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orikof1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计算教学是数学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数学学习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提高计算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提高 小学生 计算能力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是数学“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从事小学数学教学有二十多年,深刻地体会到一个孩子如果计算能力不强,对这个孩子的整体数学成绩都非常有影响。那么,在教学工作中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呢?现结合我个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这方面的做法。
  一、打好基础,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从一年级开始,一步一步打好基础,才能学好学牢固。因此我在数学教学中采取一定的措施,每天坚持训练,让学生熟练地掌握“10和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口诀”。低年级作为关键的起始阶段,加、减、乘、除法的入门学习对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任何复杂的题都是由一个个简单的问题组合而成的。无论是两位数乘除两位还是两位数乘除三位数,或其他更复杂的计算题,它们的基础都是“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口诀”,如果学生没有熟练撑握,到了中高年级必然算不快、算不准。因此,我们要让学生熟练地掌握“10和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口诀”,能达到不加思索、脱口而出的程度。只有通过长期的训练,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切实加强口算能力的训练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口算,实质是心算。只有口算能力强,才能加快笔算速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我每堂课上课前都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老师给孩子计时让孩子们做,这个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很集中,也会很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口算不仅要计时,更重要的是要在课堂上给孩子看出对、错,对那些能在规定时间内考满分的要及时给予一定的奖励,引起学生对口算的重视。另外我每学期都会发一本口算册,作为家庭作业中必做的一项,这样能把口算能力提高起来。
  三、帮助学生弄清算理,揭示规律
  在计算教学时,要让学生弄清算理,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这样,计算教学就会变得生动活泼、多姿多彩。小学生直观思维占主导,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心理学家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促进思维发展,就需要在形象思维和数学抽象之间架一座桥梁,充分发挥学具操作的作用。例如,在进行9加几教学时就可以让学生拿出小棒一起来学习,在学生自主动手操作中优化得出凑十法,为后面继续学习进位加法、退位减法打下基础。还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新知识,构建教学知识结构的主要方式,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旧知识,通过类比同化新知,实现知识的正迁移,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对新的认识结构的认同。比如,想加算减、口诀求商等都是学生通过知识间的联系来进行继续学习的。再如进位加和退位减的方法要讲清楚,让学生理解透彻,他们才能正确熟练地运用方法计算。
  四、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许多学生计算法则都能理解和掌握,但常常会发生错误,原因之一是缺乏严格的训练,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还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
  1.养成认真校对的习惯
  要求学生对所抄写下来的题目都进行认真校对,细到数字、符号,做到不错不漏。
  2.养成审题的习惯
  要求学生看清题目中每个数据和运算符号,确定运算顺序,选择合理的运算方法。
  3.养成仔细计算、规范书写的习惯
  要求学生书写工整,书写格式要规范。同时,能口算的要口算,不能口算的要认真笔算,强化学生规范打草稿的习惯。列竖式计算时,数位要对齐,数字间要有适当的间隔,进位的数字要写在适当的位置上,退位点不能少。
  4.养成估算和自觉验算的习惯
  教师要教给学生验算和估算的方法,并将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进行严格要求,提倡用估算检验答案的正确性。
  五、重视错题的分析、订正和变式巩固
  1.分析错因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反复认识和实践的过程,出错总是难免的,这一环节很多教师往往是独揽大权,但我觉得学生自我分析错误的原因更具有实际意义。在练习批改完发给学生之后,我要求学生不要急于订正,先寻找错误的原因,是由于自己马虎大意,还是哪方面的知识掌握得不够好。
  2.尝试订正
  在学生自我分析错误的原因之后让他们尝试订正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对于一道错题,既要让学生明白错在哪里,为什么错,更要让学生怎样纠正以及今后如何避免类似的错误。在这基础上要求学生再把错题重做一遍,对正确的知识再次加深认识巩固。另外,学生尝试订正后要尽量进行面批,千万不能草草了事,这是提高学生计算水平的最佳时机,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错误率自然会大大降低。
  3.变式巩固
  在学生订正完之后,我通常设计一些变式练习加以巩固,数量不求多而求精,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举一反三”。
  以上三个环节,实际上是学生自行查漏补缺、再学习、再提高的一个动态过程,教师通过解剖错例,追溯误区,弥补学生思维缺陷,通过变式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数学的计算能力。
  培养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是一项细致的长期的工作,来不得半点松懈。让我们每个数学教师都携起手来,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朱秀芳:《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北京教育出版社,1986.
