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1966年至1967年中国现代历史上爆发了史无前例的“资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赋予了舞蹈艺术别样的生机。本文将从舞剧《白毛女》和《红色娘子军》两部芭蕾舞剧中分析,文革时期舞蹈艺术的艺术标准。
【关键词】文革时期;舞蹈艺术标准;政治形态;戏剧性
1966年,中国现代历史上爆发了史无前例的“资产阶级文化大革命”,1976年结束,历时整整十年。这一历史时期的舞蹈艺术的创作处于特殊的发展时期。舞蹈形式的艺术广为传播,而且广为群众所接受,群众参与程度高,艺术创作无论是主题还是艺术形式都呈现出高度“大众化”的审美趣味。
一、政治形态与艺术的完美整合
艺术归根结底是要表现人的,而政治生活渗透到了人的各个生活领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观念给予强烈的影响,并且会将人的性格、特质突出且直白的展现出来,这也就使艺术与政治发生了阻隔不断的联系。通常来讲,一定的经济,通过政治,决定着艺术的性质和发展;而一定的艺术,又会反过来通过政治,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艺术与政治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大方向是相同的,无论是社会主义政治与社会主义艺术,还是资本主义政治与资本主义艺术,都是朝着同一个经济基础的目标发生作用的,所以它们之间也同样有着相互保护的作用。然而在文革这一特殊时期,“艺术为政治服务”的口号曾被夸大并且将它绝对化,将“艺术”与“政治”等同起来,将艺术的其他社会功能忽略甚至取消了,这是一种简单化的表现。
《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作为传统舞剧的一种艺术表现载体,时下存在必定有它的理由,只有对应于那个特定的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等客观语境,方可体现它的价值和意义。那么,这是一种宣扬社会思想的政治手段,还是秉承传统文化的艺术载体呢?
纵观20世纪50,60年代,作为身体语言的艺术形式,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作为政治思想的表现载体,必然会呈现出这样的历史使命。中国民族舞剧也正是带着这样一种使命完成己任,完成了传统语境下的政治形态与艺术的整合,文化色彩与语言资源的整合,传统认同和时代使命的整合,在这个时期所诞生的一系列早起作品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呈现了中国这个特定时期的审美标准和时代任务,成功的将西方芭蕾搬上中国舞台,也完美的将时代赋予的政治说教任务完成。
二、戏剧性舞剧,清晰易懂
“戏剧性舞剧是按照戏剧的艺术特性来创作的舞剧,即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通过戏剧性的矛盾冲突来塑造不同的人物性格,它是舞剧发展历史上的主要的审美形式。”《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在中国舞剧艺术发展里程中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演出场次三千多场,可谓世界之最。它们的生命力正是中国特色的审美形式,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国人观赏剧目的时候往往习惯于欣赏有头有尾、层次分明、清洁清晰、前后呼应的结构。而这两部舞剧的编导则都是注重了这一中国特色。在《红色娘子军》中编导以吴清华奴役---反抗---参军---成长为主线,表现了革命者的崇高的理想与信念,折射出人民解放军成长壮大,无坚不摧的力量。观众们也被环环紧扣的情节做吸引,紧随着清华的命运,悲,愤,忧,喜恰似一种经历,一种净化,一种震撼。在这里我们也不得不说,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编创出的舞剧作品,可以让几亿国人,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农民都可以看懂编创者想要表达的意图,这着实是一种境界。直到今日,这种境界又是多少舞蹈创作者可望而不可及的呢。我们不得不感叹,编导们独特的视角和高超的技法。
三、西方芭蕾与本土特色完美结合
在《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中编导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中国的传统戏曲、中国古典舞、民间舞以及武术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动作形式融入芭蕾动作中,更加形象生动的表现了这部中国化的芭蕾舞剧作品,也生动的刻画了发生在中国历史上发生的一段段的阶级斗争的故事,中西两种艺术形式的相互维系,造就了舞剧意义丰满了许多感人的桥段。而编导们在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时候也独具匠心的用动作形式来刻画典型性的人物形象。通过对西方芭蕾动作与具有中国特点的肢体语言形式的有机结合,使得芭蕾的表现形式更加本土化,让观众更加容易接受这个外来的舞种。而故事题材的选择则更加深了舞蹈动作民族化、革命化的烙印。
结语
我们又不得不承认,由于文革时期的思想偏激使得芭蕾艺术未能更好的在中国迈出更加踏实的第一步,使得后期的中国芭蕾创作遇到瓶颈。但是也恰恰由于这个特殊时期,使得芭蕾艺术在进入我国初期得到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以及认可。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有着他本身的双面性。我们既不能一味的褒奖,更不能一味的否认。
【参考文献】
[1]杨洁.芭蕾舞剧《白毛女》创作史话[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
