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简介】
余鸿超先生,出生香港,二十多岁时学习中医,幸获名师指导,得传跌打伤科秘方,创办的余氏跌打伤科诊疗所治疗疑难杂症衆多,在业界享誉盛名。他说最大的心愿就是在香港筹建一所中医院,以此为本,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医学,他是内心坚定的勇者,不断前行。
现年71岁的余鸿超先生身体健朗,神采奕奕,这或许得益於他多年研习中医。余鸿超先生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在香港筹建一所中医院,以此为基地,培养更多的中医人才,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医学。他指出:“香港还没有一家传统的中医院,而中医的传承仅仅是靠几所大学里的中医专业是远远所不能及的,必须要有自己的中医院。新加坡和德国都有自己的中医院,香港不能没有。”学习中医几十载,治疗跌打骨伤科无数,他並不满足於此,他盼望着用自己的终身所学,湧入到中华医学的大河中,汇聚後再开支长流。
独特的跌打伤科疗法
香港出生的余鸿超先生,二十多岁时跟着师傅学习跌打伤科的古法治疗。高手在民间,一点也不假。其恩师的医术高明,延承着传统的跌打伤科术。在中华文化中,传统技艺一般都是亲传给至亲至信之人。谈到这段缘分,余先生觉得很庆幸,“机缘巧合我结缘恩师,我常帮师傅做点事,都是力所能及的,师傅说这小夥子是不是想拜师学艺,我原本没打算学习中医的,後来他老人家觉得我品德不错就亲传於我。”正是这样一份巧合,他从此与中医有着不解之缘,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一直把中医当做事业。“我跟随师父身边多年,医术也很明显进步,後来恩师去世,我就承袭着恩师未了的事业,继续着这份传统的跌打伤科治疗。”到现在的几十年里,为了这份事业,他不辞劳苦,潛心研习,力求在医术上更上一层,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疗效。
按照他的多年来对跌打伤科的治疗和理解,“中医骨伤科”的叫法並不确切,“外伤科不一定是骨头有伤,应该用老祖宗说的跌打伤科才恰当。”跌打伤科医术,乃我国独有,其他国家没有的一种专科医术。先民日常之工作以劳动为主,所以容易受到外伤。有时为了生存而战爭,难免时有死伤。於是,跌打医术就为了救死扶伤而发展出来之一种医术。
古老的秘方能传承这麽多年,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我师父把跌打伤科的秘方传给了我,这个金疮药,蒙汗药,都是古老的秘方,以前皇帝年代太医就有金创药和蒙汗药的秘方。他们打仗都是用刀枪,他们在战场上抢救伤兵就用金创药和蒙汗药,蒙汗药相当於麻醉剂,24小时可把断骨接合再敷8至10天的药也就好了,这个才是真正的中医。所以跌打受伤可很快便治愈,如果中国没有这种医术很快把伤兵治好,就没有兵可用。军队若缺少这等跌打大夫,使用这种神效医术,使伤兵迅速复元,再次投入战场,远征军又怎有足夠兵源应付每塲战爭呢?”他向我们讲解古代治疗伤病的经过,想来也确实有道理,跌打伤科秘方的疗效正是传统中医的结晶,也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
有医学常识的人就知道,推拿按摩是不能夠治疗淤血的。不少被淤血困扰者,都是在余先生的妙手下焕然一新。“有一个病人,淤血把他的管道堵住了,行动很不便,我帮他治疗一个星期後好了。一个青年人,一年之前踢足球受伤了,一年多的时间起床都费劲,後来我用金创药和汤药治好了。现在很多老人家为什麽没法走路,就是淤血的缘故,这些在以前是可以治好的。”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曾经有一位年四十之女律师,刚相识便建议她快来治病。大半年後,有一天她来医馆坐谈,於是顺便检查她的身体後;笔者很严肃地建议她把头髪剃光,要将瘀血由头至脚,把瘀血赶出体外。她可能不相信或因事蹉跎,约二星期後便因中风死去。笔者知道後感到迷惘,是否阎罗王注定要她早死呢?由此笔者悟解古医者说:不扣门者不医之道理。之後,笔者被高人指点,凡重症者来治,要签一份被治愈後,今生要量力做善事,不签不医。”余先生十分敬重传统中医的伟大,正因为此,他希望尽最大的努力弘扬中医,造福更多的民众,民众也应从中学到敬畏生命,多行善事。
