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国外逐步得到认同并成为主流的音乐教学方法,本文指出,奥尔夫教学法在教学的表现和结果两方面,都与传统音乐教学法有较大的不同,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大胆加入奥尔夫教学理念及教学手段,实现音乐的人文教育目标。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传统音乐教学法;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6-0092-02
一、研究目的
音乐教学作为中等职业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施人文教育和人格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对我们现时的教学方法进行思考,以及借鉴优秀的教学方法。
我们不妨先看看国外的音乐教学情况:国外传统的教学法有高大宜教学法、铃木教学法以及达克罗斯教学法,但在近年来,有可靠数据表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世界范围内逐步被音乐教育者们所认同,根据对美国奥尔夫教学法协会(AOSA)的前执行理事辛迪·伍比格的个人采访(2014/12/23),从2000年到2014年,该协会所公开的会员增长率为168.14%,分会增长率为172.22%,而其他教学法协会的会员人数情况则远不如此。可以说,奥尔夫教学法在国外正逐步成为初级音乐教育的主流。
在国内,对奥尔夫教学法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出版教材并应用在课堂上则更少,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奥尔夫教学法与我们传统音乐教学法进行对比分析,并借鉴其优秀的教学理念。
二、两种教学法的定义
我国传统的音乐教学法,是在教学上强调从教学大纲出发,以教师为中心进行授课的教学方法。教师把教材上的知识传达给学生,教学的目的是以训练专业技能为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绝大部分教师只看重知识理念的传授,可以说,音乐教科书就是教学的全部,而学生音乐审美素质的培养则不被重视,更不用说音乐兴趣的培养。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由卡尔·奥尔夫和冈尼尔德·凯特曼开发的音乐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唱歌、肢体动作和演奏乐器,直接参与到音乐创作的过程中去。卡尔·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乐感,而这种乐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获得的。奥尔夫坚信,一个孩子的音乐学习过程就是从说话以及母语歌曲开始的。各种童谣、儿歌以及民间音乐等元素共同组成了奥尔夫风格。奥尔夫的首要信条是:“每个孩子的言语和动作一直都是表达音乐节奏的方式,而这正是我们需要发展的方式”。奥尔夫强调,音乐实践体验比抽象理论知识的教育更重要。他还将音乐教育与普通的学校教育进行了类比:老师会让学生知道如何进行语言沟通后,才去学习如何阅读和写作。从一开始,奥尔夫就强调学生通过身体来感受节拍、速度、音高以及旋律的重要性。孩子应该在正式学习音乐之前先亲身体验和探索音乐。根据奥尔夫的理论,在合奏的环境中音乐体验会最佳,通过卡农、即兴表演、节奏和旋律、肢体打击以及乐器演奏等方式,使每个学生都溶入到一个音乐整体中去。
三、两种教学法的差异性讨论
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智慧,完善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素质和修养。怀着这样的目的,我们不妨对传统音乐教学法与奥尔夫教学法在教学表现和教学结果的差异性上进行讨论。
(一)教学模式的差异性
我国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可以归纳如下:教学的目的是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并根据这些要求制定一定的音乐教学计划;在课堂上,教师教唱,学生学唱,教师教乐理知识,学生学乐理知识;考试的时候,学生唱一首学过的歌曲,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评分。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不仅与我国传统的音乐教学法不同,与国外一些较流行的教学法(如高大宜教学法、铃木教学法或达克罗斯教学法)也不同,因为奥尔夫教学法其实并不是一种“方法”,因为它无法按部就班地执行,它只有基本的原则、清晰的模型以及基本的过程,教师需要依靠他们的直觉和创造性来组织教学以及传授音乐理念。
奥尔夫音乐教学的形式其实就是基本的日常生活行为,而它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音乐创作能力。奥尔夫教学法以“儿童为中心”进行教学,它就如同母语学习一样:每个孩子都可以在没有既定教学程序的情况下学会说话,同样,孩子们也应该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习音乐。奥尔夫教学法需要教授的是“基本的,自然的,并且最贴近孩子思维和幻想世界”的音乐,因此也被称为“原生的音乐创作教学”。
