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以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9年10月到2010年12月期间我院心内科收治的60例老年人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症状、治疗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老年人心力衰竭临床表现不典型,且多数是与其他疾病共存的,诱因多为呼吸道感染,而基础病因主要是冠心病、心脏病、糖尿病等。60例老年病人经过医院的治疗,有49例患者完全治愈出院,8例患者病情好转,占95%,其他3例患者由于病情較为严重、症状复杂没有明显治疗效果,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对老年人心力衰竭的治疗应以病因以及诱因治疗为基础,采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老年人;心力衰竭;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246-02
1前言
所谓心力衰竭,是指由多种心脏疾病共同造成心功能不全的心血管综合病征。心功能不全会造成心脏的收缩能力下降,心悸缺血,进而导致心的排血量无法满足机体的代谢需求,最终造成心血管综合征的发生,多数病人一般只要有心力衰竭表现就会逐渐恶化。在老年人疾病中,心力衰竭是致死率非常高的一种疾病,严重危害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我国老年人患心力衰竭占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总数的76%左右,其临床表现较为复杂,诊断时容易与其他系统的疾病相混淆,因而容易出现误诊,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期。在老年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症状时及时正确诊断并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可有效防止老年患者病情的恶化,改善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笔者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对老年人的心力衰竭治疗经验丰富,现分享如下,仅供参考。
2心力衰竭临床资料及临床症状
2.1心力衰竭临床资料:
本文所选择的临床病历是我院心内科从2009年10月到2010年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心力衰竭病人。在60例病例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在59岁到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岁。从心力衰竭发生部位来看,左心衰为32例,右心衰为22例,全心衰为6例。从基础疾病角度来看,高血压性心脏病17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6例;冠心病2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7例;风湿性心脏病7例;支气管哮喘3例。60例患者都符合NYHA的CHF诊断标准,心功能的分级为,Ⅱ级为20例,Ⅲ级为27例,IV级为13例。
2.2心力衰竭临床症状:
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一般都较为复杂,常表现为全身性的多系统症状,鉴别诊断较为困难,这给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带来困难。典型症状主要有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心痛、气促等,不典型症状包括肺部罗音、情绪不稳定、嗜睡、多汗、乏力、尿量明显减少等。在心内科收治的6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以及端坐呼吸困难患者有34例,尿量明显减少的24例,肺部罗音、多痰、咳嗽27例,心悸、气促18例,嗜睡、心前区痛10例,多汗、乏力11例,腹胀、食欲不振、下肢水肿8例,烦躁、反应迟缓13例。
3心力衰竭治疗方法
60例老年心力衰竭病人在确诊后,及时治疗非常重要,要注意对老年人原发病以及并发症的合并治疗。一方面,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控制病人感染、降低患者体内的糖分及给患者降压。另一方面,要针对病人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如对于有体液潴留体内而LVEF降低症状的病人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减少患者对钠的吸收,并给病人服用保钾利尿剂及失钠利尿剂,增加排尿量以排出体内钠的同时保住体内的钾,防止低血钾的发生。对于没有禁忌征的患者,要给予ACEI,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主要包括依娜普利以及卡托普利,达到扩张血管、降低心负荷,有效减少心肌能量的目的。对于无法耐受ACEI的病人要服用ARB,即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药。经治疗病情好转的病人要给予β2阻滞剂,本院主要用美托洛尔。对于扩张型心肌病以及冠心病而导致心力衰竭的病人要服用p受体阻滞剂,给病人服用阻滞剂要严格控制剂量,不宜一次性给太大剂量,应从少量开始逐渐加大药量。对于急性左心衰的病人,要给病人充足供氧,保持病人呼吸道畅通,减轻患者端坐呼吸困难,同时要给予呋塞米、西地兰以及吗啡进行静脉注射。如果患者的病情无法控制,在服用上述药物的同时结合服用地高辛,且地高辛要持续服用,不宜减药过快,但也要注意控制剂量。在治疗的同时,保持病人呼吸道的通畅并结合运动以及饮食治疗。
4治疗结果
按照心内科对6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实际诊断及治疗情况,可以将治疗效果分为五类。(1)治愈,经过治疗之后,心力衰竭的体征以及临床表现明显消失,心功能的分级提高到1级以上(2)明显好转,心力衰竭的体征以及临床表现出现大幅度减轻或消失,心功能的分级提高到I级。(3)未治愈,心力衰竭的临床体征以及临床表现无任何改善,心功能的分级没有发生变化。(4)病情恶化,心力衰竭的体征以及临床表现出现加重情况,心功能的分级下调1级。(5)死亡,病情持续恶化,不治而亡。
