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管风琴为首,引出巴洛克时期代表作曲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代表作品《d小调托卡塔和赋格》为研究对象。
【关键词】巴赫;d小调托卡塔和赋格;管风琴;影响力
在情绪低落,对人生感到迷茫时,你适合打开音响聆听巴赫的管风琴音乐《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让心平静下来,感受音乐中那雄伟磅礴与神圣庄严。巴赫宗教音乐中所特有的音与音之间戏剧性的碰撞冲击,时而庄严肃穆,时而急速如风,时而又臆想沉思。仿佛另一个自己在对你倾诉,把一切的烦恼全部宣泄出来,使心灵得到放松。巴赫将他自己的丰富情感带入到他的作品中,通过音乐向上帝祈祷,颂扬上帝。所以我们可以轻易地在其中感受到喜怒哀乐。
一、管风琴对巴赫的影响
管风琴首先出现于公元前250年前后,是乐器历史中构造最复杂,体积最庞大,造价最昂贵的乐器。因为管风琴的结构是直接依附在建筑结构之上,所以只有教堂与歌剧院才有,是一件纯粹的宗教乐器。其音量宏大,音色饱满,特别适合演奏神圣的宗教音乐。巴洛克时期是管风琴音乐的巅峰时期。而伟大的音乐家巴赫正是这一时期的音乐之父。 除1708-1723的15年间,巴赫先后在魏玛和柯滕的宫廷中担任宫廷乐师外。此外一直都在教堂里担任管风琴手。因此管风琴音乐可以说是巴赫全部创作的基础和核心。
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巴赫认为音乐是赞颂上帝的和谐之音。管风琴音域之宽广,它那丰富的和声绝不逊色于一支管弦乐队。巴赫相信管风琴音乐的巨大感染力,可以使人的灵魂在其中变得纯洁高尚。每当管风琴的声音响起,再焦躁的灵魂也会受到洗礼,干涸的心灵也将得到滋润。如果管风琴音乐是来自天堂的音乐,那么巴赫就是上帝之子,他为世人带来天堂中最好的音乐。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S·Bach,1685.3.21—1750.6.28),巴洛克音乐的顶峰人物。无论从他的作曲上还是演奏上,他都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技艺完美的作曲家、演奏家。被人们称为“管风琴师之王”。
他的一生都在为管风琴的音乐而创作,因为这是他最心爱的乐器,是他艺术的中心。他将他最美的乐思与最精湛的技巧都用在了他的作品之中,用管风琴创造着艺术上可能做到的一切。从巴赫的管风琴音乐中我们可以真正感受到自己的灵魂深处。当音乐在空气中回荡,整个心魂就立即被那声音牵引着,震撼着。《d小调托卡塔和赋格》更是把巴赫管风琴音乐的这种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二、《d小调托卡塔和赋格》
《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是巴赫早期管风琴音乐的代表作之一,大约作于1703—1707年之间,它以将令人惊叹的技巧发挥和对形式的把握加以综合而闻名于世。托卡塔与赋格是巴洛克时期的一种套曲形式的体裁,是由十七世纪以后发展起来的两种体裁连缀而成。托卡塔是起源于意大利及附近国家,尔后又广泛流传于欧洲的一种曲式,直到18世纪,在J.S.巴赫的音乐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巴赫丰富了赋格的内容,力求加强主题的个性,扩大了和声手法的应用,并创造了“展开部”与“再现部”的调性布局,赋格在巴赫的手中成为一种最有表现力的艺术形式。因此巴赫成为了这一体裁的空前绝后的大师。巴赫的这首作品是将“赋格”的前面缀以同一调性而对比性强烈的托卡塔。他能够自如地运用管风琴那宽广的音域、多变的音色、丰满的音量和雄伟的气势,去表现天堂里那摄人心魂的灵魂之乐。