(二)音乐表现的差异性
传统音乐教学所教授的歌曲通常都是较为正统的歌曲(不论古典还是现代的),所使用的乐器也是比较正式的乐器(钢琴、手风琴、电子琴等)。在课堂上,较多情况是群组形式的教学活动(如教师带领学生合唱歌曲)。
在奥尔夫式的课堂上,学生可以唱歌、跳舞以及演奏乐器,可以单人表演也可以群组表演,而不论在选用歌曲还是在乐器使用方面,奥尔夫教学都与传统音乐教学有着很大的不同。
奥尔夫教学法所选用的歌曲通常非常简短,且包含固定音型,在演唱部分中经常会以循环或者“A-B-A”的形式进行演绎。另外,这些歌曲有强烈的民族风格,与民谣和童谣有较紧密的联系。奥尔夫音乐很大程度上都基于简单但有力的节奏变化模式,这种非常简单而优美的音乐形式,很容易让儿童和成年人学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奥尔夫认为按节奏敲击是人类对音乐的一种最原始的表达形式,所以奥尔夫教学法会使用小型木琴、马林巴琴、钟琴以及金属木琴等乐器,这些乐器都有打锤和共鸣筒,且易于搬动和放置。在教学中还通常使用各种鼓、录音机以及非尖锐的打击乐器,“使得所演奏的乐曲变得更加丰满”。另外在演奏时还需要学生跟着旋律和节奏进行唱歌、吟诵、拍手、跳舞、轻敲以及打响指。参与奥尔夫方式的音乐演奏——即使是第一次演奏,也非常简单。
(三)培养学生兴趣的差异性
传统音乐教学主要是老师教唱、教音乐知识,学生是被动地接受,一旦授课内容是比较枯燥乏味时(如一些理论性知识),学生的兴趣就会大为降低。而且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较少,课堂气氛无法活跃起来,学生容易感到困乏。 在教学氛围的塑造方面,奥尔夫教学需要老师创造出类似孩子们玩耍的环境,这样不仅学习过程会轻松许多,同时学生对乐器和音乐技巧也较容易发生兴趣。另外,在奥尔夫式的课堂上,老师会让每个学生分别执行一组简单的教学活动,然后把一系列的活动串联起来,这样每个学生会感受到自己一直都在同学和老师的关注当中,丝毫不会感觉到压力,还会体会到团队合作的快乐。
(四)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差异性
传统音乐教学以教学大纲上的知识点为目标,欠缺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学生只知道如何学好教材上的乐曲,但无法形成独立的乐感和音乐审美能力。
在奥尔夫教学中,所有的音乐理念都是通过‘做’来学习的。奥尔夫教学法提倡以即兴的方式并使用原声创作音乐,这样可以在创作过程中使信心得到累积,感受到音乐的趣味。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亲身体验音乐,这样的课堂不仅能生动地介绍如同节奏和速度这样的抽象概念,还能提高学生们的音乐审美素质。“奥尔夫教学活动激活了孩子们的完整感知,唤醒了他们的空间、时间、形状、线条、颜色、设计以及情绪的审美素质(这些东西对大多数初学者来说比较难以理解)。
(五)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差异性
在课堂上教师教唱歌、讲解乐理知识的传统音乐教学,只是让学生学会了模仿,并没有让学生感受到成就感,更没有掌握自主学习音乐的方法。
奥尔夫教学因为有简单、即兴、交互性强等特质,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基本的技巧,与此同时,超越了原始教学活动的即兴方式也很容易被学生创造出来,当学生创作出有趣的音乐时,他们就想把这些音乐录制下来,更进一步,发展音乐技能、学习正统音乐也会悄悄地成为孩子们的愿望。可以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并不是把一切音乐知识和理念都送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殿堂,然后让学生自己去领会,自己去发掘。
四、结论和建议
奥尔夫教学相对传统教学是有其优越的一面的,但为什么在我国音乐教学中应用并不广泛呢?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这种教学法对老师的要求比较高,同时缺乏对这方面教学技巧的系统培训。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能固步自封,传统就是用来打破的,教学需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
音乐在我国的大多数中职学校并不是主课,所以我们不妨大胆开拓新的教学思路,不要害怕犯错,因为犯错有时也是找到正确途径的方式,不管怎样,我们的最终目的都是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音乐。
参考文献:
[1]Miranda.奥尔夫教学法[M].纽约: 全美音乐教育工作者会议, 2009.
[2]Shamrock, Mary.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一种综合的方法[J].音乐教育者杂志,1997(83).
[3]Campbell, Patricia Shehan.音乐家和教师[M].纽约:诺顿出版社, 2008.
[4]Shamrock, Mary.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简史、描述以及在国际上的讨论[M].诺斯布里奇: 大印象出版社, 1995.
