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语文课上,有些老师反映学生不会主动去探究问题,课堂气氛沉闷,课堂效率很差。本文就怎样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动”起来,提出了一些看法,通过四个方面去努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交流、探究。
【关键词】语文课;教学;课堂气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现在上语文课,很多老师都反映班里的同学都不愿意积极回答问题,老师在问问题的时候,下面静悄悄的一片,课堂气氛很沉闷。一节课下来,老师不停地讲而收到的效果却很差。怎么样才能改变这种局面,让学生积极地回答问题,让学生“动”起来,活跃课堂气氛。就这个问题,在这里我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要选好内容,使学生“可以动”
选好内容,让学生产生兴趣积极地参与课堂,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前必须准备好上课内容,选一些学生喜欢的、学生愿意参与讨论的问题,这样才能达到课堂的效果。
老师在选内容时,要注意教学目标和趣味性相结合,既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知识,又能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课堂的效率。这对老师的要求就比较高了。在选教学内容时,可以结合学生当前的需要或学生关心的话题来选,这样学生就有兴趣去参与课堂的学习。如讲老舍的《我的母亲》时,可以提出一个问题:“母亲所做的事情中,哪一件事是你感受最深的?”然后让学生回忆,引导他们各自说出心中的故事,这样就能带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同时,让学生收集和撰写一些关于母爱的格言妙语或者是诗句,让学生去评价。所以,这节课学生肯定热情高涨,交流创作活跃,不但可赏析格言妙语的深刻含义、结构、修辞,还可以让学生受到激励和教育,理解母爱的伟大。
二、创设情境,使学生“乐意动”
魏书生说:“即使对毫无直接兴趣的智力活动,学生因渴望竞赛取胜而产生的间接兴趣,也会使他们忘记事情本身的乏味而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竞赛中。”的确是这样的,在竞赛中,不喜欢的事情也喜欢,枯燥的事情也变得有趣。根据这个理论,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创设一个讨论的情境,或者说在课堂上举行一个辩论赛让学生去参与。例如,在学习《孔雀东南飞》的时候,在梳理全文大意之后,可以提出这个问题:“你认为刘兰芝的悲剧是由于社会原因造成的还是由于性格原因造成的?”然后把支持刘兰芝的悲剧是社会原因造成的同学分在一组,同意性格原因造成的同学分在一组,让他们通过课文找出证据去反驳对方,开展一个辩论赛。这样通过辩论赛,既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又可以让学生通过找证据熟悉课文内容。这样的教学效果应该比较理想。
三、巧选形式,让学生“全体动”
我觉得编排精彩的课本剧也是让学生全员参与课堂的一个好方法。让学生通过表演深化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如在学习《荷花淀》的时候,课文5-30自然段的人物对话可以刻画出水生嫂温柔体贴、深明大义的性格特征,这时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对这段对话进行改编,要求突出水生嫂直率粗犷、大嗓门但又深明大义的性格。让学生发挥想象,鼓励他们对课文进行一定的改编,并与同桌共同把它演绎出来,相信这能让同学们积极参与进来。同样也可以让学生在深刻理解课文后进行合理的联想、想象,对课文进行改编。例如,在学习莫泊桑的《项链》时,相信每位同学对故事的结尾都有自己的猜想,这时可以鼓励同学们为课文续上一个合情合理但出人意料的结尾,最好能以剧本的形式,并能生动地演绎出来。利用剧本或小品等形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和表演能力,还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主动学习课文,从而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
四、放开课堂,让学生“自由动”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所以我们的课必须要体现出学生人性的张扬,让学生充分、自由地抒发自己的观点。在语文课上,就是要让学生展示一个充满激情的人。如学习《走向生活》这一课后,我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座右铭,有的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有的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有的说“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有的说……同学们各抒己见。通过这样的活动,既让学生重新认识了自我,也使学生无意识地积累了许多知识,真是一举两得啊。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堂上,千万别让你的告诉扼杀了属于孩子的一切,让他们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吧!在课堂上,我们要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让学生自己去找答案。例如教学舒婷的朦胧诗《双桅船》时,由于这首诗有多种不同的解读,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解读,鼓励他们读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并大胆地说出来。当然,要是有些学生答非所问、故意扰乱课堂的话,教师必须坚决地制止。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我国著名作家孙犁说过:“教室里是培养不出作家来的,学习语文不光要重视课内,还要重视课外,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所以在课堂上,千万别让你的告诉扼杀了属于孩子的一切,让他们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这样才能让学生提高语文能力,达到语文教学目的。
