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帮助老年人适应社会转型并重新融入社会,不仅有利于化解社会危机,促进社会发展,而且能够满足老年人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文章从教育学视角入手,以江苏省经济欠发达的苏北农村为例,分析农村老年教育的影响因素,试图探索出适合苏北农村老年人参与教育的途径,以期为我国农村老年教育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苏北农村 老年教育 现状 影响因素 途径新探
【中图分类号】G777 【文献标识码】A
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活动,成为人类文明发展最强劲的助推力,我国要如期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就必须普及教育,提高全民的教育水平,这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所决定的。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医疗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寿命普遍地延长。据民政部《2013年社会服务发展統计公报》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0243万人,占总人口的14.9%,大约每7人当中就有1位老年人,我国已迎来第一个老年增长高峰期。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解决人口结构变化所带来的矛盾与问题亟待解决,为此,国家一方面反复修改与完善《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切实保障老年人的权益,另一方面也在加强终身教育理论的推广与实施,意在进一步提高老年人应对危机与挑战的能力,也为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各级政府和学者也在一定程度上树立起应对老龄化社会的责任感意识,加快农村老年文化建设的步伐。然而,笔者在理论研究中发现,我国城市及国外老年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领域的研究日益丰富,但我国农村老年教育研究领域却很少有人问津。鉴于此,文章以江苏省苏北农村老年教育为对象,试图填补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以期为农村老年教育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苏北农村老年教育现状
江苏省作为我国东部现代化进程发展较快的省份,也同样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根据江苏省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可以看出:从人口代际年龄构成上看,“老年人基数大、人口老龄化进程快”,而“老龄化比重农村远远大于城市,‘空巢老人’日趋增多。”面临这一严峻现实,在江苏城市以及苏南农村,人们正在改变对老年人持有的“刻板印象”,对老年人的期望值也在提高,老年人自我的身份认同感得到满足,老年人接受继续教育的自觉性也在提高,终身教育理论在现实中得到一定程度地实施。
在苏北农村,以淮安市为例,截至到2013年底,农村中小学基本达到合格学校标准,校园网覆盖率达75%,与九年制义务教育发展不相匹配的是农村老年人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城市和发达地区,农村老年人教育发展较为缓慢,甚至有的地方还处于盲区。为了更加真实客观地了解苏北农村老年人教育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探索农村老年教育的有效途径,笔者采取实地走访与发放问卷进行抽样数据统计相结的方式,共发放问卷3000份,收回问卷2787分,有效比92.9%。调查对象为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五市的农村老年人,历时六个月。在对苏北农村老年人的基本情况与教育状况进行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认为制约苏北农村老年人参与教育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在长期的社会塑形中,“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加之农村老年人自我认知的主观能动性较差,所以他们容易受社会对老年人的“刻板印象”的影响。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家人对老年人参加培训的支持率仅占5.2%。而在受访的老年人中,当问到“如果你有机会参加老年教育培训,你将会参加么?”时,有67.3%的老年人回答“不好意思参加培训”。
第二,苏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农村老年人教育经费相对不足。笔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受访者中因教育经费受制而不能参加教育培训占比达21.9%。
第三,地方各级政府对农村老年教育不够重视,具体表现在:首先,组织的老年教育培训活动不多。在调查走访中发现,仅有19.8%的乡镇村委组织过老年教育培训活动;在受访的老年人中,从来没有机会参加教育活动的占比35.9%,偶尔有机会参加教育活动的占39.8%。其次,农村老年人教育公共产品建设严重不足。笔者在调查走访过程中发现,苏北乡镇有老年教育培训机构的仅占19%。最后,表现为师资队伍建设严重滞后。
