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对于莎士比亚戏剧《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国内的研究者主要还是集中在对其“二元”对立、意向角度、人物分析、政治爱情等几个方面的研究,很少能从中作者的创作意图这一方面进行挖掘。本文将结合《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这一作品,将作品克里奥佩特拉形象与伊丽莎白女王进行对比,进一步走近莎士比亚,了解莎士比亚眼中的女王观,从而了解莎士比亚时期人们内心暗含的女王焦虑。
关键词:克里奥佩特拉 伊丽莎白 《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事情”艾萨克斯教授这样写道,“我们鲜少在莎士比亚的作品里看到伊丽莎白的踪影”(J·Issacs,1966)。这的确很奇怪,对于住在伦敦本地的人一定对自己的女王更为了解,并且莎士比亚自出生1864年直至他四十岁,伊丽莎白都统治着英国。莎士比亚来到伦敦的时候,伊丽莎白女王已经成为了英国的传奇,而且莎士比亚所在的剧团经常在宫廷里演出,他一定听过甚至許多关于伊丽莎白女王的事情,对伊丽莎白也一定有一定的看法。
对于伊丽莎白的形象,莎士比亚在仲夏夜之梦中曾含糊地提到过,“坐在西方宝座上的一个美好的童真女”不受“小丘比特的火箭”的影响“童真的女王心中一尘不染,沉浸在思念中安然无恙” (莎士比亚)。伊丽莎白女王还活着的时候,除了对女王的称赞之词以外,其他的都难以写入剧本。但是当莎士比亚写《安东尼和克里奥佩特拉》的时候,情况已经有所转变,伊丽莎白女王逝世了四年左右,他的任何编写都不会受到惩罚。
因而在他编写《安东尼克里奥佩特拉》时,他潜意识里的伊丽莎白女王透漏在这部戏剧的字里行间。当然,莎士比亚的克里奥佩特拉与伊丽莎白女王大不相同,但却能找到些许伊丽莎白女王现实生活的写照。莎士比亚的《安东尼和克里奥佩特拉》中的情节并不是完全照搬《希腊罗马名人传》,部分情节是编造的,而这些情节则是来自于现实。
这些情节被安置在克里奥佩特拉身上,与伊丽莎白的某些经历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其中两个在詹姆斯·梅尔维尔的《回忆录》中可以找到。梅尔维尔1564年来到伦敦,是苏格兰女王玛丽的使者。他以讽刺的在其回忆录中描述了伊丽莎白女王对她可怕的对手的外表和成就的焦灼,伊丽莎白女王问他什么颜色的头发是认为最好看的。梅尔维尔很尴尬地回答:“他们的女王不是最糟糕的情况。”而当克里奥佩特拉在听说安东尼将与奥克塔维亚结婚时,他首先是愤怒至极,信使害怕的吓跑了,但等她冷静下来之后,她就叫来信使询问细节:
克里奥佩特拉:你还记得他的面孔吗?是长的还是圆的?
使者:圆的,太圆了。
克里奥佩特拉:面孔滚圆的人大多数都是很笨的,他的头发是什么颜色?
使者:棕色的,陛下,他的前额低到无可再低。
克里奥佩特拉:这儿是赏给你的金子。(莎士比亚,2010)
梅尔维尔继续说道:“他们的身材都很矮。”
克里奥佩特拉:他像我一样高么?
信使:没有您高,尊贵的女王。
克里奥佩特拉:听见他所话吗?他的声音是尖的还是低的?
