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是一个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一直以来,很多家长为自己孩子的作文水平不高着急;很多教师感到作文难教,或者是费了很多功夫,却不出效果;很多学生为自己的作文水平不能尽快提高而烦恼。教师也在做这样那样的偿试,希望通过某种有效的途径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虽说成功的例子不多,但这样的努力总归是有意义的。多年来,笔者也一直思考如何有效提高农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开展课前两分钟演讲和课堂辩论活动,以讲促写
针对许多学生懒动口讲,更懒动手写的毛病,笔者利用语文课前时间开展一项活动:每节课前四分钟,分别让两位学生上讲台进行两分钟演讲。演讲内容较为自由,可以是临场发挥,可以是先朗诵一小段美文或一首短诗,然后做简单的赏析,也可以是与台下同学做问答式的对话等,但有一个总要求是事先要自己收集讲话材料,并写成300字左右的讲稿,然后熟悉讲稿,能脱稿演讲。由于此项活动的对象是个体学生,他们为了上台时不至于丢丑,不得不做好充分准备,久而久之,就积累下了丰富、有用的素材。在他们演讲后,笔者适当评价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这样,学生的表现欲就更强了。一来二去,无形的压力逐渐转化为兴趣,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高涨起来,每位学生上台都能讲得清楚流畅。这样以讲促写,既锻炼了学生面对众人从容讲话的能力,又训练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其次,笔者每周抽出一节语文课时间给学生开展辩论赛,辩题也是选择全体学生都感兴趣的话题,然后让他们或以个体为单位,或分成小组预备材料。曾组织学生辩论过“东施效颦好不好”,把学生分成两组,一方持赞同意见,一方持批判态度。在辩论过程中,大家争得非常激烈,都举了很多实例,分析中肯,论据充分,博得了喝彩。经过这样的争论,学生明白了议论文如何去确定中心,如何去为论点找论据,锻炼了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鼓励学生写生活随笔、做读书笔记,积累写作素材
当前,有些中学生一谈及作文便觉得无话可说、無事可写,甚至“谈作文色变”。缺乏一定的生活阅历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他们缺乏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感悟和思考,没有形成记录生活点滴和思想火花的良好习惯。“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汲取丰富的写作素材。
笔者鼓励学生写生活随笔,让他们说真话、述真情,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以及快速书写的能力。一开始,笔者只是在写作时间和数量上做了些要求,让他们每天抽出15分钟时间写出300字左右的短文,周末时上交检查。内容方面没有约束,让他们记当日发生的趣事、伤心事,或抓住突然一闪的思想火花,写出对生活的小感悟、小思考。总之,让学生感觉有东西可写,有兴趣坚持写下去。逐渐地,笔者为学生的生活随笔开设了好些具体栏目,如读报有感、新闻点击、家庭记事、心灵独语、人生感悟等。随笔交上来,笔者集中时间批阅,改完后及时拿到班上讲评,写得好的就让作者自己念给同学们听,之后再让其他同学评析,激发了学生较强烈的写作兴趣。在平时,笔者还注意培养学生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做读书笔记有多种方式,或摘录抄写,品味书中的语言;或编写提纲,锻炼分析整合能力;或制作索引便于以后查阅;还可以有感而发,写心得体会。总之,要让学生明白,无论采用何种方式练笔,必须持之以恒,唯有如此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善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中学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多媒体以其图、文、声、像于一体的优势,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有效的途径。而且,网上有丰富的语文资源既可以给学生提供写作素材,又可以提供范文和妙言佳句。利用多媒体的这些优势,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作文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教师在训练学生写景描物的作文时,可以上网搜索相关的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然后剪辑成相应的教学课件,通过放映和一定的解说引导,让学生仿佛如临其境,如观其物,写起作文来自然文思泉涌。
四、重视朗读背诵,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素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朗读有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读,学生的眼、口、脑、耳都得到了锻炼,这样既可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感受美的能力,又可以把学生带入作品的艺术境界中,通过想象和联想,深入把握作品的语意、语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五、营造民主、宽松的写作氛围
有些教师在布置作文时,要求过高、限制过多,学生为了应付交差,往往不说真话、不表真情,学生写得痛苦,教师看得也无奈。其实,中学生的写作带有一定得练习性质,是需要教师的指导的。所以,教师在写作课上,应营造民主宽松的写作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写作,鼓励他们说真话、抒真情,及时给予学生一定的表扬和肯定,以激发他们不断写作的热情。
