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卖这本书,假如不能感动您,可以如数退款。”在北京香山脚下的长途汽车站,一个中年女人举着这样的牌子卖书。她就是书的作者臧云锁,书里记录的是她与女儿的故事。女儿坐牢,她辞去了湖北的工作只身来到河南,为的是每月1日能去监狱看女儿……
手 绢
2001年3月,臧云锁突然接到电话,说远在濮阳的女儿出事了。她马上收拾东西,带着家里仅有的300元钱离开。臧云锁没有想到,这次离开,至此多年以后就再也没有回过家。
匆匆忙忙赶到濮阳,藏云锁没有等到女儿,身上的300元钱所剩无几。站在陌生的城市里,她不知道到哪里才可以找到女儿。
辗转反复打听,臧云锁才知道女儿犯罪了,因为感情受骗,她到人家家里放火,犯了纵火罪。作为一位中学教师,她知道纵火罪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臧云锁在看守所门口呆呆地站着,“我一定要见到孩子。”她嘴里不停地念叨着,乞求工作人员让她见见女儿。工作人员告诉她:“不可能让你见女儿,你还是赶快给孩子请一个律师吧。”
举目无亲、身无分文的臧云锁一个人在街头流浪,女儿曾经是她的所有希望,如今一切都毁灭了。她来不及想清楚整个事情的过程,她奔波在濮阳的各个街头,努力地找工作,为女儿凑齐那1500块钱律师费。臧云锁的工作是在一个夜市的小摊洗碗,白天她要到看守所门口等着。“我总是希望能从看守所的门缝里看到女儿的影子,或者是从墙洞里看上一眼也好。”为此,她天天到看守所门口傻等着。
终于有一天,看见一群人出来拔草,她远远地站在一旁,努力地寻找女儿的影子。但是得到的还是失望,她听到一个男孩在唱:“手里呀捧着窝窝头,菜里没有一滴油……”顿时想到女儿在里边的日子,肯定吃不好穿不暖,心如刀割。接下来的日子,她天天早早地到看守所外等着,希望看见女儿出来拔草。
终于让她等来了消息,却是女儿在里边绝食。她焦急无奈,又不能给女儿写信,又见不到女儿,怎么办呢?臧云锁买来针线,一个人坐在街角的花台上,在自己的手绢上一针一针地绣着,最后绣出五个字:女儿,好想你。管教被她感动,破例把手绢送到了女儿手中。
甘 蔗
一个月里,臧云锁换了好几份工作,头发白了很多,连眼睛也凹下去了,她索性摘了戴了几十年的眼镜,心里是从未有过的落差。在公园的长椅上,这位昔日的女教师度过了自己46岁生日,看着满天的星星,她想起了女儿,想起了女儿说过,要给她买一块手表当作生日礼物。夜晚,就着公园里的灯光,她坐在小石凳上,给女儿写下第一封信。
女儿,妈妈来了,从老家辗转几千公里看你来了。千言万语真不知从何说起,我的心在滴血,妈妈为你痛惜啊!但事已至此,让我们都勇敢地去面对。孩子,妈妈就在你身边,犹如当年你安睡时妈妈守候在你身边一样……
由于打破了老板的碗,臧云锁丢了工作。到看守所守望以后,她饿着肚子到处走,兜里有钱,却不敢吃东西,给女儿请律师的费用还差一大截。“我实在没有勇气到饭店的门口要饭去。看见垃圾桶里有几节甘蔗,我像小偷一样,趁没有人注意的时候,从垃圾桶里捡了三节甘蔗,到没人的地方吃。时间久了,甘蔗汁已经有酒精的味道,我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能不口渴,能填肚子,能不喝自来水,这已经很好了。”
臧云锁在公园里找了几张废纸,又开始给女儿写信。她知道信写了也送不进去,但是她还是要写,因为她想念女儿,担心女儿,只有用这样的方式才可以表达她的情感。
女儿,不知道你现在怎么样了,妈现在挺好的,因为妈毕竟找到一份工作,干什么我现在不告诉你。但是有一点,妈今天吃的这餐饭,妈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这餐饭妈会牢牢地永远地记在心里。这餐饭让妈没有自尊,没有人格。但是,不管怎样辛苦,妈只希望你在里边好好地活下去,坚强起来。
