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中离不开花,人们也愿意欣赏花,由于花的存在,使我们的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我们也一直把孩子当作“花朵”倍加呵护。
花瓶的断想:教育应关注细节
在生活中打碎个花瓶算不了什么,人们习惯的方式也就是把碎片一扔了之。然而,丹麦科学家雅各布·博尔在打碎了花瓶之后,却是观察这些碎片,他发现10—100克的最少,1—10克的稍多,0.1—1克以下的最多,并且还发现这些碎片的重量之间有着严整的倍数关系,即最大碎片与次大碎片的重量比为16:1,次大碎片与中等碎片的重量比为16:1,中等碎片与较小碎片的重量比为16:1,较小碎片与最小碎片的重量比也是16:1。后来,这一发现被用于考古研究或天体研究,由已知文物,陨石的残肢碎片推测它的原状,并迅速恢复它们的原貌。
在教育中,我们也会经常遇到一些我们看似遗憾的事件,更多的可能是就事论事地进行处理,似乎结果也很完整,但是,如果我们能细心一些,可能就会透过我们所谓遗憾的事件背后的感人情节,引导学生健康地成长。记得曾经有一个幼儿园的孩子,当老师拿着两个苹果让孩子挑一个的时候,孩子却把两个苹果都分别咬了一口,看到这种情景,我们肯定会觉得孩子不懂礼貌,要批评或者教育学生,然而,这位女教师并没有生气,而是问孩子为什么都要咬上一口?孩子告诉老师,他想尝一尝那个最甜,想把最甜的那个苹果留给老师。仅仅是多问了个为什么,让我们看到了孩子心中那最善良,最动人的一面。孩子就像“花瓶”,无论我们怎么呵护,也总有被“打碎”的时候,也会有一些我们成人理解的“遗憾”,对此,我们所能做的不是武断地评判,不是无端地指责,而是细心地观察、了解,发现“遗憾”之中的人性之美。花瓶碎了并不可怕,可怕的就是一不留神把我们的耐心和细心打碎了;学生暂时达不到我们的期望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教师不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引导,使我们失去了发现的乐趣和教育的价值。
花坛的断想:给学生以参与的责任
在某小学学校的西南角有个花坛,每到花开的时候,总会有学生放学后来偷花。学校不知说了多少遍,惩罚了多少学生都无济于事。管花的事最后落在了新来的女老师身上。那天放学后,新老师正欣赏着姹紫嫣红的鲜花,却发现一个小男孩躲在墙角探头探脑地朝这边看,老师叫住了他:“你为什么不回家?有什么事吗?”“我……我想……我想要枝花。”小男孩支支吾吾地说。“你想要哪枝?”老师拉着小男孩的手,走近花坛。小男孩看了一会儿,指了指一枝很艳的玫瑰。“好,这朵花就属于你的了!”老师说,“但是你准备怎么办呢?如果你把花留在这里,它能开好几天,别的同学也可以来看;如果我现在帮你摘下它,你就只能玩一会儿了。”小男孩想了想说:“我把它留在这里,明天我再来看它。老师,你要帮我看好呀!”教师接着问了孩子的名字,并把孩子的名字写在纸上挂在花茎上。第二天放学后,有20多个孩子来找老师,等着要一朵属于自己的鲜花。他们同那个小男孩一样,都愿意把自己的花留在花坛。放学后,常有孩子来帮忙照看花儿,此后,再也没有发生偷花的事。
面对学生的摘花行为,我们可能会生气、可能会惩罚,但是在教育中,不是所有的堵截、所有的惩罚都是有效的,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把孩子心中的花留下,把集体的花变成属于学生自己的花,就给了孩子一个管理的责任,是这份责任最终改变了学生摘花的不良行为。作为教师,需要的是能够遵循孩子的心理要求,敢于给学生以承担责任的机会,使他们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得以健康地成长。
花房的断想:教师需要童心
苏霍姆林斯基所在学校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最大的玫瑰花,每天都有许多学生出于惊讶和喜爱来观赏它。有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小女孩从花房里摘下了那朵最大的玫瑰花,从容地往外走。我们不妨看看苏霍姆林斯基是怎么做的:他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了我就把花送回来。”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牵着小女孩,从花房里又摘下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孩子。”
如果我们的教师遇到这件事,会如何做呢?我想,大多数教师会去教育小女孩不能损害公物,会为学生缺乏良好的道德教育而忧心忡忡,甚至会依照校规对小女孩作出惩罚。对于教师来说,我们不缺乏知识,不缺乏责任,所缺乏的是对孩子的爱心和童心,结果使得我们的教育多了一份遗憾。用一颗童心去关注孩子的言行,就能够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理解孩子、关注孩子的所作所为,以一颗宽容的心去维护一个幼小生命的尊严。
