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点引入
在人类与自然关系日益疏远的今天,许多造化神秀已不复存在,曾经美好的家园在低吟泣血。观照自然,保护环境,已成为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解决生态问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面临的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在我们国家,保护环境、建设绿色家园已成为一项基本国策。关注社会热点,思考时代问题,弘扬正能量,是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人与自然”近年来一直是高考作文命题的热点话题。
纵观近年来高考作文,2013年高考江苏卷作文题“探险惊扰蝴蝶”,2015年高考广东卷作文题“感知自然”,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中的关键词“美丽乡村”“空气污染”,以及2017年高考浙江卷作文题中的关键词“无字之书”“心灵之书”,都直接或间接地关涉到“人与自然”的话题,目的在于引导观察自然,思考自然,用心灵与自然对话。十九大报告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绘制出了路线图,“建设美丽中国”“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已成为当下更为热点的话题。我们要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845年春天,梭罗来到离家乡康科德城不远的瓦尔登湖畔,度过了两年多的隐居生活,自耕自食,沉思写作,崇尚心灵的自由与闲适,忠实记录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真情实感。在他笔下,自然、人及超验主义理想交汇融合,浑然一体。梭罗于1854年发表了记叙这段经历的散文集《瓦尔登湖》。书中宁静、恬淡、充满智慧的文字,赢得了全世界越来越多的读者共鸣,成为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传世经典。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
梭罗是世界名人,其思想深受爱默生影响,提倡回归本心,亲近自然。他的长篇散文《瓦尔登湖》被公认为是最受读者欢迎的超验主义经典作品。材料的内涵不难理解,考生在审题立意时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崇尚心灵的自由与闲适”“忠实记录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真情实感”“书中宁静、恬淡、充满智慧的文字,赢得了全世界越来越多的读者共鸣”。日月星辰,江河湖泊,山冈田野,花草树木,这些美丽的自然风光,无不使人产生遐想。自然界的一草一木,无不充满着智慧,深蕴着人生哲理,它们是那么的富有灵性。自然是繁冗世俗的避风港,感受自然是休闲放松、愉悦身心的最好方式;自然能安抚狂热而躁动的心,让我们暂且摆脱世俗,回归本心;自然能给予人无尽的力量,让精神丰润起来;自然不仅是这个世界原色的缔造者,是万千生灵的栖息地,更是人类灵魂的皈依之所。
对于这道作文题,考生可以从“亲近自然”“回归本心”“精神追求”“心灵家园”等层面立意行文。
佳作展示一
与自然对话
◎李亚捷
与自然对话,静静地,没有嘈杂的车笛声,没有纷乱拥挤的人流,只有清脆婉转的鸟鸣,只有如诗如画的自然之美……与自然交流,把心灵融入自然,独处的感觉,真好!
清晨,穿一身休闲服,背上画板,拿起心爱的笛子,沿着弯曲的小道,一路走来。和风拂面,明澈露水在绿叶的翻转中坠下,露珠在玉盘似的荷叶上滚动,似珍珠,似碧玉。幽静的荷塘里不时传来几声蛙鸣。立足池塘边,顿感沁人心脾的荷叶清香抚慰涤净了我的身心。荷塘上面烟雾迷蒙,芬芳的花香在清新的水汽中游走。此时闭上眼睛,然后做几次深呼吸,顿感自然的清新涤荡了五脏六腑,那感覺只一个字——爽!
穿过荷塘,来到稻田边,露水串串依偎在稻叶上,像明珠一样晶莹剔透。微风吹过,露珠像顽皮的孩子从稻叶上蹦落下来,给你一个笑脸,跃入水中;水面上荡起一层细细的涟漪,是因为露水的冲击,还是稻秧的摇动?幽幽的绿意在水面翻腾。弥漫的稻香,水草的清香,再加上远处飘逸而来的荷香,融合在大自然清新的气息里,让你不由自主、情不自禁地多呼吸几口。
来到一块高地,展开画板,屈膝而坐,选定目标。可画什么呢?独处于自然中,觉得自己很渺小,处处都是自然的气息,真的感觉什么都应画,而又不知该画什么。东方的天空出现了一轮红日,像一个顽皮的孩子,跳动几下,冉冉升起来了。道道霞光映红了天空。那浮动的云彩,一会儿像可口的棉花糖,一团团拥挤着;一会儿像皑皑白雪,一片片堆积着;一会儿又像小姑娘的脸,在不经意间就红了。面对这样的景象,我陶醉了,感到灵魂也温暖起来,感到内心似乎有一盆火在燃烧,一种想干点什么的冲动随之而来。我拿起画笔,画下心中的日出景象;然后拿起笛子,吹奏出心曲的婉转悠扬……
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袤的原野,欢快的溪流,都会引起深思;朝晖夕阴,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遐想。
自然是伟大的,独处的时候,把心灵融入大自然,感觉真好!
