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小学生创新作文梯度
【文献编码】 doi:10.3969/j.issn.0450-
9889(A).2011.05.016
以反映小学生的生活体验为主要内容,以发展其创新思维、丰富其想象力为目标,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创新作文是师生关注的热点。怎样在创新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呢?我认为,一定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创新作文教学的三个梯度,且这三个梯度可互相独立各成系统,又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
一、 第一梯度——创新作文离不开基础作文
写作文之前要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所创新。怎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呢?学生在写作文之前先列出作文提纲,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了。作文教学时,我把数学教学中的说思路、画思路图的方法借鉴过来,引导他们在写作文之前先画好这篇作文的思路图。思路图中用文字标示这篇作文主要写什么内容,用箭头标示写作的顺序,用下划线标示作文的重点。比如《我的家乡》这篇作文,一名学生画出的思路图是:春→夏→秋→冬。从这个思路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得知他在写作文之前已经想好了:通过一年四季的变换,以时间为顺序写出家乡的美丽景色,重点要写的是家乡的春天。而另一名学生是这样画的思路图:以前的护城河→现在的护城河(河水→桥栏→桥头公园)。从中可以看出小作者要通过以前的护城河和现在的护城河的对比,重点描写现在的护城河的河水、桥栏、桥头公园等地点的景色,进而写出家乡的变化。
思路图的画法基本分简、繁两种,可有多种不同的画法。一种是简单地勾画出作文前作者的构思,另一种是较为详细地画出作者的构思。如作文《游西湖公园》,前种思路图为:公园门口花坛→小西湖→儿童游乐场→动物园。后种思路图为:
如果想再画得清楚一些,还可以将这个思路图进一步深入、拓展,画出更为详细的思路图。就作文实践来看,第二种思路图最适合三年级和四年级学生应用。第一种由于简略,更适用于有一定写作水平的学生或逻辑思维能力、记忆能力特别强的学生。
二、 第二梯度——有意识地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一位作家在谈到作文创新时说过,作文创新要靠奇思妙想支撑,不训练奇思妙想的能力,不去比喻、不去联想、不去幻化、不去推测,无论如何是写不出创新作文的。实际上,创新作文中的奇思妙想不是凭空而来,而是一个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人的思想火花的闪现或表现,因而,要写出创新作文就离不开创新思维的训练。我常用以下几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一是反着说。将词语、句子或故事反着说,可以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培养反向思维能力。“反着说”,顾名思义就是颠倒表达方式。1.颠倒词语。将常用物体或有关活动的词语颠倒过来说,是一个新奇的经历,可以培养学生的反向思维意识。如“窗户”变成“户窗”、“孩子”变成“子孩”等,注意答得越快越好。2.颠倒句子。将一句话倒过来说也很有趣。如“狗咬我”变成“我咬狗”,“我盖被子”变成“子被盖我”。当学生因改变常规说法而产生“口误”时,就会打破不少思维定势。3.颠倒故事。故事一般来说都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或事情发展顺序编写的,那“先……再……后……”,反过来就是要打破时间逻辑、事理逻辑。这种方法是较难掌握的,但培养反向思维能力和让学生在作文中产生奇思妙想的作用却是巨大的。
二是求异求新多种说法。一个词语或句子往往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我鼓励学生追求与别人不同的说法、有新意的说法,以培养他们标新立异的创新思维能力。如想问别人去不去一个地方时,可以说“你去不去?”“你去吗?”“你不去吗?”“和我一起去吗?”“你是去还是不去?”……多一种说法就更能证明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证明学生在创新思维中更深入了一步,具有了潜意识的创新作文的能力。
三是创编谜语。为“生字”或“事物”创编谜语,这也是学生高度的概括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的发挥和提高的过程。
三、 第三梯度——大胆进行创新作文训练
(一) 看图叙述或看图写文
