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然而,进入知天命之年的周华健,许久没有发行创作专辑,上次发片还是2011年的《花旦》,还是以翻唱女性歌手代表作为主。就当许多人怀疑他不再热衷创作时,他却来了一次大胆的颠覆:与台湾著名作家张大春联手,历时三年,制作出了具有浓郁中国风的实验专辑《江湖》。
周华健13年出的专辑以《江湖》为名,究竟《江湖》是什么呢?周华健自己曾分享说:“在上一张专辑《花旦》之后,来个很男人的主题是很好玩的,所以创作期间我刚好到国外工作,就很兴奋地和外国朋友聊起这个新计划,结果我发现英文里面没有‘江湖’这个词,也没有一个字能贴切地翻译‘侠’,我这才发现,这些精神就是很自然地在我们的文化传承里,即使不说古文,我们还是每个人都懂的。‘江湖’不是只有古惑仔、黑社会的江湖,其实在学校里、在家里,甚至在菜市场里,都是‘江湖’,都有信任、情义,都有人与人的相处;我觉得‘江湖’无所不在,‘江湖’就是人间。于是就一路和大春讨论这些概念,从男性的,到英雄好汉,到江湖,而到侠,侠就是这张专辑的精神:情义、信任、非暴力的,潇洒的,侠的生活观。”
上世纪80年代,身为制作助理的周华健和新锐青年作家张大春,两人曾在滚石办公室有过几面之缘,当周华健开始发片,两人便失去联系,时光流逝间,他们一位成了歌王,一位成为小说家,有趣的是他们都成了彼此的粉丝。谈及对于彼此作品的欣赏,两人开起了玩笑,周华健坦言更喜欢张大春早期的作品,“从《大说谎家》到《大唐李白》看得出他个人的成长,可新书前20多页好难读。这是好事,我相信我自己也是在音乐成熟了很多。”张大春则透露自己最早会唱的是《花心》,常常被他的歌洗脑,“有时候早上起来,耳边就开始回响《刀剑如梦》这样的歌,到了中午还丢不掉,恨死这个魔音传脑了,最多出现的就是他的歌。”
一直希望出一张以男人为主题的唱片的华健,在三年前决定要做一张专辑,“华健是初想者,2007年完成《水浒108》,他从头到尾参与,后来希望延展出一个概念,以原来的五六首歌发起想出了江湖这种概念,把我们的现实想象成江湖,就把它交付给我了。”张大春笑言,当时自己本以为只是要把“水浒”里合作过的东西重新做成一张,没想到那么复杂,“一口酒差点喷出来!”
两人在多次讨论之后,将创作主题定为“江湖”,借由“江湖”的各种面相,传递“侠”的核心精神与价值观,在周华健与张大春看来,人生无处不“江湖”,上公车站、去菜场都是江湖,在职场上也是每天在出入江湖。而他们做出的“江湖”是中国式的侠:“我们发现英文里没有‘江湖’,‘侠’更是没办法翻译到西方文化,这些是很中国的精神,是种中华文化传承,这个值得研究。”
在《江湖》这张专辑中的主打歌《泼墨》,无论是文字或音乐风格都超越了现今流行音乐的格局,歌词以一连串的历史典故拉开充满时间感的画布,历代英雄以独特的姿态在历史的画布上恣意挥洒,音乐上完全使用当代西方乐器,营造出充满民族特色的情境,貌似平静但实则前卫激昂。最出色的表现在于歌曲末段大段落的泼墨皴法,以吟唱的方式缓缓扬起,象征历史中所有的故事,最终都是一种意象,随着时间灰飞烟灭。
主持人华少在正式做主持人之前,曾经在演出公司工作过一段时间。他记得2003年他们在杭州做一场群星演唱会,周华健是嘉宾之一。那年正逢“非典”爆发,所有大型聚会被迫取消。他们邀请的七八组艺人里,只有周华健一个人退回了定金。当时周华健的经济公司说,因为这是天灾,是不可抗力。华少在一次节目中回忆起这件事情,对周华健感慨:“这笔钱给了我当时所在公司一条生路,因为我们把资金都垫出去了,如果没有你退回的钱,我们基本上就要关门了。”周华健说:“这样我反而是赚了。这不就是江湖吗?三杯然诺,五岳相形比较轻。”
“三杯然诺,五岳相形比较轻。”这正是他在《江湖》专辑里《侠客行》的歌词。在周华健的身上,就有着这样一种“侠”的精神。比如,他与滚石唱片公司之间的关系,在很长时间内他们是没有合约的,“这也是一种侠,我说过一辈子只有一个唱片公司,这其实没有很难,却很少人这么做。中间有几次,销量很好的时候,有人出到几百万美金让我跳槽,我也没跳。为什么我们每一件事都要白纸黑字?唱片不好,去哪里都不好。”
