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妈妈”的情怀

来源 :新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qq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没有生育子女的女人,却被推荐参加新疆十大杰出母亲评选,这是为什么呢?
  44岁的蒙古族“母亲”娜仁高娃,没有生育子女,却有着5个优秀的“女儿”。这还要从十几年前说起。
  
  培养五个“月亮女儿”
  
  1994年,高娃从路边的小饭馆里“捡”回了第一个“女儿”——周翠华。这个来自阿勒泰深山林场的姑娘,在乌鲁木齐一边打工一边求学的精神深深打动了当时还不到30岁的高娃,她把姑娘带回家,说是请她帮忙做家务,其实是给了翠华一个留在家里学习、生活的借口。8个月后,这个姑娘从她的家里进了合肥科技大学。
  翠华上大学期间,高娃后来定居郑州的母亲家,又成了翠华返疆过往的另一个家。毕业后,高娃四处托人帮她在设计院安排好了工作,如今她有了自己的小家和4岁的女儿。
  翠华说,忘不了第一天去工作单位报到那天,高娃姐姐硬拉我去了发廊,花掉了她半个多月的工资,我心里又甜又酸。
  第二个走进高娃家的“女儿”是杨艳华。一次,邻居聊天说起亲戚家有个小女孩,在陇西贫困山区里照顾着一家七八口人。高娃听了很心痛,当即拿出1000元钱给了邻居,把这个16岁的小女孩接到了乌鲁木齐。艳华满口乡音,高娃天天帮她纠正;艳华文化低,高娃每天给她补习。当意识到必须有自立的能力才能立足在这个城市的时候,高娃常陪着艳华一起去夜市,从看别人经营到摆地摊、卖图书。
  高娃说,从下班到艳华那里,两人从设在夜里11点前回过家;那一年,她俩吃掉了多少箱的方便面已记不清了。而今,艳华在乌鲁木齐已拥有一家不小的书店,不仅成为自觉的纳税户,还把家乡的家人接了过来,一大家子其乐融融。
  艳华忘不了“妈妈”的恩情,更难忘出嫁时,“妈妈”把珍藏的嫁妆地毯送给自己……一桩桩,一件件,怎么能说得尽?每年“妈妈”生日到来之际,艳华的鲜花和贺卡总是提前到来,那里面寄托着无尽的感激和谢意……
  还有胡庆君,在高娃的资助和支持下,曾去北京、福建和郑州等地学习经营专业知识,伴着“福利彩票”机度过五个春秋。而今这个当年来自兵团阜北农场的农家姑娘,已和一个毕业于上海海洋大学的小伙子结了婚,开办的公司生意兴隆。
  小叶子已经在高娃家呈生活了八年,可还“赖”着不走。这个当年从中原农村卤肉店里“救助”来的女儿,被资助上完了中专,成了国家事业单位的一名技术干部,同时还是家里的“总秘书”,为姐妹们和“妈妈的家”传递信息。高娃说:“不用说,这姑娘又得从我家里出嫁了。”
  还有一个“女儿”是五年前相识的。缺失母爱的强美宁刚刚怀孕,被细心的高娃发觉了,给了她母亲一般的关心。小宝宝出生了,高娃以一位蒙古族母亲的情怀,一针一线地绣制了美丽的襁褓…
  15年,5个“女儿”,高娃耗费了多少心血!“我是在琐碎的唠叨、重复的叮咛、不安的等待中看着、盼着她们一天天长大的。”
  让她最揪心的是陪每一个“女儿”度过青春期的那些日子。揣着一颗焦虑的心,仔细观察,小心守护,套近乎聊天,委婉地劝说,没有母亲经验的她使尽浑身解数引导孩子们在恋爱、家庭以及事业上树立了正确的方向。
  今年元旦,孩子们一起回到家,说起印象里对“妈妈”最难忘的一件事。艳华说“那次我故意不听话,被您狠狠掴了一巴掌。虽然当时恨你,但后来明白您是为我好……”话没说完,两人相视而泣。
  “孩子们都长大了,她们自立、顽强,不仅像我期望的一样善良,真诚,并且成了对社会有用的人,心中很是感慨。”
  娜仁高娃,蒙语意为美丽的太阳。她用爱的阳光照亮了王叶子、杨艳华、周翠华、强美宁、胡庆君这5个来自不同省份、不同地区女孩子的人生之路,扶助她们在城市里沐浴阳光,生根发芽。她说,帮助像自己一样的孩子寻找幸福,正是她的心愿。十几年来,在她的资助、关爱下,她们一个个长大成人,都有了工作,成了家,有了孩子。虽然最大的“女儿”只比“妈妈”小9岁,虽然她们不叫她“妈妈”,只喊姐姐,但在她们心里,她就像妈妈一样,带给她们太阳般的温暖。
  
