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时空 相同的轨迹

来源 :党的生活·青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qi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9年1月13日,习近平背负行囊,奔赴陕北延安农村,开始了上山下乡的艰苦历程。1975年10月8日才被推荐上大学。7年知青岁月,他创“三最”吃“三团”过“四关”,“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读懂了人民群众、读懂了实事求是、读懂了民以食为天,系好了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奠定了坚实的成长进步基础,正如老乡教他走山路一样,行稳致远,成为全党拥护、人民爱戴的领袖。
  坚定信念之“魂”,一心为党。陕北是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之一,山大沟深、交通落后、土地贫瘠,农民辛苦一年,粮食还填不饱肚子,而一个在北京长大的15岁少年,孤身来到群山阻隔、荒山僻壤的不毛之地劳动生活,有多少困难、问题需要他去面对、去解决。如果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坚毅刚强的性格、志存高远的情怀、自强不息的勇气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是不可能和受苦人同吃同住同劳动,不可能过“四关”的,这是困境中完成的蜕变,是精神上的升华。由于“成分”不好,他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执着的追求、艰苦的磨难、群众的信服,终于使他入党的志愿得到批准,而且入党和当支部书记是一个会上研究的。用村民的话说,他入党,是因为他自己积极要求进步,努力工作,表现好,符合党员标准,具备入党条件;他当支部书记是因为他能力强、群众拥护;推荐他上大学是因为他贡献大、知识丰富。这一切的一切都归功于习近平不变的初心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他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出来的。他在艰难困苦的岁月中肯吃苦、不怕苦,求真务实、苦干实干的艰苦奋斗精神;对党忠诚、敢于担当的崇高品质;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高尚情操,是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范本教材,是新时期走好长征路的指路明灯,照亮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深扎为民之“根”,初心永恒。7年知青经历让他真正接地气,了解国情,贴近人民,理解了人民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感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冷暖和甘苦,感受到了农民的喜怒哀乐和生活的不易,感受到了群众为了生存、为过上好日子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体验到了群众稼穑之苦和衣食之难,理解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内涵,同时也培育了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习近平在梁家河任村支书一年多的时间里,组织带领群众修道路、打淤地坝、办铁业社、建代销点、打大口井、发展沼气,以自己的实干苦干引领群众向过上好光景奋进,让这个贫穷落后的村子面貌有了很大变化,村民们不仅能吃饱穿暖,还可以用沼气做饭和照明,有灌溉井等,更不用在青黄不接时全村外出乞讨。在他的带领下,村子变得红红火火,一片生机,他真正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发展的领头羊、稳定的顶梁柱。而他自己,再累的活也干得了,再糙的饭也吃得惯。他一心为民办事又善于为民办事,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他敢说敢做敢担当,在乡亲们眼中,真是个好后生。
  1982年,在中央军委办公厅工作的习近平决定下基层,回农村去工作。之所以到农村是能更全面、更接近民生民情,就是打算给老百姓做实事去的。为群众做事是他始终不渝的信念,因为无论走到哪里,他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他的根早已深深地扎在人民中间,他的心始终和人民紧紧相连,爱民为民,这种朴实的为民情怀如夏日里的一泓清泉,清新而滋润,如春天里的一缕阳光,柔和而温暖。
  崇学尚读之“心”,汲取营养。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当年插队时,习近平只带了两个行李箱,里面装的全是书。在梁家河插队的7年,他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他碰到喜欢看的书,就要把书看完;遇到不懂的事情,就要仔细研究透彻。”上山放羊,揣着书,羊在吃草,他在看书。劳动休息间隙别人在聊天,他在学习。晚上,别的知青睡觉了,他痴迷读书,“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长期的刻苦努力积淀了丰厚的文化素养、知识素养、道德素养和理论素养,他讲话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谈笑风生、妙语连珠、充满自信,越听越觉得有味道、有特点、有内容,越听越爱听、越想听。他开会,乡亲们不瞌睡,他这种学识、修养、格局,是他多年磨一剑的结果,是梁家河7年打下深厚基础的结果,更是他长期不停歇,孜孜以求的结果。他读书和干活一样,从不惜力气,从来不“撒尖儿”,同龄人都跑出去玩耍,他还能饿着肚子坐得住,能塌下心来看书、阅读、思考。从梁家河的窑洞到清华大学的课堂,从一名知青到党的总书记,从基层工作到治国理政,他始终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
  艱难困苦,玉汝于成,人民怀抱,哺育成长。梁家河插队的7年,是受苦受难的7年,是苦干实干的7年,也是硕果累累的7年。在这7年里,他扎根农村,用汗水和心血生动诠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在这7年里,他扎根黄土地,用脚丈量黄土高原的宽广与厚度;在这7年里,他扎根人民,用青春书写了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他高尚的人格魅力、优秀品质、为民情怀使大家懂得唯有不忘初心,方能继续前进;唯有信仰坚定,方能体现党性。
  梁家河的“三个最”中已经蕴含着当今大国大党领袖“三个最”的初始密码,这位黄土地的儿子,带领960万平方公里广袤大地上的父老乡亲走进新时代,实现新作为,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并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发展,为人类繁荣进步勇立潮头,书写新的胜利篇章。