第四,农村老年人教育培训不能真正满足老年人的需要,难以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为此,探索出农村地区尤其是苏北地区农村老年人教育的新途径,在“老有所学”的基础上促进“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这不仅可以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人力资源,解决江苏省进一步发展经济和繁荣文化的瓶颈,而且能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克服伴随年龄增长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实现老年人满足自我价值需要的愿望,从而提高老年人的幸福生活指数。只有这样,才能在发挥农村文化优势资源的同时,弥补短板的缺陷,从而为更好地加快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克服农村老年人参与教育的认知障碍
在传统文化中,“老年”成为老朽无用、老弱无力和失去创造力的代名词,他们只能在依赖社会和他人中终其一生。这种传统的思维模式到了现代,又受到进化论思想的影响,加深了对老年人的认知偏见。我国文化巨匠鲁迅早年笃定进化论思想,就在改造国民性的启蒙道路上走了一段弯路。诚然,从人的一生来说,老年会带来身体之弱,但这不是老化无用的征兆,这种偏见不仅带有很大的社会制造的成分,而且还混淆了老年与老年人的概念。即使有的老年人健康状况大不如前,也并不影响他们的心智。老年人不仅可以有为,而且可以大有作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西塞罗在他老年时写的著作《论老年·友谊·责任》中,义正言辞地反驳了老而无用的观点,认为:人在经过少不更事和摸索阶段的青年时期,到了中年时期人生的目标才日渐清晰,到了老年阶段,学习时间更为宽裕。同时经过前半生的反省、总结和积累,思想才会变得更为成熟。事实也证明,到了老年时期,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比比皆是,如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一批在十年文革中被剥夺了学习权利的中老年知识分子,他们通过继续学习,成为各行各业的领袖,并培养了一大批学子,成为推动中国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先锋队。 我国要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既定目标,在向农村嵌入外来先进理念、输入新鲜血液的同时,重中之重须要催生农村内在活力。随着农村强壮劳动力资源的纷纷外流,要构建起农村的生态链,就必须先补短板,提升农村老年人的知识层次,这就必须加强老年人教育的力度与厚度。
然而在苏北农村,大多数老年人在早年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他们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笔者通过抽样调查,得出的统计数据为:小学以下学历的占比32.6%,小学学历的占比33.6%,初中学历的占比23.7%,高中及以上学历的仅占10%。文化水平的低下,又使得他们容易受历史条件和客观环境的影响,很少能自为地去接受再教育,这造成了他们实际承担的事务与其知识结构不相匹配的矛盾。要解决这一悖论,就必须纠正农村老年人自我认知的偏差,让老年人从集体无意识的禁锢中走出來,能动地参加教育培训。建议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加强宣传,使老年人认识到接受再教育的重要性。二是说服家人,做好老年人的思想工作。三是实行激励机制,增强农村老年人自为参加教育活动的信心的同时,提高其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
夯实农村老年人接受教育培训的经济基础
我国春秋时著名的政治家管仲笃定“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马克思通过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的科学论断,进一步论证了管仲的观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了老年人社会保障的力度,然而受地方经济的影响,苏北与苏南甚至苏中还有很大的差距。苏北农村老年人的社会福利相对较少,为了解决养老问题,他们基本上还是依赖于子女,这就使得老年人处于整个经济链的末端。
笔者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发现,苏北农村老年人的月开支在100元以下的占比21%,100~200元以下的占比29.7%,200-300元的占比16.5%,300元以上的仅占32.8%,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他们自为接受教育的障碍。苏北农村老年人年教育经费支出为零的占比高达21.9%,在1~50元的占比24.2%,在51~100元的占比21.1%,在101-150占比11.7%,在151~200元的占比3.9%,在201~250元的占比7.0%,在251~300元的占比5.5%,而在301~350元的占比仅1.6%,在351元以上的仅占3.1%。笔者在调查走访中,当问到“您参加老年教育互动的主要障碍是什么”的时候,回答“因费用过高”的比例也达到14.1%。要突破这一瓶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政府统筹,把老年人教育经费保障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中。二是发展经济,提高老年人的收入水平。三是区间调控,均衡教育经费。四是社会支援,多渠道筹集老年教育经费。
形成合理有效的农村老年教育体系
国家机器处于上层建筑的最顶端,无疑对文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英国著名的学者弗朗西斯·马尔赫恩(Francis Mulhern)深刻地阐述了文化与政治的关系,认为在阶级社会中,所有文化都包含有着政治价值,但其价值应对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通俗地讲,即政治作为以公共权力为目的或是借助于公共权力而实施的活动,无疑应该对文化建设起着积极作用。中国共产党自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在为提高民众的文化水平,唤醒工人、农民的觉醒,使得人民群众翻身做主而不懈地抗争与奋斗着。为此,我党的创始人纷纷举办农民学校,毛泽东曾于1926年回到韶山开办农民夜校,成为中国共产党开启农民教育的先驱者之一,为提高农民素质,缩短城乡差距开了一个好头。这之后,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各级政府积极探索中国农民教育的新路径。然而,与农民教育已经趋于成熟不同的是,各级政府对老年教育的重视还不够,就江苏而言,苏北农村这种现象尤为突出。要解决这一问题,苏北各级政府必须大功夫、下大力气,方能化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危机,这也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为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转变观念,以战略的高度把老年教育与九年制义务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
