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们称呼一个男人为“父亲”时,究竟赋予了他多少理所当然的“责任”和“义务”?
相比之下,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亲子关系中的“母亲”角色似乎有更多关注;当代心理学研究的关注焦点,也大量地放在了母婴关系上。而“父亲”则常常处于公众视野与专业探讨的边缘,有时或被遮蔽、遗忘。
“父亲”这一角色在家庭中所占据的位置毋庸置疑至关重要;即便在单亲家庭中,无论父亲离开或离世,其角色意义都不会真正地灭失,而是转化成其他的表现形式,持续发挥着家庭功能。而在不同社会的文化中,以及同一社会的各种亚文化中,“父亲”角色所承担的责任也常常表现出某些共通性。“父亲”,是亲子关系中至为关键的一环,只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我们对“父亲”在亲子关系中的意义及影响往往认识不足,甚至常有偏见。
“父亲”在家庭互动中诞生
认识“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意义,必须首要回答的问题是,“父亲”是怎样“走进”家庭的。
在男性的成长史中,其角色的变迁至少有三重:“始为人子,继为人夫,终为人父”。在探索家庭中“父亲”角色的意义时,首先要认识到这种角色的变迁过程及其意义。只有充分认识男性的角色变迁历程,才有机会进一步探索男性内心世界的一系列嬗变。假如只是孤立而僵化地谈论“某个人是怎样 当父亲的”,却忽略了探索其“子—夫—父”的角色历程,则无异于把“父亲”的角色,视为某种外在于个体内心世界的荣誉称号或身份属性。
家庭中的“父亲”角色,有“前世”也有“今生”;我们可以精准地记录下儿女降生的时刻,但我们却难以精准地指明某个人在哪一时刻“成为父亲”:“他”既可能早于儿女降生,就在心理上基本完成向“父亲”角色的演变历程;也可能在得知儿女降生的那一刻,才第一次感受到内心的撼动,从那一刻起才开始“准备当父亲”;当然,实际上还有一些人恐怕在儿女出生后的几年、十几年后,依然无力承担“父亲的责任”—有趣的是,即便在这样的家庭里,生父只是个“挂名的父亲”,但通过观察我们还是能发现,在这个家庭里事实上是另一个人承担了,或由另几个人分担了“父亲”的角色。
通常,人们会认为随着一个孩子的呱呱坠地,一个男人就升格为父亲了。可是,从家庭系统的角度看,“父亲”却没那么容易就诞生。正如“丈夫”角色的确立,实际上是需要“妻子”来映衬与配合一样,“成为父亲”,也意味着必然有人“成为母亲”。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家庭角色与动力分配,就不难做出一个推论:假如在某个家庭中,看到某个男人当“父亲”当得不够格,那就不能简单地去指责“他”不够担当、不够成熟或不够男人,而需要探索在这个家庭中,“母亲”是什么样的。简而言之,家庭中的父亲是互动出来的角色,其前提是儿女,其搭档是母亲。
有些女性会认为,在孩子出生后,自己自然而然是个母亲了,那么丈夫也应该自动地变成一个父亲。会这样想,很自然;可是呢,现实生活却往往有另一番并不可爱的模样:有时候,事实是“母亲”吝于给丈夫一个做“父亲”的机会。
曾经遇到一位郝女士说:“女儿6岁了,我从来没有让她独自跟爸爸在家待过,因为我担心爸爸不能很好地照顾女儿,不会给她洗漱,不会给她梳头,甚至不会跟孩子玩。”我要求郝女士澄清一下“不会跟孩子玩”指的是什么时,她补充道:“就是爸爸总会有很多肢体上的碰撞行为,而这些动作太危险了。”
其实,我们不能要求父亲所提供的亲子互动,跟母亲的一模一样。父子或父女的互动中,必定会带着父亲这个角色所独有的特征。孩子既要学会与母亲温柔地互动,同时也需要充分体验另一种互动的感受,一种来自于男性的不同感受。这位女士自以为在尽母亲的职责,尽力保护女儿,而实际上她却蔽塞了丈夫“成为父亲”的路,她只看到自己的委屈和不满,却不知道自己对丈夫难以“成为父亲”也负有一定的责任。
还有一种说法是:“生孩子的时候,一定要让丈夫在场;不为别的,就是要让他看看我们女人生孩子有多辛苦,这样他以后才知道要多疼疼我。”
这种带有“劝训”味道的告诫,在女性身上常有体现。可是如此一来,男性在产房里的陪伴,就很难是以一个“父亲”的角色在参与了。假如男性出现在产房里陪伴生产,其意义仅仅是便于日后“忆苦思甜”,那么丈夫则更像是个在接受训导的孩子—一直被教导着的、总也长不大的孩子,他又如何才能“成为父亲”呢?
