?’犹‘舞河’、‘舞岳’之比,谓舞于?也。舞为求雨之仪式。”[18] 饶宗颐:“?字卜辞习见,有二义:一为神名,如:庚戌卜?贞?它我,庚戌卜?贞?不它我。一为地名,如:丁未卜王其逐在?狩隻(獲)允隻在一月。”[19]
《说文》:“蟲,有足谓之蟲,无足谓之豸,从三虫,凡蟲之属皆从蟲。直弓切。”[20] 《说文》认为有脚的叫“蟲”,没有脚的叫“豸”。 这里许慎用“豸”来代表没有脚的虫(chóng),并不是说没有脚的虫是“豸”这种野兽,而是看中二者有“豸豸”状这一共性。“豸豸”是指动物拱起脊背欲攻击的样子。《段注》:“因凡蟲无足者,其行但见长脊豸豸然,故得假借豸名。”[21] 郝懿行义疏:“凡蟲无足者,身恒橢长,行而穹隆其脊,如蝍,蚯蚓之类是也。”[22] 此外,汤可敬在其《说文解字今释》对“蟲”的注释中写道:“蟲:动物的通称。”[23]引用的是《集韵·东韵》中的一段话作为参证:“蟲,李阳冰曰:裸、毛、羽、鳞、介之总称。”[24] 《说文新证》:“甲骨文、金文多见从?之字,少见从蟲之字,而从蟲之字或从?(如蠱或从?),是蟲与?实本同义,其后或扩大为一切动物之称,如羽蟲、鳞蟲、介蟲、裸蟲等。”[25] 在甲骨文、金文中,很少见从“蟲”的,从“蟲”之字基本都从“?”,所以“蟲”和“?”基本同义;在后来的词语使用过程中,“蟲”字扩大为一切动物之称,“羽蟲”指带羽的动物,“鳞蟲”指有鳞的动物,“介蟲”指带甲壳的动物,“裸蟲”指没有毛的动物。“虫”下部的字在造字时以“虫”为象,作为各种动物字的偏旁而被认为是动物的通称;而“蟲”是作为一个统筹概念,指称所有的动物。
可以看出,古文字中的“虫”“?”“蟲”之间存在特别紧密的关系。《释例》:“虫、?、蟲同物即同字。小虫多类聚,故三之以象其多;两之者,省之也;一之者,以象其首尾之形。至于字分三形,而又各有从之者,即分三音三义,又孳育之一法也。”[26]如《说文》:“蜚,臭蟲,负蠜也。从蟲,非聲。蜚,或从虫。”[27] 《说文》中虽未提从“?”的“蜚”,但《汉语大字典》中提到从“蟲”的“蜚”,“或从?,通作蜚。”[28] 可见,从“虫”“?”“蟲”的“蜚”三者音义皆通。《说文新证》:“?:蟲之总名也。从二虫,于古文字中,其意义或同‘虫’、或同‘蟲’。”[29]
二、今之“虫、 、蟲”
我们今天说的“虫、?、蟲”和《说文》及其之前的古文中的“虫、?、蟲”应该说是有很大差别的。
三者中“虫”在古今的差别是最大的。首先,读音就不同,古“虫”音“hu?”,今“虫”音“chóng”;其次,意义上的差别也非常大,我们今天说的“虫”是昆虫纲、蛛形纲等无脊椎动物的统称,《说文》及之前的古文字“虫”的本义是指蛇类,作偏旁时指一切动物的总称。
《说文》中的“?”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昆虫。但要注意的是,“?”并不等于“昆”。上古汉语以单音节詞为主,所以“?”这个字是代表“昆虫”这个意的,随着词语双音化的趋势,会在一些单音词后面加上表示词素的字素,即在“?”后加了“虫”这个字素;但这样一方面有重复,另一方面没有表示昆虫的群居性特点,于是把“?”改为有“众多”意的“昆”。昆虫,即众虫也。
繁体中文即小篆演变为隶书(之后又出现楷书、行书、草书等书法)后产生的中文书写体系;新中国成立后,官方在繁体中文的基础上所做的简化形成了新的中文书写标准,即简体中文。在简体字出现之前,中文只有繁体字书写体系,“虫”、“蟲”都为繁体字,国家推行简体字之后,“蟲”“虫”便成为了一组同音同义的繁简字。所以相对地,“蟲”的意义范围相对缩小了很多,指称范围从一切动物的通称到昆虫纲、蛛形纲等无脊椎动物的统称。
古文之“虫、?、蟲”与今文之“虫、?、蟲”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这也正体现了文字是发展演变的,所以要注意文字形体和意义的古今差别,不能以一义通古今,否则就会给自己的学习和研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参考文献:
[1][12][20][27]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5.
