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上教 做上学 教学做合一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guotai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教是先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教。教师用心去教,学生用心去学,才能真正实现教学做合一。
  【关键词】做上教 做上学 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方法论,是为批判传统单一的教授法,反对教师“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和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提出的教学方法论。陶行知反对以“教”为中心,主张“教学做合一”,这就从教学方法上改变了教、学、做的分离状态,克服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脱节、理论与实际分离的弊端,是教学方法上的一大改革。
  这种教学理念的提出,为我们的课程教育改革和教师教学指明了方向。先生教学理念的提出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反观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能够将“教学做合一”理念贯彻下去的老师少之又少。笔者认为,在当前的教育评价机制的“指挥”下,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有效贯彻“教学做合一”教学理念,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价值观,实现教师在做上教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教是先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教。因此,教师要用心教。
  1.正确认识教师的作用,明确自身的责任
  没有教师,教育无从实施;没有教师,受教育者无从向人去受教育。新课程倡导学生是主体,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主要是学生学出来的,不是教师教出来的。在这种课改理念的“熏陶”下,有些教师淡化了自己在教学中的责任,迷失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这些教师没有用心在教。而教学做合一的前提是教,没有教,就谈不到教学做合一。
  2.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育不仅要增加学生的知识学力,同时要引导学生走入正轨,使其了解世界的大势、本国的情状,以及学生所负的使命和个人所处的地位。一句话,教育的功能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往正确的人生方向发展。
  二、明确学生本位思想,实现学生在做上学
  陶行知先生认为,我们要在做上学。在做上学是学生;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学生拿做来学方是真学。不在做上用功夫,学也不成为学。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巧妙课堂教学情境,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和努力探索的强烈愿望,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课堂导入的内容要尽可能贴近生活,或引起学生的兴趣,融于生活情境。
  2.发扬民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双向流动的过程,教学信息流向学生并不意味着这一过程的总结,教的一方还要从学的一方获得反馈信息以了解教学的效果。显然,教师的教学过程需要学生的积极响应。教师在学生尝试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纠正和补充,替他们分析和综合。
  3.合理评价,维护学生的学习自尊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重激励后进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为此,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有层次性,要考虑后进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
  三、加强自身修养,实现在教中做、在做中学
  1.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做学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
  政治作为一门与时代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学科,教材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尤其是《经济生活》这一块内容。作为政治学科的教师,尤其要注重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在这一点上,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一面教一面学是必须的。教师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也是教学做合一的表现。
  2.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努力做到为人师表
  身教重于言传,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是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息息相关。为此,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考虑,教师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师德修养,重要的是要对学生怀着一颗真诚的爱心。师德修养,关键在于教师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道德行为的自律。“以身作则”是教师终身的座右铭。
  3.勇于蹲下身子,向学生“取经”,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陶行知先生认为,从广义的教育观点看,先生与学生并没有严格的区别。实际上,如果破除成见,六十老翁可以跟六岁儿童学好多事情。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是我们不知不觉中天天有的现象。因此,教学做是合一的。
  现在,我们面临的学生是处在信息化背景下的人,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渠道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作为政治学科的教师,如不能改变自身的观念,很容易被学生冠之以“马克思主义老太太或马克思主义老头”的“美名”。对于这种“尴尬”,作为教师必须蹲下身子,承认自己的不足,“虚心”向学生请教,实现自身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斌 选编.《教育照亮未来》.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高中政治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3] 叶圣陶 著;杨斌 选编.《假如我当老师》.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外国语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解题”一词让人更多联想到的是理科性科目,在我看来,其实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也可以是个解题的过程,“题”是指历史教科书中的课文标题。历史教科书中的课文标题是一课之睛,它一般都对课文内容有点睛或统领作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逐步去解构课文标题,抽丝剥茧地把课文标题所涵括的丰富的历史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提高课堂实效。  第一次接触到北师大版历史教材九年级上册第2课《探险者的梦想
【内容摘要】散文的审美特征有:感发性、题材和样式的多样性、结构十分自由、语言自然、清新、简洁、优美。记叙性、抒情性和议论性散文的审美视野的拓展各有千秋。  【关键词】散文 审美 特征 视野  散文,在上世纪初期也称“美文”。从文本论和文艺接受理论等文学理论角度来说,它也确实在读者面前呈现出美的多面性。然而在现实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深受传统教学经验、教学思想的束缚,往往很难把一篇精美散文的“美点”挖
【内容摘要】有效的初中英语写作课教学,不能局限于写作技能的训练,而应当从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激发角度着手考虑,并将其与写作兴趣的激活结合起来,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同时生成探究与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 写作课 探究能力 创新能力  初中英语有听说读写四大主要任务,其中“写”是难度最大的任务。提到写作,往往是学生头疼,教师摇头,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谈论写作课中激发学生的探究
【内容摘要】本文探讨了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素质教育没有得到落实的原因以及对策。  【关键词】素质教育 多元智能理论 评价方式  从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到目前,素质教育已经实施了15年多了,但是结果并不尽人意。就笔者所在的县城来看,很多学校根本就没有的认真开展过除中考科目以外的科目。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主科”教师把“副科”教师的课抢走了——县城
【内容摘要】本文作者为研究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特分析当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现状。特提出创建校园网络平台;专题讨论区;多媒体技术与信息平台整合等教学措施。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探究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关键词】实验教学 信息技术 有效整合  随着教育大力改革风向标的确定,基础教育改革也被众多教师提及。当前,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习交流平台出现。而随
【内容摘要】初中诗歌教学,通过反复诵读、画面描绘等途径,让学生产生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诗歌的内涵、品味作品语言,最终将体验与领悟通过写作训练内化,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關键词】诵读 情感 描绘 写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
【内容摘要】江苏省大丰市白驹镇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作为学校以及教育工作者,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依托红色文化资源构建德育模式,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为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开辟新空间。  【关键词】德育 红色文化 教育资源 教育工作  祖国大地幅员辽阔,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作为学校以及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为学校
【内容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科技的几部,现代化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有着广泛的应用。多媒体这种电子技术有着多功能性,丰富了教学的内容,引起了学生学习兴趣。对于如何做好物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活学活用始终是初中物理教学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活学活用 物理 光现象  初中物理的教学中,学生物理学习积极性不高,物理学习难度的加大难以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以至于当前
陶渊明《桃花源记》中“落英缤纷”,许多人都把“落英”解释为“落花”。如洪宗礼主编的初中语文教材(p182):“落英:落花”。上海出版社出版的《汉语成语词典》也解释为“落花”(p494),这种解释,似乎已成定论。  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思考一下,就觉得不妥。  一、从文本上去理解  《桃花源记》一开始就以散文描述了桃源周围风物的幽美闲静:“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
【内容摘要】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能够帮助地理教师简化课堂行为,避免在地理问题探究、地理活动的展开中,过多占用课堂时间,过多使用讲授法,过多参与课堂评价,过多使用不当的课堂语言,从而获得地理教学课堂效果的最优化。  【关键词】减法 高效 地理课堂 优化  什么样的地理教学才是高效的?我们究竟怎样认定一节地理课取得了最佳的效果呢?不是看教师“教”的如何,而是看学生“学”的如何。  学习本应是学生亲自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