第二,鼓励地方各级政承担起老年教育职责,并把老年教育培训活动纳入其考核体系之中,完善监督机制。并制定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参加老年教育的政策。
第三,完善苏北老年人教育设施。教育设施是苏北农村老年人参加教育活动的物质载体,没有这些物质载体,苏北农村老年人参加教育培训活动的愿望与需求就不能得到满足。为此,苏北各级政府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动员各方力量,改革融资体系,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村、乡级老年人教育设施的建设中来,完善苏北农村农村老年人参与教育培训的需要。
第四,加强苏北农村老年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师资力量是发展教育的根本保证。改革开放伊始,我国就加大了师资队伍的培养,甚至为了鼓励学生报考师范院校,在政策和待遇上给予多种优惠。经过近四十年的努力,今天,我国各类师资队伍建设渐趋完善与成熟。据相关报道,截至2013年,全国已有52万所学校,共有幼儿园、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高等教育、特殊教育、工读学校等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1476.82万人,从而保证了2.57亿在校学生的教学,形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然而与此形成反差的是,虽然老年人口数量增长速度在加快,却几乎没有老年教育专任教师,在农村连兼职教师都难以请到,更谈不上保证教育质量,这远远满足不了老年人的教育需要。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国必须在老年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上下大功夫。一要借鉴我国早年农民教育开办成功的先例,鼓励大家向梁漱溟、晏阳初等有志于农民教育学习投身于老年教育中来。二要在政策和待遇上给予愿意从事老年教育的学者以优惠待遇。三做好完善老年教育队伍培养和选拔体系。在苏北农村,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可以根据苏北农村的实际情况,分两步走,第一步可以先鼓励高学历的社会工作者和优秀的教师兼职做老年教育。第二步通过地方培养与引进相结合,逐渐充实苏北农村老年人教师队伍。
根据实际,开展灵活多样的教育活动 只有为教育主体量体裁衣,才能做到教学相长,这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农村老年教育因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就决定了必须开展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笔者在对苏北农村老年人的调查走访中发现,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各异,知识结构差别很大,生活环境、生活阅历大不相同,兴趣爱好殊异,心理感受和认知能力也不同,因此在向发达地区的农村老年教育进行学习的同时,还要根据苏北农村不同特点的老年人,设置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
第一,因时因地而择,开展灵活多样的教育活动在苏北农村,由于大多数强壮劳动力外出打工,老年人承担起干农活、接送孙子女上学、照顾年幼的孙子女等繁杂的事务,加大了农村老年人集中参加教育活动的难度,加之他们基本不會网络,不能发挥远程教育灵便的特点。苏北农村老年人生活方式上这种随机性、分散性的特点,要求教育工作者能不辞辛苦,随时把教育活动安排在农家小院、学校或田间地头。
第二,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实行教育内容的多样化。要根据农村老年人的特点,实施“T”型教育模式,即在教育内容上既要有广度的拓宽,又要针对老年人不同的特点,拓展教育深度。举例来说,笔者在苏北农村调查中走访痛心地发现,由于老年人的教育意识单薄和教育水平的欠缺,而我们的各级政府习惯于全盘照搬城市的教育模式,就使得“留守儿童”成为“问题儿童”的案例比比皆是,这就是没有根据实际情况从而造成了教育目标的偏离。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真正地走近农村老年人,观察倾听他们的教育需要,唯有如此,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方能做到有的放矢。
综上所述,农村老年人教育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老年人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就需要政府、社会和农村老年人共同努力,在向农村嵌入外来教育的同时,关键还是要促进内生农村老年教育的发展壮大。一方面要纠正农村老年人对自我宿命认知的误区 ,打开农村老年人参与教育的心门。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政府、社会、教育工作者要共同行动起来,为探索适合老年人教育的途径群策群力,真正地做到“教有所乐、教有所安,教有所用、教有所为”。唯有如此,我国才能真正缩短直至消灭城乡差距,从而顺利实现小康社会的良好愿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梦想。