鼓励男性参与到子女的生产过程里来,其意义一方面是作为丈夫,一方面也是作为父亲;一方面丈夫需要在这一刻协助妻子,缓解妻子生产的痛苦,另一方面,对男性而言,孩子降生也为他提供了做父亲的感觉初体验,这对于男性而言的重要意义,并不亚于对母亲的意义。
从原生家庭以及家族系统中去看“父亲”角色,我们会发现,“父亲”的前生是“儿子”;从核心家庭角度看,“父亲”的前生是“丈夫”。“父亲”的诞生并不如世人所常常误解的那样:时间到了,男人就变成了“父亲”。
“父亲”怎样参与亲子互动
在传统精神分析学的观点看来,幼儿在3岁左右进入所谓“俄狄浦斯期”,“父亲”在这时介入到母子(女)关系中,从而形成婴儿人际关系的最基础模型,即三人关系。男孩子展开与父亲的“竞争”,争夺母亲的爱,进而发现父亲更为强大,继而渴望自己也成为像父亲一样的男人,借由这一过程男孩子完成了向父亲的认同。而女孩子则是在“恋父”的过程里,与母亲争夺,并经受挫折,进而认同母亲,为自己今后成为女人奠定下心理基础。
虽然传统精神分析的这种观点现在已不再被看得那么重要了,至少它不是婴幼儿心理成长描述中的唯一观点,但重温这一经典观念,依然有助于我们对“父亲”角色在儿童心理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随着当代心理学的发展,尤其依恋理论的研究发现,父亲与母亲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性是一致的。在家庭教育中,“父亲”常常被赋予很多象征意义,比如勇敢、独立、规则、权威等。孩子在与父亲的互动过程中,能习得勇敢、独立,适应规则与权威,通常,人们认为孩子养成这些能力,从父亲那里获得会更为容易,更为自然,而母亲通常赋予孩子以温柔、退让、抚慰等其他能力。这些能力(或者说是情商),通常在孩子未来走进社会生活时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很多人会误解依恋关系,只把它理解为是属于母亲和孩子之间的独有关系,然而当代研究发现,谁能花大量时间和婴儿玩耍并交流,谁就能与婴儿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在美国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如果父亲可以更多地与儿童相处,参与到其游戏活动中,那么儿童通常会在未来的学校或同伴群体中有更好的表现。
母亲与父亲之间,的确存在一些东西是相互不能代替的。比如国内外对婴儿观察的实证研究都发现,当母亲抱着孩子的时候,母亲的姿势和感觉所传递出的,是安全;而父亲则往往不然,他们通常在开始的时候还比较规矩,到后来就会把孩子“抛来抛去”,做出一些危险性的动作—很少有母亲会这样做。可是,从婴儿角度看,这无非是两种不同的体验与感受而已:婴儿在母亲那里体会到安全,而在父亲身上感受到力量。
再比如,母亲给孩子讲故事时,多是“大灰狼和小白兔”的故事。孩子在母亲的故事叙述中,体会到诸如同情心等情感。而父亲在给孩子讲故事时,多伴有挑衅和攻击的内容,他很少给小孩子讲“大灰狼和小白兔”;即便讲此类故事,由于男性的独特视角与生活体验,都会使得故事中往往包含着主动出击、攻击挑衅之类的“打打杀杀”。事实上,这两类知识与体验都是孩子需要的,带着“攻击”意味的内容并不等同于坏事;虽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把攻击视为贬义,然而,“攻击”也包含着试探、进取、破坏等意味,而这些却都是创造力的源泉。
由此看来,认识“父亲”在亲子关系中的作用,首先要打破的迷思是“父亲不会带孩子”。这种误解需要被加以修正:我们需要接受,父亲作为成年男子,其陪伴孩子的方式绝不可能是对母亲所作所为的重复。在母亲责怪“父亲不会与孩子相处”时,或许先需要思考:母亲是否在用自己的尺子丈量父亲?母亲能否接纳父亲有自己陪伴孩子的方式?母亲所体会到的危险,是否更多地源于“她”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经历?“他”作为一个成年男性,真的是无力掌控自己的行为么,抑或是母亲在“他”的行为中体验到了担心且难以耐受呢?