根据上述标准,6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结果为,其中完全治愈出院有49例,明显好转有8例,未治愈有2例,有一例由于是心力衰竭晚期,病情较为复杂,病情逐渐恶化,无一例死亡病例发生。
5讨论
在临床上,心力衰竭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各类心脏病症的的终末阶段,致死率高。对于有心力衰竭症状的早期病人,延缓并防止心功能恶化对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心力衰竭诱因一般是呼吸道感染,基础病症主要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性心脏病、以及肺心病等,由于病因多样化且容易引起其他并发症,导致患者病情复杂,鉴别诊断困难,甚至会出现误诊,延误患者治疗的最佳时机,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在此基础上,对心力衰竭患者早期的正确诊断,并针对诊断结果采取有效地治疗方法能有效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治愈率以及降低死亡率。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一般临床表现不典型,无临床症状的情况较为普遍,因而在临床实践中,如果老年人出现心悸、气促、尿量明显减少、乏力、多汗以及有肺部罗音等症状时,家属以及医师要加大注意,优先考虑心力衰竭,预防误诊的发生。
老年心力衰竭,一般都有明确的病因,在60例患者中病因包括高血压性心脏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因此,对于高龄病人而言,保持呼吸道的卫生,防治呼吸道的感染,平时注意保持情绪稳定,注意饮食以及休息等对于预防心力衰竭有特殊意义。对于老年心力衰竭的治疗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5.1预防老年人呼吸道感染。老年人呼吸道一旦被感染救容易引发心力衰竭,因而应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积极预防老年人呼吸道感染,及时改善老年人心肌缺血的症状,降低心肌对能量的消耗,有效降低心脏负荷。
5.2老年心力衰竭要将利尿剂与血管扩张药等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服用血管扩张药能有效降低心脏负荷,缓解心力衰竭的症状。选用的利尿剂要有保钾及排钠的功能,增加尿量将钠排出的同时防止低血钾。
5.3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经治疗没有好转的老年心衰患者,可以给予β2或者p受体阻他滞剂结合其药物进行治疗,但应逐一严格控制剂量,且应从小剂量开始,再逐渐加大剂量,对于有心脏传导阻滞、肺气肿、喘息性支气管炎以及重度心力衰竭的患者要慎用甚至不用阻滞剂。
5.4在治疗过程中要加强护理,保持老年患者呼吸道畅通,保持每天排便,促使老年人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培养良好的心态,稳定情绪,平时要进行适当的运动,合理膳食。
参考文献
[1]王虎存.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09,(11).
[2]方忠林.老年心力衰竭63例诊断及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09,(02).
[3]张政红.40例老年人早期心衰的临床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11,(06).
[4]韩基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03).
【关键词】老年人;心力衰竭;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246-02
1前言
所谓心力衰竭,是指由多种心脏疾病共同造成心功能不全的心血管综合病征。心功能不全会造成心脏的收缩能力下降,心悸缺血,进而导致心的排血量无法满足机体的代谢需求,最终造成心血管综合征的发生,多数病人一般只要有心力衰竭表现就会逐渐恶化。在老年人疾病中,心力衰竭是致死率非常高的一种疾病,严重危害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我国老年人患心力衰竭占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总数的76%左右,其临床表现较为复杂,诊断时容易与其他系统的疾病相混淆,因而容易出现误诊,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期。在老年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症状时及时正确诊断并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可有效防止老年患者病情的恶化,改善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笔者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对老年人的心力衰竭治疗经验丰富,现分享如下,仅供参考。
2心力衰竭临床资料及临床症状
2.1心力衰竭临床资料:
本文所选择的临床病历是我院心内科从2009年10月到2010年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心力衰竭病人。在60例病例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在59岁到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岁。从心力衰竭发生部位来看,左心衰为32例,右心衰为22例,全心衰为6例。从基础疾病角度来看,高血压性心脏病17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6例;冠心病2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7例;风湿性心脏病7例;支气管哮喘3例。60例患者都符合NYHA的CHF诊断标准,心功能的分级为,Ⅱ级为20例,Ⅲ级为27例,IV级为13例。
2.2心力衰竭临床症状:
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一般都较为复杂,常表现为全身性的多系统症状,鉴别诊断较为困难,这给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带来困难。典型症状主要有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心痛、气促等,不典型症状包括肺部罗音、情绪不稳定、嗜睡、多汗、乏力、尿量明显减少等。在心内科收治的6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以及端坐呼吸困难患者有34例,尿量明显减少的24例,肺部罗音、多痰、咳嗽27例,心悸、气促18例,嗜睡、心前区痛10例,多汗、乏力11例,腹胀、食欲不振、下肢水肿8例,烦躁、反应迟缓13例。
3心力衰竭治疗方法
60例老年心力衰竭病人在确诊后,及时治疗非常重要,要注意对老年人原发病以及并发症的合并治疗。一方面,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控制病人感染、降低患者体内的糖分及给患者降压。另一方面,要针对病人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如对于有体液潴留体内而LVEF降低症状的病人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减少患者对钠的吸收,并给病人服用保钾利尿剂及失钠利尿剂,增加排尿量以排出体内钠的同时保住体内的钾,防止低血钾的发生。对于没有禁忌征的患者,要给予ACEI,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主要包括依娜普利以及卡托普利,达到扩张血管、降低心负荷,有效减少心肌能量的目的。对于无法耐受ACEI的病人要服用ARB,即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药。经治疗病情好转的病人要给予β2阻滞剂,本院主要用美托洛尔。对于扩张型心肌病以及冠心病而导致心力衰竭的病人要服用p受体阻滞剂,给病人服用阻滞剂要严格控制剂量,不宜一次性给太大剂量,应从少量开始逐渐加大药量。对于急性左心衰的病人,要给病人充足供氧,保持病人呼吸道畅通,减轻患者端坐呼吸困难,同时要给予呋塞米、西地兰以及吗啡进行静脉注射。如果患者的病情无法控制,在服用上述药物的同时结合服用地高辛,且地高辛要持续服用,不宜减药过快,但也要注意控制剂量。在治疗的同时,保持病人呼吸道的通畅并结合运动以及饮食治疗。
4治疗结果
按照心内科对6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实际诊断及治疗情况,可以将治疗效果分为五类。(1)治愈,经过治疗之后,心力衰竭的体征以及临床表现明显消失,心功能的分级提高到1级以上(2)明显好转,心力衰竭的体征以及临床表现出现大幅度减轻或消失,心功能的分级提高到I级。(3)未治愈,心力衰竭的临床体征以及临床表现无任何改善,心功能的分级没有发生变化。(4)病情恶化,心力衰竭的体征以及临床表现出现加重情况,心功能的分级下调1级。(5)死亡,病情持续恶化,不治而亡。
根据上述标准,6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结果为,其中完全治愈出院有49例,明显好转有8例,未治愈有2例,有一例由于是心力衰竭晚期,病情较为复杂,病情逐渐恶化,无一例死亡病例发生。
5讨论
在临床上,心力衰竭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各类心脏病症的的终末阶段,致死率高。对于有心力衰竭症状的早期病人,延缓并防止心功能恶化对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心力衰竭诱因一般是呼吸道感染,基础病症主要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性心脏病、以及肺心病等,由于病因多样化且容易引起其他并发症,导致患者病情复杂,鉴别诊断困难,甚至会出现误诊,延误患者治疗的最佳时机,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在此基础上,对心力衰竭患者早期的正确诊断,并针对诊断结果采取有效地治疗方法能有效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治愈率以及降低死亡率。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一般临床表现不典型,无临床症状的情况较为普遍,因而在临床实践中,如果老年人出现心悸、气促、尿量明显减少、乏力、多汗以及有肺部罗音等症状时,家属以及医师要加大注意,优先考虑心力衰竭,预防误诊的发生。
老年心力衰竭,一般都有明确的病因,在60例患者中病因包括高血压性心脏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因此,对于高龄病人而言,保持呼吸道的卫生,防治呼吸道的感染,平时注意保持情绪稳定,注意饮食以及休息等对于预防心力衰竭有特殊意义。对于老年心力衰竭的治疗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5.1预防老年人呼吸道感染。老年人呼吸道一旦被感染救容易引发心力衰竭,因而应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积极预防老年人呼吸道感染,及时改善老年人心肌缺血的症状,降低心肌对能量的消耗,有效降低心脏负荷。
5.2老年心力衰竭要将利尿剂与血管扩张药等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服用血管扩张药能有效降低心脏负荷,缓解心力衰竭的症状。选用的利尿剂要有保钾及排钠的功能,增加尿量将钠排出的同时防止低血钾。
5.3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经治疗没有好转的老年心衰患者,可以给予β2或者p受体阻他滞剂结合其药物进行治疗,但应逐一严格控制剂量,且应从小剂量开始,再逐渐加大剂量,对于有心脏传导阻滞、肺气肿、喘息性支气管炎以及重度心力衰竭的患者要慎用甚至不用阻滞剂。
5.4在治疗过程中要加强护理,保持老年患者呼吸道畅通,保持每天排便,促使老年人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培养良好的心态,稳定情绪,平时要进行适当的运动,合理膳食。
参考文献
[1]王虎存.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09,(11).
[2]方忠林.老年心力衰竭63例诊断及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09,(02).
[3]张政红.40例老年人早期心衰的临床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11,(06).
[4]韩基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