[5]Banks, Susan.教师在奥尔夫教学中的音乐感悟[J].音乐教育者杂志,1982(68).
责任编辑朱守锂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传统音乐教学法;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6-0092-02
一、研究目的
音乐教学作为中等职业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施人文教育和人格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对我们现时的教学方法进行思考,以及借鉴优秀的教学方法。
我们不妨先看看国外的音乐教学情况:国外传统的教学法有高大宜教学法、铃木教学法以及达克罗斯教学法,但在近年来,有可靠数据表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世界范围内逐步被音乐教育者们所认同,根据对美国奥尔夫教学法协会(AOSA)的前执行理事辛迪·伍比格的个人采访(2014/12/23),从2000年到2014年,该协会所公开的会员增长率为168.14%,分会增长率为172.22%,而其他教学法协会的会员人数情况则远不如此。可以说,奥尔夫教学法在国外正逐步成为初级音乐教育的主流。
在国内,对奥尔夫教学法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出版教材并应用在课堂上则更少,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奥尔夫教学法与我们传统音乐教学法进行对比分析,并借鉴其优秀的教学理念。
二、两种教学法的定义
我国传统的音乐教学法,是在教学上强调从教学大纲出发,以教师为中心进行授课的教学方法。教师把教材上的知识传达给学生,教学的目的是以训练专业技能为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绝大部分教师只看重知识理念的传授,可以说,音乐教科书就是教学的全部,而学生音乐审美素质的培养则不被重视,更不用说音乐兴趣的培养。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由卡尔·奥尔夫和冈尼尔德·凯特曼开发的音乐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唱歌、肢体动作和演奏乐器,直接参与到音乐创作的过程中去。卡尔·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乐感,而这种乐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获得的。奥尔夫坚信,一个孩子的音乐学习过程就是从说话以及母语歌曲开始的。各种童谣、儿歌以及民间音乐等元素共同组成了奥尔夫风格。奥尔夫的首要信条是:“每个孩子的言语和动作一直都是表达音乐节奏的方式,而这正是我们需要发展的方式”。奥尔夫强调,音乐实践体验比抽象理论知识的教育更重要。他还将音乐教育与普通的学校教育进行了类比:老师会让学生知道如何进行语言沟通后,才去学习如何阅读和写作。从一开始,奥尔夫就强调学生通过身体来感受节拍、速度、音高以及旋律的重要性。孩子应该在正式学习音乐之前先亲身体验和探索音乐。根据奥尔夫的理论,在合奏的环境中音乐体验会最佳,通过卡农、即兴表演、节奏和旋律、肢体打击以及乐器演奏等方式,使每个学生都溶入到一个音乐整体中去。
三、两种教学法的差异性讨论
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智慧,完善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素质和修养。怀着这样的目的,我们不妨对传统音乐教学法与奥尔夫教学法在教学表现和教学结果的差异性上进行讨论。
(一)教学模式的差异性
我国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可以归纳如下:教学的目的是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并根据这些要求制定一定的音乐教学计划;在课堂上,教师教唱,学生学唱,教师教乐理知识,学生学乐理知识;考试的时候,学生唱一首学过的歌曲,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评分。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不仅与我国传统的音乐教学法不同,与国外一些较流行的教学法(如高大宜教学法、铃木教学法或达克罗斯教学法)也不同,因为奥尔夫教学法其实并不是一种“方法”,因为它无法按部就班地执行,它只有基本的原则、清晰的模型以及基本的过程,教师需要依靠他们的直觉和创造性来组织教学以及传授音乐理念。
奥尔夫音乐教学的形式其实就是基本的日常生活行为,而它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音乐创作能力。奥尔夫教学法以“儿童为中心”进行教学,它就如同母语学习一样:每个孩子都可以在没有既定教学程序的情况下学会说话,同样,孩子们也应该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习音乐。奥尔夫教学法需要教授的是“基本的,自然的,并且最贴近孩子思维和幻想世界”的音乐,因此也被称为“原生的音乐创作教学”。
(二)音乐表现的差异性
