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一富有挑战性的过程中,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知识的积极探求者,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锻炼个性品质,主体性逐步形成、发展。
【关键词】问题意识;创设情境;培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创设情境,为学生铺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启发式教学,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巧妙地设疑,最终实现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案例:《莫泊桑拜师》
师: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莫泊桑去拜师的呢?自由读第一段。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交流。(莫泊桑从小酷爱写作,本身就是勤奋的人,作品平常,心情焦急……)
师:常言道“名师出高徒”,看看结果怎样?(出示最后一段)
根据学生回答,顺势引导看课后《作家卡片》
师:现在谁能具体说一说莫泊桑拜师的最终结果?此时你心中的莫泊桑是个什么样的人?(学富五车、德高望重)
师:知道了拜师的起因,对比结果,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一个当初连文章都写不生动的学生,莫泊桑为什么会在写作上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生:我想这和他的老师福楼拜的指导是分不开的。
生:莫泊桑记住了福楼拜的哪些话?让他获得了哪些启示?
生:我文章也写不好,如何仔细观察才能积累素材,把文章写生动?
生:福楼拜是一位怎样的老师?莫泊桑是怎样的学生?……
师:同学们很会思考,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指向两方面:1.福楼拜的指导。2.人物的探究。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跟随莫泊桑聆听福楼拜的三次指导。
分析:引导学生紧扣首尾,对比质疑,引发强烈的认知冲突,一个当初连文章都写不生动的学生,莫泊桑为什么会在写作上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为学生进一步深入阅读探究指明方向,激起学生体验的欲望和探究的欲望。为什么会发生这翻天覆地的变化?福楼拜到底是怎么指导的,有什么诀窍呢?甚至学生还联想到了自己的作文问题——怎样仔细观察,把文章写具体生动?学生的阅读探究的欲望就被点燃了,当然读得饶有兴致了。
二、给予方法,为学生领路。
案例:《莫泊桑拜师》
师:莫泊桑就带着自己新作,带着这样矛盾又复杂的心情,第三次去请福楼拜指导。这一次福说了很多,谁来读读这耐人寻味的第三次指导?从中你又明白了怎样才能练就写作的真功夫?
(一)青年人贵在坚持,才气就是坚持写作的结果。(略)
(二)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
生:我从这句话,写作不能随波逐流,创新就是学习的动力。
生:发现到别人没有发现的,这是写作生命的表现。
师:福楼拜为了说清楚这一点,是怎么具体讲述的?
生:福楼拜是举了两个例子来说的。
生举手质疑:福楼拜为什么要举这两个例子?
师:是啊,的确让人匪夷所思。说明观点一个就够了?仔细读读这两个例子,思考一下。
生:第一个例子,绿树、篝火这是物,第二个例子,守门人是人。所以要举两个例子。
师:举例类别不同,其他同学呢?
生:第一个例子是指导莫泊桑抓住特点观察。第二个例子是指导学生用画家的手法写下来。
师:两个例子侧重点不一样。大师能够从平常的地方,发现不平常。
生:什么是画家的手法?
师:这是个很有价值的问题,让我们来读一读莫《羊脂球》,看看什么是画家的手法。
师:用画家的手法,描写特点,这是非常重要的写作基本功。
分析:学生不善提问,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一定方法。上述案例中,引导学生抓住矛盾处,让思考的焦点集中在关键问题上提问:为什么要举两个例子呢?这两个例子有什么不同呢?启发学生在自己思考后还不理解的地方寻找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什么是画家的手法?这类精、少、实、活的创新提问,将学生深深地引进课文,激发学生研讨的热情,拓宽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三、培养能力,为学生拓路
案例:《小草和大树》
师:“在读书的过程中,你们一定有许多问题,谁能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我就请他把问题写在黑板上,并署上自己的大名。”
学生一听来劲了,光写在黑板上的就有十几个,
师:发现了这么多问题,真了不起。这么多问题,该怎么解
决呢?
有的学生提出,围绕问题阅读课文,一个个解决。
很多学生反对:这么多问题一个个解决,时间来不及。
又有学生提出,把问题分给几个小组,每小组讨论几个问题,然后再集中解决。
(师)高兴地说:分工合作,能提高效率!但有没有更好的?
一个学生说:挑出几个重点问题讨论,重点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也就解决了。
(师)跷起大拇指:抓重点、抓要点,这是一个金点子。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这么多问题中,哪些问题最重要?大家分小组讨论讨论,找出主要问题。
经过讨论,大家认为下面二个问题比较重要:
1.课文中几处“小草”和“大树”各是什么意思?
2.“小草”怎样才能变成“大树”?
