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国家、高校和社会各界都加大了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力度,高校也积极开展助学工作,努力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困难。而在高校中,贫困生受恩不感恩的现象屡见不鲜。根据高校受资助学生缺乏感恩意识的现状,本文简要分析了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并提出高校加强感恩教育的对策,以提升贫困生的感恩意识,激发受助贫困生以健康积极的心态迎接生活的挑战,实现资助的真正目的。
【关键词】感恩;感恩教育;贫困生
感恩是一种积极的情绪,是受惠者在接受到他人社会和自然等施惠者的恩惠之后在内心产生的一种冲动,它促使受惠者为所获得的恩惠做出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怀和行为。感恩并非与生俱来的,需要教育的导引以及环境的影响。[1]感恩教育的定义是指教育者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并通过一系列的实践及理论教育内容,对被教育者采取知恩以及报恩等方面的一种人文主义教育。[2]
目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贫困生的人数日益增多。国家、高校和社会各界也加大了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各高校也积极开展助学工作,努力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困难,并设立以“奖、助、贷、学费减免、特困补助、绿色通道、勤工助学”等方式为主的助学体系。在对贫困生的经济资助上,取得了显著成效,高校贫困生的上学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但是,对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却仍存在不足,使得贫困生接受资助后,却不懂得知恩报恩的现象依然存在。因此,受助学生的思想教育亟待加强,要加强对贫困生的感恩教育。
一、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乏的表现:
(一)在评选资助名额时,争当特困生,而不会想着是否有更需要的同学,有的一般贫困生甚至在当地获得大笔资助后,却只字不提,仍然在学校申请。
(二)在评选名单初步确定后,对于应该交的材料却不能按时提交,或者对于应填写的资料不够负责,他们认为获得资助是理所当然,若没有获助觉得很难理解,他们认为帮他们修改资料,等待他们提交资料是理所当然的。
(三)在获得资助后,不注意节俭,挥霍浪费,不思回报,并产生“等、靠、要”的思想,对资助产生严重的依赖心理,对于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挑三拣四,对于学校要求贫困生参加的活动态度消极应付,甚至找借口不出席,对于还款的通知和信息置之不理。
(四)不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不思回报,时常认为自己的失利与不足时家庭贫困造成的不能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只想通过家长和学校以及政府为自己解决困难。
(五)部分贫困生没有将知恩图报的想法践于实际,这部分学生,他们知道得到资助应该感恩的道理,但是因为不善于沟通,不善表达,或者没能探寻到报恩的途径,未能用将感恩的心理以实际方式表达出来。
二、高校贫困生感恩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自身的原因。经济困难学生因为家庭环境的影响,他们更容易出现压抑的情绪和急切求胜心理,入学后,他们把读大学看作是改变自己人生的重大转折,渴望得到社会与他人的认同和尊重,但实际生活中容易出现理想与现实的强大落差,然而短期内无法改善的家庭状况,又使得他们产生自卑心理。因此,在受助时,他们会认为对方给予的帮助是出于同情和怜悯,而自己的接受纯属无奈,因而很难触发这些受助学生感恩和报恩。
(二)家庭的原因。一方面,家庭经济困难的父母通常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都无所谓,学习好是父母对他们仅有的要求,而对于道德方面的教育却有些缺乏,这让他们养成了一种只注重成绩,而忽视感恩意识的培养;另一方面,困难家庭的父母承担着沉重的生活压力,他们认为自己不能像家庭优越的的父母给与孩子们那么好的条件,担心自己的经济影响到孩子们。因此,为了子女的成长成才,他们尽其所能不图回报,正是家长给予子女的這种爱,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孩子的自私自利淡化了他们的感恩意识,使他们习惯索取不懂回报和感恩。
(三)社会的原因。目前社会上,重物质,轻精神的风气,一定程度上也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使得贫困生产生物质第一的想法,对感恩观念却不放在心上。
(四)学校的原因。其一,目前资助体系对贫困生的资助,主要是经济上的资助,而且这种资助也基本上是无偿的,即经济上有困难的学生只要能拿出相关证明材料来证明自己在经济上是贫困的,大都可以获得。而受资助学生的义务并不明确,学校的思想教育又不能随之跟上去,就很容易使学生觉得这是他们应得的,难以产生感恩意识;其二,在发放助学款时,部分资助是以将资助款打入银行卡的形式发放的,并没有正式的颁发仪式,因此资助款在未郑重告知贫困生的情况下就直接打入他们账户了,这使得贫困生没能及时知道自己接受了资助,因此也很难产生感恩心理;其三,学校未建立对受助学生的约束机制,资助忽视了贫困生回报社会的责任,滋长了贫困学生“只有权利没有义务”的不良风气,导致部分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不利于贫困生的自立自强和长远发展。其四,目前的感恩教育方式还不够贴近学生,忽视了对这一特殊的贫困生群体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状况等深层次问题的关注和解决,部分感恩教育是让学生积极参加教育指向性、目的性较强的活动,缺乏创新,而这种活动开展多了,则学生容易产生疲倦感,甚至排斥感。其五,在资助工作中对受助学生重灌输轻引导,一般都是通过德育老师自己搜集相关知识案例或开设相关讲座,或聘请德育专家和感恩典型作报告的形式进行,内容缺乏系统性,没有结合时代特征,缺乏切实开通让受助学生去施恩社会的途径,结果是学生的感恩教育只停留在知识教育层面上,造成资助政策与感恩教育知行脱节知情脱节。