假如在母亲眼中,父亲只是个手脚笨拙的大男孩,是不值得信任的,那么父亲在亲子关系中的作用势必就难以发挥,“他”的一言一行恐怕都会被否定、被指责。事实上,基于男女性别的差异,大多数成年男子对自己的行为掌控能力是更强而不是更弱,对安全边界的理解是更宽而不是更窄,其对自身与周边事物的掌控是更为有力而不是更为孱弱,这些都是父亲在亲子互动的宝贵资源。
“缺席”的父亲
父亲的缺席,既有字面意义上的,也有隐喻层面上的。前者指的往往是因为生活变故,父亲离世或者从家庭里离开;而后者出现的情形常常更为隐蔽:家庭中每天都能看到父亲这个人的存在,可是却难以觉察父亲这一角色在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在父亲离世或离开的情形下,单亲家庭中“父亲”的角色通常是由另一个人承担的,有时候是母亲,有时候是大家庭中的另一个成年男子,成为象征意义上的“父亲”。中国人熟知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在这样的家庭里,“父亲”虽然缺席,但家庭并不因此而崩解,母亲往往会挺身而出,部分地承担父亲角色,承接教养子女的责任;同时,社会规范、道德教化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成为隐形的父亲。
由于母亲是婴儿早期的抚养者,使得母子(女)关系更为紧密,母亲有时候不放心将孩子交给父亲似乎也在情理之中。然而,在暗中争夺“谁才是家庭中最重要的人物”时,母亲有时会巧妙地“利用”孩子。比如:强调生育孩子的辛苦,抱怨丈夫始终不能帮到自己,表达自己在养育孩子过程中付出的牺牲远远超过丈夫等等。这时,丈夫往往会感到自己极为无辜,他们会说“你从没给过我机会”。或许,因此“父亲”便开始变得不负责任了,有时充满了孩子气,耽于玩乐;有时全身心沉浸在工作中,渐渐放弃家庭责任。虽然社会评价往往会指责前者,同情后者,但是从家庭角度看,两者情况都是“父亲”的缺席。
有时候“父亲”缺席,是因为男性在其原生家庭中,与自己父母的互动关系使然;有时候,男性会相当主动地借由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回避其“父亲”责任;甚至,很多时候我们是难以对“父亲”缺席的现象加以归因的。尽管在之前举例时,我侧重于从“妻子”或“母亲”的角度来观察“父亲”的,但这只是一种便于表达,便于理解的叙述角度而已,我丝毫没有将“父亲”缺席的责任单方面归责于“母亲”的意思,事实上“父亲缺席”的缘由往往极为复杂,假如说我有什么结论是能够坚定而清晰地加以阐明的话,那就只有一点,即“绝非只是一种力量在促成父亲缺席的结果”。
“父亲缺席”之后,除了母亲会挺身而出充当父亲角色之外,在家庭治疗中我们也很常见这样一种现象:孩子会“自告奋勇”作为父亲的角色出现,以维系家庭的平衡。这类的孩子可能会变得很坚强,显得像一个“小大人”一样,小心体贴,处处为父母着想。我们的世俗传统对于这样的孩子往往极为褒奖,殊不知从家庭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看,孩子这样的表现既让人欣慰,也让人感到心酸。孩子过早地承接了成人应承担的责任,在家庭系统中他们显得像一只“替罪羊”。
家庭中出现了过于早熟的孩子,借由这一角度我们可以获得观察父亲责任的视角,从这个方向去认识“父亲”在亲子互动中的责任,或许会更为容易理解。之所以说早熟的孩子令人心酸,是因为每一个早熟的孩子,往往都映射出一对心理发展迟滞的父母。
在某个电视节目中,有个小孩子表现得极为“体贴懂事”,处处在安慰他的“父亲”。假如这样的行为偶一出现,或许不值得大惊小怪,可是如果这已经成为孩子的惯常行为模式,那么我们几乎就可以由此去推想其父子在日常互动中的情形了,恐怕父亲在更多时候没能很好地抚慰幼小的孩子,而是有意无意地在“倾倒”自己的焦虑吧。孩子“懂事”地接下了父亲的焦虑,将自己变成一个“小大人”。
在亲子互动中,由于父亲的力量强大,通常扮演的是保护伞和引导者的角色。他为孩子撑起一片天空,提供安全环境,让孩子有足够的空间完成对陌生世界的探索。温暖而坚强的父亲,会成为孩子的一个良好客体,让孩子体会到安全与稳定,并将这种安全与稳定内化到自己人格核心中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孩子的安全和勇敢,常常源于父亲。
