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R&D经费(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是衡量一国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文章在研究R&D经费投入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从政府、企业、风险投资基金、外资四个投资主体分析了R&D经费投入结构,指出了现有R&D经费投入结构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科技投入;R&D;内部经费;科技创新;科技投入强度
一、我国R&D经费投入基本情况
十多年来,我国科技投入不断扩大。从两个指标可以得到反映。第一个指标是R&D经费内部支出。表1显示,1995年,R&D经费内部支出为348亿元,2011年为8687亿元,除了两年外每年以超过10%甚至20%的速度在增长,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17年间增长了24倍。2012年进一步处于高增长,全社会R&D经费投入总量突破万亿元,达10298.4亿元。比上年增加1611.4亿元,增长18.5%。其中政府投入科技资金2221.4亿元,比上年增长18%,占全社会R&D经费的21.6%,与上年基本持平。企业R&D经费投入7842.2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占全社会R&D经费的76.2%,比上年增加了2.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高新技术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为1733.8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的24.1%。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人均经费支出为31.7万元,比上年增加1.6万元。2012年,R&D经费投入总量位居世界第三,我国已迈入科技投入大国。
第二个指标是科技投入强度,即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叫全社会科技投入强度。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科技投入强度步步攀升,1994年到1999年科技投入强度在0.5% ~0.8%之间徘徊。从2000年后,科技投入强度增长较快,每年呈增长态势。从2000年的0.90%增长到2011年的1.84% ,2012年R&D经费投入强度为1.98%,比上年的1.84%提高0.14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高。科技投入强度与发达国家差距进一步缩小。
二、R&D经费投入结构分析
R&D经费投入结构比较复杂,可从投资主体、行业、阶段等方面进行划分。本文从资金来源分析R&D经费投入结构。
(一)政府资金
R&D经费投入中,政府投资力度越来越大,财政资金投入额逐年增加,从2003年的460.6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2221.4亿元,10年增长了近4倍。但是政府投入在R&D经费投入中占比却越来越低,从2003年的接近30%,逐年下滑到了2012年的21.6%。说明政府投入R&D经费总额尽管增加,但是每年增长的幅度低于其他投资主体投入资金的增长幅度。
(二)企业资金
在“十五”期间,国家明确了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企业也意识到自主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加快了自主创新的步伐。这些年企业向科技创新投入的资金增长较快。2003年R&D内部经费来源中,企业投入925亿元,在2004年突破1000亿元大关,2006年再破2000亿元关口,2010年达到了5000亿元,2012年为7842亿元,是2003年的8.48倍。而同时期,政府向R&D内部经费投入从460亿元增长到2221亿元,2012年的投入是2003年的4.83倍。企业向年R&D内部经费投入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政府投入的增长速度。显示出了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越来越发挥作用。
(三)国外资金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金融危机后仍呈现勃勃生机,使跨国公司越来越重视在中国的研发投入。为了适应中国市场,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近年来外资在华设立研发机构不断增加,研发投入增长较快,业务功能和战略地位不断提升,涉及产业领域日趋广泛。2003年国外资金在中国对R&D内部经费投入30亿元,其后两年逐步下降,到2005年仅为22.7亿元。金融危机后外资更加重视中国市场,加大了投入力度,在2009年达到78亿元,其后逐步增长,在2011年达到116亿元。尽管增速没有中国政府和企业快,主要是前期有下滑趋势,但最近几年的增势还是比较强劲。
(四)创业风险投资资金
