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家长望子成龙,政府、社会把高考成绩作为衡量学校、老师水平的标准。只有学校考了几个北大、清华、一本上线多少、有多少学生进名校,学校、老师才有地位,家长才有光。于是家长与家长比,学生与学生比,学校与学校比。造成学校、家长与老师眼中只有分数的问题。
关键词:家长;老师;学校;社会;成绩
家长望子成龙,家庭、社会把高考成绩作为衡量学校、老师水平的标准。只有所在学校的孩子考上几个北大、清华、一本上线多少、有多少学生进名校,学校、老师才有地位,家长就有脸面。于是家长与家长比,学生与学生比,学校与学校比,造成学校、家长与老师眼中只有分数的问题。
是什么原因导致社会、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如此看重分数。主要原因是高考指挥棒抹之不去应试教育的核心弊病。
如今,家长大多都想让孩子名列前茅,认为这样会让孩子长大后更有出息。老师认为成绩高就是好学生,因而在家长和老师的影响下,学生必须拼命学习。这样对的吗?
错!成绩并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只是衡量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但并不能确定一个学生的好坏,更不能完全影响一个人的出路。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每次考试年级第一的学生,却不懂得孝敬长辈,助人为乐,只知道学习考试,这是一个优秀的人吗?显然不是。充其量只能说这个人学习优异。一个好学生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品德,若是品德不正,即便学习再优异,最终也难免被人唾弃。
除了品德,能力也是作为好学生的一个重要因素。高考状元可以说是成绩极为优异的学子,人们大多都很崇拜他们,却很多企业并不愿意招聘高考状元。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高考状元只能说明他们是学习优秀,起点高,却并不能说明他们能力优秀,就算学历再高,没有能力,也不过像玉米棒,看着很结实,用起来一触即碎,中看不中用。
我国倡导素质教育已多年,然而在現实中,源于社会对各方面的评价,仍然是以考试成绩作为根据和尺度。这种应试教育的思想及评价机制导致大家不得不只看分数,过分重视考试成绩。
在某种程度上,特别是在中国就业压力颇大的情况以及社会还没有找到其它更科学的标准的时候,分数还是显示的标杆之一,但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用于分数的评价呢?或者说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和老师最主要的标尺是否就完全合理呢?
我的看法是:面对这种制度,对于不同的人利弊是不同的。(这样说,当然不是以“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嫉妒心理来否定分数高的学生,更不能简单地说这是“高分低能”,其实,这种说法也是片面的,事实证明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能考到高分也是学生自己的能力之一/注:是“之一”。而且从普遍性的角度来说,接受教育和没有接受教育的人在成材的问题上,可能前者成材的机率更大一些,在大学经过系统训练的大多数人比起没有经过训练的人来说,其发展前景在一些方面发展要大一些,这种情况特别是在人类的文化和科学知识越往后越呈现出“加速度”的发展趋势时,表现的更加显著。毕竟现在人类像过去一样仅靠一点实践经验就会有突破性发明创造的“前知识时代”已经过去了)。通过高考的应试教育也不一定就能培养出全面发展创新能力强的学生。对此,事实也证明了很多没有通过高考上过大学的人通过其它途径也成为了人才取得了甚至比高考而上大学的人更为杰出的成就。
这方面的事例全世界都有。中国的比如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就没有参加过高考上过大学、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只初中毕业、著名哲学家梁漱溟也没有考上大学、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的史学大师陈寅恪游学西方却始终无学位、自称“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的国学大师启功也只中学毕业、文坛巨匠钱钟书高考时据说数学只考了20分、刚去世不久的百岁老人著名文学家巴金更也没上过一天大学、现代国际著名功夫影片巨星成龙小时不喜读书而只到戏剧学校学习过、身体高位截瘫深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青年人崇拜的张海迪也没有真正地上过学、现在身残志坚的南京师范大学外语学院的“侯晶晶”老师更无中学大学经历,靠自学而成为一名大学教师;外国的不仅有具体的:美国著名总统林肯只断断续续上过几天学,大发明家爱迪生没有念过大学,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大学没有毕业,韩国现任总统卢武铉也只有高中学历,影视明星施瓦辛格担任美国加州州长一职等等,而且还存在一个普遍的值得人们耐人寻味的现象,那就是美国中小学的课程难易程度、以及学生在学校课堂上的纪律和考分都不如中国学生,但并没有影响当今美国仍然是世界上顶尖级发明创造地的摇篮这一至今无它国能超越的地位,尽管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美国的这种培养人才的制度以及由此衍生的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方法是不是也是要值得我们好好深思的呢?
这些都说明了一种制度特别是以分数论英雄的考试制度是有其适用范围的,但社会要发展,每个人都想在这个社会上找到适合自己成功的坐标,究竟如何办才好?看来先只能退而求其次,发现自己。自己还需要“发现”?奇了怪了,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发现”自己无非就是说在社会还没有完全提供一种更好的选拔制度的情况下,让自己主动地以真正地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来发展自己。说简单一点,那就是“扬长避短”或“取长补短”了。对学生而言,主要是要搞清楚学生究竟是“一只奔鹿还是一只雄鹰”?(不光是教师要清楚,更主要的家长、社会和教育主管部门的众多“婆婆们”也要知道)搞清了这些,实际上就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实事求是态度。“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说法不仅需要教师从中深思,以便更好地做好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别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校长们好好深思,以便怎样更好地评价教师,让每个老师都有勇气面对个性不同的学生;更需要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的关注,以便怎样更好地培养出个性鲜明的人才,让每一个人都能感觉到自己在社会中的成功,以更好地促进社会的进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综上所述,成绩好并不代表是优秀的人,成绩好并不代表将来会成功,成绩并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当然,一个学生的成绩也不能太差。太差,说明一个人缺乏知识,就不会是个有学识的人,将来也很难成功。
参考文献
[1] 《中国教育10大谎言》
[2] 《分数是衡量学生的主要标准》
关键词:家长;老师;学校;社会;成绩
家长望子成龙,家庭、社会把高考成绩作为衡量学校、老师水平的标准。只有所在学校的孩子考上几个北大、清华、一本上线多少、有多少学生进名校,学校、老师才有地位,家长就有脸面。于是家长与家长比,学生与学生比,学校与学校比,造成学校、家长与老师眼中只有分数的问题。
是什么原因导致社会、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如此看重分数。主要原因是高考指挥棒抹之不去应试教育的核心弊病。
如今,家长大多都想让孩子名列前茅,认为这样会让孩子长大后更有出息。老师认为成绩高就是好学生,因而在家长和老师的影响下,学生必须拼命学习。这样对的吗?