三、完善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建议:
贫困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乏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诚然,培养贫困大学生的感恩意识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而作为贫困生感恩教育最主要的力量——高校,则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丰富感恩教育活动的内容,增强贫困生的感恩意识。 一方面,高校可以利用一些重要的節日或者助学金的颁发等重要日子,开展富有感恩意味的活动,搭建一个合理的感恩环境,让贫困大学生获得感恩别人、回报社会大众的机会,使他们从实践中懂得感恩,体会感恩。例如举办与资助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以感恩回报为主题的讲座和交流会、观看感恩影片评选感恩之星举办感恩活动周、感恩宣传月、感恩征文、进行演讲赛辩论赛等等,让贫困大学生认识到资助的重要作用和高尚意义,让贫困大学生从内心产生感恩的意识,以实际的感恩行为来对社会带来益处。另一方面,发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贫困生先进典型的模范带头作用,引领校园感恩风潮,调动校园的感恩氛围。
(二)充分发挥学校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
课堂教学是向大学生传授感恩知识培养感恩意识的一个主要阵地,充分利用两课教学把感恩教育有机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通过在课堂上结合生活实际,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和身边的故事感动大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搜集感恩教育素材,开展主题讨论和班会活动,引导学生讲述自己最受感动的事,适时引导教育,使大多数同学识恩知恩感恩,特别是把感恩教育作为形势与政策课的附加内容来讲,因为当前形势与政策课任课老师多为辅导员,辅导员通过借鉴平时思想工作的经验,利用对大学生具有亲和力的优势,以上课的形式专门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建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感恩约束机制。
当前大部分高校的资助模式,基本是无偿形式。无偿资助体系让部分大学贫困同学获得了经济帮助,让这些人不再遭受生活的窘迫或精神的经济压力,但是无偿资助体系并没有规定大学贫困同学为享受这些权利而应该付出的义务,这就埋下了感恩意识淡薄的种子。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应当有意识地让受助学生承担一定的义务。例如,高校可以在拟定资助项目的申请条件时,在政策上体现一定的感恩导向。将申请表格是作为判断是否获得资助的主要依据之一,感恩教育要抓住填写表格,提交资助申请的契机,将感恩教育融入其中,让学生知恩,把申请理由中是否有感恩的话语作为是否给予资助的重要参考,引导学生在资助过程的前端知恩感恩,使学生在申请初就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念,表达获得资助后回报社会,回报祖国的决心,并明确在未来的学习生活品德各方面要达到的目标,切勿只是几句简单的家庭情况,流于式评审时,是否将感恩教育作为评审导向,评选的学生是否具有感恩意识理应得到重视。在评审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能获得资助是贫困生感恩教育开展的基础。[3]获得资助后,应对其进行有效的跟踪教育,及时了解学生资助前后的表现,以树立典型践行感恩,让贫困生在享受拥有的同时,懂得回顾,在看到自身努力的同时,也要看到别人的付出,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
(四)拓展更多渠道让学生去感恩,为学生创造感恩的机会。
对于心存感激,却未付诸实际的同学,高校应该尽量多的去拓展这样的机会和途径。高校可以利用网络引导学生利用微博以及博客等一些方便有效的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还可以提供社会实践,根据不同专业提供不同的社会实践。可以建立志愿服务队,结合自己的所长,积极开展志愿工作,帮助需要帮助的群体,引导学生通过有效实际的行动回报社会服务社会。这些活动不但可以让贫困生看到了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也可以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利于消除自卑心理,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此外,还也可以让贫困生在没有设勤工助学岗位的办公室值班几次,让学生们对学院和教师们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有更多的了解,增进交流,让他们感受自身的存在价值,让他们在服务他人和社会的过程中不断感悟感恩的意义。
总之,受助学生的感恩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在物质资助学生的同时还应给予学生精神上的资助,让学生知恩、感恩、报恩,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自立自强、自我成长,让他们能够成为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新一代生力军,最终实现高校资助育人的功能。
参考文献:
[1]柏文涌.和谐社会视野中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思考[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S1)