  参评“十大杰出母亲”
  
  1月9日上午,趁着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的间隙,娜仁高娃委员去影楼取回和5个“女儿”拍的“全家福”,乐得合不拢嘴。
  娜仁高娃生长在天山深处一个偏僻山沟的矿区,那是父母接受“再教育”被“改造”的地方。煤矿工人中很多“臭老九”都是她的“老师”,他们教她画画、写字,教他读书和做人。一天,他们其中的一位带她爬上山顶,指着远处的天际说:“你将来一定要从这儿飞走,到那个叫乌鲁木齐的地方去。”就像一粒种子,这句话在小高娃的心里发了芽。16岁时,她成了从这个山沟里飞出的第一只“金凤凰”。现在她已是自治区九届、十届自治区政协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民族宗教社会法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可是多年后她回来报恩,却已经物是人非。当第一眼见到周翠华时,她的心像被扎了一下,仿佛看到当年的自己,她明白自己该怎么去做了。 一路走来,她一边帮助着“女儿”们,一边也在圆着自己的梦。 “现在,我常常觉得自己被幸福湮没。”高娃看着“全家福”呈“女儿们”的笑脸,眼角盈着点点泪光。她处事低调,十多年来,家里几个“女儿”出出进进,左邻右舍一直以为是她的亲戚。单位里几乎没有同事知道她长期资助贫困孩子的事迹。在这次自治区组织“新疆十大杰出母亲”评选活动开始时,她的一位好朋友向她单位的组织部门“曝光”了她的善行。起初她坚决不同意参评,她不想打破孩子们平静的生活、打扰她们脆弱的心灵。在单位领导的一再坚持下,她只好召集孩子们开了家庭会议,意外的是5个“女儿”一致支持她参加评选!就在这次会议前夕,娜仁高娃被推荐参加即将开评的首届“新疆十大杰出母亲”活动。
  2009年2月底,她被评为“新疆十大杰出母亲”。
  在评委会的颁奖辞里,这样评价她:“她用无私的热情和智慧让彷徨者坚定,她把内心深处母爱的力量,细化成缕缕阳光,让后来者勇敢坚强。她燃烧了自己,点亮了别人。无须刻意雕琢,母爱就是永恒的太阳。”
其他文献
1997年,从郑州测绘学校毕业的马小军,被分配到新疆第二测绘院测量分院从事外业工作。测绘工作由外业和内业两大部分组成,外业工作是生产测绘产品的第一道工序,夏熬酷暑,冬战严寒,风餐露宿非常辛苦。刚刚进入新生活的小马像一头初生的牛犊,胸怀大志,满怀热情地投入到了火热的外业生产中。他作记簿、跑水准、搞计算^很快,他顺利地度过了一个夏天的外业生活。  然而,成长的道路并不平坦,接下来,阿勒泰测区的工作正赶
期刊
为纪念建国60周年和“五·四运动”90周年,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学员创新意识,展现警校女生飒爽英姿,增进学员间的友谊,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4月8日,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第四届“女生文化节”拉开帷幕。  本次活动历时一个月,活动期间将举办展现女生特色的系列活动:女生文化节形象代言人选拔赛、女生整理内务比赛、女生书画手工艺比赛、女生心理讲座等。“展现自我,突显魅力”成为本届女生文化节的口号
期刊
新疆是农民工输入省区,每年吸纳了大量的内地农民工。今年,乌鲁木齐火车站迎来了一批批进疆的农民工,这股人流似乎比往年来得更早更猛。  我区劳动部门介绍,我区今年预计会迎来历史上人数最多的农民工潮。大量的农民工进疆,我区的劳动力市场能否容纳,是否会对本地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造成影响?    农民工“转战新疆”    2月3日12时30分,45岁的河南籍民工张俊义手捂着耳朵不停地跺着脚,四处张望着乌鲁木齐这
期刊
