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是一个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在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挖掘其思想实质,解读其基本精神,为应对浙江省在转型期面临的各种危机,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社会发展观、人际交往观,以及塑造“身心和乐”的心灵境界,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文化源泉。
【关键词】“和”文化 危机 价值观 浙江省 转型发展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和”是中华人文精神的精髓和首要价值,是传统文化思想的精粹和生命智慧,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形成的价值观念、精神理念、道德信仰①。它的价值归旨是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自身心灵的和谐。当前,在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重新诠释和弘扬中华民族“和”文化及其在现代化多重危机格局下的社会价值,是凝练和构建当代浙江人基本价值观的需要。
“和”文化的基本思想
“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被广泛接受和认同的一种精神理念、价值观念,它蕴含于整个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和演变的全过程,贯穿于各个时代各家流派思想文化之中。
“和”指的是异质因素共生共处的理想状态,如“和生”、“和处”、“和爱”、“和顺”、“和达”等。“和”的最初含义是声音和谐,春秋的史伯周太史最早在八卦五行思想基础上提出“和”的概念。在周氏的意涵中,“和”是多种事物的相互作用和相互配合,这是对“和”理念最本质的概括和解释,同时也是天道运行的规律、人道政教的目标以及化解冲突和危机的最佳选择。追求“和合”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强调多元和谐、异质协调与对立消解,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圆融②。具体而言,“和”的思想文化从以下几方面折射出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
“天人合一”的发展理念。“和”的思想文化从哲学审美维度上表达了“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老子认为,“天之道”的本性是“和”,“人之道”应“法自然”、“法天道”,对万物“利而不害”,与天地万物保持和谐。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庄子认为:“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中国先哲们的共同情怀。
“礼治秩序”的社会法则。“和为贵”,社会和谐有序运行是儒家学派向往的社会形态,而“礼之用”则是维系社会和谐的规范模式,认为“故尚贤使能,则主尊下安;贵贱有等,则令行而不流;亲疏有分,则施行而不悖;长幼有序,则事业捷成而有所休”(《荀子·君子篇》),即人们只有遵守差等的礼治秩序社会才能保持稳定安宁。要求“修己以安百姓”,主张为政者要施以德政,尊民爱民,才能获得民众的认可和支持。
“和衷共济”的人际关系法则。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礼之用,和为贵”(《论语·颜渊》),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论语·公冶长》),认为为人处事、礼仪制度应以“和”为指导原则,要求人们用“仁心”和“爱心”去推己及人,换位思考,从而宽容他人,善待他人③。与此同时,儒家思想强调人与人的和处,并没有忽视人们之间的差异与分歧,认为人们应该遵守“和而不同”(《论语·子路》)、“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的原则,如果照此行事,和谐的人际关系就自然能实现。
“修身正心”的心灵意境。“和”的价值理念认为,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自身内部的和谐,最根本的是要先实现个体的内心和谐,这就需要通过道德教化来提高不同个体的觉悟,使他们将至善作为人生目标,正确对待困难、挫折、荣誉,实现个体主观与客观的和谐,进而实现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和谐④。《礼记·大学》曰:“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其意涵是,修身在于使自己内心纯正,如果心中有怨恨,有恐惧,喜好玩乐,有忧患,都不能使内心纯正。心中清明,专心致至,不看不听与修身无关的事物,才能使自己的内心纯正,实现心灵意境的和谐。
转型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反思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模式的辉煌带来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在当前转型加速期,浙江省也面临着现代性的各種困扰。现代性作为现代社会深层变革的一种表征,必将从根本上改变个体的欲望、心灵和精神的内在构造。通过对现代性危机的审视,从传统“和”思想文化中寻找解决当今困扰可资借鉴的资源,有助于发掘转型期社会所需要的文化支点。
自然生态的危机。浙江自然资源严重不足,七山一水两分田,可利用的土地少,可开采的油矿资源贫乏,缺乏发展所需的大宗工业原材料。加之经济迅速发展,资源消耗量大,环境严重破坏,自然生态危机日益成为制约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追根究底,人类道德责任的严重缺失和道德工具理性的片面膨胀,是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⑤。要从根本上治理生态危机,就需要重拾“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用“和”的人文精神拯救人类的道德工具理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社会发展的危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处理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已是浙江人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政府官员的贪污腐败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常有发生、对弱势群体尤其是农民工的身份歧视还比较严重、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过大等分配不公的现象愈加显著,都对浙江社会的和谐稳定形成了新的挑战和考验。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惑与烦恼,不乏财税政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原因,然而,这与浙江浓厚的“工商皆本”思想文化传统也有一定关系。在这种文化思想指导下,人们往往会注重于具有市场价值、能够给自身带来可观利润的东西,从而忽视对社会的关怀和集体的责任感,缺失“和”思想文化中“泛爱众”的精神。
