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31日,对于海尔地产集团董事长兼CEO卢铿而言,是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4年前的这一天,他受集团CEO张瑞敏先生之邀,加入海尔大家庭。彼时,海尔地产只是一个年销售额近10亿的小型房企;如今,海尔地产以百亿元年销售额跻身中型地产企业序列。期间虽然经历了持续不断的宏观调控,但后续发展势头之凶猛,足以让业内时刻关注。
什么使你痛苦,什么使你强大。市场低迷期往往也是企业的发展契机。今年卢铿特意选择在他来到海尔地产第四年的这一天,接受了《数字商业时代》杂志的专访,向外界揭示了海尔地产未来的发展谋略。
卢铿坦言,在海尔地产4年,他“重新学做房地产”。在海尔集团这个大平台上,如何有效集成其积淀多年的技术资源、品牌资源、资金资源以及管理优势,最终自成风格,并形成自己的核心优势?这是卢铿4年来一直思索并践行的主题。
而在这4年里,地产行业又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宏观调控、金融危机,卢铿还需要重新审视行业前景。
面对行业发展的混沌,作为辽宁省政协委员的卢铿,曾奋笔疾书近万字,提出170多条动议提报政府。这170多条建议中,核心的思想是其对土地制度改良的思考。开篇语里,他这样写道:“如今的时代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土地问题一直是众多重大历史、社会和政治问题的本源。”
170多条建议,会在合适的时机公布。在他看来,降房价有很多方法,不是单纯地压开发商。调控周而复始,却始终走不出且调且涨的怪圈。“根本出路在于土地制度的改革,尽管土地改革很难。”卢铿说。
这不是地产业最艰难的时刻,但眼下却是一个乱局: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如果说房地产倒下97个行业会受影响,虽然有如此重要的行业地位,却时常被辱骂,甚至有人认为房地产绑架了中国经济;房地产市场低迷、保障房建造、制造业发展都遇到很多困难,地方政府债台高筑等等,所有问题为什么会发生?困惑随之而来。
乱局的背后,种种问题盘根错节。为什么每一次调控总被市场的力量化解?“这背后有太复杂的利益关系,有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开发商、购房者方方面面的利益。”卢铿说。因此调控无法一蹴而就。
而开发商正在调控的炼狱中经历生死存亡的考验,一些开发商藉此而壮大,一些开发商悄然退出市场。从业22年,卢铿也感受到了地产商地位的变化。在他看来,在强大的政策压力面前,开发商群体已经变得越来越弱势。繁重的税费,不断压缩开发商的利润空间;频变的政策,让市场如过山车一般惊险。
“一个新的时代已经来临。”卢铿在接受《数字商业时代》专访时断言,房地产再也不是那个靠粗放经营、土地升值来经营的行业。而回归到眼下,卢铿眼里的市场并没有那么糟,开发商也不会轻易倒下?
数字商业时代:本轮调控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调控,开发商受到的冲击是否很大?
卢铿:要分情况来讨论。事实上,央企、国企、上市公司是没有大问题,上半年进入全国30强的门槛变高了,这说明很多企业卖得比去年还要好。
数字商业时代:最近有研究显示房地产企业资金杠杆率跌至2008年以来的最低点,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全部资金来源中的四成要靠自筹资金维持。开发商的资金越来越紧,究竟紧张到怎样的程度?
卢铿:很多中小企业问题会比较大,但各有各的路。有些供应商和建筑商在帮着开发商一起扛。比如,虽然开发商贷不了款,但是供应商可以贷款;建筑商可以垫款,还有灰色的民间信贷的兴起,这几乎已经成为一种现象了。民间利率高得离谱,我听说最高的已经超过50%了。
现在很明显的是,一线城市、受限购的城市和限购执行比较严格的城市影响比较大,其余的城市影响不是很大,如果全国算总量的话,还是处于上升状态,“量价”都在上升。三四线城市涨得很厉害。
数字商业时代:这是否意味着调控有失效的可能?会出现降价的局面吗?