他有一个心愿
对於现阶段中医在香港的发展,余鸿超先生觉得远远没有达到中医应有的规模。“真正懂治病的中医没多少了。现在大多数中医从中医大学毕业,他们接受书本的教育,缺少临床实践和对普通大众的接触。早期国内很多有名的中医都是自己学来的,他们从实践中反复验证,了解病因,从根本上祛除疾病。我不反对教学化的学习中医,但需要多实践,中医需要临床验证。在新加坡已经有一家中医院,是从中国过去的老中医开办的,在德国也有四间大型中医院。香港现在要办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在国内已经很多了,为什麽不办中医院呢?”他态度诚恳的分析着中医的现状,这种现状是急需改变的,只有对中医真心热爱的人才会发自肺腑的呼籲,这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散发的正能量。
由他创办的余氏跌打伤科诊疗院,就是开办在市井文化浓厚的街市。中医是接地气的,它的由来也是产生在古代广大的普罗大众之中。“现在很多人学中医,他们看中你是不是教授,是不是中医学博士。”“自1999年以後,法律规定中医专业毕业的人才有资格拿到中医牌照,把有经验的民间中医都淘汰了。中医挂牌需要中医大学毕业,很多宝贵的祖传秘方也就失传了。”这种现状也让余鸿超先生很是无奈,他们不知道,民间蕴藏着很多博大的文化,一个伟大的中医也是产生在这种丰韵文化之中。
余鸿超先生一直都身体力行的坚守着这份事业。“我只想用中华古医药保存协会的名义向香港政府提议中医怎麽改革,我要申请开一家中医院,希望政府给一个条件给我,筹款创建。没有中医院中医就很难传承。政府应该允许我这麽做,而且要帮助我。中医院不需要多少钱,不需要多少仪器。现实的东西很多,尽自己的能力去做,做不到我也不遗憾了。”为了这宝贵的中医国粹,余鸿超先生费尽心力,他说要执笔详细写出部份跌打疑难重症的治疗过程及方法,可以让更多饱受折磨的患者药到病除。
余鸿超先生内心不会寂寥。他坚守着传统医学的理念,治病救人。他盼望着用自己的所学,湧入到中华医学的大河中,汇聚後再开支长流。正是有着这样内心坚定的勇者,中医才会不断弘扬和传承。
余鸿超先生,出生香港,二十多岁时学习中医,幸获名师指导,得传跌打伤科秘方,创办的余氏跌打伤科诊疗所治疗疑难杂症衆多,在业界享誉盛名。他说最大的心愿就是在香港筹建一所中医院,以此为本,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医学,他是内心坚定的勇者,不断前行。
现年71岁的余鸿超先生身体健朗,神采奕奕,这或许得益於他多年研习中医。余鸿超先生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在香港筹建一所中医院,以此为基地,培养更多的中医人才,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医学。他指出:“香港还没有一家传统的中医院,而中医的传承仅仅是靠几所大学里的中医专业是远远所不能及的,必须要有自己的中医院。新加坡和德国都有自己的中医院,香港不能没有。”学习中医几十载,治疗跌打骨伤科无数,他並不满足於此,他盼望着用自己的终身所学,湧入到中华医学的大河中,汇聚後再开支长流。
独特的跌打伤科疗法
香港出生的余鸿超先生,二十多岁时跟着师傅学习跌打伤科的古法治疗。高手在民间,一点也不假。其恩师的医术高明,延承着传统的跌打伤科术。在中华文化中,传统技艺一般都是亲传给至亲至信之人。谈到这段缘分,余先生觉得很庆幸,“机缘巧合我结缘恩师,我常帮师傅做点事,都是力所能及的,师傅说这小夥子是不是想拜师学艺,我原本没打算学习中医的,後来他老人家觉得我品德不错就亲传於我。”正是这样一份巧合,他从此与中医有着不解之缘,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一直把中医当做事业。“我跟随师父身边多年,医术也很明显进步,後来恩师去世,我就承袭着恩师未了的事业,继续着这份传统的跌打伤科治疗。”到现在的几十年里,为了这份事业,他不辞劳苦,潛心研习,力求在医术上更上一层,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疗效。