  (作者单位:省社科联)
其他文献
兰花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是一种风格独异的花卉。“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这首明代薛网的《兰花》诗生动描绘了生长于深山幽谷之中的兰花。兰花那飘逸俊芳、绰约多姿的叶片,高洁淡雅、神韵兼备的花朵,纯正幽远、沁人心肺的香味自古以来受人喜爱和赞颂。我国人民养兰、赏兰、绘兰、写兰,以此作为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被誉为“国香”“王者香”的中国兰花成了高雅文化
期刊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实施、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和生活环境的普遍改善,人们的清洁卫生意识日益增强。时下,绿色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也成为了广大牧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为了从本源上根治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白色污染、臭气弥漫等卫生顽疾,玛沁县提出了“讲五美促全域”玛沁在行动的口号,统筹规划、明确目标、强化措施、完善机制,拉开了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的序幕。  观大局,统筹规划,做好顶层设计。
期刊
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对我省省情作出了“六大优势潜力”“六大短板不足”的新判斷,准确认识和把握全会对省情的新判断,意义重大。一、实事求是地对省情作出新判断,是科学决策的前提条件  省委立足省情,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优势潜力和短板不足进行认真分析,梳理出了现阶段省情特征:“六大优势潜力”“六大短板不足”,即最大的机遇是政策、最大的价值是生态、最厚的底蕴是资源、最强的动力是改革、最佳的路径是开放、最宝贵
期刊
省委常委会8月29日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研究我省贯彻意见。会议还研究部署了我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兰西城市群规划青海实施方案、审计等工作。省委书记王建军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历史方位和使命任务,深刻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根本
期刊
西宁市为干部教育培训戴上“紧箍咒”  日前,西宁市出台《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学风建设的十条措施》,从训前、训中、训后三个环节持续突出从严管理导向、健全完善学风建设措施,为干部教育培训划定“硬约束”、戴上“紧箍咒”。  坚持未雨绸缪,着力提高培训针对性。坚持把“及早着手、提前介入”作为重要一环,要求学员认真做好参训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重点根据培训主题、班次要求及自身岗位实际,提前梳理、掌握参训所需的相关内
期刊
青海省石家庄第一干休所是我省服务离休老干部的驻外单位。自1989年筹建以来,先后入住厅级以上离休干部26人,包括副省级离休干部3人。这些离休干部大都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青海建设的艰苦历程,有着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丰富的人生经历。  作为老干部服务机构,石家庄一所在落实好老干部生活保障的同时,重视发挥老干部的政治优势和经验优势传递正能量。近年来,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老一代青海解放和建设者们对党忠诚
期刊
在党的十九大精神引领下,大通县124名第一书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沉下身子抓学习,放下架子解民忧,甩开膀子办实事,为贫困村、困难群众谋发展、解难题,牵头落实了一批惠民政策,指导成立了一批合作组织,引进发展了一批致富产业,充分发挥在脱贫攻坚中的“主心骨”作用,努力当好扶贫路上的“掌灯人”,推动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顺利进行,促进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严以律己,赢民心、夯基础  加强自我管理、自
期刊
去年以来,门源县宣讲十九大精神的党员干部和群众身影,不仅出现在会场、舞台、田间地头,还活跃在机关、农村、社区、企业、校园,汇聚成浩浩不竭的力量源泉,为推动建设繁荣发展人民幸福新门源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启动迅速组织有力  十九大召开之前,专门部署开展了喜迎十九大系列主题宣传活动,深化迎接党的十九大宣传工作,全面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门源县的发展成绩,为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了
期刊
5月8日,省委宣传部、青海日报社、省社科联、青海《党的生活》杂志社,联合召开“省垣社科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省委党校、省委党史研究室、省社科院、青海大学、青海师大、青海民大的专家学者及学生代表参加会议,11位同志作了交流发言,现摘要刊登,以飨读者。  如何看待马克思光辉的一生  省委党史研究室干部、博士滕馗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
期刊
《所有失去的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是励志作家耿帅暌违五年,送给读者以暖心的励志故事,与你讲述人情冷暖,万水千山。他用文字来告诉每一个人,所有的困境都是来自内在的心境,单身不可怕,失恋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爱的能力。见解独到,治愈励志,给年轻人爱的正能量和信心。《我这么自律,就是为了不平庸至死》  是作家怀左的最新力作。本书告诉读者——  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不甘平庸的人?  如果羡慕有用的话,还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