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学校教育的主要行为,学习方式也是学校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教育研究的重要对象。它与课程、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学习结果也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新一轮课程改革把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到一个相当高的高度来强调。下面,我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以学生的活动为基础,谈谈认识与体会。
1.形成“活动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模式
所谓活动情境,就是把儿童置于研究现实的未知问题的活动气氛中,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中学习数学。例如创设了诸如生活的活动情境,动手操作的活动情境,实践体验的活动情境……把学生引入情境中来,使学生意识到活动中问题的存在,从而开动脑筋去在实践活动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建立模型是指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模式。解释与应用是指学生把实践活动中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达到学以致用。这样的实践活动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利于学生身心愉快地发展。例如: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我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考虑,结合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情境,在数学课堂上设计“小机灵、购物品”的数学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能正确地读出商品的标价,知道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实际表示的钱数,轻松愉快地购自己喜欢的物品。当学生热情高涨的时候,我趁热打铁,让学生自己结合教材进行探究和讨论:“这些数有什么特征?”“这些数又叫什么数?”“你会读、写小数吗?”等问题。这时学习小数已经成为学生的自身需要,他们主动参与、主动探索,逐步建立数学知识。课后,又能把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之中,达到学以致用。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设计数学问题,造成学生的认识冲突,主动地参与到“矛盾冲突——探究发现——解决问题——获得愉悦”的学习过程中去。这样,教师在活动中架起了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个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联系的桥梁,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获得具体分析的感受,激起相应的学习情绪,实现了数学的再创造。
2.采用“分组合作——研究讨论——交流总结”的学习方式
合作、研究、交流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不是一种顺从,而是一种相互认同,相互接纳,学生共同学习、生活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参与合作、研究、交流的精神是教学活动中改善学习方式的重要一环。活动教学过程不只是预设计划的执行过程,不仅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还应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活动。活动教学对于学生的个体发展来说,它的优越性就在于学习集体的交互作用、互相影响。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我先让学生回顾探寻“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过程,再提出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试着自己发现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我重点观察了一个小组的讨论学习:一开始,学生在原有学习经验的影响下,从数的个位寻找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结果无功而返。过一会儿,一个兴奋的声音打破了小组的沉默,一个小女孩挺有把握地说:“21、24、27这三个数能被3整除,这三个数的个位分别是1、4、7,是不是个位是1、4、7的数能被3整除?话音未落,马上有同学举出反例:31、34、37这三个数的个位是1、4、7,但都不能被3整除!小组讨论再次陷入低谷。同学们在纸上涂着画着,处在思维的困惑之中。这时,有个小男孩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高兴地说:“21、24、27这三个数的个位和十位颠倒位置,变成12、42、72,这些数同样能被3整除!”这个发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谓是质的飞跃,为最终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方向。“31、34、37这三个数个位与十位换位后,还是不能被3整除。”有的同学马上补道。沿着这条思路,小组内的其他学生不断举出一些数字,从各个角度加以探索验证,把其中能被3整除的数归结起来看,发现个位数不能作为能被3整除的标志,而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就是把个位和十位数加起来的和必须能被3整除。这样的合作、研究、交流的学习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山重水复。在共同的学习中,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学会怎样与他人合作、研究和交流。不仅实现了思想交锋,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合作、研究和交流中学会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实现学习互补,增强了合作意识,提高了交往能力。
3.鼓励思维求异,张扬学生个性
一个问题往往会有多种解法,不同的人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运用策略也不尽相同。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呵护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萌芽,对于新奇的想法,我们要保护与鼓励;要给学生创造“异想天开”的机会,决不要随便地加以否定。在活动中,学生遇到挫折时,我们要增强他们百折不挠的信心和勇气,使学生敢于提出想法,鼓励他们进行创新的尝试,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主动地探求知识,多方式、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达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我设计这样的实践活动:给你一个硬币,你可以选择多种工具,设计多种测量方法,找出它的圆心,画出它的直径,量出直径的长度,比比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好。同学们就像一群“小小的科技工作者”在研究问题,一本正经地做实验,有的说:“我用直尺测量,最长的一条线段就是它的直径;直径的中点就是圆心。”有的说:“我有一种更快的方法:把硬币放在直尺的边沿上,再用两个三角板的直角边在硬币的两边一夹,就可得出直径的长度。把硬币跟两边三角板的两个触点用线段连接起来,就是它的直径,再找出中心点就是圆心。”还有的说:“先在硬币外面画一个正方形,再画正方形的对角线找到圆心,画出直径,最后用直尺量出直径的长度。”等等。每种测量方法都体现了一种思维方式,这样,多种思维方式达到了同一目的,这种历程不正是我们成长的足迹吗?