看图叙述或写作文就是要鼓励学生无论观察、理解还是表达,都要有所创新,创新地观察、创新地理解,创新地用言语表达,要敢为人先,要与别人不一样。看图叙述的基本教学环节是“说看”—“评论”—“说文”。“说看”就是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把从图中观察到的、理解到的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评论”的过程就是激疑的过程,也会有许多“创新点”闪现出灿烂的火花。“激疑”之后,学生再去说图,这就是“说文”了,也是学生表达创造性思维的过程。“看图叙述”说得好了,看图写文就会“功到自然成”。
(二) 为故事改换结局
这类作文常与阅读教学或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教学时,我要求学生在听故事和看故事的同时还要思考: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不会那样?引导学生主动走进故事情境中,当他们的情感与主人公的情感产生共鸣之后,学生就会与主人公同呼吸、共患难,进而充分调动自己的一切力量(包括想象力、创造力等)来为“个人化”的主人公增添魅力了,无限创新的火花也会在学生思维自由地舒展和驰骋中频频闪现。创新作文就是要让学生大胆地想、大胆地说、大胆地写,不要限定任何条件,不要有限定学生的任何举措,不要有限定学生思维的东西,学生自然就会写出创新作文了。
(三) 巧编故事
一是引导编故事。如让学生用“雪、蓝天、小狗、溪水”四个词语展开合理想象,写出一篇颇有新意的作文。引导学生编故事时,教师仅仅引导故事的一个点,让学生由点而面,由点而圆,由点而发散、扩展、想象、创新而成文。
二是随机编故事。随机编故事应该说是一种文字游戏,即准备一些纸条,随意写上名称、场景和活动等词语,然后将纸条分类放好,参与游戏的人随机取三张不同类的纸条,然后根据手中的几个词语编一个故事,要求情节完整流畅,表达清楚,合乎语法逻辑。随机的文字游戏可以打破很多原有的文字组合方式和思维导向,给予学生全新的感受,创新从而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在这样的活动中,人咬狗、兔子要为人洗澡都会成为可能。
三是自由编故事,也可称之为“白日梦”,即想到什么写什么。从创造和想象的角度来说,白日梦是思维没有被禁锢的标志,也是表达愿望的一种方式。小学生因为弱小,很多事无法身体力行,需要用渴望和幻想来表达愿望,因而,他们十分喜欢做“白日梦”。
创新作文本身就是一个创新,它的成长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因此教师必须有耐心、有信心,让学生用创新的精神来走创新作文之路。
(责编郝勋)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文献编码】 doi:10.3969/j.issn.0450-
9889(A).2011.05.016
以反映小学生的生活体验为主要内容,以发展其创新思维、丰富其想象力为目标,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创新作文是师生关注的热点。怎样在创新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呢?我认为,一定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创新作文教学的三个梯度,且这三个梯度可互相独立各成系统,又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
一、 第一梯度——创新作文离不开基础作文
写作文之前要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所创新。怎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呢?学生在写作文之前先列出作文提纲,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了。作文教学时,我把数学教学中的说思路、画思路图的方法借鉴过来,引导他们在写作文之前先画好这篇作文的思路图。思路图中用文字标示这篇作文主要写什么内容,用箭头标示写作的顺序,用下划线标示作文的重点。比如《我的家乡》这篇作文,一名学生画出的思路图是:春→夏→秋→冬。从这个思路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得知他在写作文之前已经想好了:通过一年四季的变换,以时间为顺序写出家乡的美丽景色,重点要写的是家乡的春天。而另一名学生是这样画的思路图:以前的护城河→现在的护城河(河水→桥栏→桥头公园)。从中可以看出小作者要通过以前的护城河和现在的护城河的对比,重点描写现在的护城河的河水、桥栏、桥头公园等地点的景色,进而写出家乡的变化。
思路图的画法基本分简、繁两种,可有多种不同的画法。一种是简单地勾画出作文前作者的构思,另一种是较为详细地画出作者的构思。如作文《游西湖公园》,前种思路图为:公园门口花坛→小西湖→儿童游乐场→动物园。后种思路图为:
如果想再画得清楚一些,还可以将这个思路图进一步深入、拓展,画出更为详细的思路图。就作文实践来看,第二种思路图最适合三年级和四年级学生应用。第一种由于简略,更适用于有一定写作水平的学生或逻辑思维能力、记忆能力特别强的学生。