人际关系的危机。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取得了经济快速稳定的增长,2011年跨入GDP“三万亿俱乐部”。但是,理性自利、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个人主义日益奉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面临严重的危机。人际关系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是人们人文精神的缺失,缺乏对人的生命和人生意义的关怀。这种关怀的价值取向,包括人与自然、社会冲突的和谐、协调和平衡,即是“和”。“和”是人文世界的价值理想⑥。因此,要构建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需要“和文化”的积极参与,培育“仁者,爱人”的博大情怀。 心灵世界的危机。当前,我国社会进入改革发展的纵深阶段,原有价值观念的统摄力式微,而适应当今社会状况需要的价值观却没有成型,导致人们在价值观方面处于混乱、破碎、冲突的状态,心灵世界面临严重的危机。心灵世界的危机,实质上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精神灵魂的丧失,这将造成人的心理失调和精神分裂,甚至导致社会风气败坏、社会失序。因此,消弭人的心灵世界中情感与理性、知识与信仰的矛盾,化解人的各种心理、情感、思想、观念之间的冲突是求得人自身和谐的关键⑦,这已成为当前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和”文化思想的传统调适心灵世界、追求心灵和谐,以获得心理的平衡、心灵的慰藉、情感的愉悦作为个体的价值目标,不管是“修身”、“正心”,还是“心斋”、“坐忘”,其目标均是追求一种心灵和谐的境界。所以,要提升心灵世界的境界,保持心灵和乐,还需要在“和”文化中挖掘思想资源。
“和”意涵下的价值体系重构
当今,要化解浙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的文化和思想领域的多重危机,既需要经济和政治的硬手段,更需要软实力的文化介入和价值观的提炼与践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和”思想,以其独特的哲学思辩方式和价值理念,为浙江这一富有深厚人文底蕴的文化大省实现天人和合、和群济众、人际和处、身心和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和文化支点。
树立“天人和合”的生态价值观。自然的存在状态与人类对待自然的价值观念密不可分。要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需要摒弃传统“心物二元对立”的错误观念,树立“天人和合”的“心物一体”价值体系。
首先,倡导人与自然平等的价值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浙江人获得了物质财富的极大增长,但受“以人为中心”价值观和自利动机的驱使,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环境支持能力不断弱化,时代呼吁我们走出传统思维模式,确立人与自然平等的价值观。需要我们清醒地认识“天地万物与吾一体之仁”的道理,意识到自然和人一样都有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权力。人与自然之间不应再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而应当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利益共同体”关系,只有尊重自然,承认自然的价值和权力,才能树立起真正平等的价值观。
其次,弘扬正确的生产消费观。树立“天人和合”的生态价值观,需要我们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竭泽而渔”的生产消费方式,建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循环经济模式,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效益。“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我们还应该树立生态消费观念,变革非理性奢侈的消费观念、消费结构、消费行为和消费模式,导向有利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发展的消费形态。
再次,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人与自然意蕴下的可持续发展是不超出生态承载力的发展,是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速度不大于修复速度的发展,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不高于可替代资源开发速度的发展。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需要我们抛弃那种把人当作至高无上的生命形式,依靠征服自然来实现自己生存和发展的价值观,倡导用现代生态学观点重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树立“和群济众”的价值观。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第一责任,保持社会良性运行是构建和谐浙江的落脚点和归宿点。这要求我们大力提倡基本的人伦规范、公平正义,树立“和群济众”的价值观。
首先,倡导公平正义观。公平正义既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尺度,同时也是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巨大力量。传统“和”的思想文化就非常注重分配正义、社会公正问题,反对贫富差距过大,指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浙江省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迫切需要在公平正义价值观指导下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
其次,树立社会主义民生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⑧浙江省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应该践行“以民生为基础,以民生为核心,以民生为根本”的原则,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协调统一,提高发展的普惠性。
再次,凝练博爱观。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社会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化,与此相伴而生的是,社会贫富差距扩大,加之受当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浙江省中小企业面临困境,下岗职工、孤寡老人、伤残人员等弱势群体不断增多。当前,实现和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已成为一个倍受关注的问题。儒家对弱势群体非常关心,强调政府要建立养老恤孤制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
