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民族地区薄弱学校普遍存在点多面广,规模小、效益低,经费困难、薄弱程度深,教师数量不足、学生流失严重,师生语言交流困难等问题。文章建议通过构建有利于民族地区薄弱学校改造的政策体系和经费保障机制,合理配置资源、发展远程教育,加强民族地区薄弱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和教学模式改革,有效促进民族地区薄弱学校改造,实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薄弱学校 问题 对策
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总体上获得了飞速发展。但由于长期实行的分级办学体制产生的投资差异、科学评价制度缺失导致的学校“形象”差异,尤其是层层淘汰的考试制度导致的“马太效应”等因素,使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学校之间的发展极不均衡:既有硬件设备、师资质量、教学水平堪与发达地区重点学校比美,一个教学班挤进上百学生的国家级示范性学校,也有大量一师一校、校舍破旧、连教学用粉笔都不能保证供应的国贫县山区学校。这显然不利于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科学、可持续发展,不利于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
因此,我们认为,对民族教育发展的关注不应当仅仅停留在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上,还应当高度关注并切实解决区域内的不均衡发展现状,加强民族地区薄弱学校改造,缩小校际差距。
一、民族地区薄弱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
进入21世纪,随着教育发展理念的转换和科学发展观的逐步树立,我国陆续颁布了一系列的教育法律和法规,对教育均衡发展、薄弱学校问题给与了高度关注,如2005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2006年十届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正案,以及2010年刚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都为加强薄弱学校改造和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导向和法律基础。
为此,课题组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越西、会理、会东、普格、美姑、布拖等县(市)选择13所学校采集了数据,与320名中小学教师、85名学生家长和部分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学校的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开展了对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以及薄弱学校改造问题的研究。在对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借助田野考查、文献检索等手段,我们认为,民族地区薄弱学校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薄弱学校点多面广,规模小、效益低
就凉山而言,6万平方公里的大小凉山,人口高度分散、交通不便,导致学校布局点多面广、规模偏小,平均每个校(点)仅能服务于4.52个村民小组,学生不足百人的校点比比皆是,一师一校、一班多级、复式教学、轮流上课等现象非常普遍,师、生配置比例严重失调——不仅凉山,这也是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普遍面临的问题。
学校规模过小,必然造成教育资源配置效益不佳,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以越西县申果庄小学为例,虽然学校是一所完小,但四、五、六年级在校生却分别只有13人、7人和10人——我们完全可以体会这所学校在师资配备上的踌躇与无奈。
(二)经费困难,薄弱程度深
薄弱学校往往存在政府关心不到位,投入不足、硬件设备差,因此无法改善教学条件、留不住优秀教师等问题。调查中,70%的薄弱学校的校长都把“经费困难”当作第一困难提了出来。他们反映: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低,办公经费为数甚少,学校无其它经费来源,无法改善教学条件、留不住优秀教师。
《凉山州合格小学办学基本要求》规定,学校生均占地面积不得低于10m2,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得低于6m2,应有专门的综合实践课、音乐课、美术课教室和图书室、实验室和计算机房等。但就是这么一个低于内地很多地区的办学标准,州内许多薄弱学校却根本达不到。如越西县拉白小学,生均占地面积和校舍建筑面积分别只有2.35m2和1.05m2,没有任何专门教室和相应的仪器设备,全部文体用具仅一个篮球和一副自制的篮球架。
(三)教师数量不足