二、 第二梯度——有意识地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一位作家在谈到作文创新时说过,作文创新要靠奇思妙想支撑,不训练奇思妙想的能力,不去比喻、不去联想、不去幻化、不去推测,无论如何是写不出创新作文的。实际上,创新作文中的奇思妙想不是凭空而来,而是一个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人的思想火花的闪现或表现,因而,要写出创新作文就离不开创新思维的训练。我常用以下几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一是反着说。将词语、句子或故事反着说,可以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培养反向思维能力。“反着说”,顾名思义就是颠倒表达方式。1.颠倒词语。将常用物体或有关活动的词语颠倒过来说,是一个新奇的经历,可以培养学生的反向思维意识。如“窗户”变成“户窗”、“孩子”变成“子孩”等,注意答得越快越好。2.颠倒句子。将一句话倒过来说也很有趣。如“狗咬我”变成“我咬狗”,“我盖被子”变成“子被盖我”。当学生因改变常规说法而产生“口误”时,就会打破不少思维定势。3.颠倒故事。故事一般来说都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或事情发展顺序编写的,那“先……再……后……”,反过来就是要打破时间逻辑、事理逻辑。这种方法是较难掌握的,但培养反向思维能力和让学生在作文中产生奇思妙想的作用却是巨大的。
二是求异求新多种说法。一个词语或句子往往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我鼓励学生追求与别人不同的说法、有新意的说法,以培养他们标新立异的创新思维能力。如想问别人去不去一个地方时,可以说“你去不去?”“你去吗?”“你不去吗?”“和我一起去吗?”“你是去还是不去?”……多一种说法就更能证明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证明学生在创新思维中更深入了一步,具有了潜意识的创新作文的能力。
三是创编谜语。为“生字”或“事物”创编谜语,这也是学生高度的概括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的发挥和提高的过程。
三、 第三梯度——大胆进行创新作文训练
(一) 看图叙述或看图写文
看图叙述或写作文就是要鼓励学生无论观察、理解还是表达,都要有所创新,创新地观察、创新地理解,创新地用言语表达,要敢为人先,要与别人不一样。看图叙述的基本教学环节是“说看”—“评论”—“说文”。“说看”就是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把从图中观察到的、理解到的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评论”的过程就是激疑的过程,也会有许多“创新点”闪现出灿烂的火花。“激疑”之后,学生再去说图,这就是“说文”了,也是学生表达创造性思维的过程。“看图叙述”说得好了,看图写文就会“功到自然成”。
(二) 为故事改换结局
这类作文常与阅读教学或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教学时,我要求学生在听故事和看故事的同时还要思考: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不会那样?引导学生主动走进故事情境中,当他们的情感与主人公的情感产生共鸣之后,学生就会与主人公同呼吸、共患难,进而充分调动自己的一切力量(包括想象力、创造力等)来为“个人化”的主人公增添魅力了,无限创新的火花也会在学生思维自由地舒展和驰骋中频频闪现。创新作文就是要让学生大胆地想、大胆地说、大胆地写,不要限定任何条件,不要有限定学生的任何举措,不要有限定学生思维的东西,学生自然就会写出创新作文了。
(三) 巧编故事
一是引导编故事。如让学生用“雪、蓝天、小狗、溪水”四个词语展开合理想象,写出一篇颇有新意的作文。引导学生编故事时,教师仅仅引导故事的一个点,让学生由点而面,由点而圆,由点而发散、扩展、想象、创新而成文。
二是随机编故事。随机编故事应该说是一种文字游戏,即准备一些纸条,随意写上名称、场景和活动等词语,然后将纸条分类放好,参与游戏的人随机取三张不同类的纸条,然后根据手中的几个词语编一个故事,要求情节完整流畅,表达清楚,合乎语法逻辑。随机的文字游戏可以打破很多原有的文字组合方式和思维导向,给予学生全新的感受,创新从而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在这样的活动中,人咬狗、兔子要为人洗澡都会成为可能。
三是自由编故事,也可称之为“白日梦”,即想到什么写什么。从创造和想象的角度来说,白日梦是思维没有被禁锢的标志,也是表达愿望的一种方式。小学生因为弱小,很多事无法身体力行,需要用渴望和幻想来表达愿望,因而,他们十分喜欢做“白日梦”。
创新作文本身就是一个创新,它的成长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因此教师必须有耐心、有信心,让学生用创新的精神来走创新作文之路。
(责编郝勋)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