在R&D内部经费来源中,其他资金主要来自于风险投资和发行债券,发行债券进行科技创新在我国目前很少,其他资金主要来自于风险投资。表4显示,2011年我国风险投资机构860家,管理的资本总额为3198亿元,管理资本总额是2004年的5.2倍,投资了780家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额为238亿元。截至到2011年年底,风险投资机构共投资5940个高新技术企业,累计向高新技术企业投资了1038亿元,占总投资资金的比在50%左右。2009年尽管投资项目最多,但是从金额看占比却最低,仅为44.7%,说明单个项目投资额度下降。2011年较2010年也有较大幅度的下调,少了3个百分点。
三、R&D经费投入结构不合理
根据前面各投资主体对R&D经费投入的数据分析看,企业投入增幅较政府快得多,政府投入在R&D经费中占比越来越低。与世界各国相比,投入结构不合理。世界各国R&D经费中企业来源的平均值为58.6%,中国该数值为70%;世界各国R&D经费中政府来源的平均值32.2%,中国为25.6%。显然政府投资不足,下面将进一步分析。
(一)政府投入资金不足
尽管国家向R&D内部经费投入资金越来越大,但是从表5可以看出,政府向R&D内部经费投入资金占全国财政科技拨款比例却在下降,从2003年的48.8%下降到2011年的38.4%,下降了10个百分点,且呈逐年下降趋势。
再从表6看,1990年我国财政科技拨款139亿元,在2004年突破1000亿元大关,2007年超过2000亿元,2009年、2010分别突破3000亿元、4000亿元,2011年达到4902亿元。从绝对数来看我国财政科技投入增长很快,但是从科技拨款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来看,却呈现“U”形结构。1992年占比最高为5.06%,其后基本上呈现下降趋势,在2000年最低,为3.62%。其后逐步回升,到2011年为4.49%,但仍低于1994年以前的水平。 在财政资金来源中,中央占主导地位,特别是在2006年以前,中央财政对科技支出在远远大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在2007年情况发生了逆转,地方财政支出以多于中央财政27亿元的支出超过中央财政支出,其后几年中央财政支出和地方财政支出相差不是很大。显示了地方政府在科技创新方面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
但是由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金融危机对地方政府税收影响很大,且过去十多年,政府依赖房地产获得财政支撑,现在房地产调控,土地出让金收入下降,地方政府财力也下降。而科技创新的力度越来越大,投入规模越来越大。因此,政府向R&D内部经费投入总是有限的。
(二)风险投资严重不足
表4显示了我国风险投资在R&D经费投入中严重不足。2011全年投资高新技术企业才238亿,即使是全部投入到R&D中,在全国R&D内部经费投入中所占的比重仅为2.3%。这与国外成熟的风险投资相比,差距太大了。
在我国,风险投资事业起步比较晚,除了部分沿海地区风险资本比较充裕以外,大部分地区目前还不够发达,且根据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的统计数据,70%以上的风险公司是在政府主导投资下创立的,其资本形成表现为政府独资或控股。正是由于风险投资主体的单一,导致了我国风险投资资金的不足,且这些国有或国家控股的风险投资公司倾向于向大型国有企业投资,对民营科技型企业、中小科技型企业投资比例很低。在总体上风险投资对科技创新的支持还显不够。
(三)吸引外资参与科技创新力度不够
世界各国R&D经费中国外来源的平均值为5.8%,而我国在2011年仅为1.3%,远远低于世界各国的平均水平。跨国公司对外投资中采取的技术路线与东道国的市场竞争状况、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完善程度、跨国公司的投资战略等息息相关。国外资金参与我国科技创新意愿不强,主要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技术领先是跨国公司的优势所在,不会轻易将技术转移到其他国家。跨国公司对“知识产品”的内部化动机最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避免外部化导致的技术泄密和壮大竞争对手。第二,跨国公司在我国技术上具有竞争优势,最为典型的是汽车行业,大量吸引外国品牌汽车进入中国,其初衷是以市场换技术,事实证明市场是交给了外资,核心技术我们仍没有。除了外方的原因外,中国技术没能及时跟进,没给外国汽车造成竞争压力有很大的关系;第三,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完善,外商核心技术不敢进入中国市场,不敢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美国甚至规定很多高科技不得进入中国市场。
四、优化R&D经费投入结构的对策思考
尽管我国全社会科技投入强度不断加大,但相对世界上几个主要国家来说,投入强度仍较小,与创新型国家目标(2.5%)相差较远,且经费来源结构不合理,主要依赖于企业资金,如果政府资金没能及时跟进引导,风险投资没能迅速发展,将会制约R&D经费的投入,因此有必要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优化R&D经费投入结构。
(一)加大政府对R&D经费投入和引导作用