按照他的多年来对跌打伤科的治疗和理解,“中医骨伤科”的叫法並不确切,“外伤科不一定是骨头有伤,应该用老祖宗说的跌打伤科才恰当。”跌打伤科医术,乃我国独有,其他国家没有的一种专科医术。先民日常之工作以劳动为主,所以容易受到外伤。有时为了生存而战爭,难免时有死伤。於是,跌打医术就为了救死扶伤而发展出来之一种医术。
古老的秘方能传承这麽多年,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我师父把跌打伤科的秘方传给了我,这个金疮药,蒙汗药,都是古老的秘方,以前皇帝年代太医就有金创药和蒙汗药的秘方。他们打仗都是用刀枪,他们在战场上抢救伤兵就用金创药和蒙汗药,蒙汗药相当於麻醉剂,24小时可把断骨接合再敷8至10天的药也就好了,这个才是真正的中医。所以跌打受伤可很快便治愈,如果中国没有这种医术很快把伤兵治好,就没有兵可用。军队若缺少这等跌打大夫,使用这种神效医术,使伤兵迅速复元,再次投入战场,远征军又怎有足夠兵源应付每塲战爭呢?”他向我们讲解古代治疗伤病的经过,想来也确实有道理,跌打伤科秘方的疗效正是传统中医的结晶,也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
有医学常识的人就知道,推拿按摩是不能夠治疗淤血的。不少被淤血困扰者,都是在余先生的妙手下焕然一新。“有一个病人,淤血把他的管道堵住了,行动很不便,我帮他治疗一个星期後好了。一个青年人,一年之前踢足球受伤了,一年多的时间起床都费劲,後来我用金创药和汤药治好了。现在很多老人家为什麽没法走路,就是淤血的缘故,这些在以前是可以治好的。”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曾经有一位年四十之女律师,刚相识便建议她快来治病。大半年後,有一天她来医馆坐谈,於是顺便检查她的身体後;笔者很严肃地建议她把头髪剃光,要将瘀血由头至脚,把瘀血赶出体外。她可能不相信或因事蹉跎,约二星期後便因中风死去。笔者知道後感到迷惘,是否阎罗王注定要她早死呢?由此笔者悟解古医者说:不扣门者不医之道理。之後,笔者被高人指点,凡重症者来治,要签一份被治愈後,今生要量力做善事,不签不医。”余先生十分敬重传统中医的伟大,正因为此,他希望尽最大的努力弘扬中医,造福更多的民众,民众也应从中学到敬畏生命,多行善事。
他有一个心愿
对於现阶段中医在香港的发展,余鸿超先生觉得远远没有达到中医应有的规模。“真正懂治病的中医没多少了。现在大多数中医从中医大学毕业,他们接受书本的教育,缺少临床实践和对普通大众的接触。早期国内很多有名的中医都是自己学来的,他们从实践中反复验证,了解病因,从根本上祛除疾病。我不反对教学化的学习中医,但需要多实践,中医需要临床验证。在新加坡已经有一家中医院,是从中国过去的老中医开办的,在德国也有四间大型中医院。香港现在要办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在国内已经很多了,为什麽不办中医院呢?”他态度诚恳的分析着中医的现状,这种现状是急需改变的,只有对中医真心热爱的人才会发自肺腑的呼籲,这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散发的正能量。
由他创办的余氏跌打伤科诊疗院,就是开办在市井文化浓厚的街市。中医是接地气的,它的由来也是产生在古代广大的普罗大众之中。“现在很多人学中医,他们看中你是不是教授,是不是中医学博士。”“自1999年以後,法律规定中医专业毕业的人才有资格拿到中医牌照,把有经验的民间中医都淘汰了。中医挂牌需要中医大学毕业,很多宝贵的祖传秘方也就失传了。”这种现状也让余鸿超先生很是无奈,他们不知道,民间蕴藏着很多博大的文化,一个伟大的中医也是产生在这种丰韵文化之中。
余鸿超先生一直都身体力行的坚守着这份事业。“我只想用中华古医药保存协会的名义向香港政府提议中医怎麽改革,我要申请开一家中医院,希望政府给一个条件给我,筹款创建。没有中医院中医就很难传承。政府应该允许我这麽做,而且要帮助我。中医院不需要多少钱,不需要多少仪器。现实的东西很多,尽自己的能力去做,做不到我也不遗憾了。”为了这宝贵的中医国粹,余鸿超先生费尽心力,他说要执笔详细写出部份跌打疑难重症的治疗过程及方法,可以让更多饱受折磨的患者药到病除。
余鸿超先生内心不会寂寥。他坚守着传统医学的理念,治病救人。他盼望着用自己的所学,湧入到中华医学的大河中,汇聚後再开支长流。正是有着这样内心坚定的勇者,中医才会不断弘扬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