四川省编委《关于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的通知》中,核定凉山州高中、初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分别为1:14.3、1:17.2和1:22.4。该标准虽体现出对民族地区的政策倾斜,但访谈中反映最迫切的问题之一仍然是教师编制不足。其原因主要有:
其一,民族地区地广人稀、校点“战线”分布长。尤其民族聚居区的许多小学学生数很少(23名学生以下的校点多达2454个),因此不能简单地用理论上的师生比去核定教师数。其二,凉山州寄宿制学校学生人数多达9.4万、双语教学班近4000个。由于对寄宿制学生要加强生活管理,而实行双语教学会一定程度上增加课时,这必然需要更多的教师编制。
由于教师编制不足,到2007年底,全州边远山区学校尚有代课教师近3000名。代课教师学历层次低,且由于教学任务重(多是包班教学)、收入微薄等原因,根本没有机会外出学习,导致知识老化、教法陈旧,教学质量低下,这是民族地区薄弱学校教师队伍的普遍问题。
(四)师生语言交流困难
目前,民族地区薄弱学校相当部分学生不懂汉语,又由不懂少数民族语言的教师对其施教,因而导致语言交流困难。而目前凉山州的双语教学面临以下主要问题:一是实施范围小,相当部分彝族学生无法进入双语班学习;二是精通彝汉双语、安心民族地区教育工作的教师数量不足;三是现行彝语教材是在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内容的统编教材基础上翻译而成,存在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牵强生硬等问题,给彝族学生学习带来困难。
(五)学生流失严重
由于薄弱学校存在的各种问题,导致学生流失率高,乃至片区内、计划内生源都无法保证,而流出的学生往往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部分学校的一些年级还出现了因学生流失而无法开班的现象,让学校管理者十分头痛。调研中,61.5%的校长把“生源困难”作为主要困难提出,所占比例只低于“经费困难”。一位薄弱初中的校长甚至说:“如果把西昌一中(一所国家级示范高中)的学生给我的老师来教,质量赶不上一中的话,我带领全校老师围着操场爬三圈!”
总之,由投入不足、教师素质差、生源质量差到教育教学质量差,再导致社会声誉更低、公众形象更差、生源质量更差,如此恶性循环,几乎是民族地区薄弱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改造民族地区薄弱学校的对策建议
(一)着眼均衡发展,构建有利于民族地区薄弱学校改造的政策体系
改革财政政策。应加大各级政府在确保教育均衡投入方面的责任,促使教育经费配置向民族地区薄弱学校倾斜。
改革教师政策。一是根据民族地区实际情况,适当提高教职工编制标准。以凉山州为例,具体比例以高中、初中、小学分别为1:13、1:16、1:20为宜;二是继续执行高校招生时的定向培养政策,并明确目标为薄弱学校而非笼统的民族地区;三是制定民族地区城市学校教师晋升高级职称必须具备薄弱学校一定年限任教经历等制度,促进教师合理流动;四是依托“特岗计划”,吸引高校毕业生到民族地区薄弱学校任教,以形成合格师资补充机制。
改革招生政策。生源质和量的差异是加大学校差距的重要原因。为此,在基本平衡学校办学水平的基础上(建立义务教育基准是重要条件,具体内容参见下文),民族地区应出台统一的招生政策,坚决取缔“小升初”时各种变相升学考试,落实“划片招生、就近入学”规定;考虑到校际差距的客观存在,可对就读薄弱学校的学生在经费补助、中考录取分数线等方面适当给予倾斜。
改革督导评估政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薄弱学校改造的制度。督导检查应侧重于各级政府在保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的行为;办学水平评估应既看学生出口成绩、又看学生入口情况,既看学生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要看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情况。
(二)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民族地区薄弱学校的经费保障机制
一是制定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基本办学标准。制定的标准,应保证学校生均经费、生师比、教学场地、设施等都能满足最基本的办学条件;明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贯彻就近入学规定的责任,促进设备设施等“硬件”达标,保证干部、教师配备等“软件”达标,形成公平的竞争环境。
二是提高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水平。全力保证生均公用经费及时足额发放到学校;将农村税费改革后财政转移支付用于教育的比例确定为30%或更高,由财政部门划拨到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主要用作补充学校公用经费;在一定时期内允许部分优质学校按照政府制定的标准统一收取“择校费”,专门用于支持薄弱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三)加强薄校改革,实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自主式均衡发展