在《中国好歌曲》做导师,是周华健难得参加选秀节目,风格也偏向于慈爱型。“其实我觉得唱歌应该很快乐,为什么要比赛呢?”他看过其他电视选秀节目,最不愿意看到有选手被“毒舌”摧毁,每到这种时候他就会换台。“每个人都有表现的欲望,不应该被这样抨击。”他因此推掉过许多歌唱比赛做评委的机会。
曾经的周华健,远不如如今这般潇洒自如,有过很长时间的低潮期,并且饱受抑郁症困扰:“大概在2000年左右,那段时间我体能突然变得很差,上电视节目又要经常被提到好朋友和爸爸去世的事情。一不小心自己就已经年过四十,外面又有天灾人祸一大堆,一会儿淹水,一会儿台风,一会儿‘9·11’大楼倒下来了,我还官司缠身,真的很可怕。我想过要转行,但是发现自己除了唱歌什么都干不了,当老师也不行,连卖保险都不行。我那时候几乎到了要去看心理医生的阶段。”对于事业,对于人生,他都有些迷失了。
也正是那段低潮期,让周华健开始反思,让他更能够看清自己。“我经常建议别人在低潮的时候不要慌,但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时候一定得有人给自己一个当头棒喝。低潮到最后是什么?不也就是往上进步的空间吗?你在顺境的时候反而是最应该要担忧的时候,好日子不可能会长久的。”
意识到人生的苦短,自身的局限,周华健越来越有意识地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他是一个已经不需要证明自己事业有多成功、唱功有多出色的歌手,在音乐生涯的后期,能够在自己喜欢的方向上,尽情挥洒。就像《江湖》这张专辑,做了这么大胆的尝试,他已经感觉很开心,根本不奢求市场与奖项:“现在的我没有什么好怕的,做张唱片需要卖多少张、上几个排行榜,完全不是我会考量的,我有机会做出很不一样的唱片,哪怕需要一些时间才能被接受,懂了之后就会发现它的美和吸引力。我们的歌总在重复情绪,这次突破不敢说抛砖引玉,我大胆鼓励大家可以尝试这个方式做音乐。”
周华健说,完成了这个专辑,“我周华健,已经不再是以前的那个周华健了,即使要退休,我也没有遗憾了。”
周华健13年出的专辑以《江湖》为名,究竟《江湖》是什么呢?周华健自己曾分享说:“在上一张专辑《花旦》之后,来个很男人的主题是很好玩的,所以创作期间我刚好到国外工作,就很兴奋地和外国朋友聊起这个新计划,结果我发现英文里面没有‘江湖’这个词,也没有一个字能贴切地翻译‘侠’,我这才发现,这些精神就是很自然地在我们的文化传承里,即使不说古文,我们还是每个人都懂的。‘江湖’不是只有古惑仔、黑社会的江湖,其实在学校里、在家里,甚至在菜市场里,都是‘江湖’,都有信任、情义,都有人与人的相处;我觉得‘江湖’无所不在,‘江湖’就是人间。于是就一路和大春讨论这些概念,从男性的,到英雄好汉,到江湖,而到侠,侠就是这张专辑的精神:情义、信任、非暴力的,潇洒的,侠的生活观。”
上世纪80年代,身为制作助理的周华健和新锐青年作家张大春,两人曾在滚石办公室有过几面之缘,当周华健开始发片,两人便失去联系,时光流逝间,他们一位成了歌王,一位成为小说家,有趣的是他们都成了彼此的粉丝。谈及对于彼此作品的欣赏,两人开起了玩笑,周华健坦言更喜欢张大春早期的作品,“从《大说谎家》到《大唐李白》看得出他个人的成长,可新书前20多页好难读。这是好事,我相信我自己也是在音乐成熟了很多。”张大春则透露自己最早会唱的是《花心》,常常被他的歌洗脑,“有时候早上起来,耳边就开始回响《刀剑如梦》这样的歌,到了中午还丢不掉,恨死这个魔音传脑了,最多出现的就是他的歌。”
一直希望出一张以男人为主题的唱片的华健,在三年前决定要做一张专辑,“华健是初想者,2007年完成《水浒108》,他从头到尾参与,后来希望延展出一个概念,以原来的五六首歌发起想出了江湖这种概念,把我们的现实想象成江湖,就把它交付给我了。”张大春笑言,当时自己本以为只是要把“水浒”里合作过的东西重新做成一张,没想到那么复杂,“一口酒差点喷出来!”
