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口述/袁丽
嫁给董建就是看中他体贴、孝顺,觉得这样的男人有安全感。董建的父亲早年去世,是婆婆一手把他养大,所以母子感情特别好。结婚后婆婆和我们同住,没想到矛盾却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中接踵而来。
就从最基本的衣食住行说起!
哪个年轻人不喜欢穿漂亮衣服,可是只要一看到我买了新衣服,婆婆就皱着眉,不停地埋怨我浪费,说什么年轻人要学会勤俭持家,还批评我花了他儿子半个月薪水,要知道这是我自己上班挣的钱呀!
每个月我们都会给婆婆足够的家用,可是一家人吃的都是最便宜的蔬菜和水果。买的苹果像鸡蛋一样大,又酸又涩,放在那里没人吃,直到烂了扔掉。让我最不满的是婆婆太过节省,她总舍不得扔掉剩饭剩菜,我告诉她剩饭菜里有致癌物质,她根本不相信。
婆婆的听力不好,再加上老年人睡眠少,每天晚上她放京剧的声音都吵得四邻不安,被物业找过几次。劝她开小点声音,她却说,这是国粹,免费让他们欣赏还不乐意。
我们虽然没有过正面交锋,但私下都是很压抑的。
婆婆今年已经70多了,上个月下楼时不小心崴了脚,一直卧床。她不让请钟点工,只好由我和董建轮流请假照顾。
那天我在网上发现了一家不错的养老院,费用合适,医疗服务好,如果婆婆放在那里,我们夫妻可以放心外出工作。跟董建讨论这个问题,他死活不肯!说什么不孝!让我再坚持一段时间。我的工作压力很大,再说婆婆是好照顾的人吗?不是嫌粥煮得不好,就是嫌我买的食品太贵。
我开导董建:把老人送进养老院,不等于不管老人,也不等于从此对老人不闻不问,更不是遗弃老人。我去养老院实地考察过,还把拍的照片给他看,那里风景优美,设施齐全,制度严密,工作人员、医务人员认真负责,每个老人都安康快乐。这样的“养老院”有什么不好,我们还怕老人在那里受罪吗?
董建竟然骂我狠毒!说我太不孝顺,用这种方法把婆婆从家里赶出去!
我反驳他死要面子活受罪,现在这样把婆婆窝在家里,天天独守空房,望眼欲穿等待子女归家,难道这样就是孝顺吗?他就大声吼,养老院这么好,你怎么不把你爸妈送去呀!
我父母还年轻,而且两个人还能相互照应,现在还能帮我们照顾孩子呢,你母亲年纪大了。
董建冷冷地说,你是嫌弃我妈生病,没有利用价值了吧!
这个男人真是不可理喻,只要一提他妈,他就失去判断能力。我也提高了声音,一个人的能力有限,我们既要工作又要教育子女,还要兼顾老人的种种起居饮食健康问题,自己也疲于奔命,得不偿失。
他狠狠地扔下一句:如果这个家只能有一个女人的话,那一定是我妈!
这个男人太冷酷了,我最近请假这么多次,怎么忙得过来?他从来不替我考虑。我也有自己的事业,婆婆哪一次生病不是我跑前跑后,留在医院彻夜护理。
我一气之下回了娘家,走之前我也放了狠话:这个家,有她没我。
一个男人失误,两个女人遭殃
婚姻专家/李景扬
解决问题的关键并不是急于改善婆媳关系,而是董建面对婆媳矛盾的态度。
一味偏袒自己的母亲要求媳妇无条件退让只会激化夫妻关系。董建并没有意识到应该如何发挥“中介作用”。 由于婆媳之间既缺少母子间的亲切,又没有夫妇间的密切,因而出现了隔阂往往不容易消除,这时如果董建及时从中周旋,在矛盾之初,他可以帮助婆媳进行心理沟通,在矛盾发生时,也可发挥疏导作用,让婆媳和好如初,是他的失职造成了矛盾的扩大化。
安老院还是避娘所
口述/董建
我母亲年纪大了,每天还要操持家务,她把我养大不容易,爱我就更应该爱养育我的人,不是吗?
我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做负责人,也算事业有成,怎么能把妈妈送到那里去呢?养老院固然有许多适合老年人居住的好处,但有一点最重要的就是缺乏亲情。
当然因为代沟母亲也难免有糊涂的时候,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也有些落伍,爱唠叨,犯固执的通病,但为了母亲的快乐我们就不能迁就一点吗?
