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海南甜瓜以保护地栽培为主,所以生产上的害虫主要以蚜虫、蓟马、烟粉虱、瓜实蝇、潜叶蝇等“小虫”为主,同时部分害虫可作为病原菌的传播媒介,导致病毒病等发生,对产业的发展影响较大,本文主要介绍上述害虫的为害症状、形态特征及防治技术,以供种植户给予参考应用。
【关键词】甜瓜 害虫 种类 防治
近年来,海南省利用热带气候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设施栽培反季节甜瓜,产业发展迅速,产品主要在元旦、春节、元宵节、清明节和劳动节期间上市,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海南甜瓜以保护地栽培为主,造成瓜绢螟、夜蛾类等“大虫”为害较轻,所以海南甜瓜生产上的害虫主要以蚜虫、蓟马、烟粉虱、瓜实蝇、潜叶蝇等“小虫”为主,同时部分害虫可作为病原菌的传播媒介,如2009年、2010年在乐东县九所镇的甜瓜地因烟粉虱暴发,造成病毒病大面积发生,瓜农损失惨重。笔者现将海南甜瓜主要害虫的为害症状、形态特征及防治技术总结汇报如下,以便于种植户在生产上参考与应用。
一、瓜蓟马
瓜蓟马(Thrips palmi karny)又称棕榈蓟马、棕黄蓟马。属缨翅目,蓟马科,海南甜瓜产区均有发生。
1.为害症状
成虫和若虫均以锉吸式口器为害心叶、嫩梢、叶等。被害嫩叶、嫩梢变硬缩小,植株生长缓慢,节间缩短,被害叶形成许多细密而长形的灰白色斑纹,严重时扭曲、变黄枯萎。幼瓜受害出现畸形,表面常留有黑褐色疙瘩,瓜形萎缩,严重时造成落果。成瓜受害,瓜皮粗糙有斑痕,瓜皮布满“锈皮”,呈畸形。
2.形态特征
雌成虫体长1.0~1.1mm,雄虫0.8~0.9mm,黄色。触角7节,第1、2节橙黄色,第3节及第4节基部黄色,第4节的端部及后面几节灰黑色。单眼间鬃位于单眼连线的外缘。前胸后缘有缘鬃6根,中央两根较长。后胸盾片网状纹中有一明显的钟形感觉器。前翅上脉鬃10根,其中端鬃3根,下脉鬃11根。第2腹节侧缘鬃各3根;第8腹节后缘栉毛完整。卵长椭圆形,淡黄色,产卵于幼嫩组织内。1、2龄若虫淡黄色,无单眼及翅芽;3龄若虫淡黄白色,无单眼,翅芽达3、4腹节;4龄淡黄白色,单眼3个,翅芽伸达腹部的3/5。
3.无公害防治技术
3.1农业防治
不要与其他寄主植物混栽,避免棕榈蓟马在其中互相转移,造成严重为害。早春清除田间杂草和残株落叶、集中处理,压低虫口密度。平时勤浇水、除草,可减轻危害。在成虫始发期至盛发期用蓝板诱杀成虫。
3.2化学防治
在发生初期,可用2.5%多杀霉素悬浮剂800倍液,或20%丁硫克百威乳油800倍液,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000倍液喷,或3%啶虫咪乳油1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隔7天再喷一次。在收获前一周停用化学农药。喷药时叶背等要均匀喷施。
二、瓜蚜
瓜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可危害多种作物,寄主可达74科285种,属同翅目,蚜科,又称为棉蚜,俗称腻虫。
1.为害症状
成虫和若虫多群集在叶背、嫩茎和嫩梢刺吸汁液。被害叶片卷缩,生长点枯死,严重时能在瓜苗期造成整株枯死。成长叶受害,常造成叶片卷缩、变形、变色,瓜苗萎蔫,植株生长不良,缩短结果期,造成减产;因其分泌蜜露易引起煤烟病,影响果实外观,造成商品果率下降,更为重要的是其可传播病毒,引发病毒病。
2.形态特征
无翅蚜体长1.5~1.9mm,夏季多黄色,春、秋季多为深绿色或蓝黑色,表面有蜡粉,腹腔管黑色。有翅成虫体长1.2~1.9 mm,体黄色、浅绿色或深绿色,腹部北面两侧有黑斑。若虫体色黄、黄绿或蓝灰色。卵长0.5~0.6 mm,宽0.23~0.36 mm,椭圆形,初为橙色,后为漆黑色,有光泽。
3.无公害防治技术
3.1农业防治
及时摘除老叶,清理田间,消灭杂草。
3.2加强监测
可使用黄色板诱杀和监测。
3.3化学防治
