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教是先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教。教师用心去教,学生用心去学,才能真正实现教学做合一。
【关键词】做上教 做上学 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方法论,是为批判传统单一的教授法,反对教师“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和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提出的教学方法论。陶行知反对以“教”为中心,主张“教学做合一”,这就从教学方法上改变了教、学、做的分离状态,克服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脱节、理论与实际分离的弊端,是教学方法上的一大改革。
这种教学理念的提出,为我们的课程教育改革和教师教学指明了方向。先生教学理念的提出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反观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能够将“教学做合一”理念贯彻下去的老师少之又少。笔者认为,在当前的教育评价机制的“指挥”下,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有效贯彻“教学做合一”教学理念,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价值观,实现教师在做上教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教是先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教。因此,教师要用心教。
1.正确认识教师的作用,明确自身的责任
没有教师,教育无从实施;没有教师,受教育者无从向人去受教育。新课程倡导学生是主体,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主要是学生学出来的,不是教师教出来的。在这种课改理念的“熏陶”下,有些教师淡化了自己在教学中的责任,迷失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这些教师没有用心在教。而教学做合一的前提是教,没有教,就谈不到教学做合一。
2.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育不仅要增加学生的知识学力,同时要引导学生走入正轨,使其了解世界的大势、本国的情状,以及学生所负的使命和个人所处的地位。一句话,教育的功能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往正确的人生方向发展。
二、明确学生本位思想,实现学生在做上学
陶行知先生认为,我们要在做上学。在做上学是学生;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学生拿做来学方是真学。不在做上用功夫,学也不成为学。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巧妙课堂教学情境,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和努力探索的强烈愿望,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课堂导入的内容要尽可能贴近生活,或引起学生的兴趣,融于生活情境。
2.发扬民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双向流动的过程,教学信息流向学生并不意味着这一过程的总结,教的一方还要从学的一方获得反馈信息以了解教学的效果。显然,教师的教学过程需要学生的积极响应。教师在学生尝试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纠正和补充,替他们分析和综合。
3.合理评价,维护学生的学习自尊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重激励后进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为此,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有层次性,要考虑后进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
三、加强自身修养,实现在教中做、在做中学
1.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做学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
政治作为一门与时代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学科,教材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尤其是《经济生活》这一块内容。作为政治学科的教师,尤其要注重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在这一点上,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一面教一面学是必须的。教师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也是教学做合一的表现。
2.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努力做到为人师表
身教重于言传,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是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息息相关。为此,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考虑,教师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师德修养,重要的是要对学生怀着一颗真诚的爱心。师德修养,关键在于教师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道德行为的自律。“以身作则”是教师终身的座右铭。
3.勇于蹲下身子,向学生“取经”,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陶行知先生认为,从广义的教育观点看,先生与学生并没有严格的区别。实际上,如果破除成见,六十老翁可以跟六岁儿童学好多事情。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是我们不知不觉中天天有的现象。因此,教学做是合一的。
现在,我们面临的学生是处在信息化背景下的人,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渠道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作为政治学科的教师,如不能改变自身的观念,很容易被学生冠之以“马克思主义老太太或马克思主义老头”的“美名”。对于这种“尴尬”,作为教师必须蹲下身子,承认自己的不足,“虚心”向学生请教,实现自身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斌 选编.《教育照亮未来》.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高中政治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3] 叶圣陶 著;杨斌 选编.《假如我当老师》.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外国语高级中学)
【关键词】做上教 做上学 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方法论,是为批判传统单一的教授法,反对教师“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和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提出的教学方法论。陶行知反对以“教”为中心,主张“教学做合一”,这就从教学方法上改变了教、学、做的分离状态,克服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脱节、理论与实际分离的弊端,是教学方法上的一大改革。
这种教学理念的提出,为我们的课程教育改革和教师教学指明了方向。先生教学理念的提出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反观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能够将“教学做合一”理念贯彻下去的老师少之又少。笔者认为,在当前的教育评价机制的“指挥”下,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有效贯彻“教学做合一”教学理念,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价值观,实现教师在做上教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教是先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教。因此,教师要用心教。
1.正确认识教师的作用,明确自身的责任
没有教师,教育无从实施;没有教师,受教育者无从向人去受教育。新课程倡导学生是主体,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主要是学生学出来的,不是教师教出来的。在这种课改理念的“熏陶”下,有些教师淡化了自己在教学中的责任,迷失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这些教师没有用心在教。而教学做合一的前提是教,没有教,就谈不到教学做合一。
2.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育不仅要增加学生的知识学力,同时要引导学生走入正轨,使其了解世界的大势、本国的情状,以及学生所负的使命和个人所处的地位。一句话,教育的功能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往正确的人生方向发展。
二、明确学生本位思想,实现学生在做上学
陶行知先生认为,我们要在做上学。在做上学是学生;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学生拿做来学方是真学。不在做上用功夫,学也不成为学。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巧妙课堂教学情境,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和努力探索的强烈愿望,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课堂导入的内容要尽可能贴近生活,或引起学生的兴趣,融于生活情境。
2.发扬民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双向流动的过程,教学信息流向学生并不意味着这一过程的总结,教的一方还要从学的一方获得反馈信息以了解教学的效果。显然,教师的教学过程需要学生的积极响应。教师在学生尝试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纠正和补充,替他们分析和综合。
3.合理评价,维护学生的学习自尊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重激励后进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为此,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有层次性,要考虑后进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
三、加强自身修养,实现在教中做、在做中学
1.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做学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
政治作为一门与时代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学科,教材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尤其是《经济生活》这一块内容。作为政治学科的教师,尤其要注重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在这一点上,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一面教一面学是必须的。教师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也是教学做合一的表现。
2.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努力做到为人师表
身教重于言传,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是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息息相关。为此,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考虑,教师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师德修养,重要的是要对学生怀着一颗真诚的爱心。师德修养,关键在于教师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道德行为的自律。“以身作则”是教师终身的座右铭。
3.勇于蹲下身子,向学生“取经”,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陶行知先生认为,从广义的教育观点看,先生与学生并没有严格的区别。实际上,如果破除成见,六十老翁可以跟六岁儿童学好多事情。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是我们不知不觉中天天有的现象。因此,教学做是合一的。
现在,我们面临的学生是处在信息化背景下的人,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渠道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作为政治学科的教师,如不能改变自身的观念,很容易被学生冠之以“马克思主义老太太或马克思主义老头”的“美名”。对于这种“尴尬”,作为教师必须蹲下身子,承认自己的不足,“虚心”向学生请教,实现自身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斌 选编.《教育照亮未来》.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高中政治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3] 叶圣陶 著;杨斌 选编.《假如我当老师》.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外国语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