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反思与实践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nb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沙家浜湿地”是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特色资源,利用这一资源开发主题课程具有较强的可行性。湿地课程实践中我们发现一方面要考虑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沙家浜这一独特资源,另一方面要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征来考虑课程构建和实施的价值所在,因此学校明确提出“湿地课程”行动中师生都需实现“做与思”的融合,在活动形式上需要体现“学与玩”的整合,在活动内容安排上要有“动与静”的结合。
  【关键词】湿地课程;综合实践;价值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3.0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18-0007-03
  【作者简介】李俊,江苏省常熟市沙家浜中心小学(江苏常熟,215500)校长,一级教师。
  江苏省常熟市沙家浜中心小学以“沙家浜湿地”为主题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紧扣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拓展综合实践课程途径,丰富了综合实践课程内涵。基于学校“沙家浜湿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分析,应该要做到三方面的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才能真正在中小学扎根、生长。
  一、“做与思”的融合
  “做”就要体现课程的实践性和活动性,师生在湿地公园中一起调查和研究,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各环节中去。“思”同时要求师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升问题意识,学会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会对实践活动进行反思。
  1.做好活动方案,反思教育实效。
  教师需要先参与学习培训,并进入湿地考察,在此基础上思考如何搭建课程框架,把“湿地课程”划分为科普文化篇、湿地生态篇、成果体验篇和课题研究篇四块内容。每一次活动教师需要细化方案,并在活动时间、气候预测、行程规划、活动安排、人员组织、安全防范等多方面充分准备。活动之后要对方案进行完善,或对活动进行调整,并对活动目标的达成进行反思。
  2.完善课程体验,深思教育目标。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既是课程的学习者,更是课程的体验者,是课程实施的主人。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对课程活动应该是有选择性的,对自己的体验也是有思考性的。如在“碧水芦荡美丽湿地——鸟儿的秘密”的课程实践中,教师确定了三个环节的活动:一是游戏准备环节,二是鸟儿观察环节,三是协作实践环节。每个环节教师和学生一起确定具体内容,通过讨论大家决定玩“团结一心,八方支援”的游戏,因为这是体现团队合作精神的项目。观察鸟类应选择合适地点进行,这是一项“秘密任务”,不能惊动鸟儿。制作浮岛是一项具有神秘感的工作,“为鸟儿安个家真令人兴奋”,学生们都选择了这个项目。教师对活动的设计起重要的作用,有了问题的引领,学生的主体参与更有效,学生在参加学习活动中有具体行动,也有思考方向。
  二、“学与玩”的整合
  “湿地课程”是有效实施“真实学习”的课程,从情景学习和深度学习等角度来分析,“湿地课程”教学实施就是要把小学生的“学”和“玩”整合起来,实现在学中玩、玩中学。
  1.建立“玩”的情景,促进具身认知。
  沙家浜湿地公园有着大面积的水域和土地,陆地植物及水生植物种类繁多,鸟类及其他动物构成了复杂、多元、完整的湿地自然生态系统,还有设施完善的“湿地课堂”,学生走进这里就是走进了无字的“自然湿地”课本。“湿地课程”为学生提供几大场景:水上行舟,鸟类观察;乡间小道,芦苇迷宫;河边驻足,鱼虾待捕;野花果树,自由寻访……如果我们能利用好各种资源,课程资源将会取之不尽。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切身的感受、体验、经历都将超越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2.设计“玩”的项目,实现深度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还要重视深度学习,让学生在“玩”中实现知识迁移是“湿地课程”研究的关键点。如在“巧手制芦苇童心传古韵”这一课中,让学生围绕芦苇开展探究活动,芦苇是沙家浜湿地具有标志性的植物,围绕芦苇了解植物基本知识,开展动手实践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通过课前准备学生们已经知道芦苇净化水质的作用,还了解到芦苇别的许多用途,比如芦根可以用来泡茶喝,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等。来到湿地,学生们拔芦苇、观察芦苇及芦苇生长环境,切芦根采芦叶,最后制作芦苇画都是全新的活动内容。进入制作芦苇画环节孩子们跃跃欲试,先从打底稿开始,在教师发给他们的半成品芦苇上面进行作画,小心翼翼地用剪刀剪下轮廓,然后将剪好的轮廓用木胶粘贴到黑色的绒布上,还用一些其他的材料进行装饰。最后一步,教师将孩子们的芦苇画作品用玻璃框架进行固定,就这样孩子们的一幅幅富有创意的芦苇画作品就形成了。
  3.调控“玩”的节奏,构建真实学习。
  綜合实践活动要实现真实学习必须把“玩”的过程组织到位,使活动有准备、有方向、有环节、有秩序。调控“玩”的节奏需要教师恰当的语言和行动组织,需要对学生情绪进行调动与控制。如在“匠心扎染写意芦荡”一课中要组织学生学习民间传统工艺“扎染”。扎染是民间传统染色工艺,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因此活动前期需要对其系统地了解,简单的扎染实践还需要许多物质准备,所以一段介绍视频,几张制作台都是必要的。用成功的作品渲染一下现场显得格外重要,在简单的开场白之后让学生观看扎染文化及工艺的介绍片,孩子们兴趣盎然看得十分投入。接着四个学生一组,坐在制作台前,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孩子们利用皮筋、弹珠等工具,将白色的围巾扎染成色彩斑斓的艺术品。
  三、“动与静”的结合
  教师应当要创设真实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亲身经历与现场体验的机会,让学生经历多样化的活动方式,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在现场考察、设计制作、实验探究等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综合实践活动是突破原有学科教学模式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任务综合,目标多元,活动张弛有度。所以“湿地课程”提出课堂实施“动”与“静”结合的原则要求,就是指在活动的设计中考虑每次活动要有“收”有“放”,要有集中有分散,做到流动合理,要让学生动起来,也要让学生静下来。