发生期可选用10%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或3%啶虫咪乳油1500倍液;或20%丁硫克百威乳1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喷雾。保护地发生严重时可使用杀蚜烟剂。
三、美洲斑潜蝇
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Blanchard)]属双翅目,潜蝇科,又称蔬菜斑潜蝇,蛇形斑潜蝇、甘蓝斑潜蝇等。是1993年才在我国三亚发现的一种国际性检疫害虫, 后迅速蔓延到全国20多个省市,成为我国农作物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可危害甜瓜、西瓜、黄瓜、芹菜、番茄、豆科等22科110多种作物。
1.为害症状
成虫和幼虫均可危害植株。雌成虫刺伤叶片取食和产卵,幼虫潜入叶片和叶柄危害,产生不规则蛇形白色虫道。叶绿素被破坏,影响光合作用,受害重的叶片脱落、干枯,造成花芽、果实被灼伤。
2.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3~2.3mm,浅灰黑色,前胸背板亮黑色,体腹面黄色;卵为半透明米色;幼虫透明状,初无色,后变为浅橙黄色至橙黄色,长3mm;蛹椭圆形,橙黄色,腹面稍扁平。
3.无公害防治技术
3.1农业防治。重发区要把斑潜蝇嗜好的瓜类、茄果类、豆类与不受其危害的作物进行套种或轮作;收获后将被斑潜蝇危害的作物残体集中深埋、沤肥或烧毁。在成虫始发期至盛发期用诱蝇纸或黄板诱杀成虫。
3.2化学防治
发生初期,可选用1.5%甲维盐乳油2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液,或20%斑潛净微乳剂1000倍液,或20%灭蝇胺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隔7~10喷1次,喷2次。
四、瓜实蝇
瓜实蝇(Dacus cucurbitae Coquilett)主要在南方省份发生,属双翅目,实蝇科,又称黄瓜实蝇、瓜小实蝇、瓜大实蝇、瓜蛆。
1.为害症状
成虫以产卵管刺入幼瓜表皮内产卵,幼虫孵化后即钻进瓜内取食,受害瓜先局部变黄,而后全瓜腐烂变臭,造成大量落瓜,即使不腐烂,刺伤处凝结流胶,畸形下陷,果皮硬实,瓜味苦涩,品质下降。
2.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8 mm,翅展16 mm,体形似蜂,黄褐色;前胸左右及中、后胸有黄色的纵带纹,翅膜质透明,杂有暗褐色斑纹,腹背第4节以后有黑色的纵带纹。卵细长形,一端稍尖,乳白色。老熟细长虫体长10 mm,蛆状,乳白色。蛹长约5 mm,圆筒形,黄褐色。
3.无公害防治技术
3.1农业防治
及时摘除被害瓜,喷药处理烂瓜、落瓜并要深埋;保护幼瓜,在严重地区,将幼瓜套纸袋,避免成虫产卵。
3.1诱杀
发生初期,选用0.02%猎蝇铒剂100ml/667m2,兑水6~8倍隔株点喷,每点喷树冠中下部叶背面约1m2,喷2~3次,隔7天1次,可明显降低害虫基数。
3.3化学防治。在卵盛孵期,每667m2用5%氯氰菊酯乳油800倍液均匀喷雾;或在成虫盛发期,于中午或傍晚喷洒50%地蛆灵乳油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等。每隔3~5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
五、烟粉虱
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是我省为害甜瓜主要害虫,并可传播病毒,属同翅目,粉虱科。
1.为害症状
成、若虫刺吸植物汁液,造成受害叶片褪绿萎蔫或枯死,并能传播病毒;同时其分泌蜜露易诱发煤烟病。
2.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mm,白色,翅透明具白色细小粉状物。蛹长0.55~0.77mm,宽0.36~0.53mm。背刚毛较少,4对,背蜡孔少。头部边缘圆形,且较深弯。胸部气门褶不明显,背中央具疣突2~5个。侧背腹部具乳头状突起8个。