身边的朋友也有把老人送去养老院的,那些老人真可怜,他们和在家时判若两人,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心情也不好。我知道袁丽累,所以也曾经试探过妈妈,问她愿不愿意去养老院,她的情绪很抵触,我们应该尊重老人们自己的选择。
将心比心,儿女还能有多少时刻可以陪伴在她身旁!我不想等到没有时间、没有机会了才懊悔,妈妈付出了宝贵的一生,而我们却连有限的时日都倍觉奢侈吗?
关爱老人,其实也是关爱自己。我们的孝顺与否,孩子都睁大双眼看着呢!有一天,我们也会老去……到那天,你希望我们的孩子以何种方式对我们呢?无论有多少理由,多大困难,当父母需要照顾时,唯一的选择就是义不容辞。
“健康的母子关系”是导致“夫妻关系”问题的关键
婚姻专家/李景扬
看得出袁丽夫妻对于老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希望母亲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能够快乐幸福地度过晚年生活。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在同一个美好的愿景下实现殊途同归呢?
良好的“家庭关系”需要3个人——婆婆、媳妇、儿子3方的努力。儿子婚后,母亲的行为会出现“退化现象”——情绪多变、敏感、脆弱等。“行为退化”的心理背后是需要“儿子和媳妇共同以及更多的关注”。 夫妻要尽可能去体谅老人的性格或其他不足。同时,当和婆婆有矛盾时,千万别犯和婆婆“争老公”的“低级错误”。无论老公多么爱你,你也无法替代母亲的分量。
一、婆婆的心态:需要认知的改变。尽量把媳妇当自己的女儿看,不要有分别心,以对待自己儿女的心态和她相处,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二、媳妇的心态:更多的包容心。不记隔夜仇,一旦有了“婆媳”的摩擦,立即处理,直接沟通,以真实的感受为出发点,建立有效的冲突处理的机制,婆媳之间的“冷战”和积怨,对家庭关系的伤害是巨大的。
三、儿子的心态:是斡旋“婆媳关系”的“外交官”。有许多“婆媳关系”是“笨儿子”造成的。如果说,“婆媳关系”有着天然的敏感因素,那么儿子在关系中扮演的角色及发挥协调、咨询的功能就愈发显得珍贵。
“婆媳关系”并非洪水猛兽,只是一种两代人的亲情关系,完全可以凭借人为的努力改善之。
把“天下第一难”变成“天下第一情”
口述/袁丽
虽然是我和董建的矛盾,但真正的结其实在婆婆这里,作为儿媳我应该学会接纳婆婆的“不良”。细想想我和婆婆各自的生活背景、生活习惯有太多的不同,婆婆受了那么多苦,无法接受好的教育,而我确并没有真正地去逐步了解、适应婆婆,所以才会彼此不能接纳,关系紧张。
我主动搬回家,给婆婆买了敷脚的中药,亲自煎给她热敷,她眼睛里居然充满了歉意。
我和婆婆推心置腹地谈了一次,我为自己的任性向婆婆道歉,但也表示我有独立的人格和经济地位,所以我和董建的关系是平等的,而不是一方必须依从于另一方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和婆婆谈过之后,家里的气氛有些小心翼翼。我找到婆媳关系比较成功的朋友讨教,她们说做儿媳是需要敏感度的。于是我开始细心地观察婆婆的需求,比如她心情不好的时候,说几句贴心的话;推着轮椅和婆婆一起去菜市买菜;遇到传统节日买那些合她心意,又不贵的东西做礼物。
随着婆媳关系的好转,我和董建的关系也自然而然地“解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董建学会了既讨好了老妈,又讨好了我。
我和董建也谈到这次“战后感”,我告诉他,我学会了将心比心,当你希望得到什么样的照顾,就以同样的态度去照顾对方,相处就会和谐。他自责地说,其实男人是润滑剂,在婆媳关系中起关键作用,当男人夹在老婆和妈妈两个女人之间,产生畏难情绪,遇到她们的摩擦能躲就躲,时间长了,会积累成大事。女人的忍耐力是很强,可爆发起来破坏力惊人!我们终于一笑泯恩仇!
