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采膨胀剂性能的研究

来源 :石油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taozhy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辽河油田稠油开采,热采工艺是非常有效的开采工艺。稠油热采工艺中注汽温度最高可达350,在此温度下利用水产生的体积膨胀力和饱和蒸汽压力可满足一些封隔器的动力来源。本文通过对谁的热膨胀力的分析和计算,指导水作为膨胀剂的应用。,
  关键词:稠油 水 定容膨胀 定压膨胀
  当温度升高时,气体和大多数液体都会有体积的膨胀。水是一种性能稳定、安全可靠的液体,对水的热膨胀和饱和蒸汽压的研究已非常透彻,故本试验中以水作为膨胀剂,从定容、变容两方面研究膨胀剂在升温过程中,膨胀剂的热膨胀量和膨胀剂对活塞的热膨胀力。
  简单液体的简化状态方程如下:
  等压体积膨胀系数 和等温压缩系数 都很小,在一定溫度范围内为常数,可通过试验测出,也可查阅相关资料。本研究中等温压缩系数通过 计算,水的密度和压强及等压体积膨胀系数从文献附录七中查阅。 由充装水时确定,取 为充装温度即室温(25℃), 是在温度 时水的容积,即设定充装容积。
  1、定容状态下水的热膨胀力的分析与计算
  封隔器再设计时一般会设计剪切销钉防止在下井过程中中途坐封,通过定容状态的分析与计算就可以解决此问题。定容状态下,
  本试验装置装完膨胀剂后,活塞与液面设定为无缝隙的理想状态,即可设定初始压强 。带入式(1)可得:
  通过理论计算满液状态下,膨胀剂对活塞的压强。图2-1为系统满液定容加热过程T-P图。
  从图1可以得出,满液状态下,系统容积不变的情况下,水加热时体积发生膨胀,膨胀力在0-250之间上升缓慢,当温度超过250是迅速上升。
  2变容状态下热膨胀时体积膨胀的计算与分析
  热膨胀力测试装置的活塞测量填充液体的热膨胀量,其行程是代表温度的函数,活塞的行程变化量:
  设定初始水充满高度 mm,活塞面积 mm2,则 mm3,不同温度下对应的压强值和等压体积膨胀系数采用文献[6]附录七中的对应的数值。通过计算得出图2变容状态饱和水T-△h图。
  图2中数据表明,水定压加热至饱和水的过程中,水达到饱和状态时的体积增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同时,从式(2)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活塞面积一定时,活塞行程的变化量与 成正比,故随着温度的升高,活塞的行程变化量 也在增大。
  3、干饱和蒸汽时活塞随温度的行程变化量
  工质水从液态全部转化为干饱和蒸汽,系统满足克拉贝龙方程[7]工程热力学:
  充装高度 mm时,通过 (式中,M物质的摩尔质量,单位g/mol)计算得出系统工质物质的量 =27.8mol。温度为给定值,其它数值通过查文献[6]附录三和附录十可知。将相关数值代入式(5)计算,得出不同温度下的水蒸汽体积V通过式(2)计算活塞的行程变化量 (假定活塞行程受气体膨胀力作用不受限制,可无限向上运动),计算结果见图4 饱和蒸汽T-△h图。
  由图4可以看出,干饱和蒸汽会随着温度的升高,系统的体积减小,活塞高度变小。但是高度也远远大于初始高度,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4 结论
  (1)       以水为膨胀剂的封隔器初封隔温度在230℃-350℃可提供5.3MPa5-84.67MPa的压力。
  (2)       当活塞动力小于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时,封隔器的压缩距符合饱和水的活塞移动高度,即230℃-350℃高度从3.89mm-43.68mm。
  (3)       当活塞移动高度继续增大时,系统压力会增大重新达到平衡
  参考文献:
  [1] Willhite G P.Design Criteria for Completion of Steam Injection Wells[J].JPT,1967,19(1)5~21.
  [2] Holliday G H.Calculation of Allowable Maximum Casing Temperature to Prevent Tension Failures in Thermal Wells[C].ASME Paper,1969
  [3] 张允真,贾忠慧,朱翠娥,等.注蒸汽井的温度场及其套管的热应力[J].石油钻采工艺,1992,14(4):59~63.
  [4] 崔孝秉,曹玲,张宏,等.注蒸汽热采井套管损坏机理研究[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1(3):57~64.
