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生或者长期居住过的地方,是故乡。
刻下生活烙印的,梦里想回去的,也是故乡。
千里昌江一日还
高秋气爽十月末,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我们两对古稀夫妇,自驾车从穗城出发,重返海南岛昌江故乡。
昌江——海南西部的黎族自治县。我们从1970年9月起,在那里整整工作生活了10年。我20年前曾回去过,老伴却是阔别了38年。
那时候,海南岛的交通很不方便。因为琼州海峡的阻隔,从广州到昌江最少要三天,倘若天气不好,路上可能要躭误一个星期。那年,妻子临产,为有老人照料而返广州,算计半天,咬牙凑上几个月的工资,才买了张机票飞回去。
如今,导航仪显示:广州至昌江780公里,包括海峡轮渡大约10小时。果然,出广清沙贝,接沈海高速,午后即抵达湛江。如果不是沿途多处维修限速,还会更快。一路上顺顺当当,心情轻松愉快,首先想到改革开放的伟大,路畅财通,一片繁荣……当然,还沾沾自喜——还能像年轻人一样长跑高速,毫无倦意。真是不奇也奇!
棋子湾畔寻脚印
在昌江,几乎所有见面的朋友,都叫我们一定要去看看棋子湾。
棋子湾是北部湾东岸海滩,是昌化江出口附近的天然小海湾,是昌江县甚至是海南岛的一张旅游名片。
很多人都知道,世界许多旅游度假胜地,诸如夏威夷、迪拜、巴厘岛、太子港、墨西哥城等,被一条神奇北纬18度线串起来。而距离这条黄金线不远的昌江棋子湾,同样处在地球这一信风带上,同样有热带和亚热带的风情,有大海、沙滩、奇石和红树林,延绵20公里,构成北部湾独特的风景线。棋子湾海滩到处礁石,嶙峋怪异。名为棋子篮的滩涂,洒满卵石,在有阳光照射时,还会闪现光怪陆离的各种色彩。
可惜,那天赶上了台风尾巴,强风挟雨,鞭湿衣衫。尽管如此,我还是走到大角滩边,脚踏细沙,掬捧海水;在小角石滩坐下,摸摸海石。想想当年下乡,经常要从沙地村或者沙鱼圹,徒步到昌化港,必走10多公里棋子湾海滩。可那时,又饥又渴,又困又累,只觉得太阳特猛,风也是热的,海水固然是咸的。黑压压的礁石,似一只只蛤蟆,如一堆堆牛粪。夫妻石更像是钟馗嫁妹,简直是见到了鬼。
海还是那样的海,景还是那样的景,为什么心态大不一样?是因为那里现在有了方便快捷的交通,有了开元、恒大、希望等度假大酒店,有了豪华的游乐场所?也许是也许不是!我也说不清楚。
平村袅袅话天成
回故乡,最想去的是保平村。
我在那里整整“蹲点”两年多。也就是说我在海南,有五分之一时间是和这里的乡亲们一起度过的。先是“农业学大寨”驻队半年;后来担任“路线教育工作团”领导又驻村18个月。这时候,驻村工作队“抓革命促生产”,带给乡亲们的“利”和“弊”,确实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总结出来的。那天,见到了原大队书记和副书记(两人后来都成为县政府部门领导),我们彼此不断道歉,尽管心里都知道什么,但口中都不说具体是什么。这就叫心照不宣吧!
保平村是昌江县的粮仓之一,几千亩粮田几无丢荒,晚造正熟,谷穗低垂,有经验的人估计,单产都不下于千斤。又是个丰收年啊!参观过粮田,看过了小集市,车子径直开进村中心。过去的茅草房一间也找不到了,代之以砖瓦屋和二三层的小楼。家家几桌齐备,户户小院养禽畜。村中几间文化娱乐场所,挤满了打牌游戏人群。偌大的村庄,呈现一派开镰前的宁静、悠闲、惬意。其实,乡亲们是很会过日子的。过去,我们催着他们什么时候耘田播种,什么时候赶快插秧;还教人吃饭:农忙吃干,闲时吃稀,如此等等,纯属多余。
最会过日子的当属保平二队长天成。他,吃苦耐劳,为人宽厚,有胆有识。改革之初,即斗胆负债,承包800多亩的热带作物场,勤奋拼搏几年就成为全县首批万元户之一。40年过去,更新过的近三万株橡胶树,正值丰产期。可想而知,他是富了,他给集体给国家的贡献又是多么巨大。有人说,“仇富不仇袁隆平”;我也要说,“昌江莫仇王天成!”