不久之后,婆婆主动要求去小区的托老所,减轻我们的负担。那里有护工,我们上班时送过去,下班再把婆婆接回来,一家人在理解和关心中,终于把天下第一难变成天下第一情。[email protected]
口述/袁丽
嫁给董建就是看中他体贴、孝顺,觉得这样的男人有安全感。董建的父亲早年去世,是婆婆一手把他养大,所以母子感情特别好。结婚后婆婆和我们同住,没想到矛盾却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中接踵而来。
就从最基本的衣食住行说起!
哪个年轻人不喜欢穿漂亮衣服,可是只要一看到我买了新衣服,婆婆就皱着眉,不停地埋怨我浪费,说什么年轻人要学会勤俭持家,还批评我花了他儿子半个月薪水,要知道这是我自己上班挣的钱呀!
每个月我们都会给婆婆足够的家用,可是一家人吃的都是最便宜的蔬菜和水果。买的苹果像鸡蛋一样大,又酸又涩,放在那里没人吃,直到烂了扔掉。让我最不满的是婆婆太过节省,她总舍不得扔掉剩饭剩菜,我告诉她剩饭菜里有致癌物质,她根本不相信。
婆婆的听力不好,再加上老年人睡眠少,每天晚上她放京剧的声音都吵得四邻不安,被物业找过几次。劝她开小点声音,她却说,这是国粹,免费让他们欣赏还不乐意。
我们虽然没有过正面交锋,但私下都是很压抑的。
婆婆今年已经70多了,上个月下楼时不小心崴了脚,一直卧床。她不让请钟点工,只好由我和董建轮流请假照顾。
那天我在网上发现了一家不错的养老院,费用合适,医疗服务好,如果婆婆放在那里,我们夫妻可以放心外出工作。跟董建讨论这个问题,他死活不肯!说什么不孝!让我再坚持一段时间。我的工作压力很大,再说婆婆是好照顾的人吗?不是嫌粥煮得不好,就是嫌我买的食品太贵。
我开导董建:把老人送进养老院,不等于不管老人,也不等于从此对老人不闻不问,更不是遗弃老人。我去养老院实地考察过,还把拍的照片给他看,那里风景优美,设施齐全,制度严密,工作人员、医务人员认真负责,每个老人都安康快乐。这样的“养老院”有什么不好,我们还怕老人在那里受罪吗?
董建竟然骂我狠毒!说我太不孝顺,用这种方法把婆婆从家里赶出去!
我反驳他死要面子活受罪,现在这样把婆婆窝在家里,天天独守空房,望眼欲穿等待子女归家,难道这样就是孝顺吗?他就大声吼,养老院这么好,你怎么不把你爸妈送去呀!
我父母还年轻,而且两个人还能相互照应,现在还能帮我们照顾孩子呢,你母亲年纪大了。
董建冷冷地说,你是嫌弃我妈生病,没有利用价值了吧!
这个男人真是不可理喻,只要一提他妈,他就失去判断能力。我也提高了声音,一个人的能力有限,我们既要工作又要教育子女,还要兼顾老人的种种起居饮食健康问题,自己也疲于奔命,得不偿失。
他狠狠地扔下一句:如果这个家只能有一个女人的话,那一定是我妈!
这个男人太冷酷了,我最近请假这么多次,怎么忙得过来?他从来不替我考虑。我也有自己的事业,婆婆哪一次生病不是我跑前跑后,留在医院彻夜护理。
我一气之下回了娘家,走之前我也放了狠话:这个家,有她没我。
一个男人失误,两个女人遭殃
婚姻专家/李景扬
解决问题的关键并不是急于改善婆媳关系,而是董建面对婆媳矛盾的态度。
一味偏袒自己的母亲要求媳妇无条件退让只会激化夫妻关系。董建并没有意识到应该如何发挥“中介作用”。 由于婆媳之间既缺少母子间的亲切,又没有夫妇间的密切,因而出现了隔阂往往不容易消除,这时如果董建及时从中周旋,在矛盾之初,他可以帮助婆媳进行心理沟通,在矛盾发生时,也可发挥疏导作用,让婆媳和好如初,是他的失职造成了矛盾的扩大化。
安老院还是避娘所
口述/董建
我母亲年纪大了,每天还要操持家务,她把我养大不容易,爱我就更应该爱养育我的人,不是吗?
我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做负责人,也算事业有成,怎么能把妈妈送到那里去呢?养老院固然有许多适合老年人居住的好处,但有一点最重要的就是缺乏亲情。
当然因为代沟母亲也难免有糊涂的时候,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也有些落伍,爱唠叨,犯固执的通病,但为了母亲的快乐我们就不能迁就一点吗?