[2]温永慧,杨世谷.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感恩教育探析[J].工会论坛,2013,(3)
[3]朱飞,李萍.基于资助平台的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实践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9,(11)
【关键词】感恩;感恩教育;贫困生
感恩是一种积极的情绪,是受惠者在接受到他人社会和自然等施惠者的恩惠之后在内心产生的一种冲动,它促使受惠者为所获得的恩惠做出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怀和行为。感恩并非与生俱来的,需要教育的导引以及环境的影响。[1]感恩教育的定义是指教育者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并通过一系列的实践及理论教育内容,对被教育者采取知恩以及报恩等方面的一种人文主义教育。[2]
目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贫困生的人数日益增多。国家、高校和社会各界也加大了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各高校也积极开展助学工作,努力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困难,并设立以“奖、助、贷、学费减免、特困补助、绿色通道、勤工助学”等方式为主的助学体系。在对贫困生的经济资助上,取得了显著成效,高校贫困生的上学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但是,对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却仍存在不足,使得贫困生接受资助后,却不懂得知恩报恩的现象依然存在。因此,受助学生的思想教育亟待加强,要加强对贫困生的感恩教育。
一、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乏的表现:
(一)在评选资助名额时,争当特困生,而不会想着是否有更需要的同学,有的一般贫困生甚至在当地获得大笔资助后,却只字不提,仍然在学校申请。
(二)在评选名单初步确定后,对于应该交的材料却不能按时提交,或者对于应填写的资料不够负责,他们认为获得资助是理所当然,若没有获助觉得很难理解,他们认为帮他们修改资料,等待他们提交资料是理所当然的。
(三)在获得资助后,不注意节俭,挥霍浪费,不思回报,并产生“等、靠、要”的思想,对资助产生严重的依赖心理,对于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挑三拣四,对于学校要求贫困生参加的活动态度消极应付,甚至找借口不出席,对于还款的通知和信息置之不理。
(四)不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不思回报,时常认为自己的失利与不足时家庭贫困造成的不能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只想通过家长和学校以及政府为自己解决困难。
(五)部分贫困生没有将知恩图报的想法践于实际,这部分学生,他们知道得到资助应该感恩的道理,但是因为不善于沟通,不善表达,或者没能探寻到报恩的途径,未能用将感恩的心理以实际方式表达出来。
二、高校贫困生感恩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自身的原因。经济困难学生因为家庭环境的影响,他们更容易出现压抑的情绪和急切求胜心理,入学后,他们把读大学看作是改变自己人生的重大转折,渴望得到社会与他人的认同和尊重,但实际生活中容易出现理想与现实的强大落差,然而短期内无法改善的家庭状况,又使得他们产生自卑心理。因此,在受助时,他们会认为对方给予的帮助是出于同情和怜悯,而自己的接受纯属无奈,因而很难触发这些受助学生感恩和报恩。
(二)家庭的原因。一方面,家庭经济困难的父母通常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都无所谓,学习好是父母对他们仅有的要求,而对于道德方面的教育却有些缺乏,这让他们养成了一种只注重成绩,而忽视感恩意识的培养;另一方面,困难家庭的父母承担着沉重的生活压力,他们认为自己不能像家庭优越的的父母给与孩子们那么好的条件,担心自己的经济影响到孩子们。因此,为了子女的成长成才,他们尽其所能不图回报,正是家长给予子女的這种爱,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孩子的自私自利淡化了他们的感恩意识,使他们习惯索取不懂回报和感恩。
(三)社会的原因。目前社会上,重物质,轻精神的风气,一定程度上也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使得贫困生产生物质第一的想法,对感恩观念却不放在心上。
(四)学校的原因。其一,目前资助体系对贫困生的资助,主要是经济上的资助,而且这种资助也基本上是无偿的,即经济上有困难的学生只要能拿出相关证明材料来证明自己在经济上是贫困的,大都可以获得。而受资助学生的义务并不明确,学校的思想教育又不能随之跟上去,就很容易使学生觉得这是他们应得的,难以产生感恩意识;其二,在发放助学款时,部分资助是以将资助款打入银行卡的形式发放的,并没有正式的颁发仪式,因此资助款在未郑重告知贫困生的情况下就直接打入他们账户了,这使得贫困生没能及时知道自己接受了资助,因此也很难产生感恩心理;其三,学校未建立对受助学生的约束机制,资助忽视了贫困生回报社会的责任,滋长了贫困学生“只有权利没有义务”的不良风气,导致部分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不利于贫困生的自立自强和长远发展。其四,目前的感恩教育方式还不够贴近学生,忽视了对这一特殊的贫困生群体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状况等深层次问题的关注和解决,部分感恩教育是让学生积极参加教育指向性、目的性较强的活动,缺乏创新,而这种活动开展多了,则学生容易产生疲倦感,甚至排斥感。其五,在资助工作中对受助学生重灌输轻引导,一般都是通过德育老师自己搜集相关知识案例或开设相关讲座,或聘请德育专家和感恩典型作报告的形式进行,内容缺乏系统性,没有结合时代特征,缺乏切实开通让受助学生去施恩社会的途径,结果是学生的感恩教育只停留在知识教育层面上,造成资助政策与感恩教育知行脱节知情脱节。
三、完善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建议:
贫困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乏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诚然,培养贫困大学生的感恩意识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而作为贫困生感恩教育最主要的力量——高校,则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丰富感恩教育活动的内容,增强贫困生的感恩意识。 一方面,高校可以利用一些重要的節日或者助学金的颁发等重要日子,开展富有感恩意味的活动,搭建一个合理的感恩环境,让贫困大学生获得感恩别人、回报社会大众的机会,使他们从实践中懂得感恩,体会感恩。例如举办与资助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以感恩回报为主题的讲座和交流会、观看感恩影片评选感恩之星举办感恩活动周、感恩宣传月、感恩征文、进行演讲赛辩论赛等等,让贫困大学生认识到资助的重要作用和高尚意义,让贫困大学生从内心产生感恩的意识,以实际的感恩行为来对社会带来益处。另一方面,发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贫困生先进典型的模范带头作用,引领校园感恩风潮,调动校园的感恩氛围。
(二)充分发挥学校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
课堂教学是向大学生传授感恩知识培养感恩意识的一个主要阵地,充分利用两课教学把感恩教育有机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通过在课堂上结合生活实际,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和身边的故事感动大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搜集感恩教育素材,开展主题讨论和班会活动,引导学生讲述自己最受感动的事,适时引导教育,使大多数同学识恩知恩感恩,特别是把感恩教育作为形势与政策课的附加内容来讲,因为当前形势与政策课任课老师多为辅导员,辅导员通过借鉴平时思想工作的经验,利用对大学生具有亲和力的优势,以上课的形式专门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建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感恩约束机制。
当前大部分高校的资助模式,基本是无偿形式。无偿资助体系让部分大学贫困同学获得了经济帮助,让这些人不再遭受生活的窘迫或精神的经济压力,但是无偿资助体系并没有规定大学贫困同学为享受这些权利而应该付出的义务,这就埋下了感恩意识淡薄的种子。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应当有意识地让受助学生承担一定的义务。例如,高校可以在拟定资助项目的申请条件时,在政策上体现一定的感恩导向。将申请表格是作为判断是否获得资助的主要依据之一,感恩教育要抓住填写表格,提交资助申请的契机,将感恩教育融入其中,让学生知恩,把申请理由中是否有感恩的话语作为是否给予资助的重要参考,引导学生在资助过程的前端知恩感恩,使学生在申请初就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念,表达获得资助后回报社会,回报祖国的决心,并明确在未来的学习生活品德各方面要达到的目标,切勿只是几句简单的家庭情况,流于式评审时,是否将感恩教育作为评审导向,评选的学生是否具有感恩意识理应得到重视。在评审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能获得资助是贫困生感恩教育开展的基础。[3]获得资助后,应对其进行有效的跟踪教育,及时了解学生资助前后的表现,以树立典型践行感恩,让贫困生在享受拥有的同时,懂得回顾,在看到自身努力的同时,也要看到别人的付出,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
(四)拓展更多渠道让学生去感恩,为学生创造感恩的机会。
对于心存感激,却未付诸实际的同学,高校应该尽量多的去拓展这样的机会和途径。高校可以利用网络引导学生利用微博以及博客等一些方便有效的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还可以提供社会实践,根据不同专业提供不同的社会实践。可以建立志愿服务队,结合自己的所长,积极开展志愿工作,帮助需要帮助的群体,引导学生通过有效实际的行动回报社会服务社会。这些活动不但可以让贫困生看到了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也可以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利于消除自卑心理,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此外,还也可以让贫困生在没有设勤工助学岗位的办公室值班几次,让学生们对学院和教师们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有更多的了解,增进交流,让他们感受自身的存在价值,让他们在服务他人和社会的过程中不断感悟感恩的意义。
总之,受助学生的感恩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在物质资助学生的同时还应给予学生精神上的资助,让学生知恩、感恩、报恩,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自立自强、自我成长,让他们能够成为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新一代生力军,最终实现高校资助育人的功能。
参考文献:
[1]柏文涌.和谐社会视野中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思考[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S1)
[2]温永慧,杨世谷.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感恩教育探析[J].工会论坛,2013,(3)
[3]朱飞,李萍.基于资助平台的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实践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