应该看到,依靠外来帮助和扶持而达到的学校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因此,改造薄弱学校,从根本上来看,还是要依靠薄弱学校的自我改革,最终走上自主发展的良性轨道。
一是加大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应坚定推行、逐步完善校长负责制,使校长能真正在学校内部管理中充分地行使权力;推行校长聘任制,建立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校长任用机制;健全校长考核、培训、奖励、监督等体系;实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激活用人机制,引导教师间的良性竞争。
二是加强薄弱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校长培训机构要把薄弱学校校长的培训作为干训工作的重点,通过任职资格培训、专题研修等,全面提高其业务素质;应有计划地选派优势学校校长或管理人员到薄弱学校挂职支教,选派薄弱学校校长到优势学校挂职锻炼。
三是加强双语教学。加大对双语学校的投入,建议一类模式学生可参照重点寄宿制学生标准给予补助;应根据新一轮课改关于“在民族中小学逐步形成少数民族语和汉语教学的课程体系”的要求,积极推进课程和教学改革,构建新双语课程体系;强化双语师资培训工作,经费由县市、州、省教育行政部门筹措解决;加强少数民族文字教材的编译、修订等工作。
(四)合理配置资源,全面推进民族地区薄弱学校改造
一是优化学校布局。针对民族教育的地区特点、民族特点,在办学形式上,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大力兴办寄宿制学校,实现教育资源的相对集中,改善办学条件。寄宿制学校的布点不宜以服务半径为唯一根据,也不宜完全按行政区域划分,可采取跨乡(村)入学、数乡(村)联合办学,县(乡)办高小、乡(村)办初小等灵活形式;同时,现有的办学困难的民族学校可与普通学校合并,以扩大“软、硬件”资源利用率,改善办学条件。
二是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建立并逐步完善中小学教师服务期制度和定期交流轮换制度,促进中小学教师资源合理配置;建立和完善城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轮岗支教定期服务制度,对支教教师,应保留原行政关系,保证工资、奖金、福利待遇不变,并允许有条件的地区适当增加支教教师工资;对特级教师、优秀教师,应打破校际壁垒,实行联聘,实现区域共享。
三是为民族地区薄弱学校的改造引入市场机制。应进一步落实相关规定、保证民办学校及其师生享有与公办学校同等的待遇;制定政策积极鼓励民间资金投入薄弱学校,尤其鼓励针对弱势群体子女的办学行为;政府根据民办学校办学质量高低等情况,实施民办教育绩效补助政策;鼓励有条件的民办学校与民族地区薄弱学校合作、重组、兼并。
(五)发展远程教育,促进民族地区薄弱学校教学模式改革
民族地区地域广袤、交通不便,现代远程教育通过教育资源的远程传送,突破空间地域的限制,为在教育资源短缺的条件下加速薄弱学校改造创造了崭新的条件、供了广阔的平台。为此,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建立和完善民族地区薄弱学校远程教育专项资金投入机制,以教育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应用系统建设为重点,完善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现代远程网络建设。
二是加强民族地区薄弱学校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训制度,确保民族地区薄弱学校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培训工作的效益和水平。
总之,薄弱学校改造代表了民族地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一项主要工作,有许多困难和矛盾需要妥善解决,需要我们为此付出大量努力。
参考文献:
[1]李桂强:《再谈薄弱学校成因》[J].天津: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5,(3)。
[2]王鉴:《西部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战略》[J] .民族研究,2002,(06)。
[3]官蕾:《关心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N].海南日报,2005-02-08。
[4]黄勇:《对贵州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机制的建议》[N].贵州政协报,2001-06-12。
[5]俸兰:《新世纪我国民族教育发展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作者简介:
贺新宇:(1969-),男,四川仁寿人,教育管理学教授,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民族教育、教育管理、学校文化。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凉山州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问题与对策研究”(项目号:08SB020)和西昌学院在职在岗研究生科研启动经费项目“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和谐教育研究”(项目号:ZZSSB0720)的研究成果,作者系两个项目的主持人。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薄弱学校 问题 对策