卢铿:今年内政策放松的可能性不大,市场在逐步走向理性。(受调控影响)价格的波动肯定有,这是毋庸置疑的。现在(开发商)资金链比较紧,调控政策没有松,开发商存货多,出货慢。但从国家长远发展来看,城市化率现在仅为45%左右,完成城市化还需要二十几年。二十几年当中,(房价)整体上是震荡上行的状态,房价大幅下跌的可能性是没有的。有很多因素,比如开发商成本很高,成本被地价绑住,而地价又被“分税制”绑住。并且,有些地方的税费很高,多达62种。当开发商利润空间很低的时候,降价就会亏。不要以为房地产都是暴利,如果说房地产企业一共有8万家,保守估计现在真正还在做房地产的只有4万家,调查它们的利润,绝对不是暴利。甚至这4万家当中有相当多是亏损的。只有小部分公司早年囤了大量的地,这些公司才有暴利,大部分公司都没有这样的能力。许多公司是在与时俱进地拿地,地价肯定高,成本下不来。房价是被地价绑住的。
数字商业时代:您曾一直呼吁“新土改”,稳定房价没有改变土地制度。170多条建议没有正式公布前,能否简单谈谈看法?
卢铿:我举一个例子,可以适当多供应土地,把土地政策搞活。像上海这样的城市还有必要保留几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如果把它变为工业用地和城市用地,可以贡献数百倍的价值。18亿亩耕地红线是怎么计算的,是用最传统、最保守的方法计算的。现代人的食品构成发生了变化,完全可以发展高科技农业,有计划、按结构来供应。
数字商业时代:这轮调控会引发怎样的变局出现,行业分化会不会更加严重?行业会向怎样的方向发展?
卢铿:会出现变局,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也一定会出现。实际上,房地产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到了靠产品创新、靠经营管理去生存的时代,而不是靠粗放管理和土地升值来存活。
数字商业时代:海尔地产今年的任务完成情况如何,海尔地产是否有具体的举措来应对市场?
卢铿:从目前完成的指标来看,应该说上半年的任务我们都完成了。下半年既定的销售压力比上半年要大很多。这里面有客观原因,例如政策因素、环境因素、消费者的观望情绪等等,主观原因是下半年海尔地产推盘量比上半年大很多。
但对于一个团队来说,只要有追求就必定有压力,追求越高压力越大。最重要的是为了这个目标你采取什么样的途径。我们会借助自身的资源优势、渠道优势以及一些策略性的调整,力争完成既定任务。
还是那句话,谁让你痛苦,谁就使你强大。
什么使你痛苦,什么使你强大。市场低迷期往往也是企业的发展契机。今年卢铿特意选择在他来到海尔地产第四年的这一天,接受了《数字商业时代》杂志的专访,向外界揭示了海尔地产未来的发展谋略。
卢铿坦言,在海尔地产4年,他“重新学做房地产”。在海尔集团这个大平台上,如何有效集成其积淀多年的技术资源、品牌资源、资金资源以及管理优势,最终自成风格,并形成自己的核心优势?这是卢铿4年来一直思索并践行的主题。
而在这4年里,地产行业又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宏观调控、金融危机,卢铿还需要重新审视行业前景。
面对行业发展的混沌,作为辽宁省政协委员的卢铿,曾奋笔疾书近万字,提出170多条动议提报政府。这170多条建议中,核心的思想是其对土地制度改良的思考。开篇语里,他这样写道:“如今的时代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土地问题一直是众多重大历史、社会和政治问题的本源。”
170多条建议,会在合适的时机公布。在他看来,降房价有很多方法,不是单纯地压开发商。调控周而复始,却始终走不出且调且涨的怪圈。“根本出路在于土地制度的改革,尽管土地改革很难。”卢铿说。
这不是地产业最艰难的时刻,但眼下却是一个乱局: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如果说房地产倒下97个行业会受影响,虽然有如此重要的行业地位,却时常被辱骂,甚至有人认为房地产绑架了中国经济;房地产市场低迷、保障房建造、制造业发展都遇到很多困难,地方政府债台高筑等等,所有问题为什么会发生?困惑随之而来。
乱局的背后,种种问题盘根错节。为什么每一次调控总被市场的力量化解?“这背后有太复杂的利益关系,有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开发商、购房者方方面面的利益。”卢铿说。因此调控无法一蹴而就。
而开发商正在调控的炼狱中经历生死存亡的考验,一些开发商藉此而壮大,一些开发商悄然退出市场。从业22年,卢铿也感受到了地产商地位的变化。在他看来,在强大的政策压力面前,开发商群体已经变得越来越弱势。繁重的税费,不断压缩开发商的利润空间;频变的政策,让市场如过山车一般惊险。
“一个新的时代已经来临。”卢铿在接受《数字商业时代》专访时断言,房地产再也不是那个靠粗放经营、土地升值来经营的行业。而回归到眼下,卢铿眼里的市场并没有那么糟,开发商也不会轻易倒下?