3.无公害防治技术
3.1农业防治
培育无虫苗, 育苗时要把苗床和生产温室分开;控制外来虫源,如清除杂草等;避免与烟粉虱发生严重的番茄等蔬菜混栽或邻作
3.2生物防治
用丽蚜小蜂防治烟粉虱,当每植株有粉虱1~2头时,每株放蜂3~5头,10天放1次,连续放蜂3~4次,可基本控制其为害。
3.3物理防治
利用黄色粘胶板粘杀成虫。
3.4化学防治
在烟粉虱零星发生时开始喷洒15%丁硫克百威·吡虫啉乳油1000倍液、或2.5%联苯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40%啶虫脒乳油2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3.5棚内发生烟粉虱可用背负式或机动发烟器施放烟剂,采用此法要严格掌握用药量,以免产生药害。
参考文献:
[1]李培灿,仇宏芳,马德秀. 20%灭蝇胺可溶性粉剂防治菜豆斑潜蝇药效试验[J],吉林蔬菜 ,2007(4):54~55.
[2]吕佩珂,刘文珍,段半锁,等.中国蔬菜病虫原色图谱续集[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0:79.
[3]马克奇,陈年来,王鸣.甜瓜优质栽培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173-174.
[4]刘开纪,郭书普,高海宁,等.西瓜、甜瓜、草霉病虫害防治原色图鉴[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
[5]吕佩珂,李明远,吴钜文,等.中国蔬菜病虫原色图谱[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6.
[6]吉训聪,肖敏,王运勤,等. 甜瓜美洲斑潜蝇药效评价试验[J],世界农业,2009(6):22~23.
[7]孔祥义,肖春雷,陈昌审,等. 三亚春夏季甜瓜实蝇为害初步调查[J],长江蔬菜 ,2010(20):54~55.
通讯作者:吉训聪
【关键词】甜瓜 害虫 种类 防治
近年来,海南省利用热带气候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设施栽培反季节甜瓜,产业发展迅速,产品主要在元旦、春节、元宵节、清明节和劳动节期间上市,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海南甜瓜以保护地栽培为主,造成瓜绢螟、夜蛾类等“大虫”为害较轻,所以海南甜瓜生产上的害虫主要以蚜虫、蓟马、烟粉虱、瓜实蝇、潜叶蝇等“小虫”为主,同时部分害虫可作为病原菌的传播媒介,如2009年、2010年在乐东县九所镇的甜瓜地因烟粉虱暴发,造成病毒病大面积发生,瓜农损失惨重。笔者现将海南甜瓜主要害虫的为害症状、形态特征及防治技术总结汇报如下,以便于种植户在生产上参考与应用。
一、瓜蓟马
瓜蓟马(Thrips palmi karny)又称棕榈蓟马、棕黄蓟马。属缨翅目,蓟马科,海南甜瓜产区均有发生。
1.为害症状
成虫和若虫均以锉吸式口器为害心叶、嫩梢、叶等。被害嫩叶、嫩梢变硬缩小,植株生长缓慢,节间缩短,被害叶形成许多细密而长形的灰白色斑纹,严重时扭曲、变黄枯萎。幼瓜受害出现畸形,表面常留有黑褐色疙瘩,瓜形萎缩,严重时造成落果。成瓜受害,瓜皮粗糙有斑痕,瓜皮布满“锈皮”,呈畸形。
2.形态特征
雌成虫体长1.0~1.1mm,雄虫0.8~0.9mm,黄色。触角7节,第1、2节橙黄色,第3节及第4节基部黄色,第4节的端部及后面几节灰黑色。单眼间鬃位于单眼连线的外缘。前胸后缘有缘鬃6根,中央两根较长。后胸盾片网状纹中有一明显的钟形感觉器。前翅上脉鬃10根,其中端鬃3根,下脉鬃11根。第2腹节侧缘鬃各3根;第8腹节后缘栉毛完整。卵长椭圆形,淡黄色,产卵于幼嫩组织内。1、2龄若虫淡黄色,无单眼及翅芽;3龄若虫淡黄白色,无单眼,翅芽达3、4腹节;4龄淡黄白色,单眼3个,翅芽伸达腹部的3/5。
3.无公害防治技术