[2][3]管锡华(译注).尔雅[M].北京:中华书局,2015.
[4][5][6][7][16][17]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M].北京:中华书局,1996.
[8][11][14][15][21][23][24]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M].长沙:岳麓书社,2001.
[9][26]王筠.说文释例[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0][13]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1.
[18][19]李圃主编.古文字诂林[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2][28]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Z].湖北:崇文书局;四川: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
[25][29]季旭昇.说文新证[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930.
关键词:《说文解字》;虫; ;蟲
作者简介:骆静(1993-),女,土家族,湖北恩施人,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中西文字比较。
[中图分类号]:H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5--02
一、古之“虫、 、蟲”
《说文解字》:“虫,一名蝮,博三寸,首大如擘指,象其卧形。物之微细,或行、或毛、或鸁、或介、或鳞,以虫为象。凡虫之属皆从虫。許偉切。”[1]而《说文》又用“虫”来解释“蝮”,二者互证,可见二者为一物。《尔雅·释鱼》:“蝮虺,博三寸,首大如擘。”[2] 郭璞注:“身广三寸,头大如人擘指,此自一种蛇,名为蝮虺。”[3] 在甲骨文中,“虫”和“它”为一字,罗振玉对此字形的解读是“卜辞诸字皆象博首宛身之状。”[4] 罗振玉:“案它与虫殆为一字,后人误析为二,又并二字为蛇,尤重复无理,许书与虫部外别立它部,不免沿其误矣。”[5] 张政烺:“它的本义是蛇,象形。”[6] 可见,“虫”的本义就是蛇。在后来的使用过程中,“虫”的义项增加,《甲骨文字诂林》:“‘它’与‘虫’虽同源,但说文‘虫’字已别为一义。或行或飞、或毛或鸁、或介或鳞,不必为蛇。”[7] 《说文》原本中并无“或飞”,按段玉裁在“或行”下增“或飞”。这里说的“虫字已别为一义……不必为蛇”是就其作为部首字而言的,“虫”作为偏旁的时候,基本就不是其本义了。徐灝曰:“虫本小蛇之名,引申而为百蟲之偏旁。”[8]若还就其本义去理解其部中字就会出现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正如王筠《释例》中所云:“若虫专是蝮,则部中字岂蝮类乎?”[9] 那么这个“别为一义”为何义呢?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言以为象也。从虫之字,多左形右聲,左皆用虫為象形也。”[10] 也就是说,《说文》“虫”部下的字都是以“虫”之形为象形。徐灏《说文解字注笺》:“虫者,为动物之通名,故或行、或飞、或毛、或裸、或介、或鳞,皆为象。”[11] 即“虫”是动物的通称,可包括“行、飞、毛、裸、介、鳞”在内的各个种类的动物,所以“虫”部下的动物字皆以“虫”为象形。这也就是《甲骨文字诂林》中说的“别为一义”。
《说文》:“?,蟲之总名也,从二虫,凡?之属皆从?,读若昆。古魂切。”[12] 《说文》认为“?”是蟲类的总称。《段注》:“凡经传言昆蟲即?蟲也。”[13] 徐灏《段注箋》:“古言昆蟲者,谓众蟲耳。”[14] 桂馥《义证》:“凡从?者,皆小蟲。”[15] 所以准确的说,“?”是昆虫类的总称。战国时期的“?”指一种可以祈雨的水虫或水神,《甲骨文字诂林》:“战国器?匕铭言?乃水虫,殷人祀之,所以侑雨,以其为水神,与水旱有关也。”[16] 陈邦福:“古虫与?字有繁简,谊故可通。”[17]在甲骨文中,“?”与“虫”是一个字,只是一个繁,一个简。但在甲骨文中,“?”用得更多的意思则是地名和神名,屈万里:“罗振玉释?,诸家从之。?于卜辞为神袛之名,亦为地名……疑?为灵圣之地,殷人祈之,故为地名,亦为神袛之称也。卜辞‘舞?’犹‘舞河’、‘舞岳’之比,谓舞于?也。舞为求雨之仪式。”[18] 饶宗颐:“?字卜辞习见,有二义:一为神名,如:庚戌卜?贞?它我,庚戌卜?贞?不它我。一为地名,如:丁未卜王其逐在?狩隻(獲)允隻在一月。”[19]