乐曲采用d小调,开始有八小节的导曲,类似把前奏导入了托卡塔中,引子开始时从容且慢,由下行的旋律线组成,慢板饱满有力,为全曲宏伟的气势作了渲染和铺垫。第8小节后一拍的后半拍开始为自由而即兴性的托卡塔主题。主题采用风暴般的急板,像流水一般。接着转入更富有戏剧性的复杂乐思中,矛盾冲突更加尖锐化。从容的—慢慢的—极急速的—活泼的—充满生命力的等多种情绪变化,使赋格部分的六个阶段从多层次塑造出音乐形象,一直到全曲结束。全曲有着多样变化的幻想情绪,旋律富于华彩性,速度急速的变化,由快板—柔板—急板再回到柔板。结束时出现一连串走句式的和弦进行,带有辉煌庄严之感。紧接着又回到了一开始的托卡塔曲,进一步加强了整个乐曲完整性和统一性,最终以气势雄伟的尾声结束。在静静的夜晚,聆听着这首作品,乐曲时而轻快明朗,如冬日的阳光照耀;时而宏亮急速,如汹涌的海浪拍打;时而庄严肃穆,如上帝的谆谆教诲,让人宁静沉思。巴赫的音乐就是如此神奇,居然能使人的心渐渐平静下来,不再去想太多的其他。你不用去努力辨听探索巴赫在试图表明什么,只需静静的聆听享受。
黑格尔曾说, 音乐就是精神, 就是灵魂。巴赫的精神也在《d小调管风琴托卡塔与赋格》中就凝聚成雄浑宏大的气势。巴赫让自己心灵与上帝同在,把人生的七情六欲在音乐中展现,让现实的苦难、恐惧与痛苦得到升华。苦中虽然有欢乐,有疲倦,但是其中最大的精神却是表现明知生命之苦,而仍在坚持。所以巴赫的命运虽是悲惨的,但他为了音乐,为了上帝从不屈服,把想象中的美好意境视为精神上的快乐。巴赫的管风琴音乐作品不仅是他音乐艺术成就的写实和音乐创作功力的辉煌呈现,还是他献身音乐,与命运抗争、奋斗人生的真实写照。通过聆听,我们可以从音乐中获得一种精神上的宁静,就好像来自天堂的灵魂之声一样,无论你处在怎样的心情中欣赏它,都能在其中找到最完美的演绎,最正确的启示。
参考文献
[1]米晓慧.巴赫音乐表现及演奏[J].成才之路,2008(29).
[2]张升浩.巴赫结构与音乐解析[J].黄河之声,2011(08).
【关键词】巴赫;d小调托卡塔和赋格;管风琴;影响力
在情绪低落,对人生感到迷茫时,你适合打开音响聆听巴赫的管风琴音乐《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让心平静下来,感受音乐中那雄伟磅礴与神圣庄严。巴赫宗教音乐中所特有的音与音之间戏剧性的碰撞冲击,时而庄严肃穆,时而急速如风,时而又臆想沉思。仿佛另一个自己在对你倾诉,把一切的烦恼全部宣泄出来,使心灵得到放松。巴赫将他自己的丰富情感带入到他的作品中,通过音乐向上帝祈祷,颂扬上帝。所以我们可以轻易地在其中感受到喜怒哀乐。
一、管风琴对巴赫的影响
管风琴首先出现于公元前250年前后,是乐器历史中构造最复杂,体积最庞大,造价最昂贵的乐器。因为管风琴的结构是直接依附在建筑结构之上,所以只有教堂与歌剧院才有,是一件纯粹的宗教乐器。其音量宏大,音色饱满,特别适合演奏神圣的宗教音乐。巴洛克时期是管风琴音乐的巅峰时期。而伟大的音乐家巴赫正是这一时期的音乐之父。 除1708-1723的15年间,巴赫先后在魏玛和柯滕的宫廷中担任宫廷乐师外。此外一直都在教堂里担任管风琴手。因此管风琴音乐可以说是巴赫全部创作的基础和核心。
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巴赫认为音乐是赞颂上帝的和谐之音。管风琴音域之宽广,它那丰富的和声绝不逊色于一支管弦乐队。巴赫相信管风琴音乐的巨大感染力,可以使人的灵魂在其中变得纯洁高尚。每当管风琴的声音响起,再焦躁的灵魂也会受到洗礼,干涸的心灵也将得到滋润。如果管风琴音乐是来自天堂的音乐,那么巴赫就是上帝之子,他为世人带来天堂中最好的音乐。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S·Bach,1685.3.21—1750.6.28),巴洛克音乐的顶峰人物。无论从他的作曲上还是演奏上,他都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技艺完美的作曲家、演奏家。被人们称为“管风琴师之王”。