4.培养数学情感,激发创造热情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更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情感和态度的培养。那么,如何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让积极的、健康的情感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催化剂?我认为只有在生活中学数学,在活动中学数学,有利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数学的结论是抽象的,但数学课不是抽象的。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尽可能给学生一个可以展示自己的空间,一个想象的空间。在这个广阔的空间里,交流感情,碰撞出创造的火花。例如:教学“认识人民币”,学生学完“1元=10角,1角=10分”后,我引导他们思考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一句话激起了千层浪,激发了学生的数学情感,学生纷纷说:“我知道1元还可以等于2个5角。”“1角等于5个2分。”……有一位学生甚至站起来说:“我发现1元还等于10个10分,就是100分。”这位同学能从“1元=10角,1角=10分”中推导出新的关系式:1元=100分,可见其思维的流畅性、创造性。学生们都能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接着,我不拘泥于教材的限定,设计了“开银行,购物品”的实践活动。当“顾客”拿着1元钱来找“小小工作人员”(全体同学)换零钱时,大家是各显神通,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换钱方法,如:2张5角的;5张2角的; 1张2角、3张1角和1张5角的……有的同学甚至换到以分为单位的,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课堂也因此引发出学生的生命活力。学生掌握了钱与钱的等价交换,但生活中更需要钱与物的等价交换——买卖东西。于是,在活动中,我又腾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活动演练中学习“买东西”。学生在活动中识别商品,看标价对话,拿钱找钱,并初步学会识别假币,懂得要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加深了对人民币的认识,掌握了一定的生活技能。在此基础上布置学生回家帮爸爸妈妈购买物品,达到了“虽课已尽,但学习仍在延伸”的效果。
1.形成“活动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模式
所谓活动情境,就是把儿童置于研究现实的未知问题的活动气氛中,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中学习数学。例如创设了诸如生活的活动情境,动手操作的活动情境,实践体验的活动情境……把学生引入情境中来,使学生意识到活动中问题的存在,从而开动脑筋去在实践活动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建立模型是指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模式。解释与应用是指学生把实践活动中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达到学以致用。这样的实践活动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利于学生身心愉快地发展。例如: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我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考虑,结合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情境,在数学课堂上设计“小机灵、购物品”的数学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能正确地读出商品的标价,知道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实际表示的钱数,轻松愉快地购自己喜欢的物品。当学生热情高涨的时候,我趁热打铁,让学生自己结合教材进行探究和讨论:“这些数有什么特征?”“这些数又叫什么数?”“你会读、写小数吗?”等问题。这时学习小数已经成为学生的自身需要,他们主动参与、主动探索,逐步建立数学知识。课后,又能把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之中,达到学以致用。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设计数学问题,造成学生的认识冲突,主动地参与到“矛盾冲突——探究发现——解决问题——获得愉悦”的学习过程中去。这样,教师在活动中架起了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个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联系的桥梁,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获得具体分析的感受,激起相应的学习情绪,实现了数学的再创造。
2.采用“分组合作——研究讨论——交流总结”的学习方式
合作、研究、交流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不是一种顺从,而是一种相互认同,相互接纳,学生共同学习、生活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参与合作、研究、交流的精神是教学活动中改善学习方式的重要一环。活动教学过程不只是预设计划的执行过程,不仅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还应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活动。活动教学对于学生的个体发展来说,它的优越性就在于学习集体的交互作用、互相影响。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我先让学生回顾探寻“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过程,再提出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试着自己发现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我重点观察了一个小组的讨论学习:一开始,学生在原有学习经验的影响下,从数的个位寻找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结果无功而返。