信使:娘娘,我听见他说话,他的声音是很低的。
克里奥佩特拉:那就不大好,他不会长就喜欢他的(莎士比亚,2010)
另外,在英国打败西班牙舰队的那一年,伊丽莎白女王曾说:来到你们中间,不是为了我的娱乐,也不是为了创造奇迹,而是为了我的决心,要么生要么死,和你们一起....我知道我的身体只是一个虚弱的女人,但我有一个国王的心脏和胃,我就是你们的将军。
而伊丽莎白的这些言辞就像克里奥佩特拉试图说服诺巴巴斯,她应该参加战斗:让罗马沉下海里去,让那些诽谤我们的舌头一起烂掉!我是一国的君主,必须像一个男子一般负起主持战局的责任。不要反对我的决意,我不能留在后方。(莎士比亚,2010)
这绝不是《希腊罗马名人传》克里奥佩特拉,也不像是,《安东尼和克里奥佩特拉》中克里奥佩特拉女王一贯的作风。
除了在以上在文本细节,故事情节上的相似,克里奥佩特拉与伊丽莎白也有相似之处。克里奥佩特拉为了权衡政治依次利用凯撒、安东尼到最后还想依靠凯撒。“在人类的各种情欲中,除了爱和嫉妒,再没有以使人神魂颠倒和蛊惑人心而著称的了。这两种感情都有着强烈的欲望,善于用想像和暗示创造出自身,并且足以迷惑当事人的心灵和双眼”(罗素·培根,2005)。
第一个帮助克里奥佩特拉爬上顶峰的是她异母的弟弟,即克罗狄斯·托勒密十三世。为了能够与弟弟共同掌权,克里奥佩特拉嫁给了弟弟,但没多久他们就因为争权失和,克里奥佩特拉被弟弟和大臣们赶出了埃及。
在出逃叙利亚期间,克里奥佩特拉找到了新靠山,罗马帝国的统治者凯撒。当时这对姐弟都想借助凯撒的力量夺取王位,托勒密十三世帮助凯撒除掉仇敌庞培以邀功,而克里奥佩特拉则主动献上了自己肉体。最终凯撒拜倒在美人的石榴裙下,帮助克里奥佩特拉夺取了王位(苏蔚,2015)。可惜的是,公元前44年凯撒被刺身亡,克里奥佩特拉统治下的埃及处处艰难,于是克里奥佩特拉找到了下一个男人,即罗马帝国的继承人马克·安东尼。凯撒死后,安东尼称雄于罗马。女王看中此绝好机会,于是想方设法,精心设计各细节,来迷惑男人的双眼。“她坐的那艘画舫就像一尊在水上燃烧的发光的宝座……她斜卧在金色的绵绸制成的天帐之下,比图画上巧夺天工的维纳斯还要娇艳万倍”(莎士比亚,2010)。
同时,众所周知,伊丽莎白女王是童真女王,终身未婚。她曾说“我无需再选择佳婿结婚,因我在举行加冕大典之日,已将结婚的戒指戴在我们陈敏的手指中,意即我已与全体臣民结婚,故我必须贯彻独身主义,将我的生命与贞洁献给大英王国。但愿我死了以后,臣民能在我的墓志碑前志明‘此女乃贞洁处女伊丽莎白女王的忠骨’,我此生将心满意足”(郑如霖,1985)。至于伊丽莎白为什么始终独身的原因,大概是从其姐姐玛丽一世联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考虑到女性在政治方面其实占不到什么优势,联姻的话又难以摆脱丈夫的约束,但她对外并没有完全否定联姻的可能,她可以利用联姻牵制各国。她巧妙的将自己的弱势化为优势,利用婚姻作为武器从而在男性政治领域之中有一席之位。 十六世纪六十年代,伊丽莎白一世的外交政策是,利用西法矛盾,建立英西联盟关系,把西班牙作为英国主要的国际支柱,对抗法国为了达到联合西班牙对付法国的目的,伊丽莎白一世采取了以下几项具体措施。第一,在国内采取温和的宗教政策,缓解与西班牙的紧张关系.第二,伊丽莎白一世利用婚姻谈判,争取西班牙支持英国.排力二世在女王登基前夕,即派遣使臣菲里亚来到英国,谋求与伊丽莎白结婚。虽然伊丽莎白一世已经从都铎·玛丽和排力二世的婚姻中得到教训,不敢重蹈覆辙,但她并未立即拒绝排力二世的求婚。因为这时英国还在对法国进行和平谈判。她有膝力二世这样的求婚者,在和法国的讨价还价中就会明显处于更强有力的地位。
女王对法国的政策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十六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中期.女王利用联姻谈判,达到与法国签订英法联盟条约,结束英国的危险孤立地位.联姻计划是由法国王太后凯瑟琳·德·美第奇首先提出来的。她的联姻计划是有其目的的。第一,法英联姻后英法可以共同对抗西班牙;第二,企图通过联姻达到控制英国的目的.伊丽莎白一世利用机会大作文章。
1570年秋天,派遣大臣窝尔星干到法国进行两国婚姻谈判.虽然女王并无意嫁给法国王子,而且由于安茹公爵在宗教上的顽固态度,联姻计划事实上也不可能.但谈判却在紧张地进行。婚姻谈判一时成了英法友好的桥梁。
英法于1572年4月签订了《布卢瓦条约》:英国可以在法国城市卢昂进行呢布转口贸易,法国不再支持英国的敌人—苏格兰女王玛丽,确定英法联盟。这基本上是一个针对西班牙的防御性条约。它规定了两国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合作关系。在政治上,法国放弃了旧盟友—苏格兰女王玛丽,这意味著法国不再参与由玛丽、排力二世、教皇等策划的杀害伊丽莎白一世的阴谋。