写完后,臧云锁立刻撕了这封信,她害怕女儿有一天真的看到,害怕女儿担心,不愿意让女儿知道自己所受的这些苦。
几经努力,臧云锁终于又找到了一份工作,就是给公路两旁的护拦刷油漆。天太热,这是一年之中最酷热的时候,公路上的温度高达40℃以上,她实在是热得受不了了,连喘气都困难。但她心里想的却是杨艰:“女儿,你热吗?有水喝吗?天气热能洗澡吗?那里面蚊子多吗……”
在烈日下一干就是一整天,整个身子就像是在烈火中灼烤。仅仅一天多的工夫,臧云锁的两只胳膊就被晒脱了一层皮,又红又肿,见水就疼。臧云锁只盼着早点收工,但干着干着,鼻子突然出血了,她急忙跑到水管下冲洗,但不知怎么,血总流个不止,滴在胸前染红了一大片。师傅要她先回去休息,臧云锁说什么也要支撑到收工——因为只有那样才能拿到一天的工资啊。师傅见她实在不能再坚持了,也无法再收留她,就对臧云锁说:“回去吧,今天我给你开一整天的工资。”说着他就给了臧云锁80元钱和两瓶矿泉水:“拿着吧,回家好好休息。”臧云锁一手捏着流血的鼻子,一手接过钱,眼泪却止不住了。
在3个月的等待中,臧云锁四处打工,洗碗、刷油漆,什么粗活都干过,终于等来了开庭的日子。
饺 子
“在我的一生中,从未觉得目光所及让人如此锥心刺骨的疼痛,看着女儿从警车上下来,低着头戴着手铐,我恨不得冲上去,帮她承受这一切。”开庭的那天,臧云锁早早地去了法院,穿着发白的衣服,怀里揣着女儿最喜欢吃的饺子。
离开庭尚有时间,母女俩分别坐在走廊的两头,臧云锁小心地叫着女儿的名字。她双手合什,企求着法警:“你让我跟孩子说句话吧,让我跟孩子说句话吧。”得到法警的默许,她一步就冲过去,把女儿搂在怀里,然后就一边哭一边拍女儿:“孩子你怎么这么傻啊!你为什么要这样。”臧云锁一边擦眼泪一边从怀里拿出饭盒,里面装着满满一盒饺子:“妈到这儿来,也没有什么可以给你带的,你从小就爱吃饺子,妈妈今天早晨到人家卖饺子的摊上,多给了人家一点儿钱,让人家多包点儿肉馅给你,你吃了吧。”女儿明白,那一盒饺子承载着母亲所有的爱。
在法庭上,臧云锁几次休克,最后只听进去三个字“判三年”。
在女儿上刑车的时候,她看见女儿不停地用头撞玻璃,她拼命地往前跑,跌倒了就在地上爬。这是她半年多来,第一次见到女儿。
绿 豆
女儿被送到河南新乡女子监狱以后,臧云锁原本想回去,但想到和女儿相隔两千多公里的距离,她心里很难受,干脆回去辞掉了教师的工作。“虽然不能时时相见,但我要让女儿感受到妈妈在墙外等她,妈妈没有抛弃她,妈妈时刻和她在一起。”
2001年6月,臧云锁跟随女儿来到了新乡,她找到了一份当保姆的工作,听说人家需要长期工,她马上和人家签了3年合同,一个与女儿坐牢一样长的时间。拿起笔签合同的时候,她的眼泪正好掉在自己的名字上,冥冥之中,仿佛签卖身契约一般。没有谈工资,她惟一的条件就是,每月的一号能给她放半天假,因为这是她和女儿相见的日子。
等待的日子总是那么漫长,臧云锁挑了365颗绿豆放到瓶子里,每过一天她就拿出一颗放到另一个瓶子里,告诉自己,日子又过了一天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想女儿了,她抓一颗绿豆,在手心里揉啊揉啊,心里无限感慨,这日子怎么像绿豆一样,那么难熬啊。
她在信中这样写到:
女儿,当我们相互把手贴在玻璃上印在一起的时候,我的心在颤抖。妈真的好想你,也十分为你痛惜。所谓‘痛定思痛’,你一定要‘思’啊!这样才能走好你今后的路。做女人一定要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希望你好好地用这八个字来规范自己的思想与行动。
日子在等待每月一号中度过,转眼一年时间过去。
故 事
2003年,女儿因表现好,被减刑一年,臧云锁为女儿写了一首词:“儿坐牢,离娘只有一步遥,一步遥,儿囚里面,娘在外熬。春花才谢秋又老,声声呼唤儿记牢,儿记牢;洗心革面,把路走好!”
