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既是新形势下新的课题,也是对传统管理模式的挑战和改革。因此相关管理人员一定要积极回应并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和提升群众安全感的新期盼、新要求。基于此,本文就将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要点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措施
1、概述
农村道路路网纷繁复杂,一直是公路管理部门的管理难点。如何做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化解涉及农村道路交通事故的矛盾纠纷,有效防止群体性事件发生,切实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是基层公路管理部门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村道路主要一是道路线长、面广,管理难度大,而公路管理部门人员严重不足,难以做到面面俱到。二是群众维权的法制意识逐步提高,但守法意识却相对薄弱,耗费了农村公路管理人员很多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三是农村地区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薄弱,行人的交通安全意识缺乏,乘车人不注意安全防范,驾驶人无安全防范意识。四是交通安全防护设施严重缺乏,“村村通公路”建设资金仅仅限于路面的浇筑,后续的标志标线及安全防护设施投入需要大量的资金极难筹措,相关职能部门也多是在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后才做些安全防护措施,亡羊补牢。
2、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及影响因素
2.1实际交通特征因素
农村公路,尤其是山区,其弯度大、纵向坡度大、道路视距较差、长直线连续下坡和路边险要等危险路段多,护栏、标志等安全設施较少,驾驶人负荷大;缺乏必需的交通标志、标线,尤其是重要交通交叉口处,有较多的交通流冲突点;现有农村公路缺乏对交通参与者,例如,行人,尤其是小孩、老人等弱势人群。自行车、畜力车、农用车、摩托车、三轮车及驾驶员的相关交通安全保障措施;在农村公路上行驶的非机动车辆,多数是无证驾驶、无路权行驶,违章通行现象更加严重;农村公路在管理与维护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2.2政府因素
政府对农村公路的重视不够、优惠政策较少、导致农村公路发展缓慢。农村公路技术等级和安全水平低,农村公路主要以四级公路为主。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仍然有大量公路不具备车辆通行的条件,居民乘车出行不便捷且存在巨大隐患。随着中国“村村通公路”的不断发展,农村交通表现为出行方式多元化、经济型车辆数量上升,但农村道路安全基础配置较低、管理力度不够,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凸显。
2.3公路使用者因素
从农村公路使用者的文化方面分析,农村公路使用者的交通安全意识普遍较低。行人及道路沿线居民整体文化水平较低,例如道路沿线玩耍的孩童,干农活的老弱妇孺更是无法保障自身安全;农村的许多驾驶人没有通过严格的驾驶培训,当遇到紧急情况时,无法适当地避免事故发生;从驾驶人年龄及心理方面分析,低驾龄驾驶人驾驶经验较缺乏,行车场景经历较少,使得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与集中出现偏差,容易引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高龄驾驶人经验丰富,但是,其身体机能有所下降,遇到紧急事件,操纵较迟缓,容易造成事故。
表1为某农村行人出行方式的调查结果,数据显示,正规运营车辆较少,相反其他交通参与者占大多数,这给农村公路安全留下了极大的隐患。
2.4监管因素
由于中国对山区农村地区在资金、政策上的资助力度较低,管理人员配备较少,人员分散,集中度较小等原因导致缺乏有效的监控管理机制;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方式的单调,使得文明驾驶观念未能深入人心。驾驶人缺少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也缺少保护他人的意识;监督管理方法不当。现有农村地区交通监管方式,主要是当地的警务人员定时或不定时地对辖区内的路段进行巡视,当发现违规驾驶者就是处以罚款或没收车辆,并未对违规驾驶者进行安全教育,这种趋于形式的监管方式对降低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无明显的作用;些地方监管人员法律意识较低,没有能够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部分监管人员假公济私,不能严格按要求对违规驾驶者进行处理,更是促进了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3、强化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措施探讨
3.1加强安全宣传