错!成绩并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只是衡量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但并不能确定一个学生的好坏,更不能完全影响一个人的出路。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每次考试年级第一的学生,却不懂得孝敬长辈,助人为乐,只知道学习考试,这是一个优秀的人吗?显然不是。充其量只能说这个人学习优异。一个好学生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品德,若是品德不正,即便学习再优异,最终也难免被人唾弃。
除了品德,能力也是作为好学生的一个重要因素。高考状元可以说是成绩极为优异的学子,人们大多都很崇拜他们,却很多企业并不愿意招聘高考状元。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高考状元只能说明他们是学习优秀,起点高,却并不能说明他们能力优秀,就算学历再高,没有能力,也不过像玉米棒,看着很结实,用起来一触即碎,中看不中用。
我国倡导素质教育已多年,然而在現实中,源于社会对各方面的评价,仍然是以考试成绩作为根据和尺度。这种应试教育的思想及评价机制导致大家不得不只看分数,过分重视考试成绩。
在某种程度上,特别是在中国就业压力颇大的情况以及社会还没有找到其它更科学的标准的时候,分数还是显示的标杆之一,但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用于分数的评价呢?或者说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和老师最主要的标尺是否就完全合理呢?
我的看法是:面对这种制度,对于不同的人利弊是不同的。(这样说,当然不是以“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嫉妒心理来否定分数高的学生,更不能简单地说这是“高分低能”,其实,这种说法也是片面的,事实证明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能考到高分也是学生自己的能力之一/注:是“之一”。而且从普遍性的角度来说,接受教育和没有接受教育的人在成材的问题上,可能前者成材的机率更大一些,在大学经过系统训练的大多数人比起没有经过训练的人来说,其发展前景在一些方面发展要大一些,这种情况特别是在人类的文化和科学知识越往后越呈现出“加速度”的发展趋势时,表现的更加显著。毕竟现在人类像过去一样仅靠一点实践经验就会有突破性发明创造的“前知识时代”已经过去了)。通过高考的应试教育也不一定就能培养出全面发展创新能力强的学生。对此,事实也证明了很多没有通过高考上过大学的人通过其它途径也成为了人才取得了甚至比高考而上大学的人更为杰出的成就。
这方面的事例全世界都有。中国的比如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就没有参加过高考上过大学、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只初中毕业、著名哲学家梁漱溟也没有考上大学、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的史学大师陈寅恪游学西方却始终无学位、自称“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的国学大师启功也只中学毕业、文坛巨匠钱钟书高考时据说数学只考了20分、刚去世不久的百岁老人著名文学家巴金更也没上过一天大学、现代国际著名功夫影片巨星成龙小时不喜读书而只到戏剧学校学习过、身体高位截瘫深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青年人崇拜的张海迪也没有真正地上过学、现在身残志坚的南京师范大学外语学院的“侯晶晶”老师更无中学大学经历,靠自学而成为一名大学教师;外国的不仅有具体的:美国著名总统林肯只断断续续上过几天学,大发明家爱迪生没有念过大学,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大学没有毕业,韩国现任总统卢武铉也只有高中学历,影视明星施瓦辛格担任美国加州州长一职等等,而且还存在一个普遍的值得人们耐人寻味的现象,那就是美国中小学的课程难易程度、以及学生在学校课堂上的纪律和考分都不如中国学生,但并没有影响当今美国仍然是世界上顶尖级发明创造地的摇篮这一至今无它国能超越的地位,尽管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美国的这种培养人才的制度以及由此衍生的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方法是不是也是要值得我们好好深思的呢?
这些都说明了一种制度特别是以分数论英雄的考试制度是有其适用范围的,但社会要发展,每个人都想在这个社会上找到适合自己成功的坐标,究竟如何办才好?看来先只能退而求其次,发现自己。自己还需要“发现”?奇了怪了,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发现”自己无非就是说在社会还没有完全提供一种更好的选拔制度的情况下,让自己主动地以真正地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来发展自己。说简单一点,那就是“扬长避短”或“取长补短”了。对学生而言,主要是要搞清楚学生究竟是“一只奔鹿还是一只雄鹰”?(不光是教师要清楚,更主要的家长、社会和教育主管部门的众多“婆婆们”也要知道)搞清了这些,实际上就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实事求是态度。“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说法不仅需要教师从中深思,以便更好地做好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别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校长们好好深思,以便怎样更好地评价教师,让每个老师都有勇气面对个性不同的学生;更需要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的关注,以便怎样更好地培养出个性鲜明的人才,让每一个人都能感觉到自己在社会中的成功,以更好地促进社会的进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综上所述,成绩好并不代表是优秀的人,成绩好并不代表将来会成功,成绩并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当然,一个学生的成绩也不能太差。太差,说明一个人缺乏知识,就不会是个有学识的人,将来也很难成功。
参考文献
[1] 《中国教育10大谎言》
[2] 《分数是衡量学生的主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