点评
该文以“与自然对话”为题,洋溢着“自然”的馨香,表达出对“自然”的喜爱之情,主旨鲜明。作文以行踪为序,按时间推移,描画出清晨外出所见自然景象,取舍得当,重点突出,行文思路清晰。景物描绘细腻,有美景亦有美意。考生调动多种感官,展开联想想象,恰当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既提升了语言内涵,也强化了情感表达。
佳作展示二
褪去浮华,花自盛开
◎蒋泽昊
山村,风光绮丽,幽静迷人;城市,摩天大楼,高耸入云。山村与城市,朴素与浮华形成了鲜明对比。也许大多数人会毫不犹豫地将田园作为休假的去处,但仅有少数人愿意抛开喧嚣的都市,把田园作为终身的栖息地。其实,只有当我们的本心褪去浮华,才能让生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褪去浮华,并不是意味着一个人每天过着粗茶淡饭、无欲无求的悠闲生活,而是让心灵得到真正的洗礼。抛开城市的喧嚣,坚守心中的明月,不急功近利,不焦躁不安,不郁郁寡欢,让自己沉着平和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不为外界所束缚,不被诱惑所羁绊。也许,你一边牵挂着溪水潺潺、群峦叠嶂的田园风光,一边迷恋霓虹闪烁、高楼林立的都市生活。那么,请你褪去心中的浮华,坚守心中的明月。这样,你的生命就会绽放绮丽的花朵。
一生避开车马喧嚣的比利时画家约瑟夫·雷杜德一生专攻一件事——专心画玫瑰。无论严寒还是酷暑,无论白昼还是黑夜,他一心伏在画桌旁,为自己的梦想努力着。只有心澄澈无杂,才能如凤凰涅槃般辉煌绚丽。他褪去浮华,坚守心中的明月,最终绘成《玫瑰图谱》,记录了170种玫瑰的姿容。他的成功,在于褪去浮华,浸着玫瑰花香,任凭世事更迭他只管画自己的玫瑰。
脱去官服,畅游山水间的李白,看天外云卷云舒,观庭前花开花落,以褪去浮华的本心发出“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洒脱之言。不畏权贵的刘禹锡,褪去浮华,独居陋室,观“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以褪去浮华的本心过着“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的诗意生活。李白和刘禹锡褪去浮华,浸着淡然的野菊花香,收获静好人生,令人歆羡。
又如哲学家康德,手中所书,心中所想,皆充满智慧的光芒。他褪去浮华,一生很少出门,最远也不过到附近村庄走走。他以澄澈无杂的心著成了《纯粹理性批判》。还有昆虫学家法布尔,褪去浮华,让心灵走得更远,生命的视界由此广阔,思想的隧道由此伸长,所写出的《昆虫记》名满世界。康德与法布尔的成功,在于他们褪去浮华,让心灵洋溢着理性之花香。
我心褪去浮华,必有花盛开。徘徊在山村与城市的我们,唯有褪去浮华,坚守心中的明月,才能用汗水浇灌出梦想的花朵,才能让生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而这样的生命才洋溢着醉人的花香,沁人心脾。
我心褪去浮华,必有花盛开!