3.1农业防治
不要与其他寄主植物混栽,避免棕榈蓟马在其中互相转移,造成严重为害。早春清除田间杂草和残株落叶、集中处理,压低虫口密度。平时勤浇水、除草,可减轻危害。在成虫始发期至盛发期用蓝板诱杀成虫。
3.2化学防治
在发生初期,可用2.5%多杀霉素悬浮剂800倍液,或20%丁硫克百威乳油800倍液,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000倍液喷,或3%啶虫咪乳油1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隔7天再喷一次。在收获前一周停用化学农药。喷药时叶背等要均匀喷施。
二、瓜蚜
瓜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可危害多种作物,寄主可达74科285种,属同翅目,蚜科,又称为棉蚜,俗称腻虫。
1.为害症状
成虫和若虫多群集在叶背、嫩茎和嫩梢刺吸汁液。被害叶片卷缩,生长点枯死,严重时能在瓜苗期造成整株枯死。成长叶受害,常造成叶片卷缩、变形、变色,瓜苗萎蔫,植株生长不良,缩短结果期,造成减产;因其分泌蜜露易引起煤烟病,影响果实外观,造成商品果率下降,更为重要的是其可传播病毒,引发病毒病。
2.形态特征
无翅蚜体长1.5~1.9mm,夏季多黄色,春、秋季多为深绿色或蓝黑色,表面有蜡粉,腹腔管黑色。有翅成虫体长1.2~1.9 mm,体黄色、浅绿色或深绿色,腹部北面两侧有黑斑。若虫体色黄、黄绿或蓝灰色。卵长0.5~0.6 mm,宽0.23~0.36 mm,椭圆形,初为橙色,后为漆黑色,有光泽。
3.无公害防治技术
3.1农业防治
及时摘除老叶,清理田间,消灭杂草。
3.2加强监测
可使用黄色板诱杀和监测。
3.3化学防治
发生期可选用10%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或3%啶虫咪乳油1500倍液;或20%丁硫克百威乳1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喷雾。保护地发生严重时可使用杀蚜烟剂。
三、美洲斑潜蝇
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Blanchard)]属双翅目,潜蝇科,又称蔬菜斑潜蝇,蛇形斑潜蝇、甘蓝斑潜蝇等。是1993年才在我国三亚发现的一种国际性检疫害虫, 后迅速蔓延到全国20多个省市,成为我国农作物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可危害甜瓜、西瓜、黄瓜、芹菜、番茄、豆科等22科110多种作物。
1.为害症状
成虫和幼虫均可危害植株。雌成虫刺伤叶片取食和产卵,幼虫潜入叶片和叶柄危害,产生不规则蛇形白色虫道。叶绿素被破坏,影响光合作用,受害重的叶片脱落、干枯,造成花芽、果实被灼伤。
2.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3~2.3mm,浅灰黑色,前胸背板亮黑色,体腹面黄色;卵为半透明米色;幼虫透明状,初无色,后变为浅橙黄色至橙黄色,长3mm;蛹椭圆形,橙黄色,腹面稍扁平。
3.无公害防治技术
3.1农业防治。重发区要把斑潜蝇嗜好的瓜类、茄果类、豆类与不受其危害的作物进行套种或轮作;收获后将被斑潜蝇危害的作物残体集中深埋、沤肥或烧毁。在成虫始发期至盛发期用诱蝇纸或黄板诱杀成虫。
3.2化学防治
发生初期,可选用1.5%甲维盐乳油2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液,或20%斑潛净微乳剂1000倍液,或20%灭蝇胺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隔7~10喷1次,喷2次。
四、瓜实蝇
瓜实蝇(Dacus cucurbitae Coquilett)主要在南方省份发生,属双翅目,实蝇科,又称黄瓜实蝇、瓜小实蝇、瓜大实蝇、瓜蛆。
1.为害症状
成虫以产卵管刺入幼瓜表皮内产卵,幼虫孵化后即钻进瓜内取食,受害瓜先局部变黄,而后全瓜腐烂变臭,造成大量落瓜,即使不腐烂,刺伤处凝结流胶,畸形下陷,果皮硬实,瓜味苦涩,品质下降。
