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才”一“也”亦关情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h831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语有云:“之乎者也亦焉哉,安排好了当秀才。”可见,如何运用虚词是一门艺术。现代汉语的虚词虽然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但它有帮助造句的作用;用在具体的语境中却并不“虚”,往往蕴含着作者很实在的意图,这就是所谓的“虚词不虚”。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就有两个很好的例证:
  我的同事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
  ——高中语文第二册《装在套子里的人》
  
  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
  ——高中语文第四册《项链》
  
  上面两句话分别出自“世界著名短篇小说王”契诃夫和莫泊桑的代表作,笔者打上下划线的两个虚词颇值得我们玩味,它们的“不虚”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它们在句子中起到了舒缓语气或加强情感的作用。如果单从文从字顺语句通畅的角度来看,这两句话中有没有虚词“才”和“也”并不影响语句所陈述的别里科夫去世和玛蒂尔德美丽这个基本事实。但是去掉虚词后,读起来它们只是直白而平淡的叙述,字里行间作者流露出的情感味儿却丢失了。这两个虚词虽不起眼儿,用在此处却恰到好处,对表情达意起到了很实在的作用。
  其次它们都出现在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里,起到了设置悬念的作用。“文似看山不喜平”,好的小说家都善于设计悬念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什么说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是怎样去世的?这一系列的疑问皆因虚词“才”而引起。同样的道理,“也”字会引导我们思索:莫泊桑为什么说玛蒂尔德“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这位姑娘性情、命运如何?课文围绕着她将会发生怎样的故事?细细品味这两个虚词的妙处,我们不得不佩服两位大师运用语言的功力。
  再次它们都饱含着作者对待主人公强烈而复杂的感情。有人说别里科夫作为旧秩序、旧传统的自觉维护者,本身也是一个可悲可怜的受害者。这种观点固然有道理,但是从这个虚词“才”字上我更倾向于认为作者对他的情感更多的是憎恶与批判。因为这个“旧秩序、旧传统的自觉维护者”,不仅把自己装进套子里套蠢、套坏、套死,而且他还甘心充当沙皇的鹰犬主动地去套别人。这个张口闭口“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的人让“全城的人战战兢兢地生活了十年到十五年,什么事都怕。”当别里科夫死了之后,作者说:“我们要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言外之意,像别里科夫这样的人早该死了,为什么两个月前“才”去世呢?由此可见,作者对别里科夫主要是“恨其不早死”而不是“哀其不幸”。再看“也”字,既有作者对她不幸遭遇的同情,又有对她凭借天生丽质追求虚荣的含蓄批评。“美丽动人”的先天资本让玛蒂尔德和其他漂亮姑娘一样,“也”有权利追求美丽,有权利要求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但“她没有陪嫁的资产”,无法嫁给体面的人,只能嫁给小职员为妻。这又暗示了路瓦栽夫人未能凭借美貌跻身上流社会的无可奈何的处境。对此,作者深表同情。人人都有虚荣心,更何况美丽动人的女人呢?这本无可厚非,但是玛蒂尔德却将女人的美貌当成了跻身上流社会、追求享乐的筹码,她用十年的辛劳完成了从想入非非的美丽少妇到脚踏实地的勤劳妇女的“美丽”蜕变。“也”字表明作者对玛蒂尔德的虚荣含有批判的态度。
  最后它们在揭示文章主旨上具有较强的暗示作用。《装在套子里的人》发表于1898年,反映了19世纪末沙俄的黑暗现实。“契诃夫把目光集中在小人物身上,从他们平凡的琐事中揭示出他们的庸俗习气,他们的不觉悟,唤起人们对浑浑噩噩、半死不活的生活的厌恶,引起疗救的注意。”别里科夫这类人是沙皇卫道者的代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这种如影随形无处不在的“套子”令作者及其一切追求理想与自由的人们深恶痛绝!“才”字暗示了作者对有“庸俗习气”“不觉悟”的别里科夫之流的批判,希望他们早点在这个世界上消失。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对那个注重权势、崇拜金钱、追求享乐的社会给以无情的揭露和嘲讽。玛蒂尔德尽管“也”美丽动人,但她出身卑微,家境贫困。在那个以贫富分贵贱的社会制度下,她那种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思想和行为与现实处境形成了巨大反差,玛蒂尔德的性格悲剧实际上是那个时代和社会的悲剧。“也”字含有对当时社会的无情鞭挞。