[2]冯双白,茅慧.中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关键词】文革时期;舞蹈艺术标准;政治形态;戏剧性
1966年,中国现代历史上爆发了史无前例的“资产阶级文化大革命”,1976年结束,历时整整十年。这一历史时期的舞蹈艺术的创作处于特殊的发展时期。舞蹈形式的艺术广为传播,而且广为群众所接受,群众参与程度高,艺术创作无论是主题还是艺术形式都呈现出高度“大众化”的审美趣味。
一、政治形态与艺术的完美整合
艺术归根结底是要表现人的,而政治生活渗透到了人的各个生活领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观念给予强烈的影响,并且会将人的性格、特质突出且直白的展现出来,这也就使艺术与政治发生了阻隔不断的联系。通常来讲,一定的经济,通过政治,决定着艺术的性质和发展;而一定的艺术,又会反过来通过政治,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艺术与政治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大方向是相同的,无论是社会主义政治与社会主义艺术,还是资本主义政治与资本主义艺术,都是朝着同一个经济基础的目标发生作用的,所以它们之间也同样有着相互保护的作用。然而在文革这一特殊时期,“艺术为政治服务”的口号曾被夸大并且将它绝对化,将“艺术”与“政治”等同起来,将艺术的其他社会功能忽略甚至取消了,这是一种简单化的表现。
《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作为传统舞剧的一种艺术表现载体,时下存在必定有它的理由,只有对应于那个特定的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等客观语境,方可体现它的价值和意义。那么,这是一种宣扬社会思想的政治手段,还是秉承传统文化的艺术载体呢?
纵观20世纪50,60年代,作为身体语言的艺术形式,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作为政治思想的表现载体,必然会呈现出这样的历史使命。中国民族舞剧也正是带着这样一种使命完成己任,完成了传统语境下的政治形态与艺术的整合,文化色彩与语言资源的整合,传统认同和时代使命的整合,在这个时期所诞生的一系列早起作品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呈现了中国这个特定时期的审美标准和时代任务,成功的将西方芭蕾搬上中国舞台,也完美的将时代赋予的政治说教任务完成。
二、戏剧性舞剧,清晰易懂
“戏剧性舞剧是按照戏剧的艺术特性来创作的舞剧,即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通过戏剧性的矛盾冲突来塑造不同的人物性格,它是舞剧发展历史上的主要的审美形式。”《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在中国舞剧艺术发展里程中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演出场次三千多场,可谓世界之最。它们的生命力正是中国特色的审美形式,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国人观赏剧目的时候往往习惯于欣赏有头有尾、层次分明、清洁清晰、前后呼应的结构。而这两部舞剧的编导则都是注重了这一中国特色。在《红色娘子军》中编导以吴清华奴役---反抗---参军---成长为主线,表现了革命者的崇高的理想与信念,折射出人民解放军成长壮大,无坚不摧的力量。观众们也被环环紧扣的情节做吸引,紧随着清华的命运,悲,愤,忧,喜恰似一种经历,一种净化,一种震撼。在这里我们也不得不说,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编创出的舞剧作品,可以让几亿国人,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农民都可以看懂编创者想要表达的意图,这着实是一种境界。直到今日,这种境界又是多少舞蹈创作者可望而不可及的呢。我们不得不感叹,编导们独特的视角和高超的技法。
三、西方芭蕾与本土特色完美结合
在《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中编导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中国的传统戏曲、中国古典舞、民间舞以及武术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动作形式融入芭蕾动作中,更加形象生动的表现了这部中国化的芭蕾舞剧作品,也生动的刻画了发生在中国历史上发生的一段段的阶级斗争的故事,中西两种艺术形式的相互维系,造就了舞剧意义丰满了许多感人的桥段。而编导们在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时候也独具匠心的用动作形式来刻画典型性的人物形象。通过对西方芭蕾动作与具有中国特点的肢体语言形式的有机结合,使得芭蕾的表现形式更加本土化,让观众更加容易接受这个外来的舞种。而故事题材的选择则更加深了舞蹈动作民族化、革命化的烙印。
结语
我们又不得不承认,由于文革时期的思想偏激使得芭蕾艺术未能更好的在中国迈出更加踏实的第一步,使得后期的中国芭蕾创作遇到瓶颈。但是也恰恰由于这个特殊时期,使得芭蕾艺术在进入我国初期得到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以及认可。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有着他本身的双面性。我们既不能一味的褒奖,更不能一味的否认。
【参考文献】
[1]杨洁.芭蕾舞剧《白毛女》创作史话[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
[2]冯双白,茅慧.中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