当“父亲”游走在家庭边缘,有时“消失”在家庭中时,很多女性会抱怨丈夫找各种借口推卸做父亲的责任,比如“工作很忙,无暇照顾孩子”,比如“男主外女主内,带孩子这种事情还是女人的事情”等等。但从家庭结构的角度看,“父亲”最后成为“这样”,一定不是他一个人可以做到的。“父亲”的缺席,也不会只在孩子身上造成影响。通常“母亲”也会因此显得“不伦不类”,角色混乱。只是通常我们很难清晰地辨明,究竟是“父亲缺席”才导致“母亲不像母亲”,还是“母亲挤占了父亲的空间”,才导致“父亲缺席”。
无论是丈夫与妻子的关系,还是父亲与母亲的关系,它们总是在互动中不断变化、演进的;因此,在调整家庭关系时,任何一方的主动调整都会带来整个家庭系统的变化,而机械归责或单方面抱怨则往往于事无补。我们通常会强调成人在主动做出调整上富有更多的责任,而不会将这个责任置于未成年的子女身上。从这个角度上说,幼年的孩子主动变换角色以满足父母的需要,并不合适,更不值得赞颂。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看到,那些在家庭中缺失的角色,总会在家庭结构运作过程中重新加以自行组织,总会有某种修复与补偿。同样,那些“尚未长大的父亲”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人们不会永远停滞在某一阶段不前。“他”随着与妻儿、与邻里、与工作伙伴及其他人的互动,其父亲角色也会慢慢浮现,变得清晰。
多元的世界给了我们展现更多能力的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家庭结构“并不完整”,绝非意味着孩子也无法顺利成长。健康的抚养关系,归根到底取决于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
相比之下,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亲子关系中的“母亲”角色似乎有更多关注;当代心理学研究的关注焦点,也大量地放在了母婴关系上。而“父亲”则常常处于公众视野与专业探讨的边缘,有时或被遮蔽、遗忘。
“父亲”这一角色在家庭中所占据的位置毋庸置疑至关重要;即便在单亲家庭中,无论父亲离开或离世,其角色意义都不会真正地灭失,而是转化成其他的表现形式,持续发挥着家庭功能。而在不同社会的文化中,以及同一社会的各种亚文化中,“父亲”角色所承担的责任也常常表现出某些共通性。“父亲”,是亲子关系中至为关键的一环,只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我们对“父亲”在亲子关系中的意义及影响往往认识不足,甚至常有偏见。
“父亲”在家庭互动中诞生
认识“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意义,必须首要回答的问题是,“父亲”是怎样“走进”家庭的。
在男性的成长史中,其角色的变迁至少有三重:“始为人子,继为人夫,终为人父”。在探索家庭中“父亲”角色的意义时,首先要认识到这种角色的变迁过程及其意义。只有充分认识男性的角色变迁历程,才有机会进一步探索男性内心世界的一系列嬗变。假如只是孤立而僵化地谈论“某个人是怎样 当父亲的”,却忽略了探索其“子—夫—父”的角色历程,则无异于把“父亲”的角色,视为某种外在于个体内心世界的荣誉称号或身份属性。
家庭中的“父亲”角色,有“前世”也有“今生”;我们可以精准地记录下儿女降生的时刻,但我们却难以精准地指明某个人在哪一时刻“成为父亲”:“他”既可能早于儿女降生,就在心理上基本完成向“父亲”角色的演变历程;也可能在得知儿女降生的那一刻,才第一次感受到内心的撼动,从那一刻起才开始“准备当父亲”;当然,实际上还有一些人恐怕在儿女出生后的几年、十几年后,依然无力承担“父亲的责任”—有趣的是,即便在这样的家庭里,生父只是个“挂名的父亲”,但通过观察我们还是能发现,在这个家庭里事实上是另一个人承担了,或由另几个人分担了“父亲”的角色。