2003年3月1日,臧云锁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天,女儿出狱的日子。看着女儿从里边冲出来,她紧紧地抱着女儿,母女俩一起痛苦,两年的日子终于熬过去了。臧云锁拉住女儿的手,死死地,不愿放开,她怕女儿再次从她生活中离去。她专门去给女儿买了一双新鞋,寓意从此将走一条崭新的道路。
臧云锁和女儿之间的故事感动了无数的人,她把它写成一本书《我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女儿》,为的是拯救世上所有像她女儿一样的孩子。
摘自《新女性》
手 绢
2001年3月,臧云锁突然接到电话,说远在濮阳的女儿出事了。她马上收拾东西,带着家里仅有的300元钱离开。臧云锁没有想到,这次离开,至此多年以后就再也没有回过家。
匆匆忙忙赶到濮阳,藏云锁没有等到女儿,身上的300元钱所剩无几。站在陌生的城市里,她不知道到哪里才可以找到女儿。
辗转反复打听,臧云锁才知道女儿犯罪了,因为感情受骗,她到人家家里放火,犯了纵火罪。作为一位中学教师,她知道纵火罪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臧云锁在看守所门口呆呆地站着,“我一定要见到孩子。”她嘴里不停地念叨着,乞求工作人员让她见见女儿。工作人员告诉她:“不可能让你见女儿,你还是赶快给孩子请一个律师吧。”
举目无亲、身无分文的臧云锁一个人在街头流浪,女儿曾经是她的所有希望,如今一切都毁灭了。她来不及想清楚整个事情的过程,她奔波在濮阳的各个街头,努力地找工作,为女儿凑齐那1500块钱律师费。臧云锁的工作是在一个夜市的小摊洗碗,白天她要到看守所门口等着。“我总是希望能从看守所的门缝里看到女儿的影子,或者是从墙洞里看上一眼也好。”为此,她天天到看守所门口傻等着。
终于有一天,看见一群人出来拔草,她远远地站在一旁,努力地寻找女儿的影子。但是得到的还是失望,她听到一个男孩在唱:“手里呀捧着窝窝头,菜里没有一滴油……”顿时想到女儿在里边的日子,肯定吃不好穿不暖,心如刀割。接下来的日子,她天天早早地到看守所外等着,希望看见女儿出来拔草。
终于让她等来了消息,却是女儿在里边绝食。她焦急无奈,又不能给女儿写信,又见不到女儿,怎么办呢?臧云锁买来针线,一个人坐在街角的花台上,在自己的手绢上一针一针地绣着,最后绣出五个字:女儿,好想你。管教被她感动,破例把手绢送到了女儿手中。
甘 蔗
一个月里,臧云锁换了好几份工作,头发白了很多,连眼睛也凹下去了,她索性摘了戴了几十年的眼镜,心里是从未有过的落差。在公园的长椅上,这位昔日的女教师度过了自己46岁生日,看着满天的星星,她想起了女儿,想起了女儿说过,要给她买一块手表当作生日礼物。夜晚,就着公园里的灯光,她坐在小石凳上,给女儿写下第一封信。
女儿,妈妈来了,从老家辗转几千公里看你来了。千言万语真不知从何说起,我的心在滴血,妈妈为你痛惜啊!但事已至此,让我们都勇敢地去面对。孩子,妈妈就在你身边,犹如当年你安睡时妈妈守候在你身边一样……
由于打破了老板的碗,臧云锁丢了工作。到看守所守望以后,她饿着肚子到处走,兜里有钱,却不敢吃东西,给女儿请律师的费用还差一大截。“我实在没有勇气到饭店的门口要饭去。看见垃圾桶里有几节甘蔗,我像小偷一样,趁没有人注意的时候,从垃圾桶里捡了三节甘蔗,到没人的地方吃。时间久了,甘蔗汁已经有酒精的味道,我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能不口渴,能填肚子,能不喝自来水,这已经很好了。”
臧云锁在公园里找了几张废纸,又开始给女儿写信。她知道信写了也送不进去,但是她还是要写,因为她想念女儿,担心女儿,只有用这样的方式才可以表达她的情感。
女儿,不知道你现在怎么样了,妈现在挺好的,因为妈毕竟找到一份工作,干什么我现在不告诉你。但是有一点,妈今天吃的这餐饭,妈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这餐饭妈会牢牢地永远地记在心里。这餐饭让妈没有自尊,没有人格。但是,不管怎样辛苦,妈只希望你在里边好好地活下去,坚强起来。
写完后,臧云锁立刻撕了这封信,她害怕女儿有一天真的看到,害怕女儿担心,不愿意让女儿知道自己所受的这些苦。