点评
该文由多数人会将田园作为一时的栖息地,而仅有少数人愿意离开喧嚣都市的选择入手,联系当下城市喧嚣让人的本心变得不再纯净的现状,表达对“褪去繁华,冷静我心”的思考,立意深刻。文中选用了比利时画家约瑟夫·雷杜德、李白、刘禹锡、哲学家康德、昆虫学家法布尔等古今中外人物事例,材料典型;引用了诸多诗文名句,句式灵动多变,语言有文采。
在人类与自然关系日益疏远的今天,许多造化神秀已不复存在,曾经美好的家园在低吟泣血。观照自然,保护环境,已成为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解决生态问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面临的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在我们国家,保护环境、建设绿色家园已成为一项基本国策。关注社会热点,思考时代问题,弘扬正能量,是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人与自然”近年来一直是高考作文命题的热点话题。
纵观近年来高考作文,2013年高考江苏卷作文题“探险惊扰蝴蝶”,2015年高考广东卷作文题“感知自然”,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中的关键词“美丽乡村”“空气污染”,以及2017年高考浙江卷作文题中的关键词“无字之书”“心灵之书”,都直接或间接地关涉到“人与自然”的话题,目的在于引导观察自然,思考自然,用心灵与自然对话。十九大报告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绘制出了路线图,“建设美丽中国”“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已成为当下更为热点的话题。我们要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845年春天,梭罗来到离家乡康科德城不远的瓦尔登湖畔,度过了两年多的隐居生活,自耕自食,沉思写作,崇尚心灵的自由与闲适,忠实记录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真情实感。在他笔下,自然、人及超验主义理想交汇融合,浑然一体。梭罗于1854年发表了记叙这段经历的散文集《瓦尔登湖》。书中宁静、恬淡、充满智慧的文字,赢得了全世界越来越多的读者共鸣,成为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传世经典。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
梭罗是世界名人,其思想深受爱默生影响,提倡回归本心,亲近自然。他的长篇散文《瓦尔登湖》被公认为是最受读者欢迎的超验主义经典作品。材料的内涵不难理解,考生在审题立意时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崇尚心灵的自由与闲适”“忠实记录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真情实感”“书中宁静、恬淡、充满智慧的文字,赢得了全世界越来越多的读者共鸣”。日月星辰,江河湖泊,山冈田野,花草树木,这些美丽的自然风光,无不使人产生遐想。自然界的一草一木,无不充满着智慧,深蕴着人生哲理,它们是那么的富有灵性。自然是繁冗世俗的避风港,感受自然是休闲放松、愉悦身心的最好方式;自然能安抚狂热而躁动的心,让我们暂且摆脱世俗,回归本心;自然能给予人无尽的力量,让精神丰润起来;自然不仅是这个世界原色的缔造者,是万千生灵的栖息地,更是人类灵魂的皈依之所。
对于这道作文题,考生可以从“亲近自然”“回归本心”“精神追求”“心灵家园”等层面立意行文。
佳作展示一
与自然对话
◎李亚捷
与自然对话,静静地,没有嘈杂的车笛声,没有纷乱拥挤的人流,只有清脆婉转的鸟鸣,只有如诗如画的自然之美……与自然交流,把心灵融入自然,独处的感觉,真好!
清晨,穿一身休闲服,背上画板,拿起心爱的笛子,沿着弯曲的小道,一路走来。和风拂面,明澈露水在绿叶的翻转中坠下,露珠在玉盘似的荷叶上滚动,似珍珠,似碧玉。幽静的荷塘里不时传来几声蛙鸣。立足池塘边,顿感沁人心脾的荷叶清香抚慰涤净了我的身心。荷塘上面烟雾迷蒙,芬芳的花香在清新的水汽中游走。此时闭上眼睛,然后做几次深呼吸,顿感自然的清新涤荡了五脏六腑,那感覺只一个字——爽!
穿过荷塘,来到稻田边,露水串串依偎在稻叶上,像明珠一样晶莹剔透。微风吹过,露珠像顽皮的孩子从稻叶上蹦落下来,给你一个笑脸,跃入水中;水面上荡起一层细细的涟漪,是因为露水的冲击,还是稻秧的摇动?幽幽的绿意在水面翻腾。弥漫的稻香,水草的清香,再加上远处飘逸而来的荷香,融合在大自然清新的气息里,让你不由自主、情不自禁地多呼吸几口。
来到一块高地,展开画板,屈膝而坐,选定目标。可画什么呢?独处于自然中,觉得自己很渺小,处处都是自然的气息,真的感觉什么都应画,而又不知该画什么。东方的天空出现了一轮红日,像一个顽皮的孩子,跳动几下,冉冉升起来了。道道霞光映红了天空。那浮动的云彩,一会儿像可口的棉花糖,一团团拥挤着;一会儿像皑皑白雪,一片片堆积着;一会儿又像小姑娘的脸,在不经意间就红了。面对这样的景象,我陶醉了,感到灵魂也温暖起来,感到内心似乎有一盆火在燃烧,一种想干点什么的冲动随之而来。我拿起画笔,画下心中的日出景象;然后拿起笛子,吹奏出心曲的婉转悠扬……
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袤的原野,欢快的溪流,都会引起深思;朝晖夕阴,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遐想。
自然是伟大的,独处的时候,把心灵融入大自然,感觉真好!