农民群众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对交通法律法规不甚了解,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常常认为交通安全教育是驾驶人个人的事,与他们毫不相干。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交通安全宣传进农村活动中,要主动深入乡村,贴近群众,用他们看得见的案例、听得懂的话语,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目前农村拥有摩托车和农用车的家庭越来越多,有许多交通安全方面的问题,他们还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通过散发宣传单,进村办宣传栏,办事故图片展,送交通安全对联,送交通安全电影,文艺节目等活动,积极主动地进行引导,使他们在思想上逐渐转变观念,接受教育,逐步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逐步提高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与此同时,农村群众是淳朴的,也是务实的,一味地跟他们讲那些“大道理”他们会认为你所讲的与他们的驶期望值相隔甚远,加上重复单一的宣传形式,很难使他们产生共鸣,宣传效果因而大打折扣。在日常的宣传教育工作中,宣传员把宣传内容演变成一种生动的、直接的形式,让他们乐于接受,主动接受,在无形中提高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在形式上除了搞宣传栏,图片展,发传单,写标语等传统形式之外,还可采取“三下乡”的方式:下乡放映、文艺下乡、献爱心、送温暖下乡等。
3.2修订完善交通安全法规
建议省市汇报公安部,协商保监委,调高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保费和赔偿额度,增设交通事故死亡赔偿和伤员救治保证金的规定,以期形成一套保险保障、交通事故责任追究和强制扣留车辆、交钱救人的交通事故善后处理保障机制,切实保障交通事故受害者的合法权益;部、省出台政策法规,解决农村地区车辆无牌无证的问题。建议部、省出台政策支持,减免或缓交车辆购置税、车船使用税,对发票、合格证丢失的,在机动车被盗抢库核查无误,派出所、村组提供证明即可注册登记。 3.3完善农村道路安全设施
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大农村道路安全改造力度和交通安全设施投入,在本级财政中安排资金以及从车购税、成品油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的“生命安保工程”建设资金,用于完善农村道路交通标志和安全设施,改善农村道路安全通行条件,重点改造急弯、陡坡、临水、临崖、长下坡和学校、幼儿园门口路段,设置反光镜、防撞墙、防撞墩、波形防护栏、减速带等安全设施,增加让行、减速标志标线以及三级以下山区道路禁止客运车辆夜间通行的禁令标志。
3.4统筹发展农村客运交通
要本着“开得起,留得住,有效益”的基本要求,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农村道路客运经营,在稳定现有城乡道路客运的基础上,大力推行以公司化管理为主导的农村道路客运多元化管理模式,重点发展县到乡镇、乡镇到乡镇、乡镇到行政村、行政村到行政村的支线客运,建立布局合理、畅通有序、安全便捷的农村道路客运网络,提高农村道路客运覆盖率。
3.5明确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监督管理职责
乡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站负责监督管理乡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主要职责是建立完善辖区机动车和驾驶人基本信息等工作台账,组织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摸排乡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在重点路段设置交通安全检查劝导站,纠正、制止、劝导交通违法行为,保护交通事故现场,组织抢救伤员,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告交通違法行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室负责管理本行政村车辆、驾驶人基础信息,建立台账,入户开展宣传教育,在村口进行交通违法行为检查、提示、劝导,督促新购机动车的所有人办牌办证,无证的村民参加培训考试,有牌有证的按期检审验。乡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站、行政村道路安全管理室及其工作人员,不承担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工作职责。
总而言之,在以后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中,一定要立足基础抓源头,严格农村车辆和驾驶人管理;立足隐患抓整治,各级政府特别是县(市)区政府要全力推进农村道路安保工程建设,纳入全局规划;立足长远抓机制,做强做实基础保障,出台相关配套政策,规范乡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站建设;立足教育抓宣传,积极推动建立教育劝导查究机制;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提高道路管理水平,建立考核和追责机制,健全工作机制,扎实做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以此保证农村道路交通的安全运行,最终造福于人民。
参考文献:
[1]李凤鸣.构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监管体系[J].劳动保护,2014,07:56-58.
[2]冯杰,邵毅明,江爱民,周陶.山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分析及对策[J].中外公路,2014,04:362-365.
[3]记者蒋予昕通讯员郝晋薇.全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现场会在邕召开[N].广西日报,2014-05-30004.
[4]罗桂英.如何做好农村交通安全宣传工作[J].汽车与安全,2014,08:34-36.