为了政治目的伊丽莎白女王决定保持独身,她先与西班牙进行了联姻谈判,后又招待了法国公爵duke of alencon协商联姻事宜,伊丽莎白女王早已意识到自己作为女性的与优势,从而利用自己的婚姻为政治、外交服务。女王灵活的外交策略使英国最终战胜了强大的西班牙,成为欧洲强国。
不论是伊丽莎白女王还是克里奥佩特拉,她们都为了自己的政治事业,放弃了踏入婚姻的可能,成为一个终身依靠男人的情妇,又或者是成为一个独身主义的女王。
从莎士比亚对克里奥佩特拉女王的描写当中,我们不难看出伊丽莎白女王的影子,也可以看出莎士比亚对女王这一形象的一种怀疑的态度。早在伊丽莎白成为女王之前,就有玛丽女王,英国的第一位女王,应该说玛丽女王并不受到民众的喜欢,她固执的联姻更是受到民众极力的反对。在一个男性主导的政治世界里,想达到同等高度,女王付出的代价会更大,想得到同样的评价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若是有男性继承人,那必定是排在女性继承人前头,并不是说女性劣与男性,又或者男性优于女性,而是女性处理政治的方法,莎士比亚不是那么认同,像《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中的克里奥佩特拉,勾引凯撒、安东尼,暂时保住了自己的国家,维护了埃及的政治地位,但那并不是长久之计,剧本到最后,埃及还是灭亡了,就连安东尼也失去了政治地位。如果只是简单地说《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是一部争权夺利的爱情悲剧,不如说是莎士比亚在表达自己的君主观,不如说是莎士比亚对于女王形象的怀疑。
注 释
[1]英威廉莎士比亚:《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莎士比亚全集》卷,朱生豪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
[2]德爱克曼辑录:《歌德谈话录》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年版,第页。
[3]罗素·培根.罗素论幸福与培根论人生[M].傅雷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1.
[4]J·Isaacs Shakespeare after 400 Years" in The Listener,Nov.lo,1966,p.687.
[5]Memoirs of His Own Life....From
the Original Manuscript (Edinburgh, 1827), No.i8,pp.
[6]James Melville The Memoires of Sir James Melville, ed.George Scott (London, 1683), PP. 45-52.
[7]Wells,S.
关键词:克里奥佩特拉 伊丽莎白 《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事情”艾萨克斯教授这样写道,“我们鲜少在莎士比亚的作品里看到伊丽莎白的踪影”(J·Issacs,1966)。这的确很奇怪,对于住在伦敦本地的人一定对自己的女王更为了解,并且莎士比亚自出生1864年直至他四十岁,伊丽莎白都统治着英国。莎士比亚来到伦敦的时候,伊丽莎白女王已经成为了英国的传奇,而且莎士比亚所在的剧团经常在宫廷里演出,他一定听过甚至許多关于伊丽莎白女王的事情,对伊丽莎白也一定有一定的看法。
对于伊丽莎白的形象,莎士比亚在仲夏夜之梦中曾含糊地提到过,“坐在西方宝座上的一个美好的童真女”不受“小丘比特的火箭”的影响“童真的女王心中一尘不染,沉浸在思念中安然无恙” (莎士比亚)。伊丽莎白女王还活着的时候,除了对女王的称赞之词以外,其他的都难以写入剧本。但是当莎士比亚写《安东尼和克里奥佩特拉》的时候,情况已经有所转变,伊丽莎白女王逝世了四年左右,他的任何编写都不会受到惩罚。
因而在他编写《安东尼克里奥佩特拉》时,他潜意识里的伊丽莎白女王透漏在这部戏剧的字里行间。当然,莎士比亚的克里奥佩特拉与伊丽莎白女王大不相同,但却能找到些许伊丽莎白女王现实生活的写照。莎士比亚的《安东尼和克里奥佩特拉》中的情节并不是完全照搬《希腊罗马名人传》,部分情节是编造的,而这些情节则是来自于现实。
这些情节被安置在克里奥佩特拉身上,与伊丽莎白的某些经历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其中两个在詹姆斯·梅尔维尔的《回忆录》中可以找到。梅尔维尔1564年来到伦敦,是苏格兰女王玛丽的使者。他以讽刺的在其回忆录中描述了伊丽莎白女王对她可怕的对手的外表和成就的焦灼,伊丽莎白女王问他什么颜色的头发是认为最好看的。梅尔维尔很尴尬地回答:“他们的女王不是最糟糕的情况。”而当克里奥佩特拉在听说安东尼将与奥克塔维亚结婚时,他首先是愤怒至极,信使害怕的吓跑了,但等她冷静下来之后,她就叫来信使询问细节:
克里奥佩特拉:你还记得他的面孔吗?是长的还是圆的?