过一会儿,一个兴奋的声音打破了小组的沉默,一个小女孩挺有把握地说:“21、24、27这三个数能被3整除,这三个数的个位分别是1、4、7,是不是个位是1、4、7的数能被3整除?话音未落,马上有同学举出反例:31、34、37这三个数的个位是1、4、7,但都不能被3整除!小组讨论再次陷入低谷。同学们在纸上涂着画着,处在思维的困惑之中。这时,有个小男孩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高兴地说:“21、24、27这三个数的个位和十位颠倒位置,变成12、42、72,这些数同样能被3整除!”这个发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谓是质的飞跃,为最终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方向。“31、34、37这三个数个位与十位换位后,还是不能被3整除。”有的同学马上补道。沿着这条思路,小组内的其他学生不断举出一些数字,从各个角度加以探索验证,把其中能被3整除的数归结起来看,发现个位数不能作为能被3整除的标志,而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就是把个位和十位数加起来的和必须能被3整除。这样的合作、研究、交流的学习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山重水复。在共同的学习中,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学会怎样与他人合作、研究和交流。不仅实现了思想交锋,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合作、研究和交流中学会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实现学习互补,增强了合作意识,提高了交往能力。
3.鼓励思维求异,张扬学生个性
一个问题往往会有多种解法,不同的人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运用策略也不尽相同。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呵护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萌芽,对于新奇的想法,我们要保护与鼓励;要给学生创造“异想天开”的机会,决不要随便地加以否定。在活动中,学生遇到挫折时,我们要增强他们百折不挠的信心和勇气,使学生敢于提出想法,鼓励他们进行创新的尝试,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主动地探求知识,多方式、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达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我设计这样的实践活动:给你一个硬币,你可以选择多种工具,设计多种测量方法,找出它的圆心,画出它的直径,量出直径的长度,比比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好。同学们就像一群“小小的科技工作者”在研究问题,一本正经地做实验,有的说:“我用直尺测量,最长的一条线段就是它的直径;直径的中点就是圆心。”有的说:“我有一种更快的方法:把硬币放在直尺的边沿上,再用两个三角板的直角边在硬币的两边一夹,就可得出直径的长度。把硬币跟两边三角板的两个触点用线段连接起来,就是它的直径,再找出中心点就是圆心。”还有的说:“先在硬币外面画一个正方形,再画正方形的对角线找到圆心,画出直径,最后用直尺量出直径的长度。”等等。每种测量方法都体现了一种思维方式,这样,多种思维方式达到了同一目的,这种历程不正是我们成长的足迹吗?
4.培养数学情感,激发创造热情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更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情感和态度的培养。那么,如何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让积极的、健康的情感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催化剂?我认为只有在生活中学数学,在活动中学数学,有利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数学的结论是抽象的,但数学课不是抽象的。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尽可能给学生一个可以展示自己的空间,一个想象的空间。在这个广阔的空间里,交流感情,碰撞出创造的火花。例如:教学“认识人民币”,学生学完“1元=10角,1角=10分”后,我引导他们思考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一句话激起了千层浪,激发了学生的数学情感,学生纷纷说:“我知道1元还可以等于2个5角。”“1角等于5个2分。”……有一位学生甚至站起来说:“我发现1元还等于10个10分,就是100分。”这位同学能从“1元=10角,1角=10分”中推导出新的关系式:1元=100分,可见其思维的流畅性、创造性。学生们都能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接着,我不拘泥于教材的限定,设计了“开银行,购物品”的实践活动。当“顾客”拿着1元钱来找“小小工作人员”(全体同学)换零钱时,大家是各显神通,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换钱方法,如:2张5角的;5张2角的; 1张2角、3张1角和1张5角的……有的同学甚至换到以分为单位的,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课堂也因此引发出学生的生命活力。学生掌握了钱与钱的等价交换,但生活中更需要钱与物的等价交换——买卖东西。于是,在活动中,我又腾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活动演练中学习“买东西”。学生在活动中识别商品,看标价对话,拿钱找钱,并初步学会识别假币,懂得要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加深了对人民币的认识,掌握了一定的生活技能。在此基础上布置学生回家帮爸爸妈妈购买物品,达到了“虽课已尽,但学习仍在延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