两人在多次讨论之后,将创作主题定为“江湖”,借由“江湖”的各种面相,传递“侠”的核心精神与价值观,在周华健与张大春看来,人生无处不“江湖”,上公车站、去菜场都是江湖,在职场上也是每天在出入江湖。而他们做出的“江湖”是中国式的侠:“我们发现英文里没有‘江湖’,‘侠’更是没办法翻译到西方文化,这些是很中国的精神,是种中华文化传承,这个值得研究。”
在《江湖》这张专辑中的主打歌《泼墨》,无论是文字或音乐风格都超越了现今流行音乐的格局,歌词以一连串的历史典故拉开充满时间感的画布,历代英雄以独特的姿态在历史的画布上恣意挥洒,音乐上完全使用当代西方乐器,营造出充满民族特色的情境,貌似平静但实则前卫激昂。最出色的表现在于歌曲末段大段落的泼墨皴法,以吟唱的方式缓缓扬起,象征历史中所有的故事,最终都是一种意象,随着时间灰飞烟灭。
主持人华少在正式做主持人之前,曾经在演出公司工作过一段时间。他记得2003年他们在杭州做一场群星演唱会,周华健是嘉宾之一。那年正逢“非典”爆发,所有大型聚会被迫取消。他们邀请的七八组艺人里,只有周华健一个人退回了定金。当时周华健的经济公司说,因为这是天灾,是不可抗力。华少在一次节目中回忆起这件事情,对周华健感慨:“这笔钱给了我当时所在公司一条生路,因为我们把资金都垫出去了,如果没有你退回的钱,我们基本上就要关门了。”周华健说:“这样我反而是赚了。这不就是江湖吗?三杯然诺,五岳相形比较轻。”
“三杯然诺,五岳相形比较轻。”这正是他在《江湖》专辑里《侠客行》的歌词。在周华健的身上,就有着这样一种“侠”的精神。比如,他与滚石唱片公司之间的关系,在很长时间内他们是没有合约的,“这也是一种侠,我说过一辈子只有一个唱片公司,这其实没有很难,却很少人这么做。中间有几次,销量很好的时候,有人出到几百万美金让我跳槽,我也没跳。为什么我们每一件事都要白纸黑字?唱片不好,去哪里都不好。”
在《中国好歌曲》做导师,是周华健难得参加选秀节目,风格也偏向于慈爱型。“其实我觉得唱歌应该很快乐,为什么要比赛呢?”他看过其他电视选秀节目,最不愿意看到有选手被“毒舌”摧毁,每到这种时候他就会换台。“每个人都有表现的欲望,不应该被这样抨击。”他因此推掉过许多歌唱比赛做评委的机会。
曾经的周华健,远不如如今这般潇洒自如,有过很长时间的低潮期,并且饱受抑郁症困扰:“大概在2000年左右,那段时间我体能突然变得很差,上电视节目又要经常被提到好朋友和爸爸去世的事情。一不小心自己就已经年过四十,外面又有天灾人祸一大堆,一会儿淹水,一会儿台风,一会儿‘9·11’大楼倒下来了,我还官司缠身,真的很可怕。我想过要转行,但是发现自己除了唱歌什么都干不了,当老师也不行,连卖保险都不行。我那时候几乎到了要去看心理医生的阶段。”对于事业,对于人生,他都有些迷失了。
也正是那段低潮期,让周华健开始反思,让他更能够看清自己。“我经常建议别人在低潮的时候不要慌,但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时候一定得有人给自己一个当头棒喝。低潮到最后是什么?不也就是往上进步的空间吗?你在顺境的时候反而是最应该要担忧的时候,好日子不可能会长久的。”
意识到人生的苦短,自身的局限,周华健越来越有意识地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他是一个已经不需要证明自己事业有多成功、唱功有多出色的歌手,在音乐生涯的后期,能够在自己喜欢的方向上,尽情挥洒。就像《江湖》这张专辑,做了这么大胆的尝试,他已经感觉很开心,根本不奢求市场与奖项:“现在的我没有什么好怕的,做张唱片需要卖多少张、上几个排行榜,完全不是我会考量的,我有机会做出很不一样的唱片,哪怕需要一些时间才能被接受,懂了之后就会发现它的美和吸引力。我们的歌总在重复情绪,这次突破不敢说抛砖引玉,我大胆鼓励大家可以尝试这个方式做音乐。”
周华健说,完成了这个专辑,“我周华健,已经不再是以前的那个周华健了,即使要退休,我也没有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