他的一生都在为管风琴的音乐而创作,因为这是他最心爱的乐器,是他艺术的中心。他将他最美的乐思与最精湛的技巧都用在了他的作品之中,用管风琴创造着艺术上可能做到的一切。从巴赫的管风琴音乐中我们可以真正感受到自己的灵魂深处。当音乐在空气中回荡,整个心魂就立即被那声音牵引着,震撼着。《d小调托卡塔和赋格》更是把巴赫管风琴音乐的这种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二、《d小调托卡塔和赋格》
《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是巴赫早期管风琴音乐的代表作之一,大约作于1703—1707年之间,它以将令人惊叹的技巧发挥和对形式的把握加以综合而闻名于世。托卡塔与赋格是巴洛克时期的一种套曲形式的体裁,是由十七世纪以后发展起来的两种体裁连缀而成。托卡塔是起源于意大利及附近国家,尔后又广泛流传于欧洲的一种曲式,直到18世纪,在J.S.巴赫的音乐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巴赫丰富了赋格的内容,力求加强主题的个性,扩大了和声手法的应用,并创造了“展开部”与“再现部”的调性布局,赋格在巴赫的手中成为一种最有表现力的艺术形式。因此巴赫成为了这一体裁的空前绝后的大师。巴赫的这首作品是将“赋格”的前面缀以同一调性而对比性强烈的托卡塔。他能够自如地运用管风琴那宽广的音域、多变的音色、丰满的音量和雄伟的气势,去表现天堂里那摄人心魂的灵魂之乐。
乐曲采用d小调,开始有八小节的导曲,类似把前奏导入了托卡塔中,引子开始时从容且慢,由下行的旋律线组成,慢板饱满有力,为全曲宏伟的气势作了渲染和铺垫。第8小节后一拍的后半拍开始为自由而即兴性的托卡塔主题。主题采用风暴般的急板,像流水一般。接着转入更富有戏剧性的复杂乐思中,矛盾冲突更加尖锐化。从容的—慢慢的—极急速的—活泼的—充满生命力的等多种情绪变化,使赋格部分的六个阶段从多层次塑造出音乐形象,一直到全曲结束。全曲有着多样变化的幻想情绪,旋律富于华彩性,速度急速的变化,由快板—柔板—急板再回到柔板。结束时出现一连串走句式的和弦进行,带有辉煌庄严之感。紧接着又回到了一开始的托卡塔曲,进一步加强了整个乐曲完整性和统一性,最终以气势雄伟的尾声结束。在静静的夜晚,聆听着这首作品,乐曲时而轻快明朗,如冬日的阳光照耀;时而宏亮急速,如汹涌的海浪拍打;时而庄严肃穆,如上帝的谆谆教诲,让人宁静沉思。巴赫的音乐就是如此神奇,居然能使人的心渐渐平静下来,不再去想太多的其他。你不用去努力辨听探索巴赫在试图表明什么,只需静静的聆听享受。
黑格尔曾说, 音乐就是精神, 就是灵魂。巴赫的精神也在《d小调管风琴托卡塔与赋格》中就凝聚成雄浑宏大的气势。巴赫让自己心灵与上帝同在,把人生的七情六欲在音乐中展现,让现实的苦难、恐惧与痛苦得到升华。苦中虽然有欢乐,有疲倦,但是其中最大的精神却是表现明知生命之苦,而仍在坚持。所以巴赫的命运虽是悲惨的,但他为了音乐,为了上帝从不屈服,把想象中的美好意境视为精神上的快乐。巴赫的管风琴音乐作品不仅是他音乐艺术成就的写实和音乐创作功力的辉煌呈现,还是他献身音乐,与命运抗争、奋斗人生的真实写照。通过聆听,我们可以从音乐中获得一种精神上的宁静,就好像来自天堂的灵魂之声一样,无论你处在怎样的心情中欣赏它,都能在其中找到最完美的演绎,最正确的启示。
参考文献
[1]米晓慧.巴赫
[2]张升浩.巴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