数字商业时代:本轮调控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调控,开发商受到的冲击是否很大?
卢铿:要分情况来讨论。事实上,央企、国企、上市公司是没有大问题,上半年进入全国30强的门槛变高了,这说明很多企业卖得比去年还要好。
数字商业时代:最近有研究显示房地产企业资金杠杆率跌至2008年以来的最低点,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全部资金来源中的四成要靠自筹资金维持。开发商的资金越来越紧,究竟紧张到怎样的程度?
卢铿:很多中小企业问题会比较大,但各有各的路。有些供应商和建筑商在帮着开发商一起扛。比如,虽然开发商贷不了款,但是供应商可以贷款;建筑商可以垫款,还有灰色的民间信贷的兴起,这几乎已经成为一种现象了。民间利率高得离谱,我听说最高的已经超过50%了。
现在很明显的是,一线城市、受限购的城市和限购执行比较严格的城市影响比较大,其余的城市影响不是很大,如果全国算总量的话,还是处于上升状态,“量价”都在上升。三四线城市涨得很厉害。
数字商业时代:这是否意味着调控有失效的可能?会出现降价的局面吗?
卢铿:今年内政策放松的可能性不大,市场在逐步走向理性。(受调控影响)价格的波动肯定有,这是毋庸置疑的。现在(开发商)资金链比较紧,调控政策没有松,开发商存货多,出货慢。但从国家长远发展来看,城市化率现在仅为45%左右,完成城市化还需要二十几年。二十几年当中,(房价)整体上是震荡上行的状态,房价大幅下跌的可能性是没有的。有很多因素,比如开发商成本很高,成本被地价绑住,而地价又被“分税制”绑住。并且,有些地方的税费很高,多达62种。当开发商利润空间很低的时候,降价就会亏。不要以为房地产都是暴利,如果说房地产企业一共有8万家,保守估计现在真正还在做房地产的只有4万家,调查它们的利润,绝对不是暴利。甚至这4万家当中有相当多是亏损的。只有小部分公司早年囤了大量的地,这些公司才有暴利,大部分公司都没有这样的能力。许多公司是在与时俱进地拿地,地价肯定高,成本下不来。房价是被地价绑住的。
数字商业时代:您曾一直呼吁“新土改”,稳定房价没有改变土地制度。170多条建议没有正式公布前,能否简单谈谈看法?
卢铿:我举一个例子,可以适当多供应土地,把土地政策搞活。像上海这样的城市还有必要保留几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如果把它变为工业用地和城市用地,可以贡献数百倍的价值。18亿亩耕地红线是怎么计算的,是用最传统、最保守的方法计算的。现代人的食品构成发生了变化,完全可以发展高科技农业,有计划、按结构来供应。
数字商业时代:这轮调控会引发怎样的变局出现,行业分化会不会更加严重?行业会向怎样的方向发展?
卢铿:会出现变局,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也一定会出现。实际上,房地产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到了靠产品创新、靠经营管理去生存的时代,而不是靠粗放管理和土地升值来存活。
数字商业时代:海尔地产今年的任务完成情况如何,海尔地产是否有具体的举措来应对市场?
卢铿:从目前完成的指标来看,应该说上半年的任务我们都完成了。下半年既定的销售压力比上半年要大很多。这里面有客观原因,例如政策因素、环境因素、消费者的观望情绪等等,主观原因是下半年海尔地产推盘量比上半年大很多。
但对于一个团队来说,只要有追求就必定有压力,追求越高压力越大。最重要的是为了这个目标你采取什么样的途径。我们会借助自身的资源优势、渠道优势以及一些策略性的调整,力争完成既定任务。
还是那句话,谁让你痛苦,谁就使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