(作者单位:淮阴工学院;本文系2013年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项目编号:D/2013/01/124)
责编/韩露(实习)
【关键词】苏北农村 老年教育 现状 影响因素 途径新探
【中图分类号】G777 【文献标识码】A
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活动,成为人类文明发展最强劲的助推力,我国要如期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就必须普及教育,提高全民的教育水平,这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所决定的。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医疗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寿命普遍地延长。据民政部《2013年社会服务发展統计公报》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0243万人,占总人口的14.9%,大约每7人当中就有1位老年人,我国已迎来第一个老年增长高峰期。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解决人口结构变化所带来的矛盾与问题亟待解决,为此,国家一方面反复修改与完善《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切实保障老年人的权益,另一方面也在加强终身教育理论的推广与实施,意在进一步提高老年人应对危机与挑战的能力,也为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各级政府和学者也在一定程度上树立起应对老龄化社会的责任感意识,加快农村老年文化建设的步伐。然而,笔者在理论研究中发现,我国城市及国外老年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领域的研究日益丰富,但我国农村老年教育研究领域却很少有人问津。鉴于此,文章以江苏省苏北农村老年教育为对象,试图填补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以期为农村老年教育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苏北农村老年教育现状
江苏省作为我国东部现代化进程发展较快的省份,也同样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根据江苏省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可以看出:从人口代际年龄构成上看,“老年人基数大、人口老龄化进程快”,而“老龄化比重农村远远大于城市,‘空巢老人’日趋增多。”面临这一严峻现实,在江苏城市以及苏南农村,人们正在改变对老年人持有的“刻板印象”,对老年人的期望值也在提高,老年人自我的身份认同感得到满足,老年人接受继续教育的自觉性也在提高,终身教育理论在现实中得到一定程度地实施。
在苏北农村,以淮安市为例,截至到2013年底,农村中小学基本达到合格学校标准,校园网覆盖率达75%,与九年制义务教育发展不相匹配的是农村老年人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城市和发达地区,农村老年人教育发展较为缓慢,甚至有的地方还处于盲区。为了更加真实客观地了解苏北农村老年人教育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探索农村老年教育的有效途径,笔者采取实地走访与发放问卷进行抽样数据统计相结的方式,共发放问卷3000份,收回问卷2787分,有效比92.9%。调查对象为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五市的农村老年人,历时六个月。在对苏北农村老年人的基本情况与教育状况进行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认为制约苏北农村老年人参与教育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在长期的社会塑形中,“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加之农村老年人自我认知的主观能动性较差,所以他们容易受社会对老年人的“刻板印象”的影响。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家人对老年人参加培训的支持率仅占5.2%。而在受访的老年人中,当问到“如果你有机会参加老年教育培训,你将会参加么?”时,有67.3%的老年人回答“不好意思参加培训”。
第二,苏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农村老年人教育经费相对不足。笔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受访者中因教育经费受制而不能参加教育培训占比达21.9%。
第三,地方各级政府对农村老年教育不够重视,具体表现在:首先,组织的老年教育培训活动不多。在调查走访中发现,仅有19.8%的乡镇村委组织过老年教育培训活动;在受访的老年人中,从来没有机会参加教育活动的占比35.9%,偶尔有机会参加教育活动的占39.8%。其次,农村老年人教育公共产品建设严重不足。笔者在调查走访过程中发现,苏北乡镇有老年教育培训机构的仅占19%。最后,表现为师资队伍建设严重滞后。
第四,农村老年人教育培训不能真正满足老年人的需要,难以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为此,探索出农村地区尤其是苏北地区农村老年人教育的新途径,在“老有所学”的基础上促进“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这不仅可以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人力资源,解决江苏省进一步发展经济和繁荣文化的瓶颈,而且能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克服伴随年龄增长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实现老年人满足自我价值需要的愿望,从而提高老年人的幸福生活指数。只有这样,才能在发挥农村文化优势资源的同时,弥补短板的缺陷,从而为更好地加快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克服农村老年人参与教育的认知障碍