《说文》:“蟲,有足谓之蟲,无足谓之豸,从三虫,凡蟲之属皆从蟲。直弓切。”[20] 《说文》认为有脚的叫“蟲”,没有脚的叫“豸”。 这里许慎用“豸”来代表没有脚的虫(chóng),并不是说没有脚的虫是“豸”这种野兽,而是看中二者有“豸豸”状这一共性。“豸豸”是指动物拱起脊背欲攻击的样子。《段注》:“因凡蟲无足者,其行但见长脊豸豸然,故得假借豸名。”[21] 郝懿行义疏:“凡蟲无足者,身恒橢长,行而穹隆其脊,如蝍,蚯蚓之类是也。”[22] 此外,汤可敬在其《说文解字今释》对“蟲”的注释中写道:“蟲:动物的通称。”[23]引用的是《集韵·东韵》中的一段话作为参证:“蟲,李阳冰曰:裸、毛、羽、鳞、介之总称。”[24] 《说文新证》:“甲骨文、金文多见从?之字,少见从蟲之字,而从蟲之字或从?(如蠱或从?),是蟲与?实本同义,其后或扩大为一切动物之称,如羽蟲、鳞蟲、介蟲、裸蟲等。”[25] 在甲骨文、金文中,很少见从“蟲”的,从“蟲”之字基本都从“?”,所以“蟲”和“?”基本同义;在后来的词语使用过程中,“蟲”字扩大为一切动物之称,“羽蟲”指带羽的动物,“鳞蟲”指有鳞的动物,“介蟲”指带甲壳的动物,“裸蟲”指没有毛的动物。“虫”下部的字在造字时以“虫”为象,作为各种动物字的偏旁而被认为是动物的通称;而“蟲”是作为一个统筹概念,指称所有的动物。
可以看出,古文字中的“虫”“?”“蟲”之间存在特别紧密的关系。《释例》:“虫、?、蟲同物即同字。小虫多类聚,故三之以象其多;两之者,省之也;一之者,以象其首尾之形。至于字分三形,而又各有从之者,即分三音三义,又孳育之一法也。”[26]如《说文》:“蜚,臭蟲,负蠜也。从蟲,非聲。蜚,或从虫。”[27] 《说文》中虽未提从“?”的“蜚”,但《汉语大字典》中提到从“蟲”的“蜚”,“或从?,通作蜚。”[28] 可见,从“虫”“?”“蟲”的“蜚”三者音义皆通。《说文新证》:“?:蟲之总名也。从二虫,于古文字中,其意义或同‘虫’、或同‘蟲’。”[29]
二、今之“虫、 、蟲”
我们今天说的“虫、?、蟲”和《说文》及其之前的古文中的“虫、?、蟲”应该说是有很大差别的。
三者中“虫”在古今的差别是最大的。首先,读音就不同,古“虫”音“hu?”,今“虫”音“chóng”;其次,意义上的差别也非常大,我们今天说的“虫”是昆虫纲、蛛形纲等无脊椎动物的统称,《说文》及之前的古文字“虫”的本义是指蛇类,作偏旁时指一切动物的总称。
《说文》中的“?”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昆虫。但要注意的是,“?”并不等于“昆”。上古汉语以单音节詞为主,所以“?”这个字是代表“昆虫”这个意的,随着词语双音化的趋势,会在一些单音词后面加上表示词素的字素,即在“?”后加了“虫”这个字素;但这样一方面有重复,另一方面没有表示昆虫的群居性特点,于是把“?”改为有“众多”意的“昆”。昆虫,即众虫也。
繁体中文即小篆演变为隶书(之后又出现楷书、行书、草书等书法)后产生的中文书写体系;新中国成立后,官方在繁体中文的基础上所做的简化形成了新的中文书写标准,即简体中文。在简体字出现之前,中文只有繁体字书写体系,“虫”、“蟲”都为繁体字,国家推行简体字之后,“蟲”“虫”便成为了一组同音同义的繁简字。所以相对地,“蟲”的意义范围相对缩小了很多,指称范围从一切动物的通称到昆虫纲、蛛形纲等无脊椎动物的统称。
古文之“虫、?、蟲”与今文之“虫、?、蟲”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这也正体现了文字是发展演变的,所以要注意文字形体和意义的古今差别,不能以一义通古今,否则就会给自己的学习和研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参考文献:
[1][12][20][27]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5.
[2][3]管锡华(译注).尔雅[M].北京:中华书局,2015.
[4][5][6][7][16][17]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M].北京:中华书局,1996.
[8][11][14][15][21][23][24]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M].长沙:岳麓书社,2001.
[9][26]王筠.说文释例[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0][13]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1.
[18][19]李圃主编.古文字诂林[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2][28]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Z].湖北:崇文书局;四川: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
[25][29]季旭昇.说文新证[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