课堂教学不单单要老师去研究教学技能,还要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引导他们学会阅读、思考、表达等各种能力。这是每个老师所要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林格.教育是没有用的[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余文森,林高明等.有效教学的案例与故事[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3]杜和戎.讲授学[M ].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语文课;教学;课堂气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现在上语文课,很多老师都反映班里的同学都不愿意积极回答问题,老师在问问题的时候,下面静悄悄的一片,课堂气氛很沉闷。一节课下来,老师不停地讲而收到的效果却很差。怎么样才能改变这种局面,让学生积极地回答问题,让学生“动”起来,活跃课堂气氛。就这个问题,在这里我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要选好内容,使学生“可以动”
选好内容,让学生产生兴趣积极地参与课堂,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前必须准备好上课内容,选一些学生喜欢的、学生愿意参与讨论的问题,这样才能达到课堂的效果。
老师在选内容时,要注意教学目标和趣味性相结合,既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知识,又能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课堂的效率。这对老师的要求就比较高了。在选教学内容时,可以结合学生当前的需要或学生关心的话题来选,这样学生就有兴趣去参与课堂的学习。如讲老舍的《我的母亲》时,可以提出一个问题:“母亲所做的事情中,哪一件事是你感受最深的?”然后让学生回忆,引导他们各自说出心中的故事,这样就能带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同时,让学生收集和撰写一些关于母爱的格言妙语或者是诗句,让学生去评价。所以,这节课学生肯定热情高涨,交流创作活跃,不但可赏析格言妙语的深刻含义、结构、修辞,还可以让学生受到激励和教育,理解母爱的伟大。
二、创设情境,使学生“乐意动”
魏书生说:“即使对毫无直接兴趣的智力活动,学生因渴望竞赛取胜而产生的间接兴趣,也会使他们忘记事情本身的乏味而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竞赛中。”的确是这样的,在竞赛中,不喜欢的事情也喜欢,枯燥的事情也变得有趣。根据这个理论,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创设一个讨论的情境,或者说在课堂上举行一个辩论赛让学生去参与。例如,在学习《孔雀东南飞》的时候,在梳理全文大意之后,可以提出这个问题:“你认为刘兰芝的悲剧是由于社会原因造成的还是由于性格原因造成的?”然后把支持刘兰芝的悲剧是社会原因造成的同学分在一组,同意性格原因造成的同学分在一组,让他们通过课文找出证据去反驳对方,开展一个辩论赛。这样通过辩论赛,既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又可以让学生通过找证据熟悉课文内容。这样的教学效果应该比较理想。
三、巧选形式,让学生“全体动”
我觉得编排精彩的课本剧也是让学生全员参与课堂的一个好方法。让学生通过表演深化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如在学习《荷花淀》的时候,课文5-30自然段的人物对话可以刻画出水生嫂温柔体贴、深明大义的性格特征,这时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对这段对话进行改编,要求突出水生嫂直率粗犷、大嗓门但又深明大义的性格。让学生发挥想象,鼓励他们对课文进行一定的改编,并与同桌共同把它演绎出来,相信这能让同学们积极参与进来。同样也可以让学生在深刻理解课文后进行合理的联想、想象,对课文进行改编。例如,在学习莫泊桑的《项链》时,相信每位同学对故事的结尾都有自己的猜想,这时可以鼓励同学们为课文续上一个合情合理但出人意料的结尾,最好能以剧本的形式,并能生动地演绎出来。利用剧本或小品等形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和表演能力,还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主动学习课文,从而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
四、放开课堂,让学生“自由动”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所以我们的课必须要体现出学生人性的张扬,让学生充分、自由地抒发自己的观点。在语文课上,就是要让学生展示一个充满激情的人。如学习《走向生活》这一课后,我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座右铭,有的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有的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有的说“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有的说……同学们各抒己见。通过这样的活动,既让学生重新认识了自我,也使学生无意识地积累了许多知识,真是一举两得啊。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堂上,千万别让你的告诉扼杀了属于孩子的一切,让他们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吧!在课堂上,我们要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让学生自己去找答案。例如教学舒婷的朦胧诗《双桅船》时,由于这首诗有多种不同的解读,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解读,鼓励他们读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并大胆地说出来。当然,要是有些学生答非所问、故意扰乱课堂的话,教师必须坚决地制止。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我国著名作家孙犁说过:“教室里是培养不出作家来的,学习语文不光要重视课内,还要重视课外,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所以在课堂上,千万别让你的告诉扼杀了属于孩子的一切,让他们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这样才能让学生提高语文能力,达到语文教学目的。
课堂教学不单单要老师去研究教学技能,还要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引导他们学会阅读、思考、表达等各种能力。这是每个老师所要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林格.教育是没有用的[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余文森,林高明等.有效教学的案例与故事[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3]杜和戎.讲授学[M ].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