  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学活动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身心规律,活动内容的安排要充分考虑这种因素,在每次湿地实践活动中,我们对“动静”活动做出合理安排。活动开始前安排学生做各种拓展游戏,让学生身体活动开来,再安排集中讲解,布置活动要求,这时将学生身体调节到“静”态,让心灵与思维唤起“动”态,进入主要活动环节在设计上也兼顾“动”与“静”的搭配。
  “沙家浜湿地”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给学校师生提供了学习、探索和发展的空间。只有对“湿地课程”进行深入研究,才能最大限度挖掘课程的研究价值。只有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活动课程的主人,综合实践活动才能显示其独特的育人价值。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数学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应坚持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为目标,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当下的数学教学由于教师供给的失衡,学生出现了“隐性饥饿”的症状。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应为学生的学服务,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合理调整教师的供给。  【关键词】“隐性饥饿”;供给侧改革;核心素养;供需平衡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从学校文化职能定位、课程目标与开发技术、落实国家课程等方面审视,课程空无现象是学校课程规划无法摆脱的尴尬。学校相对务实的策略是有意识地审查反省,将规避空无作为课程规划的基本原则:以“核心素养”为参照,描述学校育人目标;建立课程编制参与者协商机制,推进课程设计来源的对话;课堂教学指向深度学习。即便如此,实施学校课程规划仍会遭遇诸多问题而无法规避课程空无。因此,“空无课程”研究还需深入。  
【摘 要】全息学习关注人的完整性、内容的全面性和学习的全程性,为课程整合提供了无限可能。《诸子论水》教学案例通过自编班级教材,借助全息平台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重组课程内容,丰富课程资源,整合各学科知识,让课程更丰富、更立体、更多元。  【关键词】全息学习;课程整合;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26-0059-02  【作者简介】陆琴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法学习;感知;归纳;内化;活用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6-0063-03  【作者简介】丁海英,江苏省淮安市教育局教研室(江苏淮安,223301)英语教研员,高级教师。  自从译林新版《英语》教材增加了grammar time板块,语法便成了新教材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于英语教师而言,小学英语语法必须要教,而
主持人语  将“文化的理解”作为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体现了音乐人类学的基本思想。这种音乐教育理念一方面促使我们反思传统的音乐教学,另一方面也为现代音乐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即从文化的角度重新审视我们的音乐教学。正如國际教育学会在“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中指出的那样:“当音乐被置于社会的和文化的语境中并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时,它才能获得最佳的解释。“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提出了“文化语境中的音乐教学”的主张。“
【摘 要】在民办教育同质化竞争已经达到了白热化的今天,避免同质化竞争,走内涵发展道路,进而实现民办学校转型发展的可行性通道莫过于课程改革,因为课程的結构与实施方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素质结构和接受素质教育的结果。广东省中山市卓雅外国语学校启动实施了双语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后,激发了民办外国语学校的办学体制与机制的活力。  【关键词】民办学校;同质化竞争;双语教育;课程特色;转型发展  【中图分类号】G47
【摘 要】江苏省太仓市实验小学关于国际游学及研学旅行的实践探索已历时15年。以往的课程经验是校本开发为主,而这次意大利的研学旅行,则将重点放在了校外,利用第三方开发的课程,活动充分体现意大利的教育特点:学生立场、互动协作、情感渗透、体验为主。  【关键词】国际游学;研学旅行;研学旅行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82-0079-02  
【摘 要】江苏省高淳区淳溪中心小学以江苏省特色文化建设项目“根的教育‘老街文化’特色课程建设”为抓手,开启了探寻乡土历史之根,探寻亲情乡情之根,探寻优秀传统文化之根,探寻人类文明之根的旅程,建构出以儿童成长为中心,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重点,符合学校发展的特色课程文化,凝练出属于学校及师生精神家园的独特句子。  【关键词】老街文化;特色课程;学习变革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志码】B
【设计理念】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校园里的枝丫见证了时间的流逝。而对于我们教师而言,40分钟里,如何构建高效优质的生本课堂,我们该把宝贵的时间分配在哪呢?在备课、磨课的过程中,最近热播的一个文化类节目,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那就是《朗读者》。那不妨借用《朗读者》的主题词,串起我对“人在课中央”的理解吧。  1.课堂,缘始于“遇见”。  随着时代的发展,核心素养的明确,语文学习的内涵不断丰富,学生
·策划人语·  本期独家策划,我们聚焦的主题为“苏派校长的文化追求”。  文化是一种共同的精神底色。苏派校长的生长,自然离不开苏派文化的滋润与涵养,更离不开苏派教育文化的引领与辐射。“太湖水的灵动,苏州园林的精致,南京石头城的厚重”,这些文化的特质,浸透在苏派校长的日常管理细节中,积淀为苏派校长的管理格调与精神品相。同时,苏派校长的教育理解、办学理念、管理主张、课程建设、特色追求等,又不断丰富着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