通常,人们会认为随着一个孩子的呱呱坠地,一个男人就升格为父亲了。可是,从家庭系统的角度看,“父亲”却没那么容易就诞生。正如“丈夫”角色的确立,实际上是需要“妻子”来映衬与配合一样,“成为父亲”,也意味着必然有人“成为母亲”。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家庭角色与动力分配,就不难做出一个推论:假如在某个家庭中,看到某个男人当“父亲”当得不够格,那就不能简单地去指责“他”不够担当、不够成熟或不够男人,而需要探索在这个家庭中,“母亲”是什么样的。简而言之,家庭中的父亲是互动出来的角色,其前提是儿女,其搭档是母亲。
有些女性会认为,在孩子出生后,自己自然而然是个母亲了,那么丈夫也应该自动地变成一个父亲。会这样想,很自然;可是呢,现实生活却往往有另一番并不可爱的模样:有时候,事实是“母亲”吝于给丈夫一个做“父亲”的机会。
曾经遇到一位郝女士说:“女儿6岁了,我从来没有让她独自跟爸爸在家待过,因为我担心爸爸不能很好地照顾女儿,不会给她洗漱,不会给她梳头,甚至不会跟孩子玩。”我要求郝女士澄清一下“不会跟孩子玩”指的是什么时,她补充道:“就是爸爸总会有很多肢体上的碰撞行为,而这些动作太危险了。”
其实,我们不能要求父亲所提供的亲子互动,跟母亲的一模一样。父子或父女的互动中,必定会带着父亲这个角色所独有的特征。孩子既要学会与母亲温柔地互动,同时也需要充分体验另一种互动的感受,一种来自于男性的不同感受。这位女士自以为在尽母亲的职责,尽力保护女儿,而实际上她却蔽塞了丈夫“成为父亲”的路,她只看到自己的委屈和不满,却不知道自己对丈夫难以“成为父亲”也负有一定的责任。
还有一种说法是:“生孩子的时候,一定要让丈夫在场;不为别的,就是要让他看看我们女人生孩子有多辛苦,这样他以后才知道要多疼疼我。”
这种带有“劝训”味道的告诫,在女性身上常有体现。可是如此一来,男性在产房里的陪伴,就很难是以一个“父亲”的角色在参与了。假如男性出现在产房里陪伴生产,其意义仅仅是便于日后“忆苦思甜”,那么丈夫则更像是个在接受训导的孩子—一直被教导着的、总也长不大的孩子,他又如何才能“成为父亲”呢?
鼓励男性参与到子女的生产过程里来,其意义一方面是作为丈夫,一方面也是作为父亲;一方面丈夫需要在这一刻协助妻子,缓解妻子生产的痛苦,另一方面,对男性而言,孩子降生也为他提供了做父亲的感觉初体验,这对于男性而言的重要意义,并不亚于对母亲的意义。
从原生家庭以及家族系统中去看“父亲”角色,我们会发现,“父亲”的前生是“儿子”;从核心家庭角度看,“父亲”的前生是“丈夫”。“父亲”的诞生并不如世人所常常误解的那样:时间到了,男人就变成了“父亲”。
“父亲”怎样参与亲子互动
在传统精神分析学的观点看来,幼儿在3岁左右进入所谓“俄狄浦斯期”,“父亲”在这时介入到母子(女)关系中,从而形成婴儿人际关系的最基础模型,即三人关系。男孩子展开与父亲的“竞争”,争夺母亲的爱,进而发现父亲更为强大,继而渴望自己也成为像父亲一样的男人,借由这一过程男孩子完成了向父亲的认同。而女孩子则是在“恋父”的过程里,与母亲争夺,并经受挫折,进而认同母亲,为自己今后成为女人奠定下心理基础。
虽然传统精神分析的这种观点现在已不再被看得那么重要了,至少它不是婴幼儿心理成长描述中的唯一观点,但重温这一经典观念,依然有助于我们对“父亲”角色在儿童心理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随着当代心理学的发展,尤其依恋理论的研究发现,父亲与母亲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性是一致的。在家庭教育中,“父亲”常常被赋予很多象征意义,比如勇敢、独立、规则、权威等。孩子在与父亲的互动过程中,能习得勇敢、独立,适应规则与权威,通常,人们认为孩子养成这些能力,从父亲那里获得会更为容易,更为自然,而母亲通常赋予孩子以温柔、退让、抚慰等其他能力。这些能力(或者说是情商),通常在孩子未来走进社会生活时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很多人会误解依恋关系,只把它理解为是属于母亲和孩子之间的独有关系,然而当代研究发现,谁能花大量时间和婴儿玩耍并交流,谁就能与婴儿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在美国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如果父亲可以更多地与儿童相处,参与到其游戏活动中,那么儿童通常会在未来的学校或同伴群体中有更好的表现。