使者:圆的,太圆了。
克里奥佩特拉:面孔滚圆的人大多数都是很笨的,他的头发是什么颜色?
使者:棕色的,陛下,他的前额低到无可再低。
克里奥佩特拉:这儿是赏给你的金子。(莎士比亚,2010)
梅尔维尔继续说道:“他们的身材都很矮。”
克里奥佩特拉:他像我一样高么?
信使:没有您高,尊贵的女王。
克里奥佩特拉:听见他所话吗?他的声音是尖的还是低的?
信使:娘娘,我听见他说话,他的声音是很低的。
克里奥佩特拉:那就不大好,他不会长就喜欢他的(莎士比亚,2010)
另外,在英国打败西班牙舰队的那一年,伊丽莎白女王曾说:来到你们中间,不是为了我的娱乐,也不是为了创造奇迹,而是为了我的决心,要么生要么死,和你们一起....我知道我的身体只是一个虚弱的女人,但我有一个国王的心脏和胃,我就是你们的将军。
而伊丽莎白的这些言辞就像克里奥佩特拉试图说服诺巴巴斯,她应该参加战斗:让罗马沉下海里去,让那些诽谤我们的舌头一起烂掉!我是一国的君主,必须像一个男子一般负起主持战局的责任。不要反对我的决意,我不能留在后方。(莎士比亚,2010)
这绝不是《希腊罗马名人传》克里奥佩特拉,也不像是,《安东尼和克里奥佩特拉》中克里奥佩特拉女王一贯的作风。
除了在以上在文本细节,故事情节上的相似,克里奥佩特拉与伊丽莎白也有相似之处。克里奥佩特拉为了权衡政治依次利用凯撒、安东尼到最后还想依靠凯撒。“在人类的各种情欲中,除了爱和嫉妒,再没有以使人神魂颠倒和蛊惑人心而著称的了。这两种感情都有着强烈的欲望,善于用想像和暗示创造出自身,并且足以迷惑当事人的心灵和双眼”(罗素·培根,2005)。
第一个帮助克里奥佩特拉爬上顶峰的是她异母的弟弟,即克罗狄斯·托勒密十三世。为了能够与弟弟共同掌权,克里奥佩特拉嫁给了弟弟,但没多久他们就因为争权失和,克里奥佩特拉被弟弟和大臣们赶出了埃及。
在出逃叙利亚期间,克里奥佩特拉找到了新靠山,罗马帝国的统治者凯撒。当时这对姐弟都想借助凯撒的力量夺取王位,托勒密十三世帮助凯撒除掉仇敌庞培以邀功,而克里奥佩特拉则主动献上了自己肉体。最终凯撒拜倒在美人的石榴裙下,帮助克里奥佩特拉夺取了王位(苏蔚,2015)。可惜的是,公元前44年凯撒被刺身亡,克里奥佩特拉统治下的埃及处处艰难,于是克里奥佩特拉找到了下一个男人,即罗马帝国的继承人马克·安东尼。凯撒死后,安东尼称雄于罗马。女王看中此绝好机会,于是想方设法,精心设计各细节,来迷惑男人的双眼。“她坐的那艘画舫就像一尊在水上燃烧的发光的宝座……她斜卧在金色的绵绸制成的天帐之下,比图画上巧夺天工的维纳斯还要娇艳万倍”(莎士比亚,2010)。
同时,众所周知,伊丽莎白女王是童真女王,终身未婚。她曾说“我无需再选择佳婿结婚,因我在举行加冕大典之日,已将结婚的戒指戴在我们陈敏的手指中,意即我已与全体臣民结婚,故我必须贯彻独身主义,将我的生命与贞洁献给大英王国。但愿我死了以后,臣民能在我的墓志碑前志明‘此女乃贞洁处女伊丽莎白女王的忠骨’,我此生将心满意足”(郑如霖,1985)。至于伊丽莎白为什么始终独身的原因,大概是从其姐姐玛丽一世联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考虑到女性在政治方面其实占不到什么优势,联姻的话又难以摆脱丈夫的约束,但她对外并没有完全否定联姻的可能,她可以利用联姻牵制各国。她巧妙的将自己的弱势化为优势,利用婚姻作为武器从而在男性政治领域之中有一席之位。 十六世纪六十年代,伊丽莎白一世的外交政策是,利用西法矛盾,建立英西联盟关系,把西班牙作为英国主要的国际支柱,对抗法国为了达到联合西班牙对付法国的目的,伊丽莎白一世采取了以下几项具体措施。第一,在国内采取温和的宗教政策,缓解与西班牙的紧张关系.第二,伊丽莎白一世利用婚姻谈判,争取西班牙支持英国.排力二世在女王登基前夕,即派遣使臣菲里亚来到英国,谋求与伊丽莎白结婚。虽然伊丽莎白一世已经从都铎·玛丽和排力二世的婚姻中得到教训,不敢重蹈覆辙,但她并未立即拒绝排力二世的求婚。因为这时英国还在对法国进行和平谈判。她有膝力二世这样的求婚者,在和法国的讨价还价中就会明显处于更强有力的地位。