  [5] 孟祥玉等.胜利油田套管损坏的现状及建议.石油钻采工艺,1994;16(2):10~14
  [6] 张玉民,阮耀钟.热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
  [7] 严家騄编著.工程热力学 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其他文献
含油污泥,也可称为石油污染土壤。如果一定严格加以区分,可以认为前者源于生产系统的“有组织排放”,包括井筒和储罐。后者则是正常泄漏和事故泄漏造成的原油污染土壤。对于含油污泥的处理标准因不同国家、不同的处理方法及处理要求而改变。  在进入环境过程中,石油烃可能形成游离相、蒸汽。人类有3种主要接触方式—蒸汽吸入、直接接触污染土壤(皮肤接触和摄入)、通过地下水的摄入。牲畜和野生动物通过摄入污染土壤缓或通过
期刊
摘要:在石油化工生产中,乙烯生产是重要的化工工作组成部分。在乙烯生产过程中,会有大量的酸性气体产生,因此需要通过碱洗塔对酸性气体进行处理,以避免酸性气体对乙烯装置的管线进行腐蚀。但是在乙烯生产的碱洗塔工作中,常会生成黄油,造成碱洗塔对酸性气体的处理能力下降,给石化工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关键词:乙烯装置;碱洗塔;黄油;原因;措施  近年来,石化工业发展为我国社会经济体系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助力,在
期刊
1.概述  热脱附热处理工艺的一种,主要应用在挥发、半挥发有机物污染的土壤修复、含油污泥处理。热脱附已经广泛用于处理焦油污染土壤、炼厂废物、木材处理废物、木榴油污染土壤、烃污染土壤、非氯化VOC、SVOC、PAH、PCB、杀虫剂、混合(放射性和危险)废物、合成橡胶处理废物、油漆废物。热脱附系统采用的床温(170~550℃)和停留时间将选择的污染物蒸发出来,去除水分,但是,通常不会氧化或降解有机物。
期刊
摘要:机械密封广泛用于流体机械中,如何能够更好的运用机械密封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方向,离心泵是主要的集输设备,经过近几年在离心泵维修的同时进行了总结。本文介绍了常用的机械密封在日常使用中出现的故障及处理方式,对进一步用好离心泵、提高利用率有一定的指导的意义。  关键词:机械密封失效;原因分析;安装要求  1 离心泵使用现状  长庆油田采油三厂各作业区设备特征型号多、厂家多而且存在一个输油站有2个厂家
期刊
摘要:目前,用于合成甲乙酮的工艺主要包括丁烯直接氧化法、正丁烯两步法、正丁烷液相氧化法、丁二烯催化水解法、异丁醛异构化法、异丁苯法以及生物发酵法等十余种,但工业上使用的生产方法主要是正丁烯两步法、正丁烷液相氧化法和异丁苯法三种。目前,正丁烯两步法是工业化生产甲乙酮的重要途径,并逐渐成为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方法。为了倡导绿色化学,生物发酵法也越来越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广泛重视。  关键词:甲乙酮;合成工艺;
期刊
摘要:陇东油区老油田具有地层结垢结蜡严重、井筒脏、地层压力低的特点,油层堵塞严重,目前解堵技术主要有负压泡沫洗井综合解堵技术、水力脉冲与化学复合解堵技术、二氧化氯解堵技术。  关键词:油井结垢;注水;水质;水敏;水力脉冲;综合解堵  二氧化氯解堵 负压泡沫洗井  一、长庆陇东低渗透老油田地质特征  (一)储层特征  油层砂体厚度较大,分布范围广,连片性较好,非均质性较弱。原始含水饱和度高,束缚水饱
期刊
摘要:提高机采系统效率,降低机采系统能耗,是低渗透油田降本增效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低渗透油田30口抽油机井机采系统五年跟踪监测,分析影响低渗透油田机采系统效率影响因素,主要是油井产液量、油井沉没度;认为通过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可以有效提高机采系统效率。  关键词:机采系统;跟踪监测;油井沉没度  1 30口机采系统跟踪测试结果  为全面分析低渗透油田机采井系统效率影响因素,选择了30口抽油机井
期刊
摘要:聚甲醛(POM)是替代某些金属的理想工程材料。由于其高硬度、耐磨性、抗疲劳性、高冲击强度和自润滑性,被广泛应用。虽然我国聚甲醛生产规模较大,但其性能和品种远不如国外产品;在一些高分子材料的应用中高度依赖进口。聚甲醛生产技术分为均聚甲醛和共聚甲醛两种工艺,其中后处理过程中通过加入钝化剂,控制系统氧含量,控制挤出机螺杆转速,增加挤出机真空度,控制聚甲醛粉料水分含量等因素,可以提高了聚甲醛产品品质
期刊
摘要:石油化工企业属于流程性产品生产企业,对生产过程的控制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对于石油多种经营企业来说,控制产品质量的有效形式之一是质量检验化验。面对石油行业的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石油化工企业更应进一步加强质量检验化验工作,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为开拓最佳生存空间提供基础保障。  关键词:质量检验化验;生产记录;管理  1引言  企业为了建立健全和落实好各项质量检验化验制度,落实质量检
期刊
摘要:随着辽河油田稠油区块吞吐轮次的增加,诸多区块处于低压低速开采状态,开采过程中蒸汽重力超覆,吸汽剖面不均,井间汽窜,回采水率低,返排能力差等问题日益凸显,严重降低了稠油热采效率。针对区块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展化学调剖封窜技术研究与应用。现场试验表明该技术可有效解决高轮次吞吐井存在的问题,提高稠油区块的整体开发效果。  关键词:稠油;调剖;封窜;配方体系;现场应用  辽河油田是我国最大的稠油生产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