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总体上获得了飞速发展。但由于长期实行的分级办学体制产生的投资差异、科学评价制度缺失导致的学校“形象”差异,尤其是层层淘汰的考试制度导致的“马太效应”等因素,使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学校之间的发展极不均衡:既有硬件设备、师资质量、教学水平堪与发达地区重点学校比美,一个教学班挤进上百学生的国家级示范性学校,也有大量一师一校、校舍破旧、连教学用粉笔都不能保证供应的国贫县山区学校。这显然不利于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科学、可持续发展,不利于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
因此,我们认为,对民族教育发展的关注不应当仅仅停留在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上,还应当高度关注并切实解决区域内的不均衡发展现状,加强民族地区薄弱学校改造,缩小校际差距。
一、民族地区薄弱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
进入21世纪,随着教育发展理念的转换和科学发展观的逐步树立,我国陆续颁布了一系列的教育法律和法规,对教育均衡发展、薄弱学校问题给与了高度关注,如2005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2006年十届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正案,以及2010年刚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都为加强薄弱学校改造和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导向和法律基础。
为此,课题组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越西、会理、会东、普格、美姑、布拖等县(市)选择13所学校采集了数据,与320名中小学教师、85名学生家长和部分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学校的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开展了对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以及薄弱学校改造问题的研究。在对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借助田野考查、文献检索等手段,我们认为,民族地区薄弱学校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薄弱学校点多面广,规模小、效益低
就凉山而言,6万平方公里的大小凉山,人口高度分散、交通不便,导致学校布局点多面广、规模偏小,平均每个校(点)仅能服务于4.52个村民小组,学生不足百人的校点比比皆是,一师一校、一班多级、复式教学、轮流上课等现象非常普遍,师、生配置比例严重失调——不仅凉山,这也是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普遍面临的问题。
学校规模过小,必然造成教育资源配置效益不佳,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以越西县申果庄小学为例,虽然学校是一所完小,但四、五、六年级在校生却分别只有13人、7人和10人——我们完全可以体会这所学校在师资配备上的踌躇与无奈。
(二)经费困难,薄弱程度深
薄弱学校往往存在政府关心不到位,投入不足、硬件设备差,因此无法改善教学条件、留不住优秀教师等问题。调查中,70%的薄弱学校的校长都把“经费困难”当作第一困难提了出来。他们反映: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低,办公经费为数甚少,学校无其它经费来源,无法改善教学条件、留不住优秀教师。
《凉山州合格小学办学基本要求》规定,学校生均占地面积不得低于10m2,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得低于6m2,应有专门的综合实践课、音乐课、美术课教室和图书室、实验室和计算机房等。但就是这么一个低于内地很多地区的办学标准,州内许多薄弱学校却根本达不到。如越西县拉白小学,生均占地面积和校舍建筑面积分别只有2.35m2和1.05m2,没有任何专门教室和相应的仪器设备,全部文体用具仅一个篮球和一副自制的篮球架。
(三)教师数量不足
四川省编委《关于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的通知》中,核定凉山州高中、初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分别为1:14.3、1:17.2和1:22.4。该标准虽体现出对民族地区的政策倾斜,但访谈中反映最迫切的问题之一仍然是教师编制不足。其原因主要有:
其一,民族地区地广人稀、校点“战线”分布长。尤其民族聚居区的许多小学学生数很少(23名学生以下的校点多达2454个),因此不能简单地用理论上的师生比去核定教师数。其二,凉山州寄宿制学校学生人数多达9.4万、双语教学班近4000个。由于对寄宿制学生要加强生活管理,而实行双语教学会一定程度上增加课时,这必然需要更多的教师编制。
由于教师编制不足,到2007年底,全州边远山区学校尚有代课教师近3000名。代课教师学历层次低,且由于教学任务重(多是包班教学)、收入微薄等原因,根本没有机会外出学习,导致知识老化、教法陈旧,教学质量低下,这是民族地区薄弱学校教师队伍的普遍问题。
(四)师生语言交流困难
目前,民族地区薄弱学校相当部分学生不懂汉语,又由不懂少数民族语言的教师对其施教,因而导致语言交流困难。而目前凉山州的双语教学面临以下主要问题:一是实施范围小,相当部分彝族学生无法进入双语班学习;二是精通彝汉双语、安心民族地区教育工作的教师数量不足;三是现行彝语教材是在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内容的统编教材基础上翻译而成,存在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牵强生硬等问题,给彝族学生学习带来困难。
(五)学生流失严重
由于薄弱学校存在的各种问题,导致学生流失率高,乃至片区内、计划内生源都无法保证,而流出的学生往往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部分学校的一些年级还出现了因学生流失而无法开班的现象,让学校管理者十分头痛。调研中,61.5%的校长把“生源困难”作为主要困难提出,所占比例只低于“经费困难”。一位薄弱初中的校长甚至说:“如果把西昌一中(一所国家级示范高中)的学生给我的老师来教,质量赶不上一中的话,我带领全校老师围着操场爬三圈!”
总之,由投入不足、教师素质差、生源质量差到教育教学质量差,再导致社会声誉更低、公众形象更差、生源质量更差,如此恶性循环,几乎是民族地区薄弱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改造民族地区薄弱学校的对策建议
(一)着眼均衡发展,构建有利于民族地区薄弱学校改造的政策体系
改革财政政策。应加大各级政府在确保教育均衡投入方面的责任,促使教育经费配置向民族地区薄弱学校倾斜。
改革教师政策。一是根据民族地区实际情况,适当提高教职工编制标准。以凉山州为例,具体比例以高中、初中、小学分别为1:13、1:16、1:20为宜;二是继续执行高校招生时的定向培养政策,并明确目标为薄弱学校而非笼统的民族地区;三是制定民族地区城市学校教师晋升高级职称必须具备薄弱学校一定年限任教经历等制度,促进教师合理流动;四是依托“特岗计划”,吸引高校毕业生到民族地区薄弱学校任教,以形成合格师资补充机制。
改革招生政策。生源质和量的差异是加大学校差距的重要原因。为此,在基本平衡学校办学水平的基础上(建立义务教育基准是重要条件,具体内容参见下文),民族地区应出台统一的招生政策,坚决取缔“小升初”时各种变相升学考试,落实“划片招生、就近入学”规定;考虑到校际差距的客观存在,可对就读薄弱学校的学生在经费补助、中考录取分数线等方面适当给予倾斜。
改革督导评估政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薄弱学校改造的制度。督导检查应侧重于各级政府在保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的行为;办学水平评估应既看学生出口成绩、又看学生入口情况,既看学生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要看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情况。
(二)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民族地区薄弱学校的经费保障机制
一是制定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基本办学标准。制定的标准,应保证学校生均经费、生师比、教学场地、设施等都能满足最基本的办学条件;明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贯彻就近入学规定的责任,促进设备设施等“硬件”达标,保证干部、教师配备等“软件”达标,形成公平的竞争环境。
二是提高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水平。全力保证生均公用经费及时足额发放到学校;将农村税费改革后财政转移支付用于教育的比例确定为30%或更高,由财政部门划拨到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主要用作补充学校公用经费;在一定时期内允许部分优质学校按照政府制定的标准统一收取“择校费”,专门用于支持薄弱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三)加强薄校改革,实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自主式均衡发展
应该看到,依靠外来帮助和扶持而达到的学校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因此,改造薄弱学校,从根本上来看,还是要依靠薄弱学校的自我改革,最终走上自主发展的良性轨道。