女王对法国的政策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十六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中期.女王利用联姻谈判,达到与法国签订英法联盟条约,结束英国的危险孤立地位.联姻计划是由法国王太后凯瑟琳·德·美第奇首先提出来的。她的联姻计划是有其目的的。第一,法英联姻后英法可以共同对抗西班牙;第二,企图通过联姻达到控制英国的目的.伊丽莎白一世利用机会大作文章。
1570年秋天,派遣大臣窝尔星干到法国进行两国婚姻谈判.虽然女王并无意嫁给法国王子,而且由于安茹公爵在宗教上的顽固态度,联姻计划事实上也不可能.但谈判却在紧张地进行。婚姻谈判一时成了英法友好的桥梁。
英法于1572年4月签订了《布卢瓦条约》:英国可以在法国城市卢昂进行呢布转口贸易,法国不再支持英国的敌人—苏格兰女王玛丽,确定英法联盟。这基本上是一个针对西班牙的防御性条约。它规定了两国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合作关系。在政治上,法国放弃了旧盟友—苏格兰女王玛丽,这意味著法国不再参与由玛丽、排力二世、教皇等策划的杀害伊丽莎白一世的阴谋。
为了政治目的伊丽莎白女王决定保持独身,她先与西班牙进行了联姻谈判,后又招待了法国公爵duke of alencon协商联姻事宜,伊丽莎白女王早已意识到自己作为女性的与优势,从而利用自己的婚姻为政治、外交服务。女王灵活的外交策略使英国最终战胜了强大的西班牙,成为欧洲强国。
不论是伊丽莎白女王还是克里奥佩特拉,她们都为了自己的政治事业,放弃了踏入婚姻的可能,成为一个终身依靠男人的情妇,又或者是成为一个独身主义的女王。
从莎士比亚对克里奥佩特拉女王的描写当中,我们不难看出伊丽莎白女王的影子,也可以看出莎士比亚对女王这一形象的一种怀疑的态度。早在伊丽莎白成为女王之前,就有玛丽女王,英国的第一位女王,应该说玛丽女王并不受到民众的喜欢,她固执的联姻更是受到民众极力的反对。在一个男性主导的政治世界里,想达到同等高度,女王付出的代价会更大,想得到同样的评价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若是有男性继承人,那必定是排在女性继承人前头,并不是说女性劣与男性,又或者男性优于女性,而是女性处理政治的方法,莎士比亚不是那么认同,像《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中的克里奥佩特拉,勾引凯撒、安东尼,暂时保住了自己的国家,维护了埃及的政治地位,但那并不是长久之计,剧本到最后,埃及还是灭亡了,就连安东尼也失去了政治地位。如果只是简单地说《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是一部争权夺利的爱情悲剧,不如说是莎士比亚在表达自己的君主观,不如说是莎士比亚对于女王形象的怀疑。
注 释
[1]英威廉莎士比亚:《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莎士比亚全集》卷,朱生豪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
[2]德爱克曼辑录:《歌德谈话录》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年版,第页。
[3]罗素·培根.罗素论幸福与培根论人生[M].傅雷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1.
[4]J·Isaacs Shakespeare after 400 Years" in The Listener,Nov.lo,1966,p.687.
[5]Memoirs of His Own Life....From
the Original Manuscript (Edinburgh, 1827), No.i8,pp.
[6]James Melville The Memoires of Sir James Melville, ed.George Scott (London, 1683), PP. 45-52.
[7]Well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