身边的朋友也有把老人送去养老院的,那些老人真可怜,他们和在家时判若两人,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心情也不好。我知道袁丽累,所以也曾经试探过妈妈,问她愿不愿意去养老院,她的情绪很抵触,我们应该尊重老人们自己的选择。
将心比心,儿女还能有多少时刻可以陪伴在她身旁!我不想等到没有时间、没有机会了才懊悔,妈妈付出了宝贵的一生,而我们却连有限的时日都倍觉奢侈吗?
关爱老人,其实也是关爱自己。我们的孝顺与否,孩子都睁大双眼看着呢!有一天,我们也会老去……到那天,你希望我们的孩子以何种方式对我们呢?无论有多少理由,多大困难,当父母需要照顾时,唯一的选择就是义不容辞。
“健康的母子关系”是导致“夫妻关系”问题的关键
婚姻专家/李景扬
看得出袁丽夫妻对于老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希望母亲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能够快乐幸福地度过晚年生活。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在同一个美好的愿景下实现殊途同归呢?
良好的“家庭关系”需要3个人——婆婆、媳妇、儿子3方的努力。儿子婚后,母亲的行为会出现“退化现象”——情绪多变、敏感、脆弱等。“行为退化”的心理背后是需要“儿子和媳妇共同以及更多的关注”。 夫妻要尽可能去体谅老人的性格或其他不足。同时,当和婆婆有矛盾时,千万别犯和婆婆“争老公”的“低级错误”。无论老公多么爱你,你也无法替代母亲的分量。
一、婆婆的心态:需要认知的改变。尽量把媳妇当自己的女儿看,不要有分别心,以对待自己儿女的心态和她相处,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二、媳妇的心态:更多的包容心。不记隔夜仇,一旦有了“婆媳”的摩擦,立即处理,直接沟通,以真实的感受为出发点,建立有效的冲突处理的机制,婆媳之间的“冷战”和积怨,对家庭关系的伤害是巨大的。
三、儿子的心态:是斡旋“婆媳关系”的“外交官”。有许多“婆媳关系”是“笨儿子”造成的。如果说,“婆媳关系”有着天然的敏感因素,那么儿子在关系中扮演的角色及发挥协调、咨询的功能就愈发显得珍贵。
“婆媳关系”并非洪水猛兽,只是一种两代人的亲情关系,完全可以凭借人为的努力改善之。
把“天下第一难”变成“天下第一情”
口述/袁丽
虽然是我和董建的矛盾,但真正的结其实在婆婆这里,作为儿媳我应该学会接纳婆婆的“不良”。细想想我和婆婆各自的生活背景、生活习惯有太多的不同,婆婆受了那么多苦,无法接受好的教育,而我确并没有真正地去逐步了解、适应婆婆,所以才会彼此不能接纳,关系紧张。
我主动搬回家,给婆婆买了敷脚的中药,亲自煎给她热敷,她眼睛里居然充满了歉意。
我和婆婆推心置腹地谈了一次,我为自己的任性向婆婆道歉,但也表示我有独立的人格和经济地位,所以我和董建的关系是平等的,而不是一方必须依从于另一方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和婆婆谈过之后,家里的气氛有些小心翼翼。我找到婆媳关系比较成功的朋友讨教,她们说做儿媳是需要敏感度的。于是我开始细心地观察婆婆的需求,比如她心情不好的时候,说几句贴心的话;推着轮椅和婆婆一起去菜市买菜;遇到传统节日买那些合她心意,又不贵的东西做礼物。
随着婆媳关系的好转,我和董建的关系也自然而然地“解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董建学会了既讨好了老妈,又讨好了我。
我和董建也谈到这次“战后感”,我告诉他,我学会了将心比心,当你希望得到什么样的照顾,就以同样的态度去照顾对方,相处就会和谐。他自责地说,其实男人是润滑剂,在婆媳关系中起关键作用,当男人夹在老婆和妈妈两个女人之间,产生畏难情绪,遇到她们的摩擦能躲就躲,时间长了,会积累成大事。女人的忍耐力是很强,可爆发起来破坏力惊人!我们终于一笑泯恩仇!
不久之后,婆婆主动要求去小区的托老所,减轻我们的负担。那里有护工,我们上班时送过去,下班再把婆婆接回来,一家人在理解和关心中,终于把天下第一难变成天下第一情。[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