母亲与父亲之间,的确存在一些东西是相互不能代替的。比如国内外对婴儿观察的实证研究都发现,当母亲抱着孩子的时候,母亲的姿势和感觉所传递出的,是安全;而父亲则往往不然,他们通常在开始的时候还比较规矩,到后来就会把孩子“抛来抛去”,做出一些危险性的动作—很少有母亲会这样做。可是,从婴儿角度看,这无非是两种不同的体验与感受而已:婴儿在母亲那里体会到安全,而在父亲身上感受到力量。
再比如,母亲给孩子讲故事时,多是“大灰狼和小白兔”的故事。孩子在母亲的故事叙述中,体会到诸如同情心等情感。而父亲在给孩子讲故事时,多伴有挑衅和攻击的内容,他很少给小孩子讲“大灰狼和小白兔”;即便讲此类故事,由于男性的独特视角与生活体验,都会使得故事中往往包含着主动出击、攻击挑衅之类的“打打杀杀”。事实上,这两类知识与体验都是孩子需要的,带着“攻击”意味的内容并不等同于坏事;虽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把攻击视为贬义,然而,“攻击”也包含着试探、进取、破坏等意味,而这些却都是创造力的源泉。
由此看来,认识“父亲”在亲子关系中的作用,首先要打破的迷思是“父亲不会带孩子”。这种误解需要被加以修正:我们需要接受,父亲作为成年男子,其陪伴孩子的方式绝不可能是对母亲所作所为的重复。在母亲责怪“父亲不会与孩子相处”时,或许先需要思考:母亲是否在用自己的尺子丈量父亲?母亲能否接纳父亲有自己陪伴孩子的方式?母亲所体会到的危险,是否更多地源于“她”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经历?“他”作为一个成年男性,真的是无力掌控自己的行为么,抑或是母亲在“他”的行为中体验到了担心且难以耐受呢?
假如在母亲眼中,父亲只是个手脚笨拙的大男孩,是不值得信任的,那么父亲在亲子关系中的作用势必就难以发挥,“他”的一言一行恐怕都会被否定、被指责。事实上,基于男女性别的差异,大多数成年男子对自己的行为掌控能力是更强而不是更弱,对安全边界的理解是更宽而不是更窄,其对自身与周边事物的掌控是更为有力而不是更为孱弱,这些都是父亲在亲子互动的宝贵资源。
“缺席”的父亲
父亲的缺席,既有字面意义上的,也有隐喻层面上的。前者指的往往是因为生活变故,父亲离世或者从家庭里离开;而后者出现的情形常常更为隐蔽:家庭中每天都能看到父亲这个人的存在,可是却难以觉察父亲这一角色在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在父亲离世或离开的情形下,单亲家庭中“父亲”的角色通常是由另一个人承担的,有时候是母亲,有时候是大家庭中的另一个成年男子,成为象征意义上的“父亲”。中国人熟知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在这样的家庭里,“父亲”虽然缺席,但家庭并不因此而崩解,母亲往往会挺身而出,部分地承担父亲角色,承接教养子女的责任;同时,社会规范、道德教化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成为隐形的父亲。
由于母亲是婴儿早期的抚养者,使得母子(女)关系更为紧密,母亲有时候不放心将孩子交给父亲似乎也在情理之中。然而,在暗中争夺“谁才是家庭中最重要的人物”时,母亲有时会巧妙地“利用”孩子。比如:强调生育孩子的辛苦,抱怨丈夫始终不能帮到自己,表达自己在养育孩子过程中付出的牺牲远远超过丈夫等等。这时,丈夫往往会感到自己极为无辜,他们会说“你从没给过我机会”。或许,因此“父亲”便开始变得不负责任了,有时充满了孩子气,耽于玩乐;有时全身心沉浸在工作中,渐渐放弃家庭责任。虽然社会评价往往会指责前者,同情后者,但是从家庭角度看,两者情况都是“父亲”的缺席。
