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等职业教育中“1 X证书”的探讨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ytry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1 X证书制度是国家职业教育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并进一步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能力。本文分析了1 X证书制度的内涵,列举了中等职业院校在实施1 X证书制度方面面临的困难,并对1 X证书制度的试点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1 X;证书制度
  一、1与“X”的内涵分析
  (一)学历证书凸显核心素养,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1”就是学历证书,是学历教育的证明,服务于课程领域。学历教育其根本在于两点:一是核心素养养成。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品格,是一种持续性的能力,也是关键能力。在国家科学技术不断革新、产业转型升级时期,企业员工现有的知识和技能是无法形成自身职业生涯的终身保证的。因此,为了更好地面对可能出现的新变化,快速适应工作领域中的新环境,企业必然要求员工具备“可持續发展”这一关键能力,要求员工通过持续学习、不断摸索、刻苦钻研来适应未来工作领域可能出现的新变化;二是夯实基础。打好文化基础,是学历教育的重要目标。
  在校三年,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实现文化水平有明显提升;通过持续训练,实现自主发展能力和社会参与意识显著进步。学历教育通过夯实学生文化基础,为学生今后正视自我,辨识环境,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处理人际关系等奠定基础。
  (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强调技能形成,为学生职业发展提供通路
  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均服务于职业发展领域,但二者存在明显差异。职业资格证书是强调资质,是准许就业的凭证,倾向于静态评价人的职业能力。事实证明“一证定终身”的制度体系与国家职业教育体系是不匹配的。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强调职业技能水平评价和水平提高的连续性,体现了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从静态层面上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分初、中、高级,它为学生进入职业领域提供了多种可能性;从动态层面上来看,学生在进入职业领域后可以形成由低到高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与此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鉴定体系也由低到高逐级完善的,其评价体系既包括过程性评价,又包括终结性评价。
  (三)二者协同发展,为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畅通通道
  打造复合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新时期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同行并举。通过打破教育壁垒,变革教育体制,整合教育资源,扩大教育时空维度等措施实现宏观和中观层面的整合。而在微观层面上,“1”与“X证书”协同发展的重心在于如何实现课程与教学模式、教学体系的整合。在构建核心素养与职业领域相互渗透交叉的课程体系的同时,注重核心素养与职业能力在教学模式上的相互融合。因此,只有让学历教育发挥的基础作用和可持续服务能力同时实现提升职业能力的功能,才能真正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联合效应。
  二、“1 X证书”制度实施的难点
  (一)没有完善的、操作性强的制度体系
  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等多元参与主体在“双证书”管理体系中的“责、权、利”不清,“双证书”流于形式,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在职业教育中体现得更深刻,职教院校已经迎来了职业教育的黄金时代,职教院校要想不断提高办学能力,唯有不断培养出满足企业和时代需要的人才方能越走越远。
  (二)职业资格证书部分含金量不足
  行业企业认可度不高,考核标准滞后于社会发展需求的问题比较突出;“证出多门”的现象比较普遍,给学生、教师和企业造成困扰;制定职业标准、开展职业资格鉴定、认可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化程度不高,使得职业资格证书与选人用人、就业准入、薪酬奖励等并不密切相关,导致职业资格证书实际功能与运行机制违背设计初衷。
  (三)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内涵的衔接与对应
  课程与学分的互认互通,是实现一体化评价的重要基础,促进教育资源整合,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关键,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但由于缺乏统一的国家资历框架,使得现有“双证书”制度无法对同水平不同类型的学习成果进行对比或等值转换,同时也无法累积学习成果,完成职业技能层次的递进。
  三、“1 X”证书制度在中等职业教育的应用
  (一)学生有技能标准可遵循
  “1 X”证书制度为中职学生提供了可供学习、遵循的职业技能标准。学生在进行技能实践时,可以与岗位标准零距离接触,及时掌握新技术。还可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针对性,有效缩短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期。
  (二)教师有专业标准可参照
  技能标准由企业专家和行业专业技术人才精心设定,符合课程及实训的要求,对工作任务、操作要求、专业知识储备等方面均有详细规定。该标准为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了极大便利,教师在教材选择、课程安排、教学设计时可直接引用,增强教学实用性。
  (三)学校有专业特色可彰显
  学历证书是对学生学业的判定,职业技能证书可以很好地体现学生的成长过程及能力培养过程。学校教育更接地气,给学校发展带来生机,提升学生适应人才市场的能力,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另一方面可以很好地体现学校的教学质量,促进了学校的特色发展。
  四、结束语
  “1 X”证书制度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重大部署和创新,是关于人才培养、评价模式的全新制度设计。中等职业教育应该以此为契机,按照《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 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的要求,对“1 X”课证融通模式进行深入探索,根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要求,将证书培训内容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化“三教”改革,不断提升供给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晓,刘婉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评估政策的历史沿革与现实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2(2):111-117.
  [2]于志明.中职学校“双师型 ”师资队伍建设小议[J].河南教育:职成教,2020(2):31-32.
  [3]严涛.主题班会典型案例介绍与心得体会[J].汽车维护与修理,2020(4):35-37.
  作者简介:
  贾志晓,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中等职业学校。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强化应用阿托伐他汀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7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5例,其中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结束治疗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内皮素(ET-1)及一氧化氮(NO)进行比较,以及两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率情况进行对比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将多媒体技术科学的应用于教育教学当中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必然选择。因此,初中生物教师们也要将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先进作用。本文将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目标”“改善课堂教学手段”三个方面谈论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初中生物;多媒体;现代技术;教学手段;有效应用  一、 引言  在初中生物学科的教学过
2012年8月8日,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旗下的中国昊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揭牌成立,预计将在3年内实现整体上市,同时这也是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整合重组的重要一步。中国吴华
制造企业山水公司主要使用基于经验的成本管理方法,成本管理主要采用强制和惩罚的手段。本文综合分析其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从利用信息数据库实施全过程成本管理、采用新型成
摘要:伴随着当前大数据时代的快速发展,“互联网 ”成为了新的发展主题。而在教育领域,信息化教学技术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其中以微课技术最为典型。对此,本文将以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基础教学为对象,针对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微课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微课;中职计算机;计算机应用基础  一、 引言  信息时代,计算机应用能力已成为各类人才必备技能之一,包括中职院校在内的各类学校,基于用人市场
民营企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主体,在市场环境竞争白日化时代,民营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硬实力,更多关于软实力的建立也是尤为重要。本文通过阐述企业软实力及社会责任内
介绍了刚果红法、老化白度法及双辊炼塑法3种评价PVC树脂热稳定性的方法,具体分析了在测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