三是树立“人际和处”的价值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的基本关系,“人际和处”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在转型期,以孔子“仁者爱人”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为协调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古老而常新的理论根据和启迪。首先,秉持“仁者爱人”的价值观。孔子首倡“仁者,爱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者爱人”要求我们要关心、爱护对自己有恩有情的亲人,推己及人,形成一种主动帮助和关爱他人的人文情怀,继而达到“泛爱众”的境界。其次,倡导诚信价值观。在法律制度建设还仍不十分健全的转型时期,医治诚信危机,需要我们从思想上树立以诚取信的价值观念,把传统文化中的诚信美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再次,锤炼“宽容他者”的价值观。在多元差异性凸显的时代,尊重差别,宽容他者已成为人际互动的一种应然精神品格。在传统“和”文化中,渗透着丰富的“宽容”思想,认为与他人相处要有“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⑨的个人品格。不仅如此,儒家思想还教导为官者要“辅百姓之自然”,承认和尊重百姓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对待百姓要有“海纳百川”式的胸怀。
四是塑造“身心和乐”的心灵境界。在心与身的关系上,人们要获致心灵境界的和谐,需要保持平和、包容、理性、开放和自信的心态,正确处理灵与肉、物与欲的关系。对此,我们可以从儒家思想中寻找到塑造心灵境界的思想源泉,树立导向“身心和乐”的价值观。一方面,培育“和乐”的精神境界。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认为人们不能迷恋于对物质的占有、享受和崇拜,否则会产生人格衰退、道德衰退、精神衰退等问题。要保持心灵境界的和乐,首先要对自己的欲望进行克制。孔子指出,“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已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另一方面,永葆“为仁向善”的品格。要提升心灵世界的境界,除了寡欲之外,还需要调适精神世界的烦恼、焦虑、孤独的情感体验。儒家圣贤们认为要培养“安贫乐道”的精神。孔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认为人虽身处貧贱之境,也不能为其忧虑,却要始终保持向善、为仁的精神。
(作者单位:丽水学院;本文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农村社会组织发展与浙江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NDJC054YB)
【注释】
①张立文:“和合与对话”,《文史哲》,2011年第4期。
②范婷,丁鼎棣:“和合文化的哲学考察与现代价值”,《求索》,2009年第9期。
③⑦罗昌智:“和合:普遍和谐维度上的现代价值体认”,《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④蔺淑英:“中国传统和合文化及其现代启示”,《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⑤⑥张立文:《和合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70页,第454页。
⑧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5页。
⑨陈望衡:《道的启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8页。
责编/于岩(实习)
【关键词】“和”文化 危机 价值观 浙江省 转型发展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和”是中华人文精神的精髓和首要价值,是传统文化思想的精粹和生命智慧,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形成的价值观念、精神理念、道德信仰①。它的价值归旨是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自身心灵的和谐。当前,在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重新诠释和弘扬中华民族“和”文化及其在现代化多重危机格局下的社会价值,是凝练和构建当代浙江人基本价值观的需要。
“和”文化的基本思想
“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被广泛接受和认同的一种精神理念、价值观念,它蕴含于整个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和演变的全过程,贯穿于各个时代各家流派思想文化之中。
“和”指的是异质因素共生共处的理想状态,如“和生”、“和处”、“和爱”、“和顺”、“和达”等。“和”的最初含义是声音和谐,春秋的史伯周太史最早在八卦五行思想基础上提出“和”的概念。在周氏的意涵中,“和”是多种事物的相互作用和相互配合,这是对“和”理念最本质的概括和解释,同时也是天道运行的规律、人道政教的目标以及化解冲突和危机的最佳选择。追求“和合”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强调多元和谐、异质协调与对立消解,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圆融②。具体而言,“和”的思想文化从以下几方面折射出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
“天人合一”的发展理念。“和”的思想文化从哲学审美维度上表达了“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老子认为,“天之道”的本性是“和”,“人之道”应“法自然”、“法天道”,对万物“利而不害”,与天地万物保持和谐。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庄子认为:“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中国先哲们的共同情怀。
“礼治秩序”的社会法则。“和为贵”,社会和谐有序运行是儒家学派向往的社会形态,而“礼之用”则是维系社会和谐的规范模式,认为“故尚贤使能,则主尊下安;贵贱有等,则令行而不流;亲疏有分,则施行而不悖;长幼有序,则事业捷成而有所休”(《荀子·君子篇》),即人们只有遵守差等的礼治秩序社会才能保持稳定安宁。要求“修己以安百姓”,主张为政者要施以德政,尊民爱民,才能获得民众的认可和支持。
“和衷共济”的人际关系法则。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礼之用,和为贵”(《论语·颜渊》),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论语·公冶长》),认为为人处事、礼仪制度应以“和”为指导原则,要求人们用“仁心”和“爱心”去推己及人,换位思考,从而宽容他人,善待他人③。与此同时,儒家思想强调人与人的和处,并没有忽视人们之间的差异与分歧,认为人们应该遵守“和而不同”(《论语·子路》)、“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的原则,如果照此行事,和谐的人际关系就自然能实现。