花园的断想:用美塑造心灵
在威尔逊生活的那个城市里有一座公共花园。每当春天繁花盛开的时候,都会有大批的游客来此驻足欣赏。然而,令人难受的是游客中总有一些不自觉的摘花者。尽管公园的管理者在公园里写了许多牌子,如:“摘花可耻”“禁止摘花”“摘了花朵,丢了修养”等等,然而,人们似乎对这样的牌子视若无睹,照摘不误。后来,公园的管理者找到心理学家威尔逊,向他诉说了这些苦衷。威尔逊说:“你们何不换一个角度来提醒人们呢?”于是,他亲手为公园撰写了一些警示语,如:“花朵的自然之笑,映射你的心灵之美”;“你欣赏花的美丽,花欣赏你的高贵”;“你给花朵一个花期,花朵给你一份微笑”;“把花朵留在枝头,让美丽留在心头”;“上帝是花之美的缔造者,你是花之美的保护者”等。从此,这个公园里的情况发生了巨变,摘花的人骤然减少。
在教育中,要想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就应该不断创造一种美的环境,大到学校的整体绿化、教学楼橱窗布置,设施的安置,小到教室一角的布置都要求认真研究,巧妙布局,力求创新,都应努力为学生打造一个“书香校园、温馨校园”,每一个学生都会像花朵一样得到老师真心的赞赏和细心的关爱,不让任何一位同学失去受教育的机会。
花市的断想:教育需要多元评价
前一阶段带着孩子逛花市,孩子在花市中停留了很长时间,一直不愿回家。期间,遇到不少购花者,细看他们所购花木,或着眼于花的美丽,或钟情于叶的多姿,或欣赏于形的奇特,正因购花者的选花标准不同,或花、或形、或叶,才使得众多花草都有着存在的价值,世界也因此变得多彩和美丽。
花市归来,细品我们的教育,却有不少感悟。长期以来,我们的家长、我们的老师在看待学生的过程中缺少的就是赏花者的标准和心态,总是习惯于以学习成绩的优劣这唯一的标准去看待和评价学生,其结果不仅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也致使许多学生成为“差生”或“后进生”。正如仅以某一种花的颜色和造型作为标准去苛求所有的花木一样,这样的世界是极其单调的,人们也是难以忍受的。有人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同样,我们的周围不是没有好学生、好孩子,而是在于我们也同样缺少发现,在于我们太习惯于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学生。正如一位教育者所说:“多一个评价学生的角度就能多一批好学生。”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家长应以赏花者的心态去评价、看待学生。只要给学生多一点自由发展的空间,就会多一次成长的机遇,世界上就会多出几个比尔·盖茨。
花瓶的断想:教育应关注细节
在生活中打碎个花瓶算不了什么,人们习惯的方式也就是把碎片一扔了之。然而,丹麦科学家雅各布·博尔在打碎了花瓶之后,却是观察这些碎片,他发现10—100克的最少,1—10克的稍多,0.1—1克以下的最多,并且还发现这些碎片的重量之间有着严整的倍数关系,即最大碎片与次大碎片的重量比为16:1,次大碎片与中等碎片的重量比为16:1,中等碎片与较小碎片的重量比为16:1,较小碎片与最小碎片的重量比也是16:1。后来,这一发现被用于考古研究或天体研究,由已知文物,陨石的残肢碎片推测它的原状,并迅速恢复它们的原貌。
在教育中,我们也会经常遇到一些我们看似遗憾的事件,更多的可能是就事论事地进行处理,似乎结果也很完整,但是,如果我们能细心一些,可能就会透过我们所谓遗憾的事件背后的感人情节,引导学生健康地成长。记得曾经有一个幼儿园的孩子,当老师拿着两个苹果让孩子挑一个的时候,孩子却把两个苹果都分别咬了一口,看到这种情景,我们肯定会觉得孩子不懂礼貌,要批评或者教育学生,然而,这位女教师并没有生气,而是问孩子为什么都要咬上一口?孩子告诉老师,他想尝一尝那个最甜,想把最甜的那个苹果留给老师。仅仅是多问了个为什么,让我们看到了孩子心中那最善良,最动人的一面。孩子就像“花瓶”,无论我们怎么呵护,也总有被“打碎”的时候,也会有一些我们成人理解的“遗憾”,对此,我们所能做的不是武断地评判,不是无端地指责,而是细心地观察、了解,发现“遗憾”之中的人性之美。花瓶碎了并不可怕,可怕的就是一不留神把我们的耐心和细心打碎了;学生暂时达不到我们的期望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教师不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引导,使我们失去了发现的乐趣和教育的价值。
花坛的断想:给学生以参与的责任
在某小学学校的西南角有个花坛,每到花开的时候,总会有学生放学后来偷花。学校不知说了多少遍,惩罚了多少学生都无济于事。管花的事最后落在了新来的女老师身上。那天放学后,新老师正欣赏着姹紫嫣红的鲜花,却发现一个小男孩躲在墙角探头探脑地朝这边看,老师叫住了他:“你为什么不回家?有什么事吗?”“我……我想……我想要枝花。”小男孩支支吾吾地说。“你想要哪枝?”老师拉着小男孩的手,走近花坛。小男孩看了一会儿,指了指一枝很艳的玫瑰。“好,这朵花就属于你的了!”老师说,“但是你准备怎么办呢?如果你把花留在这里,它能开好几天,别的同学也可以来看;如果我现在帮你摘下它,你就只能玩一会儿了。”小男孩想了想说:“我把它留在这里,明天我再来看它。老师,你要帮我看好呀!”教师接着问了孩子的名字,并把孩子的名字写在纸上挂在花茎上。第二天放学后,有20多个孩子来找老师,等着要一朵属于自己的鲜花。他们同那个小男孩一样,都愿意把自己的花留在花坛。放学后,常有孩子来帮忙照看花儿,此后,再也没有发生偷花的事。