点评
该文以“与自然对话”为题,洋溢着“自然”的馨香,表达出对“自然”的喜爱之情,主旨鲜明。作文以行踪为序,按时间推移,描画出清晨外出所见自然景象,取舍得当,重点突出,行文思路清晰。景物描绘细腻,有美景亦有美意。考生调动多种感官,展开联想想象,恰当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既提升了语言内涵,也强化了情感表达。
佳作展示二
褪去浮华,花自盛开
◎蒋泽昊
山村,风光绮丽,幽静迷人;城市,摩天大楼,高耸入云。山村与城市,朴素与浮华形成了鲜明对比。也许大多数人会毫不犹豫地将田园作为休假的去处,但仅有少数人愿意抛开喧嚣的都市,把田园作为终身的栖息地。其实,只有当我们的本心褪去浮华,才能让生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褪去浮华,并不是意味着一个人每天过着粗茶淡饭、无欲无求的悠闲生活,而是让心灵得到真正的洗礼。抛开城市的喧嚣,坚守心中的明月,不急功近利,不焦躁不安,不郁郁寡欢,让自己沉着平和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不为外界所束缚,不被诱惑所羁绊。也许,你一边牵挂着溪水潺潺、群峦叠嶂的田园风光,一边迷恋霓虹闪烁、高楼林立的都市生活。那么,请你褪去心中的浮华,坚守心中的明月。这样,你的生命就会绽放绮丽的花朵。
一生避开车马喧嚣的比利时画家约瑟夫·雷杜德一生专攻一件事——专心画玫瑰。无论严寒还是酷暑,无论白昼还是黑夜,他一心伏在画桌旁,为自己的梦想努力着。只有心澄澈无杂,才能如凤凰涅槃般辉煌绚丽。他褪去浮华,坚守心中的明月,最终绘成《玫瑰图谱》,记录了170种玫瑰的姿容。他的成功,在于褪去浮华,浸着玫瑰花香,任凭世事更迭他只管画自己的玫瑰。
脱去官服,畅游山水间的李白,看天外云卷云舒,观庭前花开花落,以褪去浮华的本心发出“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洒脱之言。不畏权贵的刘禹锡,褪去浮华,独居陋室,观“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以褪去浮华的本心过着“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的诗意生活。李白和刘禹锡褪去浮华,浸着淡然的野菊花香,收获静好人生,令人歆羡。
又如哲学家康德,手中所书,心中所想,皆充满智慧的光芒。他褪去浮华,一生很少出门,最远也不过到附近村庄走走。他以澄澈无杂的心著成了《纯粹理性批判》。还有昆虫学家法布尔,褪去浮华,让心灵走得更远,生命的视界由此广阔,思想的隧道由此伸长,所写出的《昆虫记》名满世界。康德与法布尔的成功,在于他们褪去浮华,让心灵洋溢着理性之花香。
我心褪去浮华,必有花盛开。徘徊在山村与城市的我们,唯有褪去浮华,坚守心中的明月,才能用汗水浇灌出梦想的花朵,才能让生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而这样的生命才洋溢着醉人的花香,沁人心脾。
我心褪去浮华,必有花盛开!
点评
该文由多数人会将田园作为一时的栖息地,而仅有少数人愿意离开喧嚣都市的选择入手,联系当下城市喧嚣让人的本心变得不再纯净的现状,表达对“褪去繁华,冷静我心”的思考,立意深刻。文中选用了比利时画家约瑟夫·雷杜德、李白、刘禹锡、哲学家康德、昆虫学家法布尔等古今中外人物事例,材料典型;引用了诸多诗文名句,句式灵动多变,语言有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