[5]林福文.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与对策探讨[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06,03:63-66.
【关键词】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措施
1、概述
农村道路路网纷繁复杂,一直是公路管理部门的管理难点。如何做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化解涉及农村道路交通事故的矛盾纠纷,有效防止群体性事件发生,切实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是基层公路管理部门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村道路主要一是道路线长、面广,管理难度大,而公路管理部门人员严重不足,难以做到面面俱到。二是群众维权的法制意识逐步提高,但守法意识却相对薄弱,耗费了农村公路管理人员很多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三是农村地区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薄弱,行人的交通安全意识缺乏,乘车人不注意安全防范,驾驶人无安全防范意识。四是交通安全防护设施严重缺乏,“村村通公路”建设资金仅仅限于路面的浇筑,后续的标志标线及安全防护设施投入需要大量的资金极难筹措,相关职能部门也多是在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后才做些安全防护措施,亡羊补牢。
2、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及影响因素
2.1实际交通特征因素
农村公路,尤其是山区,其弯度大、纵向坡度大、道路视距较差、长直线连续下坡和路边险要等危险路段多,护栏、标志等安全設施较少,驾驶人负荷大;缺乏必需的交通标志、标线,尤其是重要交通交叉口处,有较多的交通流冲突点;现有农村公路缺乏对交通参与者,例如,行人,尤其是小孩、老人等弱势人群。自行车、畜力车、农用车、摩托车、三轮车及驾驶员的相关交通安全保障措施;在农村公路上行驶的非机动车辆,多数是无证驾驶、无路权行驶,违章通行现象更加严重;农村公路在管理与维护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2.2政府因素
政府对农村公路的重视不够、优惠政策较少、导致农村公路发展缓慢。农村公路技术等级和安全水平低,农村公路主要以四级公路为主。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仍然有大量公路不具备车辆通行的条件,居民乘车出行不便捷且存在巨大隐患。随着中国“村村通公路”的不断发展,农村交通表现为出行方式多元化、经济型车辆数量上升,但农村道路安全基础配置较低、管理力度不够,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凸显。
2.3公路使用者因素
从农村公路使用者的文化方面分析,农村公路使用者的交通安全意识普遍较低。行人及道路沿线居民整体文化水平较低,例如道路沿线玩耍的孩童,干农活的老弱妇孺更是无法保障自身安全;农村的许多驾驶人没有通过严格的驾驶培训,当遇到紧急情况时,无法适当地避免事故发生;从驾驶人年龄及心理方面分析,低驾龄驾驶人驾驶经验较缺乏,行车场景经历较少,使得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与集中出现偏差,容易引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高龄驾驶人经验丰富,但是,其身体机能有所下降,遇到紧急事件,操纵较迟缓,容易造成事故。
表1为某农村行人出行方式的调查结果,数据显示,正规运营车辆较少,相反其他交通参与者占大多数,这给农村公路安全留下了极大的隐患。
2.4监管因素
由于中国对山区农村地区在资金、政策上的资助力度较低,管理人员配备较少,人员分散,集中度较小等原因导致缺乏有效的监控管理机制;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方式的单调,使得文明驾驶观念未能深入人心。驾驶人缺少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也缺少保护他人的意识;监督管理方法不当。现有农村地区交通监管方式,主要是当地的警务人员定时或不定时地对辖区内的路段进行巡视,当发现违规驾驶者就是处以罚款或没收车辆,并未对违规驾驶者进行安全教育,这种趋于形式的监管方式对降低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无明显的作用;些地方监管人员法律意识较低,没有能够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部分监管人员假公济私,不能严格按要求对违规驾驶者进行处理,更是促进了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3、强化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措施探讨
3.1加强安全宣传