自2009年1月1日起,全国将统一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借读费。我区各中小学开学了,但仍还有一些企办学校未取消这一规定,并引发一片热议。    200余名中小学生仍在交借读费    开学伊始,位于乌鲁木齐市南昌路的地质二中校门口贴着一则通知:“交费家长请注意:一至四年级在2楼,五至九年级在3楼”。经了解,该校仍在收取借读费。正在给孩子交借读费的孟先生说,早就从报纸电视上看到有关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从这学
期刊
那些声音,又在濮湖澜的耳边苏醒了:楼上有人一边吆喝,一边大声开着玩笑;小孩子们追打着,吵闹声搅破清冷的楼道;远处的狗吠声和鞭炮声,穿过空旷宽敞的街道,传得很远。  如果不是冬季,他宁愿在他的“图书馆”里睡下。那是一个让他躲避人群,“书香满屋,温馨而自然”的地方。  冬季里,“图书馆”的烟囱里会时常冒出烟来,表明这个被称为“史上最简陋的图书馆”还“活”着。    史上最简陋的“图书馆”    老濮所
期刊
数月前,有人或许没想到,始于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危机会波及自己:数月后,这场金融海啸已经让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倍感压力。    职场人压力倍增    针对目前首府职场人的就业心理,新疆数流动力市场调研公司进行了“金融风暴下的职场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受访人群涉及公务员13.8%,公司职员67.2%,自营职业10.3%,尚无正式工作者占8.6%。  金融风暴来了,身在职场中的你感受到哪些压力?对
期刊
月嫂市场,结果发现,果真乱得惊人。由于月嫂供不应求,这支队伍迅速扩大,月嫂公司也是来者不拒,有招来的,有拉来的,也有的是“求”来的,所以,人员素质很难保证。而一些月嫂公司为了做成“一单”,贪图利润,大着胆子包装没有经过严格培训的月嫂来欺诈客户。  据了解,目前乌鲁木齐市小型月嫂公司、母婴护理等类似公司的掌门人不少是出自乌鲁木齐运作比较早、比较大的月嫂公司,有的是月嫂、有的是业务员,有的公司不过是一
期刊
1 英语四级也许你第一次考了59分,可是你第二次却只有50分,到了第三次,你自己都已经缺乏信心了!其实,即便你顺利通过,也不能够代表什么。也许你仍然不敢开口和老外讲话,或者根本就听不懂一则英语新闻报道!  2 得奖学金当然很光荣,可是得到了却不一定是好事。有师兄得了一个三等奖学金,然后被逼着请客。一餐下来,花了410元,而三等奖学金才400元j呵呵,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可恨的奖学金,不要也罢!
期刊
从人的喉咙里能发出3种声音,这就是呼麦艺术的魅力,巴图巴依秉承祖父的绝技,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呼麦艺术,是蒙古族中曾经广泛流传的喉音瑰宝,曾经风靡整个蒙古族居住区。可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大部分蒙古族居住区,已经难觅它的踪迹了。  新疆乌梁海蒙古族中间,却保存着原汁原味的呼麦艺术,不过,当地人叫它为“喉迷”,就是“喉咙的秘密”之意。后来,有专家追寻到阿勒泰市汗德尕特乡,寻找到了这个绽放在
期刊
“谁说咱女子不如男,致富咱一点不比那男儿差。”在笔者采访轮台县塔尔拉克乡塔尔拉克村五组的村民海里且木·吾斯曼时,她居然像模像样地唱了两句“改编”的京剧,把大家都逗得笑了起来。  海里且木·吾斯曼经营的地毯室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已是在全乡远近闻名。1990年,海里且木·吾斯曼家里一贫如洗,除了几亩耕地之外没有别的收入,一次她在电视上看到编织地毯的良好前景,想到自己本有一双灵巧的手,她决心搞地毯编织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