要想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关键在于教师的良性引导,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当教师真正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当学生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去体味生活,感悟美好,那么他们写好作文也就不再遥远了。
一、开展课前两分钟演讲和课堂辩论活动,以讲促写
针对许多学生懒动口讲,更懒动手写的毛病,笔者利用语文课前时间开展一项活动:每节课前四分钟,分别让两位学生上讲台进行两分钟演讲。演讲内容较为自由,可以是临场发挥,可以是先朗诵一小段美文或一首短诗,然后做简单的赏析,也可以是与台下同学做问答式的对话等,但有一个总要求是事先要自己收集讲话材料,并写成300字左右的讲稿,然后熟悉讲稿,能脱稿演讲。由于此项活动的对象是个体学生,他们为了上台时不至于丢丑,不得不做好充分准备,久而久之,就积累下了丰富、有用的素材。在他们演讲后,笔者适当评价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这样,学生的表现欲就更强了。一来二去,无形的压力逐渐转化为兴趣,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高涨起来,每位学生上台都能讲得清楚流畅。这样以讲促写,既锻炼了学生面对众人从容讲话的能力,又训练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其次,笔者每周抽出一节语文课时间给学生开展辩论赛,辩题也是选择全体学生都感兴趣的话题,然后让他们或以个体为单位,或分成小组预备材料。曾组织学生辩论过“东施效颦好不好”,把学生分成两组,一方持赞同意见,一方持批判态度。在辩论过程中,大家争得非常激烈,都举了很多实例,分析中肯,论据充分,博得了喝彩。经过这样的争论,学生明白了议论文如何去确定中心,如何去为论点找论据,锻炼了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鼓励学生写生活随笔、做读书笔记,积累写作素材
当前,有些中学生一谈及作文便觉得无话可说、無事可写,甚至“谈作文色变”。缺乏一定的生活阅历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他们缺乏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感悟和思考,没有形成记录生活点滴和思想火花的良好习惯。“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汲取丰富的写作素材。
笔者鼓励学生写生活随笔,让他们说真话、述真情,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以及快速书写的能力。一开始,笔者只是在写作时间和数量上做了些要求,让他们每天抽出15分钟时间写出300字左右的短文,周末时上交检查。内容方面没有约束,让他们记当日发生的趣事、伤心事,或抓住突然一闪的思想火花,写出对生活的小感悟、小思考。总之,让学生感觉有东西可写,有兴趣坚持写下去。逐渐地,笔者为学生的生活随笔开设了好些具体栏目,如读报有感、新闻点击、家庭记事、心灵独语、人生感悟等。随笔交上来,笔者集中时间批阅,改完后及时拿到班上讲评,写得好的就让作者自己念给同学们听,之后再让其他同学评析,激发了学生较强烈的写作兴趣。在平时,笔者还注意培养学生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做读书笔记有多种方式,或摘录抄写,品味书中的语言;或编写提纲,锻炼分析整合能力;或制作索引便于以后查阅;还可以有感而发,写心得体会。总之,要让学生明白,无论采用何种方式练笔,必须持之以恒,唯有如此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善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中学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多媒体以其图、文、声、像于一体的优势,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有效的途径。而且,网上有丰富的语文资源既可以给学生提供写作素材,又可以提供范文和妙言佳句。利用多媒体的这些优势,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作文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教师在训练学生写景描物的作文时,可以上网搜索相关的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然后剪辑成相应的教学课件,通过放映和一定的解说引导,让学生仿佛如临其境,如观其物,写起作文来自然文思泉涌。
四、重视朗读背诵,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素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朗读有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读,学生的眼、口、脑、耳都得到了锻炼,这样既可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感受美的能力,又可以把学生带入作品的艺术境界中,通过想象和联想,深入把握作品的语意、语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五、营造民主、宽松的写作氛围
有些教师在布置作文时,要求过高、限制过多,学生为了应付交差,往往不说真话、不表真情,学生写得痛苦,教师看得也无奈。其实,中学生的写作带有一定得练习性质,是需要教师的指导的。所以,教师在写作课上,应营造民主宽松的写作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写作,鼓励他们说真话、抒真情,及时给予学生一定的表扬和肯定,以激发他们不断写作的热情。
要想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关键在于教师的良性引导,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当教师真正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当学生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去体味生活,感悟美好,那么他们写好作文也就不再遥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