在传统文化中,“老年”成为老朽无用、老弱无力和失去创造力的代名词,他们只能在依赖社会和他人中终其一生。这种传统的思维模式到了现代,又受到进化论思想的影响,加深了对老年人的认知偏见。我国文化巨匠鲁迅早年笃定进化论思想,就在改造国民性的启蒙道路上走了一段弯路。诚然,从人的一生来说,老年会带来身体之弱,但这不是老化无用的征兆,这种偏见不仅带有很大的社会制造的成分,而且还混淆了老年与老年人的概念。即使有的老年人健康状况大不如前,也并不影响他们的心智。老年人不仅可以有为,而且可以大有作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西塞罗在他老年时写的著作《论老年·友谊·责任》中,义正言辞地反驳了老而无用的观点,认为:人在经过少不更事和摸索阶段的青年时期,到了中年时期人生的目标才日渐清晰,到了老年阶段,学习时间更为宽裕。同时经过前半生的反省、总结和积累,思想才会变得更为成熟。事实也证明,到了老年时期,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比比皆是,如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一批在十年文革中被剥夺了学习权利的中老年知识分子,他们通过继续学习,成为各行各业的领袖,并培养了一大批学子,成为推动中国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先锋队。 我国要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既定目标,在向农村嵌入外来先进理念、输入新鲜血液的同时,重中之重须要催生农村内在活力。随着农村强壮劳动力资源的纷纷外流,要构建起农村的生态链,就必须先补短板,提升农村老年人的知识层次,这就必须加强老年人教育的力度与厚度。
然而在苏北农村,大多数老年人在早年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他们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笔者通过抽样调查,得出的统计数据为:小学以下学历的占比32.6%,小学学历的占比33.6%,初中学历的占比23.7%,高中及以上学历的仅占10%。文化水平的低下,又使得他们容易受历史条件和客观环境的影响,很少能自为地去接受再教育,这造成了他们实际承担的事务与其知识结构不相匹配的矛盾。要解决这一悖论,就必须纠正农村老年人自我认知的偏差,让老年人从集体无意识的禁锢中走出來,能动地参加教育培训。建议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加强宣传,使老年人认识到接受再教育的重要性。二是说服家人,做好老年人的思想工作。三是实行激励机制,增强农村老年人自为参加教育活动的信心的同时,提高其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
夯实农村老年人接受教育培训的经济基础
我国春秋时著名的政治家管仲笃定“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马克思通过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的科学论断,进一步论证了管仲的观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了老年人社会保障的力度,然而受地方经济的影响,苏北与苏南甚至苏中还有很大的差距。苏北农村老年人的社会福利相对较少,为了解决养老问题,他们基本上还是依赖于子女,这就使得老年人处于整个经济链的末端。
笔者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发现,苏北农村老年人的月开支在100元以下的占比21%,100~200元以下的占比29.7%,200-300元的占比16.5%,300元以上的仅占32.8%,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他们自为接受教育的障碍。苏北农村老年人年教育经费支出为零的占比高达21.9%,在1~50元的占比24.2%,在51~100元的占比21.1%,在101-150占比11.7%,在151~200元的占比3.9%,在201~250元的占比7.0%,在251~300元的占比5.5%,而在301~350元的占比仅1.6%,在351元以上的仅占3.1%。笔者在调查走访中,当问到“您参加老年教育互动的主要障碍是什么”的时候,回答“因费用过高”的比例也达到14.1%。要突破这一瓶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政府统筹,把老年人教育经费保障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中。二是发展经济,提高老年人的收入水平。三是区间调控,均衡教育经费。四是社会支援,多渠道筹集老年教育经费。
形成合理有效的农村老年教育体系
国家机器处于上层建筑的最顶端,无疑对文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英国著名的学者弗朗西斯·马尔赫恩(Francis Mulhern)深刻地阐述了文化与政治的关系,认为在阶级社会中,所有文化都包含有着政治价值,但其价值应对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通俗地讲,即政治作为以公共权力为目的或是借助于公共权力而实施的活动,无疑应该对文化建设起着积极作用。中国共产党自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在为提高民众的文化水平,唤醒工人、农民的觉醒,使得人民群众翻身做主而不懈地抗争与奋斗着。为此,我党的创始人纷纷举办农民学校,毛泽东曾于1926年回到韶山开办农民夜校,成为中国共产党开启农民教育的先驱者之一,为提高农民素质,缩短城乡差距开了一个好头。这之后,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各级政府积极探索中国农民教育的新路径。然而,与农民教育已经趋于成熟不同的是,各级政府对老年教育的重视还不够,就江苏而言,苏北农村这种现象尤为突出。要解决这一问题,苏北各级政府必须大功夫、下大力气,方能化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危机,这也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为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转变观念,以战略的高度把老年教育与九年制义务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