几经努力,臧云锁终于又找到了一份工作,就是给公路两旁的护拦刷油漆。天太热,这是一年之中最酷热的时候,公路上的温度高达40℃以上,她实在是热得受不了了,连喘气都困难。但她心里想的却是杨艰:“女儿,你热吗?有水喝吗?天气热能洗澡吗?那里面蚊子多吗……”
在烈日下一干就是一整天,整个身子就像是在烈火中灼烤。仅仅一天多的工夫,臧云锁的两只胳膊就被晒脱了一层皮,又红又肿,见水就疼。臧云锁只盼着早点收工,但干着干着,鼻子突然出血了,她急忙跑到水管下冲洗,但不知怎么,血总流个不止,滴在胸前染红了一大片。师傅要她先回去休息,臧云锁说什么也要支撑到收工——因为只有那样才能拿到一天的工资啊。师傅见她实在不能再坚持了,也无法再收留她,就对臧云锁说:“回去吧,今天我给你开一整天的工资。”说着他就给了臧云锁80元钱和两瓶矿泉水:“拿着吧,回家好好休息。”臧云锁一手捏着流血的鼻子,一手接过钱,眼泪却止不住了。
在3个月的等待中,臧云锁四处打工,洗碗、刷油漆,什么粗活都干过,终于等来了开庭的日子。
饺 子
“在我的一生中,从未觉得目光所及让人如此锥心刺骨的疼痛,看着女儿从警车上下来,低着头戴着手铐,我恨不得冲上去,帮她承受这一切。”开庭的那天,臧云锁早早地去了法院,穿着发白的衣服,怀里揣着女儿最喜欢吃的饺子。
离开庭尚有时间,母女俩分别坐在走廊的两头,臧云锁小心地叫着女儿的名字。她双手合什,企求着法警:“你让我跟孩子说句话吧,让我跟孩子说句话吧。”得到法警的默许,她一步就冲过去,把女儿搂在怀里,然后就一边哭一边拍女儿:“孩子你怎么这么傻啊!你为什么要这样。”臧云锁一边擦眼泪一边从怀里拿出饭盒,里面装着满满一盒饺子:“妈到这儿来,也没有什么可以给你带的,你从小就爱吃饺子,妈妈今天早晨到人家卖饺子的摊上,多给了人家一点儿钱,让人家多包点儿肉馅给你,你吃了吧。”女儿明白,那一盒饺子承载着母亲所有的爱。
在法庭上,臧云锁几次休克,最后只听进去三个字“判三年”。
在女儿上刑车的时候,她看见女儿不停地用头撞玻璃,她拼命地往前跑,跌倒了就在地上爬。这是她半年多来,第一次见到女儿。
绿 豆
女儿被送到河南新乡女子监狱以后,臧云锁原本想回去,但想到和女儿相隔两千多公里的距离,她心里很难受,干脆回去辞掉了教师的工作。“虽然不能时时相见,但我要让女儿感受到妈妈在墙外等她,妈妈没有抛弃她,妈妈时刻和她在一起。”
2001年6月,臧云锁跟随女儿来到了新乡,她找到了一份当保姆的工作,听说人家需要长期工,她马上和人家签了3年合同,一个与女儿坐牢一样长的时间。拿起笔签合同的时候,她的眼泪正好掉在自己的名字上,冥冥之中,仿佛签卖身契约一般。没有谈工资,她惟一的条件就是,每月的一号能给她放半天假,因为这是她和女儿相见的日子。
等待的日子总是那么漫长,臧云锁挑了365颗绿豆放到瓶子里,每过一天她就拿出一颗放到另一个瓶子里,告诉自己,日子又过了一天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想女儿了,她抓一颗绿豆,在手心里揉啊揉啊,心里无限感慨,这日子怎么像绿豆一样,那么难熬啊。
她在信中这样写到:
女儿,当我们相互把手贴在玻璃上印在一起的时候,我的心在颤抖。妈真的好想你,也十分为你痛惜。所谓‘痛定思痛’,你一定要‘思’啊!这样才能走好你今后的路。做女人一定要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希望你好好地用这八个字来规范自己的思想与行动。
日子在等待每月一号中度过,转眼一年时间过去。
故 事
2003年,女儿因表现好,被减刑一年,臧云锁为女儿写了一首词:“儿坐牢,离娘只有一步遥,一步遥,儿囚里面,娘在外熬。春花才谢秋又老,声声呼唤儿记牢,儿记牢;洗心革面,把路走好!”
2003年3月1日,臧云锁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天,女儿出狱的日子。看着女儿从里边冲出来,她紧紧地抱着女儿,母女俩一起痛苦,两年的日子终于熬过去了。臧云锁拉住女儿的手,死死地,不愿放开,她怕女儿再次从她生活中离去。她专门去给女儿买了一双新鞋,寓意从此将走一条崭新的道路。
臧云锁和女儿之间的故事感动了无数的人,她把它写成一本书《我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女儿》,为的是拯救世上所有像她女儿一样的孩子。
摘自《新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