传统音乐教学所教授的歌曲通常都是较为正统的歌曲(不论古典还是现代的),所使用的乐器也是比较正式的乐器(钢琴、手风琴、电子琴等)。在课堂上,较多情况是群组形式的教学活动(如教师带领学生合唱歌曲)。
在奥尔夫式的课堂上,学生可以唱歌、跳舞以及演奏乐器,可以单人表演也可以群组表演,而不论在选用歌曲还是在乐器使用方面,奥尔夫教学都与传统音乐教学有着很大的不同。
奥尔夫教学法所选用的歌曲通常非常简短,且包含固定音型,在演唱部分中经常会以循环或者“A-B-A”的形式进行演绎。另外,这些歌曲有强烈的民族风格,与民谣和童谣有较紧密的联系。奥尔夫音乐很大程度上都基于简单但有力的节奏变化模式,这种非常简单而优美的音乐形式,很容易让儿童和成年人学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奥尔夫认为按节奏敲击是人类对音乐的一种最原始的表达形式,所以奥尔夫教学法会使用小型木琴、马林巴琴、钟琴以及金属木琴等乐器,这些乐器都有打锤和共鸣筒,且易于搬动和放置。在教学中还通常使用各种鼓、录音机以及非尖锐的打击乐器,“使得所演奏的乐曲变得更加丰满”。另外在演奏时还需要学生跟着旋律和节奏进行唱歌、吟诵、拍手、跳舞、轻敲以及打响指。参与奥尔夫方式的音乐演奏——即使是第一次演奏,也非常简单。
(三)培养学生兴趣的差异性
传统音乐教学主要是老师教唱、教音乐知识,学生是被动地接受,一旦授课内容是比较枯燥乏味时(如一些理论性知识),学生的兴趣就会大为降低。而且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较少,课堂气氛无法活跃起来,学生容易感到困乏。 在教学氛围的塑造方面,奥尔夫教学需要老师创造出类似孩子们玩耍的环境,这样不仅学习过程会轻松许多,同时学生对乐器和音乐技巧也较容易发生兴趣。另外,在奥尔夫式的课堂上,老师会让每个学生分别执行一组简单的教学活动,然后把一系列的活动串联起来,这样每个学生会感受到自己一直都在同学和老师的关注当中,丝毫不会感觉到压力,还会体会到团队合作的快乐。
(四)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差异性
传统音乐教学以教学大纲上的知识点为目标,欠缺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学生只知道如何学好教材上的乐曲,但无法形成独立的乐感和音乐审美能力。
在奥尔夫教学中,所有的音乐理念都是通过‘做’来学习的。奥尔夫教学法提倡以即兴的方式并使用原声创作音乐,这样可以在创作过程中使信心得到累积,感受到音乐的趣味。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亲身体验音乐,这样的课堂不仅能生动地介绍如同节奏和速度这样的抽象概念,还能提高学生们的音乐审美素质。“奥尔夫教学活动激活了孩子们的完整感知,唤醒了他们的空间、时间、形状、线条、颜色、设计以及情绪的审美素质(这些东西对大多数初学者来说比较难以理解)。
(五)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差异性
在课堂上教师教唱歌、讲解乐理知识的传统音乐教学,只是让学生学会了模仿,并没有让学生感受到成就感,更没有掌握自主学习音乐的方法。
奥尔夫教学因为有简单、即兴、交互性强等特质,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基本的技巧,与此同时,超越了原始教学活动的即兴方式也很容易被学生创造出来,当学生创作出有趣的音乐时,他们就想把这些音乐录制下来,更进一步,发展音乐技能、学习正统音乐也会悄悄地成为孩子们的愿望。可以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并不是把一切音乐知识和理念都送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殿堂,然后让学生自己去领会,自己去发掘。
四、结论和建议
奥尔夫教学相对传统教学是有其优越的一面的,但为什么在我国音乐教学中应用并不广泛呢?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这种教学法对老师的要求比较高,同时缺乏对这方面教学技巧的系统培训。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能固步自封,传统就是用来打破的,教学需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
音乐在我国的大多数中职学校并不是主课,所以我们不妨大胆开拓新的教学思路,不要害怕犯错,因为犯错有时也是找到正确途径的方式,不管怎样,我们的最终目的都是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音乐。
参考文献:
[1]Miranda.奥尔夫教学法[M].纽约: 全美音乐教育工作者会议, 2009.
[2]Shamrock, Mary.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一种综合的方法[J].音乐教育者杂志,1997(83).
[3]Campbell, Patricia Shehan.音乐家和教师[M].纽约:诺顿出版社, 2008.
[4]Shamrock, Mary.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简史、描述以及在国际上的讨论[M].诺斯布里奇: 大印象出版社, 1995.
[5]Banks, Susan.教师在奥尔夫教学中的音乐感悟[J].音乐教育者杂志,1982(68).
责任编辑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