分析:
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梳理,梳理是为了在沙砾中发现金子。哪个问题应该先学,先解决?问题中哪个问题最重要?老师要学生找重要问题的过程就是提炼、梳理问题的过程,为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拓路。
只要启发得当,学生就能精准提问,把学习的潜力充分发掘出来。只有让学生“靠自己的能力”去学习,福楼拜才能学会生存,形成独立自尊的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
[1]钟启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 读》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9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问题意识;创设情境;培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创设情境,为学生铺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启发式教学,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巧妙地设疑,最终实现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案例:《莫泊桑拜师》
师: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莫泊桑去拜师的呢?自由读第一段。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交流。(莫泊桑从小酷爱写作,本身就是勤奋的人,作品平常,心情焦急……)
师:常言道“名师出高徒”,看看结果怎样?(出示最后一段)
根据学生回答,顺势引导看课后《作家卡片》
师:现在谁能具体说一说莫泊桑拜师的最终结果?此时你心中的莫泊桑是个什么样的人?(学富五车、德高望重)
师:知道了拜师的起因,对比结果,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一个当初连文章都写不生动的学生,莫泊桑为什么会在写作上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生:我想这和他的老师福楼拜的指导是分不开的。
生:莫泊桑记住了福楼拜的哪些话?让他获得了哪些启示?
生:我文章也写不好,如何仔细观察才能积累素材,把文章写生动?
生:福楼拜是一位怎样的老师?莫泊桑是怎样的学生?……
师:同学们很会思考,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指向两方面:1.福楼拜的指导。2.人物的探究。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跟随莫泊桑聆听福楼拜的三次指导。
分析:引导学生紧扣首尾,对比质疑,引发强烈的认知冲突,一个当初连文章都写不生动的学生,莫泊桑为什么会在写作上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为学生进一步深入阅读探究指明方向,激起学生体验的欲望和探究的欲望。为什么会发生这翻天覆地的变化?福楼拜到底是怎么指导的,有什么诀窍呢?甚至学生还联想到了自己的作文问题——怎样仔细观察,把文章写具体生动?学生的阅读探究的欲望就被点燃了,当然读得饶有兴致了。
二、给予方法,为学生领路。
案例:《莫泊桑拜师》
师:莫泊桑就带着自己新作,带着这样矛盾又复杂的心情,第三次去请福楼拜指导。这一次福说了很多,谁来读读这耐人寻味的第三次指导?从中你又明白了怎样才能练就写作的真功夫?
(一)青年人贵在坚持,才气就是坚持写作的结果。(略)
(二)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
生:我从这句话,写作不能随波逐流,创新就是学习的动力。
生:发现到别人没有发现的,这是写作生命的表现。
师:福楼拜为了说清楚这一点,是怎么具体讲述的?
生:福楼拜是举了两个例子来说的。
生举手质疑:福楼拜为什么要举这两个例子?
师:是啊,的确让人匪夷所思。说明观点一个就够了?仔细读读这两个例子,思考一下。
生:第一个例子,绿树、篝火这是物,第二个例子,守门人是人。所以要举两个例子。
师:举例类别不同,其他同学呢?
生:第一个例子是指导莫泊桑抓住特点观察。第二个例子是指导学生用画家的手法写下来。
师:两个例子侧重点不一样。大师能够从平常的地方,发现不平常。
生:什么是画家的手法?
师:这是个很有价值的问题,让我们来读一读莫《羊脂球》,看看什么是画家的手法。
师:用画家的手法,描写特点,这是非常重要的写作基本功。
分析:学生不善提问,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一定方法。上述案例中,引导学生抓住矛盾处,让思考的焦点集中在关键问题上提问:为什么要举两个例子呢?这两个例子有什么不同呢?启发学生在自己思考后还不理解的地方寻找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什么是画家的手法?这类精、少、实、活的创新提问,将学生深深地引进课文,激发学生研讨的热情,拓宽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三、培养能力,为学生拓路
案例:《小草和大树》
师:“在读书的过程中,你们一定有许多问题,谁能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我就请他把问题写在黑板上,并署上自己的大名。”
学生一听来劲了,光写在黑板上的就有十几个,
师:发现了这么多问题,真了不起。这么多问题,该怎么解
决呢?
有的学生提出,围绕问题阅读课文,一个个解决。
很多学生反对:这么多问题一个个解决,时间来不及。
又有学生提出,把问题分给几个小组,每小组讨论几个问题,然后再集中解决。
(师)高兴地说:分工合作,能提高效率!但有没有更好的?
一个学生说:挑出几个重点问题讨论,重点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也就解决了。
(师)跷起大拇指:抓重点、抓要点,这是一个金点子。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这么多问题中,哪些问题最重要?大家分小组讨论讨论,找出主要问题。
经过讨论,大家认为下面二个问题比较重要:
1.课文中几处“小草”和“大树”各是什么意思?
2.“小草”怎样才能变成“大树”?
分析:
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梳理,梳理是为了在沙砾中发现金子。哪个问题应该先学,先解决?问题中哪个问题最重要?老师要学生找重要问题的过程就是提炼、梳理问题的过程,为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拓路。
只要启发得当,学生就能精准提问,把学习的潜力充分发掘出来。只有让学生“靠自己的能力”去学习,福楼拜才能学会生存,形成独立自尊的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
[1]钟启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 读》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9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