无论是国外的经验还是我国R&D经费投入的结构看,我国政府在R&D经费的投入明显不足。R&D经费支出中涉及到基础研究的支出,基础研究阶段由于时间长,投入大,风险高,企业一般不愿意从事,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力度。而从数据来看,我国基础研究明显不足,2011年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项的R&D内部经费支出分别是为411.8亿元、1028.4亿元和7246.8亿元,三项比值为1∶2.5∶17.6。世界各国2006年这三项比值分别为:美国1∶1.2∶3.1、意大利1∶1.6∶1;日本1∶1.7∶10.9、法国1∶1.6∶1.6、韩国1∶1.3∶4.3、俄罗斯1∶1∶4.5。这些国家平均比值为1∶1.4∶4.2。可以看出,我国和发达国家相比,基础研究投入严重不足。因此政府必须加大对R&D投入力度,着重投入到基础研究中去。
政府一方面通过加大对R&D投入带动企业和民间资本科技创新,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另一方面,政府应通过各种政策、途径引导企业和民间资本投入。我国目前有很多政策支持企业创新,如专利补助、设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工程中心、减税等,但仅有资金和税收支持还不够,像美国在采购方面对中小企业创新进行了极大的支持,规定必须保证小企业获得23%的采购份额,大企业也必须保证将其获得的政府采购份额的20%转包给小企业。目前我国政策重点扶持的大型企业,中小企业扶持项目多,但是资金少,加起来没有几个大项目的资金多。而中小企业创造的价值占了全国的60%以上,解决了80%的就业,且中小科技型企业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因此今后政府应重点支持中小企业的创新,加大对中小企业投入力度和政策扶持,以营造所有企业重视科技创新的氛围。
(二)大力发展风险投资
在西方发达国家,风险投资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支持,是初创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其资金主要投资给了高新技术企业。1992~1996年间美国80%的高新技术企业获得了风险资本的支持,微软、思科、苹果、英特尔都是在风险投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风险投资不仅给科技型企业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还因为其自身的优势,对信息、管理和知识创新有着深刻的领悟和经验,对扶持的企业能提供一揽子帮助。
上面所述,我国风险投资发展还不够,且主要由政府投资创办,其投资于高新技术企业的资本仅占总投资资本的50%左右,低于美国的80%。因此我国政府应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以民间资本为主导建立风险投资机构,给予风险投资更多的优惠政策及配套的扶持政策,引导其支持科技创新。
(三)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科技创新
我国民间资本丰富,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41.55万亿元,加上手持现金、股票、基金、债券、保险及金融机构各种理财产品等,金融资产总规模超过60万亿元。受金融危机影响,内外需疲软,竞争加剧,中小企业普遍感到经营困难,民间资本创业意愿下降。股市不景气,楼市严厉调控,巨大的民间资本因缺乏投资渠道成了炒作农产品和大宗商品的游资,对社会产生了不利影响。而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缺乏资金。随着科技创新力度加大,政府对科技投入资金有限。如果能将民间资本吸引到科技创新领域,同时解决了过剩民间资本对经济和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又解决了科技创新资金不足的问题。且民间资本具有高效率性,能为我国科技创新带来较快的效益。正是基于这种考虑,科技部于2012年6月下达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意见的通知》,通知有一系列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科技创新的措施。但由于各种原因,很多措施仍停留在政策层面,在具体实践中仍存在准入、人才、税费、融资等方面的歧视。因此,一定要把这些政策落到实处,让民间资本能积极参与科技创新。
(四)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升企业自主创新动力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侵权时有发生。2009年广交会涉嫌侵犯知识产权案件710宗,专利案件是主要投诉类型,占总投诉量的68.1%。江苏紫阳假日卧室用品有限公司申请了“三明治复合席”国家专利,产品一面世,40多家企业非法仿冒。《中国知识产权蓝皮书》数据显示:我国有 88. 44%的人购买过盗版的书籍、影像制品或电脑软件; 57. 88%的人买过假冒名牌商品。
仿冒、抄袭对企业自主创新是致命的打击,R&D投入高,风险大,企业花巨资历经数年进行的科技创新,很轻松地被其他企业仿冒、假冒。导致企业普遍缺乏创新意愿和动力,甚至在企业界流行一句话:“不创新等死,创新找死”。企业都等着坐收渔翁之利,不愿创新,创新陷入了泥潭。因此,要提升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就必须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让企业有动力对D&D进行投入。