霸王嶺下劝酒歌
一个土地面积仅1600平方公里的昌江县,竟然有4个不同类型的国家公园。那就是昌化棋子湾海洋公园、海尾湿地公园、石碌铁矿山公园和霸王岭森林公园。这么丰富的旅游资源,不是独无仅有也是罕见了。
霸王岭国家森林公园,8400多公顷,地跨七叉镇王下乡以及白沙县境。由于处在北纬18至19度之间,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远看山岳连绵,烟云笼罩,近观林层蔽日,古木连空,什么时候都显得生机盎然、活力无限。这里是我国热带生物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野生植物2200多种,野生脊椎动物360多种,科研价值甚高。特别是霸王岭长臂猿自然保护区,这是我国黑冠长臂猿族群最后的栖息地,仅存的20多只猿猴可是四大类人猿之一,它们现在被保护得好好的。
霸王岭下七叉镇,也是我们怀旧的地方。著名的昌江木棉,大部分都集中在这里。记得那时候,春天一来,村里村外、田间地头,高大的木棉树开满了花,黎族同胞走在田间小道,处处都成了美丽的风景画。刘镇长说,现在的木棉更多了。100平方公里的七叉镇,总共才2万人口,主要还是以种水稻为主。还种橡胶、甘蔗各4万亩,传统的芒果、芭蕉、菠萝等水果和蔬菜也种了很多。名贵的花梨及沉香,已种有17万株。省、县的扶贫项目最近还把养蜂业搞起来了。
热情的镇长和原镇老领导,陪同我们品尝了一顿农家饭菜。七叉黎家却是有席必有酒,有酒必有歌。老领导端出两大瓶自酿的糯米酒,老领导妻子显得特别年轻漂亮,一边介绍酿酒和养颜的体验,一边唱着黎家劝酒歌。歌中唱道:“一杯情意重,二杯成双对,三杯大团结,满杯又满意。”还有海南当红的《久久不见久久见》。
是的,久久能见多么好啊!这次回昌江,好多鄉亲、同事、朋友都不在了。这时候,我忽然想到:亲情、友情一定要多加珍惜,否则,一旦擦肩而过,也许永远永远不再见了。
昌江明天会更好
老伴38年第一次回昌江,第一时间是想找以前旧居,岂料连个影子都没见着。那是早该预想到的。昌江县城石碌镇,常住人口数量已从过去的2万人,发展到现在已10万多。市政建设日新月异,到处高楼林立,店铺连云。宽敞的主干道就有六七条,总长40多公里。有人说,昌江一年一变样,几年就找不到家。何况相隔了几十年?
老伴还是找到以前工作过的气象站,只是今非昔比了。过去低矮平房变成了多层大楼,办公设备、观测场地,通通现代化、电子化,而且成为国家气象观测站点。还有局部人工降雨、避雷防灾等直接为生产生活服务项目,很受欢迎。真个是什么都与时俱进了。
在参观新建的县文化广场和展览中心时,县人大主任何顺劲,向我们介绍了昌江县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一些情况。我深深地感受到,昌江是在飞跃发展,而且是全方位的。因为太熟悉“昨天”,自然就会拿“今天”作比较。天不变,地(方位)亦不变,城市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而且生活质量逐渐向好变化。更可喜的是,昌江不但赶上全国的步伐,而且许多成果都超前,许多建设项目都显示出勃勃生机和示范作用。
由此,我首先想到昌江的官员是有作为、敢担当的。从实际成绩单来看,充分表明他们为党的事业兴旺,为一方民众造福在不懈努力。我十分相信:“昌江明天会更好”!“山海黎乡大花园”一定会建成,一定会更漂亮!
我的故乡昌江,再见!
(2019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