农民群众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对交通法律法规不甚了解,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常常认为交通安全教育是驾驶人个人的事,与他们毫不相干。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交通安全宣传进农村活动中,要主动深入乡村,贴近群众,用他们看得见的案例、听得懂的话语,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目前农村拥有摩托车和农用车的家庭越来越多,有许多交通安全方面的问题,他们还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通过散发宣传单,进村办宣传栏,办事故图片展,送交通安全对联,送交通安全电影,文艺节目等活动,积极主动地进行引导,使他们在思想上逐渐转变观念,接受教育,逐步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逐步提高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与此同时,农村群众是淳朴的,也是务实的,一味地跟他们讲那些“大道理”他们会认为你所讲的与他们的驶期望值相隔甚远,加上重复单一的宣传形式,很难使他们产生共鸣,宣传效果因而大打折扣。在日常的宣传教育工作中,宣传员把宣传内容演变成一种生动的、直接的形式,让他们乐于接受,主动接受,在无形中提高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在形式上除了搞宣传栏,图片展,发传单,写标语等传统形式之外,还可采取“三下乡”的方式:下乡放映、文艺下乡、献爱心、送温暖下乡等。
3.2修订完善交通安全法规
建议省市汇报公安部,协商保监委,调高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保费和赔偿额度,增设交通事故死亡赔偿和伤员救治保证金的规定,以期形成一套保险保障、交通事故责任追究和强制扣留车辆、交钱救人的交通事故善后处理保障机制,切实保障交通事故受害者的合法权益;部、省出台政策法规,解决农村地区车辆无牌无证的问题。建议部、省出台政策支持,减免或缓交车辆购置税、车船使用税,对发票、合格证丢失的,在机动车被盗抢库核查无误,派出所、村组提供证明即可注册登记。 3.3完善农村道路安全设施
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大农村道路安全改造力度和交通安全设施投入,在本级财政中安排资金以及从车购税、成品油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的“生命安保工程”建设资金,用于完善农村道路交通标志和安全设施,改善农村道路安全通行条件,重点改造急弯、陡坡、临水、临崖、长下坡和学校、幼儿园门口路段,设置反光镜、防撞墙、防撞墩、波形防护栏、减速带等安全设施,增加让行、减速标志标线以及三级以下山区道路禁止客运车辆夜间通行的禁令标志。
3.4统筹发展农村客运交通
要本着“开得起,留得住,有效益”的基本要求,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农村道路客运经营,在稳定现有城乡道路客运的基础上,大力推行以公司化管理为主导的农村道路客运多元化管理模式,重点发展县到乡镇、乡镇到乡镇、乡镇到行政村、行政村到行政村的支线客运,建立布局合理、畅通有序、安全便捷的农村道路客运网络,提高农村道路客运覆盖率。
3.5明确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监督管理职责
乡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站负责监督管理乡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主要职责是建立完善辖区机动车和驾驶人基本信息等工作台账,组织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摸排乡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在重点路段设置交通安全检查劝导站,纠正、制止、劝导交通违法行为,保护交通事故现场,组织抢救伤员,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告交通違法行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室负责管理本行政村车辆、驾驶人基础信息,建立台账,入户开展宣传教育,在村口进行交通违法行为检查、提示、劝导,督促新购机动车的所有人办牌办证,无证的村民参加培训考试,有牌有证的按期检审验。乡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站、行政村道路安全管理室及其工作人员,不承担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工作职责。
总而言之,在以后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中,一定要立足基础抓源头,严格农村车辆和驾驶人管理;立足隐患抓整治,各级政府特别是县(市)区政府要全力推进农村道路安保工程建设,纳入全局规划;立足长远抓机制,做强做实基础保障,出台相关配套政策,规范乡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站建设;立足教育抓宣传,积极推动建立教育劝导查究机制;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提高道路管理水平,建立考核和追责机制,健全工作机制,扎实做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以此保证农村道路交通的安全运行,最终造福于人民。
参考文献:
[1]李凤鸣.构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监管体系[J].劳动保护,2014,07:56-58.
[2]冯杰,邵毅明,江爱民,周陶.山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分析及对策[J].中外公路,2014,04:362-365.
[3]记者蒋予昕通讯员郝晋薇.全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现场会在邕召开[N].广西日报,2014-05-30004.
[4]罗桂英.如何做好农村交通安全宣传工作[J].汽车与安全,2014,08:34-36.
[5]林福文.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与对策探讨[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06,03: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