参考文献:
赵永前.国内外科技投入现状与趋势分析[J].人民论坛,2011(37).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科技投入;R&D;内部经费;科技创新;科技投入强度
一、我国R&D经费投入基本情况
十多年来,我国科技投入不断扩大。从两个指标可以得到反映。第一个指标是R&D经费内部支出。表1显示,1995年,R&D经费内部支出为348亿元,2011年为8687亿元,除了两年外每年以超过10%甚至20%的速度在增长,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17年间增长了24倍。2012年进一步处于高增长,全社会R&D经费投入总量突破万亿元,达10298.4亿元。比上年增加1611.4亿元,增长18.5%。其中政府投入科技资金2221.4亿元,比上年增长18%,占全社会R&D经费的21.6%,与上年基本持平。企业R&D经费投入7842.2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占全社会R&D经费的76.2%,比上年增加了2.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高新技术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为1733.8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的24.1%。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人均经费支出为31.7万元,比上年增加1.6万元。2012年,R&D经费投入总量位居世界第三,我国已迈入科技投入大国。
第二个指标是科技投入强度,即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叫全社会科技投入强度。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科技投入强度步步攀升,1994年到1999年科技投入强度在0.5% ~0.8%之间徘徊。从2000年后,科技投入强度增长较快,每年呈增长态势。从2000年的0.90%增长到2011年的1.84% ,2012年R&D经费投入强度为1.98%,比上年的1.84%提高0.14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高。科技投入强度与发达国家差距进一步缩小。
二、R&D经费投入结构分析
R&D经费投入结构比较复杂,可从投资主体、行业、阶段等方面进行划分。本文从资金来源分析R&D经费投入结构。
(一)政府资金
R&D经费投入中,政府投资力度越来越大,财政资金投入额逐年增加,从2003年的460.6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2221.4亿元,10年增长了近4倍。但是政府投入在R&D经费投入中占比却越来越低,从2003年的接近30%,逐年下滑到了2012年的21.6%。说明政府投入R&D经费总额尽管增加,但是每年增长的幅度低于其他投资主体投入资金的增长幅度。
(二)企业资金
在“十五”期间,国家明确了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企业也意识到自主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加快了自主创新的步伐。这些年企业向科技创新投入的资金增长较快。2003年R&D内部经费来源中,企业投入925亿元,在2004年突破1000亿元大关,2006年再破2000亿元关口,2010年达到了5000亿元,2012年为7842亿元,是2003年的8.48倍。而同时期,政府向R&D内部经费投入从460亿元增长到2221亿元,2012年的投入是2003年的4.83倍。企业向年R&D内部经费投入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政府投入的增长速度。显示出了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越来越发挥作用。
(三)国外资金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金融危机后仍呈现勃勃生机,使跨国公司越来越重视在中国的研发投入。为了适应中国市场,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近年来外资在华设立研发机构不断增加,研发投入增长较快,业务功能和战略地位不断提升,涉及产业领域日趋广泛。2003年国外资金在中国对R&D内部经费投入30亿元,其后两年逐步下降,到2005年仅为22.7亿元。金融危机后外资更加重视中国市场,加大了投入力度,在2009年达到78亿元,其后逐步增长,在2011年达到116亿元。尽管增速没有中国政府和企业快,主要是前期有下滑趋势,但最近几年的增势还是比较强劲。
(四)创业风险投资资金
在R&D内部经费来源中,其他资金主要来自于风险投资和发行债券,发行债券进行科技创新在我国目前很少,其他资金主要来自于风险投资。表4显示,2011年我国风险投资机构860家,管理的资本总额为3198亿元,管理资本总额是2004年的5.2倍,投资了780家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额为238亿元。截至到2011年年底,风险投资机构共投资5940个高新技术企业,累计向高新技术企业投资了1038亿元,占总投资资金的比在50%左右。2009年尽管投资项目最多,但是从金额看占比却最低,仅为44.7%,说明单个项目投资额度下降。2011年较2010年也有较大幅度的下调,少了3个百分点。