  2.胡光锑 晋泉新:《小学数学学习心理与教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
  4.孔企平等:《数学新课程与数学学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
  5.杨庆余等:《小学数学课程与数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
  (作者单位:542809广西贺州市平桂管理区沙田镇道东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随着教材内容的加深,小学生越是到高年级,对数学学习兴趣越是减淡,我们教师要特别注意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初浅地谈一点激趣教学看法。  【关键词】师生互信 预设悬念 学以致用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表明:学生的心理处于压抑、不满状态,或者失去信心时,将直接阻碍、削弱甚至中断智力活动,使学习的向心力遭到破坏,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学生只
期刊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努力探讨的一个课题。师生互动是提高数学质量的前提,形成良好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关键。好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小学数学成绩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因此,探讨教学方法就成为重中之重,而“快乐教学法”就是很好的教学方法。“快乐教学法”就是教师愉快的教,学生快乐的学,是师生的互动在快乐中激发起来的学习兴趣,在愉悦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把教师的知识点,转化为学
期刊
心理学研究认为,在数学教学中,让儿童动手操作,是符合儿童思维认识过程的,即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步过渡的发展过程。生理学研究认为,人的大脑结构功能,在于不同脑区域能动地联系起来的功能系统的协调活动。如果片面地利用某个大脑半球,会使另一个半球受到抑制,当驱动抽象思维活动的左半球负担过重,而驱动抽象思维活动在右半球却负担不足时,就会造成思维缺乏,神经过渡紧张,人的个性的和谐发展,将会受到损害。而在数学
期刊
主题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编写的一大特色,色彩鲜艳,形式多样而又富有童趣,其意图在于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现实的生活场景等形式来呈现出学习素材,提供给学生探索知识的空间,从而有效实施课堂教学。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去看主题图,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认为数学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应当做到有机渗透,主题图教学必须突出数学的特点,较快的切入到数学的问题中来,教师要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
期刊
【摘要】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应在充分创设课堂情景,营造表达氛围,规范学生数学语言方面狠下功夫,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想说并会说,让学生说得通顺、有条理、有层次、逻辑性强。让学生在表达中发展数学思维能力,从而提高数学素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语言表达 形成能力 发展提升  华罗庚先生曾提出学生在数学表达上要“想得清楚,说得明白,写得干净。”事实上,学生学习数
期刊
【摘要】在布置作业时,布置与上堂课相关的内容,能让学生温故知新,提高听课效率;布置与下堂课相关的内容,能让学生预先探索知识,提高兴趣。这样的作业布置新法,使作业形式更灵活,内容更丰富,能让学生进行系统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作业布置 上堂课内容 下堂课内容 温故知新 探知知识 提高能力  在教学中,作业,对老师和学生都是必不可少的。作业是老师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反馈教学效果的
期刊
一、联系实际,引发学生的兴趣  众所周之,小学生的思维受成长所限,认识感知实际知识需要一个过程,培养其兴趣,尤其重要,特别是抽象的数学问题,更是如此。那么,如何就其特点,结合实际,引发兴趣,为他们搭建认知桥梁的方法就显得较为重要了。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开头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但它却往往影响一堂课的成败。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开头导语,用别出
期刊
自信,是一把无坚不摧的利剑。只要你拥有它,你将会是最终的胜者。因此,建立自信心是多么的重要。学习数学也不例外。可以说,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是能否学好数学的关键。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我们应以学生为本,多方面注重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具体措施如下:  一、善于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据教育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实践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境下,大脑皮层容
期刊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发育、发展最宝贵、最富特色的时期,又是人生的“危险期”。随着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增强,学生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感到或担忧外界无视自己的独立存在,同时他们又需要成人的爱与关心。所以,恰到好处的爱与关心对于这个时期的中学生在人格、心理等方面的发展十分重要。一个班主任,只有让学生感到并且接受老师的爱与关心,他才能带领学生建设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以下是我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一点体会。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 际的内部动力。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那么,如何上好数学课,使数学课灵动起来,从而引领学生最终实现一种积极向上、轻松愉悦、富于激情和趣味的学习?如何激活课堂,让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活泼,促成学生自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