一是加大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应坚定推行、逐步完善校长负责制,使校长能真正在学校内部管理中充分地行使权力;推行校长聘任制,建立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校长任用机制;健全校长考核、培训、奖励、监督等体系;实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激活用人机制,引导教师间的良性竞争。
二是加强薄弱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校长培训机构要把薄弱学校校长的培训作为干训工作的重点,通过任职资格培训、专题研修等,全面提高其业务素质;应有计划地选派优势学校校长或管理人员到薄弱学校挂职支教,选派薄弱学校校长到优势学校挂职锻炼。
三是加强双语教学。加大对双语学校的投入,建议一类模式学生可参照重点寄宿制学生标准给予补助;应根据新一轮课改关于“在民族中小学逐步形成少数民族语和汉语教学的课程体系”的要求,积极推进课程和教学改革,构建新双语课程体系;强化双语师资培训工作,经费由县市、州、省教育行政部门筹措解决;加强少数民族文字教材的编译、修订等工作。
(四)合理配置资源,全面推进民族地区薄弱学校改造
一是优化学校布局。针对民族教育的地区特点、民族特点,在办学形式上,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大力兴办寄宿制学校,实现教育资源的相对集中,改善办学条件。寄宿制学校的布点不宜以服务半径为唯一根据,也不宜完全按行政区域划分,可采取跨乡(村)入学、数乡(村)联合办学,县(乡)办高小、乡(村)办初小等灵活形式;同时,现有的办学困难的民族学校可与普通学校合并,以扩大“软、硬件”资源利用率,改善办学条件。
二是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建立并逐步完善中小学教师服务期制度和定期交流轮换制度,促进中小学教师资源合理配置;建立和完善城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轮岗支教定期服务制度,对支教教师,应保留原行政关系,保证工资、奖金、福利待遇不变,并允许有条件的地区适当增加支教教师工资;对特级教师、优秀教师,应打破校际壁垒,实行联聘,实现区域共享。
三是为民族地区薄弱学校的改造引入市场机制。应进一步落实相关规定、保证民办学校及其师生享有与公办学校同等的待遇;制定政策积极鼓励民间资金投入薄弱学校,尤其鼓励针对弱势群体子女的办学行为;政府根据民办学校办学质量高低等情况,实施民办教育绩效补助政策;鼓励有条件的民办学校与民族地区薄弱学校合作、重组、兼并。
(五)发展远程教育,促进民族地区薄弱学校教学模式改革
民族地区地域广袤、交通不便,现代远程教育通过教育资源的远程传送,突破空间地域的限制,为在教育资源短缺的条件下加速薄弱学校改造创造了崭新的条件、供了广阔的平台。为此,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建立和完善民族地区薄弱学校远程教育专项资金投入机制,以教育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应用系统建设为重点,完善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现代远程网络建设。
二是加强民族地区薄弱学校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训制度,确保民族地区薄弱学校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培训工作的效益和水平。
总之,薄弱学校改造代表了民族地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一项主要工作,有许多困难和矛盾需要妥善解决,需要我们为此付出大量努力。
参考文献:
[1]李桂强:《再谈薄弱学校成因》[J].天津: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5,(3)。
[2]王鉴:《西部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战略》[J] .民族研究,2002,(06)。
[3]官蕾:《关心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N].海南日报,2005-02-08。
[4]黄勇:《对贵州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机制的建议》[N].贵州政协报,2001-06-12。
[5]俸兰:《新世纪我国民族教育发展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作者简介:
贺新宇:(1969-),男,四川仁寿人,教育管理学教授,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民族教育、教育管理、学校文化。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凉山州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问题与对策研究”(项目号:08SB020)和西昌学院在职在岗研究生科研启动经费项目“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和谐教育研究”(项目号:ZZSSB0720)的研究成果,作者系两个项目的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