三、R&D经费投入结构不合理
根据前面各投资主体对R&D经费投入的数据分析看,企业投入增幅较政府快得多,政府投入在R&D经费中占比越来越低。与世界各国相比,投入结构不合理。世界各国R&D经费中企业来源的平均值为58.6%,中国该数值为70%;世界各国R&D经费中政府来源的平均值32.2%,中国为25.6%。显然政府投资不足,下面将进一步分析。
(一)政府投入资金不足
尽管国家向R&D内部经费投入资金越来越大,但是从表5可以看出,政府向R&D内部经费投入资金占全国财政科技拨款比例却在下降,从2003年的48.8%下降到2011年的38.4%,下降了10个百分点,且呈逐年下降趋势。
再从表6看,1990年我国财政科技拨款139亿元,在2004年突破1000亿元大关,2007年超过2000亿元,2009年、2010分别突破3000亿元、4000亿元,2011年达到4902亿元。从绝对数来看我国财政科技投入增长很快,但是从科技拨款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来看,却呈现“U”形结构。1992年占比最高为5.06%,其后基本上呈现下降趋势,在2000年最低,为3.62%。其后逐步回升,到2011年为4.49%,但仍低于1994年以前的水平。 在财政资金来源中,中央占主导地位,特别是在2006年以前,中央财政对科技支出在远远大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在2007年情况发生了逆转,地方财政支出以多于中央财政27亿元的支出超过中央财政支出,其后几年中央财政支出和地方财政支出相差不是很大。显示了地方政府在科技创新方面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
但是由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金融危机对地方政府税收影响很大,且过去十多年,政府依赖房地产获得财政支撑,现在房地产调控,土地出让金收入下降,地方政府财力也下降。而科技创新的力度越来越大,投入规模越来越大。因此,政府向R&D内部经费投入总是有限的。
(二)风险投资严重不足
表4显示了我国风险投资在R&D经费投入中严重不足。2011全年投资高新技术企业才238亿,即使是全部投入到R&D中,在全国R&D内部经费投入中所占的比重仅为2.3%。这与国外成熟的风险投资相比,差距太大了。
在我国,风险投资事业起步比较晚,除了部分沿海地区风险资本比较充裕以外,大部分地区目前还不够发达,且根据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的统计数据,70%以上的风险公司是在政府主导投资下创立的,其资本形成表现为政府独资或控股。正是由于风险投资主体的单一,导致了我国风险投资资金的不足,且这些国有或国家控股的风险投资公司倾向于向大型国有企业投资,对民营科技型企业、中小科技型企业投资比例很低。在总体上风险投资对科技创新的支持还显不够。
(三)吸引外资参与科技创新力度不够
世界各国R&D经费中国外来源的平均值为5.8%,而我国在2011年仅为1.3%,远远低于世界各国的平均水平。跨国公司对外投资中采取的技术路线与东道国的市场竞争状况、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完善程度、跨国公司的投资战略等息息相关。国外资金参与我国科技创新意愿不强,主要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技术领先是跨国公司的优势所在,不会轻易将技术转移到其他国家。跨国公司对“知识产品”的内部化动机最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避免外部化导致的技术泄密和壮大竞争对手。第二,跨国公司在我国技术上具有竞争优势,最为典型的是汽车行业,大量吸引外国品牌汽车进入中国,其初衷是以市场换技术,事实证明市场是交给了外资,核心技术我们仍没有。除了外方的原因外,中国技术没能及时跟进,没给外国汽车造成竞争压力有很大的关系;第三,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完善,外商核心技术不敢进入中国市场,不敢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美国甚至规定很多高科技不得进入中国市场。
四、优化R&D经费投入结构的对策思考
尽管我国全社会科技投入强度不断加大,但相对世界上几个主要国家来说,投入强度仍较小,与创新型国家目标(2.5%)相差较远,且经费来源结构不合理,主要依赖于企业资金,如果政府资金没能及时跟进引导,风险投资没能迅速发展,将会制约R&D经费的投入,因此有必要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优化R&D经费投入结构。
(一)加大政府对R&D经费投入和引导作用
无论是国外的经验还是我国R&D经费投入的结构看,我国政府在R&D经费的投入明显不足。R&D经费支出中涉及到基础研究的支出,基础研究阶段由于时间长,投入大,风险高,企业一般不愿意从事,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力度。而从数据来看,我国基础研究明显不足,2011年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项的R&D内部经费支出分别是为411.8亿元、1028.4亿元和7246.8亿元,三项比值为1∶2.5∶17.6。世界各国2006年这三项比值分别为:美国1∶1.2∶3.1、意大利1∶1.6∶1;日本1∶1.7∶10.9、法国1∶1.6∶1.6、韩国1∶1.3∶4.3、俄罗斯1∶1∶4.5。这些国家平均比值为1∶1.4∶4.2。可以看出,我国和发达国家相比,基础研究投入严重不足。因此政府必须加大对R&D投入力度,着重投入到基础研究中去。