“修身正心”的心灵意境。“和”的价值理念认为,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自身内部的和谐,最根本的是要先实现个体的内心和谐,这就需要通过道德教化来提高不同个体的觉悟,使他们将至善作为人生目标,正确对待困难、挫折、荣誉,实现个体主观与客观的和谐,进而实现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和谐④。《礼记·大学》曰:“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其意涵是,修身在于使自己内心纯正,如果心中有怨恨,有恐惧,喜好玩乐,有忧患,都不能使内心纯正。心中清明,专心致至,不看不听与修身无关的事物,才能使自己的内心纯正,实现心灵意境的和谐。
转型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反思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模式的辉煌带来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在当前转型加速期,浙江省也面临着现代性的各種困扰。现代性作为现代社会深层变革的一种表征,必将从根本上改变个体的欲望、心灵和精神的内在构造。通过对现代性危机的审视,从传统“和”思想文化中寻找解决当今困扰可资借鉴的资源,有助于发掘转型期社会所需要的文化支点。
自然生态的危机。浙江自然资源严重不足,七山一水两分田,可利用的土地少,可开采的油矿资源贫乏,缺乏发展所需的大宗工业原材料。加之经济迅速发展,资源消耗量大,环境严重破坏,自然生态危机日益成为制约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追根究底,人类道德责任的严重缺失和道德工具理性的片面膨胀,是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⑤。要从根本上治理生态危机,就需要重拾“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用“和”的人文精神拯救人类的道德工具理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社会发展的危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处理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已是浙江人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政府官员的贪污腐败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常有发生、对弱势群体尤其是农民工的身份歧视还比较严重、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过大等分配不公的现象愈加显著,都对浙江社会的和谐稳定形成了新的挑战和考验。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惑与烦恼,不乏财税政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原因,然而,这与浙江浓厚的“工商皆本”思想文化传统也有一定关系。在这种文化思想指导下,人们往往会注重于具有市场价值、能够给自身带来可观利润的东西,从而忽视对社会的关怀和集体的责任感,缺失“和”思想文化中“泛爱众”的精神。
人际关系的危机。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取得了经济快速稳定的增长,2011年跨入GDP“三万亿俱乐部”。但是,理性自利、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个人主义日益奉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面临严重的危机。人际关系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是人们人文精神的缺失,缺乏对人的生命和人生意义的关怀。这种关怀的价值取向,包括人与自然、社会冲突的和谐、协调和平衡,即是“和”。“和”是人文世界的价值理想⑥。因此,要构建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需要“和文化”的积极参与,培育“仁者,爱人”的博大情怀。 心灵世界的危机。当前,我国社会进入改革发展的纵深阶段,原有价值观念的统摄力式微,而适应当今社会状况需要的价值观却没有成型,导致人们在价值观方面处于混乱、破碎、冲突的状态,心灵世界面临严重的危机。心灵世界的危机,实质上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精神灵魂的丧失,这将造成人的心理失调和精神分裂,甚至导致社会风气败坏、社会失序。因此,消弭人的心灵世界中情感与理性、知识与信仰的矛盾,化解人的各种心理、情感、思想、观念之间的冲突是求得人自身和谐的关键⑦,这已成为当前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和”文化思想的传统调适心灵世界、追求心灵和谐,以获得心理的平衡、心灵的慰藉、情感的愉悦作为个体的价值目标,不管是“修身”、“正心”,还是“心斋”、“坐忘”,其目标均是追求一种心灵和谐的境界。所以,要提升心灵世界的境界,保持心灵和乐,还需要在“和”文化中挖掘思想资源。
“和”意涵下的价值体系重构
当今,要化解浙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的文化和思想领域的多重危机,既需要经济和政治的硬手段,更需要软实力的文化介入和价值观的提炼与践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和”思想,以其独特的哲学思辩方式和价值理念,为浙江这一富有深厚人文底蕴的文化大省实现天人和合、和群济众、人际和处、身心和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和文化支点。
树立“天人和合”的生态价值观。自然的存在状态与人类对待自然的价值观念密不可分。要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需要摒弃传统“心物二元对立”的错误观念,树立“天人和合”的“心物一体”价值体系。
首先,倡导人与自然平等的价值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浙江人获得了物质财富的极大增长,但受“以人为中心”价值观和自利动机的驱使,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环境支持能力不断弱化,时代呼吁我们走出传统思维模式,确立人与自然平等的价值观。需要我们清醒地认识“天地万物与吾一体之仁”的道理,意识到自然和人一样都有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权力。人与自然之间不应再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而应当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利益共同体”关系,只有尊重自然,承认自然的价值和权力,才能树立起真正平等的价值观。