第二,鼓励地方各级政承担起老年教育职责,并把老年教育培训活动纳入其考核体系之中,完善监督机制。并制定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参加老年教育的政策。
第三,完善苏北老年人教育设施。教育设施是苏北农村老年人参加教育活动的物质载体,没有这些物质载体,苏北农村老年人参加教育培训活动的愿望与需求就不能得到满足。为此,苏北各级政府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动员各方力量,改革融资体系,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村、乡级老年人教育设施的建设中来,完善苏北农村农村老年人参与教育培训的需要。
第四,加强苏北农村老年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师资力量是发展教育的根本保证。改革开放伊始,我国就加大了师资队伍的培养,甚至为了鼓励学生报考师范院校,在政策和待遇上给予多种优惠。经过近四十年的努力,今天,我国各类师资队伍建设渐趋完善与成熟。据相关报道,截至2013年,全国已有52万所学校,共有幼儿园、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高等教育、特殊教育、工读学校等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1476.82万人,从而保证了2.57亿在校学生的教学,形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然而与此形成反差的是,虽然老年人口数量增长速度在加快,却几乎没有老年教育专任教师,在农村连兼职教师都难以请到,更谈不上保证教育质量,这远远满足不了老年人的教育需要。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国必须在老年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上下大功夫。一要借鉴我国早年农民教育开办成功的先例,鼓励大家向梁漱溟、晏阳初等有志于农民教育学习投身于老年教育中来。二要在政策和待遇上给予愿意从事老年教育的学者以优惠待遇。三做好完善老年教育队伍培养和选拔体系。在苏北农村,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可以根据苏北农村的实际情况,分两步走,第一步可以先鼓励高学历的社会工作者和优秀的教师兼职做老年教育。第二步通过地方培养与引进相结合,逐渐充实苏北农村老年人教师队伍。
根据实际,开展灵活多样的教育活动 只有为教育主体量体裁衣,才能做到教学相长,这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农村老年教育因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就决定了必须开展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笔者在对苏北农村老年人的调查走访中发现,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各异,知识结构差别很大,生活环境、生活阅历大不相同,兴趣爱好殊异,心理感受和认知能力也不同,因此在向发达地区的农村老年教育进行学习的同时,还要根据苏北农村不同特点的老年人,设置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
第一,因时因地而择,开展灵活多样的教育活动在苏北农村,由于大多数强壮劳动力外出打工,老年人承担起干农活、接送孙子女上学、照顾年幼的孙子女等繁杂的事务,加大了农村老年人集中参加教育活动的难度,加之他们基本不會网络,不能发挥远程教育灵便的特点。苏北农村老年人生活方式上这种随机性、分散性的特点,要求教育工作者能不辞辛苦,随时把教育活动安排在农家小院、学校或田间地头。
第二,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实行教育内容的多样化。要根据农村老年人的特点,实施“T”型教育模式,即在教育内容上既要有广度的拓宽,又要针对老年人不同的特点,拓展教育深度。举例来说,笔者在苏北农村调查中走访痛心地发现,由于老年人的教育意识单薄和教育水平的欠缺,而我们的各级政府习惯于全盘照搬城市的教育模式,就使得“留守儿童”成为“问题儿童”的案例比比皆是,这就是没有根据实际情况从而造成了教育目标的偏离。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真正地走近农村老年人,观察倾听他们的教育需要,唯有如此,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方能做到有的放矢。
综上所述,农村老年人教育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老年人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就需要政府、社会和农村老年人共同努力,在向农村嵌入外来教育的同时,关键还是要促进内生农村老年教育的发展壮大。一方面要纠正农村老年人对自我宿命认知的误区 ,打开农村老年人参与教育的心门。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政府、社会、教育工作者要共同行动起来,为探索适合老年人教育的途径群策群力,真正地做到“教有所乐、教有所安,教有所用、教有所为”。唯有如此,我国才能真正缩短直至消灭城乡差距,从而顺利实现小康社会的良好愿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梦想。
(作者单位:淮阴工学院;本文系2013年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项目编号:D/2013/01/124)
责编/韩露(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