政府一方面通过加大对R&D投入带动企业和民间资本科技创新,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另一方面,政府应通过各种政策、途径引导企业和民间资本投入。我国目前有很多政策支持企业创新,如专利补助、设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工程中心、减税等,但仅有资金和税收支持还不够,像美国在采购方面对中小企业创新进行了极大的支持,规定必须保证小企业获得23%的采购份额,大企业也必须保证将其获得的政府采购份额的20%转包给小企业。目前我国政策重点扶持的大型企业,中小企业扶持项目多,但是资金少,加起来没有几个大项目的资金多。而中小企业创造的价值占了全国的60%以上,解决了80%的就业,且中小科技型企业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因此今后政府应重点支持中小企业的创新,加大对中小企业投入力度和政策扶持,以营造所有企业重视科技创新的氛围。
(二)大力发展风险投资
在西方发达国家,风险投资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支持,是初创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其资金主要投资给了高新技术企业。1992~1996年间美国80%的高新技术企业获得了风险资本的支持,微软、思科、苹果、英特尔都是在风险投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风险投资不仅给科技型企业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还因为其自身的优势,对信息、管理和知识创新有着深刻的领悟和经验,对扶持的企业能提供一揽子帮助。
上面所述,我国风险投资发展还不够,且主要由政府投资创办,其投资于高新技术企业的资本仅占总投资资本的50%左右,低于美国的80%。因此我国政府应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以民间资本为主导建立风险投资机构,给予风险投资更多的优惠政策及配套的扶持政策,引导其支持科技创新。
(三)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科技创新
我国民间资本丰富,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41.55万亿元,加上手持现金、股票、基金、债券、保险及金融机构各种理财产品等,金融资产总规模超过60万亿元。受金融危机影响,内外需疲软,竞争加剧,中小企业普遍感到经营困难,民间资本创业意愿下降。股市不景气,楼市严厉调控,巨大的民间资本因缺乏投资渠道成了炒作农产品和大宗商品的游资,对社会产生了不利影响。而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缺乏资金。随着科技创新力度加大,政府对科技投入资金有限。如果能将民间资本吸引到科技创新领域,同时解决了过剩民间资本对经济和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又解决了科技创新资金不足的问题。且民间资本具有高效率性,能为我国科技创新带来较快的效益。正是基于这种考虑,科技部于2012年6月下达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意见的通知》,通知有一系列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科技创新的措施。但由于各种原因,很多措施仍停留在政策层面,在具体实践中仍存在准入、人才、税费、融资等方面的歧视。因此,一定要把这些政策落到实处,让民间资本能积极参与科技创新。
(四)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升企业自主创新动力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侵权时有发生。2009年广交会涉嫌侵犯知识产权案件710宗,专利案件是主要投诉类型,占总投诉量的68.1%。江苏紫阳假日卧室用品有限公司申请了“三明治复合席”国家专利,产品一面世,40多家企业非法仿冒。《中国知识产权蓝皮书》数据显示:我国有 88. 44%的人购买过盗版的书籍、影像制品或电脑软件; 57. 88%的人买过假冒名牌商品。
仿冒、抄袭对企业自主创新是致命的打击,R&D投入高,风险大,企业花巨资历经数年进行的科技创新,很轻松地被其他企业仿冒、假冒。导致企业普遍缺乏创新意愿和动力,甚至在企业界流行一句话:“不创新等死,创新找死”。企业都等着坐收渔翁之利,不愿创新,创新陷入了泥潭。因此,要提升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就必须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让企业有动力对D&D进行投入。
参考文献:
赵永前.国内外科技投入现状与趋势分析[J].人民论坛,2011(37).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