其次,弘扬正确的生产消费观。树立“天人和合”的生态价值观,需要我们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竭泽而渔”的生产消费方式,建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循环经济模式,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效益。“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我们还应该树立生态消费观念,变革非理性奢侈的消费观念、消费结构、消费行为和消费模式,导向有利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发展的消费形态。
再次,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人与自然意蕴下的可持续发展是不超出生态承载力的发展,是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速度不大于修复速度的发展,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不高于可替代资源开发速度的发展。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需要我们抛弃那种把人当作至高无上的生命形式,依靠征服自然来实现自己生存和发展的价值观,倡导用现代生态学观点重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树立“和群济众”的价值观。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第一责任,保持社会良性运行是构建和谐浙江的落脚点和归宿点。这要求我们大力提倡基本的人伦规范、公平正义,树立“和群济众”的价值观。
首先,倡导公平正义观。公平正义既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尺度,同时也是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巨大力量。传统“和”的思想文化就非常注重分配正义、社会公正问题,反对贫富差距过大,指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浙江省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迫切需要在公平正义价值观指导下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
其次,树立社会主义民生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⑧浙江省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应该践行“以民生为基础,以民生为核心,以民生为根本”的原则,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协调统一,提高发展的普惠性。
再次,凝练博爱观。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社会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化,与此相伴而生的是,社会贫富差距扩大,加之受当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浙江省中小企业面临困境,下岗职工、孤寡老人、伤残人员等弱势群体不断增多。当前,实现和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已成为一个倍受关注的问题。儒家对弱势群体非常关心,强调政府要建立养老恤孤制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
三是树立“人际和处”的价值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的基本关系,“人际和处”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在转型期,以孔子“仁者爱人”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为协调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古老而常新的理论根据和启迪。首先,秉持“仁者爱人”的价值观。孔子首倡“仁者,爱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者爱人”要求我们要关心、爱护对自己有恩有情的亲人,推己及人,形成一种主动帮助和关爱他人的人文情怀,继而达到“泛爱众”的境界。其次,倡导诚信价值观。在法律制度建设还仍不十分健全的转型时期,医治诚信危机,需要我们从思想上树立以诚取信的价值观念,把传统文化中的诚信美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再次,锤炼“宽容他者”的价值观。在多元差异性凸显的时代,尊重差别,宽容他者已成为人际互动的一种应然精神品格。在传统“和”文化中,渗透着丰富的“宽容”思想,认为与他人相处要有“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⑨的个人品格。不仅如此,儒家思想还教导为官者要“辅百姓之自然”,承认和尊重百姓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对待百姓要有“海纳百川”式的胸怀。
四是塑造“身心和乐”的心灵境界。在心与身的关系上,人们要获致心灵境界的和谐,需要保持平和、包容、理性、开放和自信的心态,正确处理灵与肉、物与欲的关系。对此,我们可以从儒家思想中寻找到塑造心灵境界的思想源泉,树立导向“身心和乐”的价值观。一方面,培育“和乐”的精神境界。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认为人们不能迷恋于对物质的占有、享受和崇拜,否则会产生人格衰退、道德衰退、精神衰退等问题。要保持心灵境界的和乐,首先要对自己的欲望进行克制。孔子指出,“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已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另一方面,永葆“为仁向善”的品格。要提升心灵世界的境界,除了寡欲之外,还需要调适精神世界的烦恼、焦虑、孤独的情感体验。儒家圣贤们认为要培养“安贫乐道”的精神。孔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认为人虽身处貧贱之境,也不能为其忧虑,却要始终保持向善、为仁的精神。
(作者单位:丽水学院;本文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农村社会组织发展与浙江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NDJC054YB)
【注释】
①张立文:“和合与对话”,《文史哲》,2011年第4期。
②范婷,丁鼎棣:“和合文化的哲学考察与现代价值”,《求索》,2009年第9期。
③⑦罗昌智:“和合:普遍和谐维度上的现代价值体认”,《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④蔺淑英:“中国传统和合文化及其现代启示”,《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⑤⑥张立文:《和合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70页,第454页。
⑧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5页。
⑨陈望衡:《道的启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8页。
责编/于岩(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