面对学生的摘花行为,我们可能会生气、可能会惩罚,但是在教育中,不是所有的堵截、所有的惩罚都是有效的,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把孩子心中的花留下,把集体的花变成属于学生自己的花,就给了孩子一个管理的责任,是这份责任最终改变了学生摘花的不良行为。作为教师,需要的是能够遵循孩子的心理要求,敢于给学生以承担责任的机会,使他们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得以健康地成长。
花房的断想:教师需要童心
苏霍姆林斯基所在学校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最大的玫瑰花,每天都有许多学生出于惊讶和喜爱来观赏它。有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小女孩从花房里摘下了那朵最大的玫瑰花,从容地往外走。我们不妨看看苏霍姆林斯基是怎么做的:他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了我就把花送回来。”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牵着小女孩,从花房里又摘下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孩子。”
如果我们的教师遇到这件事,会如何做呢?我想,大多数教师会去教育小女孩不能损害公物,会为学生缺乏良好的道德教育而忧心忡忡,甚至会依照校规对小女孩作出惩罚。对于教师来说,我们不缺乏知识,不缺乏责任,所缺乏的是对孩子的爱心和童心,结果使得我们的教育多了一份遗憾。用一颗童心去关注孩子的言行,就能够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理解孩子、关注孩子的所作所为,以一颗宽容的心去维护一个幼小生命的尊严。
花园的断想:用美塑造心灵
在威尔逊生活的那个城市里有一座公共花园。每当春天繁花盛开的时候,都会有大批的游客来此驻足欣赏。然而,令人难受的是游客中总有一些不自觉的摘花者。尽管公园的管理者在公园里写了许多牌子,如:“摘花可耻”“禁止摘花”“摘了花朵,丢了修养”等等,然而,人们似乎对这样的牌子视若无睹,照摘不误。后来,公园的管理者找到心理学家威尔逊,向他诉说了这些苦衷。威尔逊说:“你们何不换一个角度来提醒人们呢?”于是,他亲手为公园撰写了一些警示语,如:“花朵的自然之笑,映射你的心灵之美”;“你欣赏花的美丽,花欣赏你的高贵”;“你给花朵一个花期,花朵给你一份微笑”;“把花朵留在枝头,让美丽留在心头”;“上帝是花之美的缔造者,你是花之美的保护者”等。从此,这个公园里的情况发生了巨变,摘花的人骤然减少。
在教育中,要想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就应该不断创造一种美的环境,大到学校的整体绿化、教学楼橱窗布置,设施的安置,小到教室一角的布置都要求认真研究,巧妙布局,力求创新,都应努力为学生打造一个“书香校园、温馨校园”,每一个学生都会像花朵一样得到老师真心的赞赏和细心的关爱,不让任何一位同学失去受教育的机会。
花市的断想:教育需要多元评价
前一阶段带着孩子逛花市,孩子在花市中停留了很长时间,一直不愿回家。期间,遇到不少购花者,细看他们所购花木,或着眼于花的美丽,或钟情于叶的多姿,或欣赏于形的奇特,正因购花者的选花标准不同,或花、或形、或叶,才使得众多花草都有着存在的价值,世界也因此变得多彩和美丽。
花市归来,细品我们的教育,却有不少感悟。长期以来,我们的家长、我们的老师在看待学生的过程中缺少的就是赏花者的标准和心态,总是习惯于以学习成绩的优劣这唯一的标准去看待和评价学生,其结果不仅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也致使许多学生成为“差生”或“后进生”。正如仅以某一种花的颜色和造型作为标准去苛求所有的花木一样,这样的世界是极其单调的,人们也是难以忍受的。有人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同样,我们的周围不是没有好学生、好孩子,而是在于我们也同样缺少发现,在于我们太习惯于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学生。正如一位教育者所说:“多一个评价学生的角度就能多一批好学生。”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家长应以赏花者的心态去评价、看待学生。只要给学生多一点自由发展的空间,就会多一次成长的机遇,世界上就会多出几个比尔·盖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