有时候“父亲”缺席,是因为男性在其原生家庭中,与自己父母的互动关系使然;有时候,男性会相当主动地借由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回避其“父亲”责任;甚至,很多时候我们是难以对“父亲”缺席的现象加以归因的。尽管在之前举例时,我侧重于从“妻子”或“母亲”的角度来观察“父亲”的,但这只是一种便于表达,便于理解的叙述角度而已,我丝毫没有将“父亲”缺席的责任单方面归责于“母亲”的意思,事实上“父亲缺席”的缘由往往极为复杂,假如说我有什么结论是能够坚定而清晰地加以阐明的话,那就只有一点,即“绝非只是一种力量在促成父亲缺席的结果”。
“父亲缺席”之后,除了母亲会挺身而出充当父亲角色之外,在家庭治疗中我们也很常见这样一种现象:孩子会“自告奋勇”作为父亲的角色出现,以维系家庭的平衡。这类的孩子可能会变得很坚强,显得像一个“小大人”一样,小心体贴,处处为父母着想。我们的世俗传统对于这样的孩子往往极为褒奖,殊不知从家庭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看,孩子这样的表现既让人欣慰,也让人感到心酸。孩子过早地承接了成人应承担的责任,在家庭系统中他们显得像一只“替罪羊”。
家庭中出现了过于早熟的孩子,借由这一角度我们可以获得观察父亲责任的视角,从这个方向去认识“父亲”在亲子互动中的责任,或许会更为容易理解。之所以说早熟的孩子令人心酸,是因为每一个早熟的孩子,往往都映射出一对心理发展迟滞的父母。
在某个电视节目中,有个小孩子表现得极为“体贴懂事”,处处在安慰他的“父亲”。假如这样的行为偶一出现,或许不值得大惊小怪,可是如果这已经成为孩子的惯常行为模式,那么我们几乎就可以由此去推想其父子在日常互动中的情形了,恐怕父亲在更多时候没能很好地抚慰幼小的孩子,而是有意无意地在“倾倒”自己的焦虑吧。孩子“懂事”地接下了父亲的焦虑,将自己变成一个“小大人”。
在亲子互动中,由于父亲的力量强大,通常扮演的是保护伞和引导者的角色。他为孩子撑起一片天空,提供安全环境,让孩子有足够的空间完成对陌生世界的探索。温暖而坚强的父亲,会成为孩子的一个良好客体,让孩子体会到安全与稳定,并将这种安全与稳定内化到自己人格核心中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孩子的安全和勇敢,常常源于父亲。
当“父亲”游走在家庭边缘,有时“消失”在家庭中时,很多女性会抱怨丈夫找各种借口推卸做父亲的责任,比如“工作很忙,无暇照顾孩子”,比如“男主外女主内,带孩子这种事情还是女人的事情”等等。但从家庭结构的角度看,“父亲”最后成为“这样”,一定不是他一个人可以做到的。“父亲”的缺席,也不会只在孩子身上造成影响。通常“母亲”也会因此显得“不伦不类”,角色混乱。只是通常我们很难清晰地辨明,究竟是“父亲缺席”才导致“母亲不像母亲”,还是“母亲挤占了父亲的空间”,才导致“父亲缺席”。
无论是丈夫与妻子的关系,还是父亲与母亲的关系,它们总是在互动中不断变化、演进的;因此,在调整家庭关系时,任何一方的主动调整都会带来整个家庭系统的变化,而机械归责或单方面抱怨则往往于事无补。我们通常会强调成人在主动做出调整上富有更多的责任,而不会将这个责任置于未成年的子女身上。从这个角度上说,幼年的孩子主动变换角色以满足父母的需要,并不合适,更不值得赞颂。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看到,那些在家庭中缺失的角色,总会在家庭结构运作过程中重新加以自行组织,总会有某种修复与补偿。同样,那些“尚未长大的父亲”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人们不会永远停滞在某一阶段不前。“他”随着与妻儿、与邻里、与工作伙伴及其他人的互动,其父亲角色也会慢慢浮现,变得清晰。
多元的世界给了我们展现更多能力的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家庭结构“并不完整”,绝非意味着孩子也无法顺利成长。健康的抚养关系,归根到底取决于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