2.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8 mm,翅展16 mm,体形似蜂,黄褐色;前胸左右及中、后胸有黄色的纵带纹,翅膜质透明,杂有暗褐色斑纹,腹背第4节以后有黑色的纵带纹。卵细长形,一端稍尖,乳白色。老熟细长虫体长10 mm,蛆状,乳白色。蛹长约5 mm,圆筒形,黄褐色。
3.无公害防治技术
3.1农业防治
及时摘除被害瓜,喷药处理烂瓜、落瓜并要深埋;保护幼瓜,在严重地区,将幼瓜套纸袋,避免成虫产卵。
3.1诱杀
发生初期,选用0.02%猎蝇铒剂100ml/667m2,兑水6~8倍隔株点喷,每点喷树冠中下部叶背面约1m2,喷2~3次,隔7天1次,可明显降低害虫基数。
3.3化学防治。在卵盛孵期,每667m2用5%氯氰菊酯乳油800倍液均匀喷雾;或在成虫盛发期,于中午或傍晚喷洒50%地蛆灵乳油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等。每隔3~5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
五、烟粉虱
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是我省为害甜瓜主要害虫,并可传播病毒,属同翅目,粉虱科。
1.为害症状
成、若虫刺吸植物汁液,造成受害叶片褪绿萎蔫或枯死,并能传播病毒;同时其分泌蜜露易诱发煤烟病。
2.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mm,白色,翅透明具白色细小粉状物。蛹长0.55~0.77mm,宽0.36~0.53mm。背刚毛较少,4对,背蜡孔少。头部边缘圆形,且较深弯。胸部气门褶不明显,背中央具疣突2~5个。侧背腹部具乳头状突起8个。
3.无公害防治技术
3.1农业防治
培育无虫苗, 育苗时要把苗床和生产温室分开;控制外来虫源,如清除杂草等;避免与烟粉虱发生严重的番茄等蔬菜混栽或邻作
3.2生物防治
用丽蚜小蜂防治烟粉虱,当每植株有粉虱1~2头时,每株放蜂3~5头,10天放1次,连续放蜂3~4次,可基本控制其为害。
3.3物理防治
利用黄色粘胶板粘杀成虫。
3.4化学防治
在烟粉虱零星发生时开始喷洒15%丁硫克百威·吡虫啉乳油1000倍液、或2.5%联苯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40%啶虫脒乳油2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3.5棚内发生烟粉虱可用背负式或机动发烟器施放烟剂,采用此法要严格掌握用药量,以免产生药害。
参考文献:
[1]李培灿,仇宏芳,马德秀. 20%灭蝇胺可溶性粉剂防治菜豆斑潜蝇药效试验[J],吉林蔬菜 ,2007(4):54~55.
[2]吕佩珂,刘文珍,段半锁,等.中国蔬菜病虫原色图谱续集[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0:79.
[3]马克奇,陈年来,王鸣.甜瓜优质栽培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173-174.
[4]刘开纪,郭书普,高海宁,等.西瓜、甜瓜、草霉病虫害防治原色图鉴[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
[5]吕佩珂,李明远,吴钜文,等.中国蔬菜病虫原色图谱[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6.
[6]吉训聪,肖敏,王运勤,等. 甜瓜美洲斑潜蝇药效评价试验[J],世界农业,2009(6):22~23.
[7]孔祥义,肖春雷,陈昌审,等. 三亚春夏季甜瓜实蝇为害初步调查[J],长江蔬菜 ,2010(20):54~55.
通讯作者:吉训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