  “虚字的数目不及实字多,可是重要性远在它之上。”通过分析上面两个“虚词不虚”的例子,想必大家能更好地理解这句话的内涵。在平时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我们应养成发现并涵咏虚词的良好习惯,挖掘出虚词的实在含义,不断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黄玉兵,山东省济宁市育才中学)
其他文献
《项链》是莫泊桑短篇小说中的精品,讲述了一个耐人咀嚼的人生故事。上课时,若机械地把对主人公虚荣心的批判推到学生面前,以期望得到劝戒的目的,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所以,不妨抛开按情节为序一一讲解的授课方式,代之以讨论的形式,让所有学生参与进来,在讨论中对人物的行为、性格作出更合理的解释。  在学生预习全文的基础上,设计一些提纲挈领的问题,抓住文中某些情节展开讨论,目的依次是:揭示主人公痛苦的根源;展
期刊
新颁《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定性阐释中和了长期以来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论争,是对语文课程价值的一种重新定位。语文教学要凸现人文精神,即:关注人的价值、张扬人的个性、提升人的精神。 那么,如何加强语文课堂的人文性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呢?    一、注重挖掘现行教材中的人文知识
期刊
前不久,听一个刚分配的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我与地坛》。该教师声情并茂,用激情点燃学生的智慧,用激情触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当教师深情朗读史铁生的另外一篇散文《秋天的怀念》时,教室里不时响起抽泣声,学生被深深地感动了,听课的老师也被感动了,这节课上得相当成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身边的语文老师,包括我自己,上课的激情不知什么时候已离我们远去了,上课成了机械的讲读课文,有的甚至照搬教参
期刊
随着语文课改的深入,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从中美两国中学语文教科书中,各自选取一篇课文进行微观比较,尝试探讨不同的编写风格与特色。《斑马》选自美国EMC公司于2001年出版的教科书《探索文学》。这套教材在哥伦比亚市的李察德中学、哈林顿市的哈林顿中学等诸多学校使用,并受到任课教师的普遍好评。《最后一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这两篇课文都编排在七年级
期刊
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等富有卓见的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语文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气象。全新的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学习方式,更为合理的课程结构、课程标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一切以“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使语文教学充满了无限的魅力和张力。  新课程理念的建构及实践,使语文教育教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这可喜的景象
期刊
语文学习进入高中以后,学生首先接触的是现代诗歌的阅读与鉴赏,这对刚刚结束初中学习的高一新生来说,的确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对学生解读诗歌的方法的指点和由易到难的教学程序的安排就显得尤为重要。  穆旦的《赞美》是一首意象丰富、情感深沉、表达新异的诗歌,几遍读下来,学生仍感茫茫然不知从何入手理解诗歌。在学习《赞美》这首诗歌的时候,依据教学重点和学习现代新诗的一般方法,采取由分析意象入手,从鉴赏艾青的《我爱
期刊
引论:一个峻急而沉重的教学话题  “20世纪中国有了鲁迅,这是我们民族的大幸”    然而,鲁迅研究的丰硕成果和对鲁迅已经全面深化的认识并未及时渗透到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层面。鲁迅作品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是充盈学生精神世界最好的文化大餐之一。从整体上感悟、把握鲁迅作品,与文化大师进行对话,应该是学生一次愉快的精神漫游。然而,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苦读”鲁迅作品的当代中学生却对鲁迅及其作
期刊
[摘要]近代汉语倚变式句法结构“转A转B”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倚变式结构“越……越……”。“转”字本为“反复”义,逐渐引申出“更加”义,两种意义的相互作用,逐渐生成“越发”“越……越……”义,进而形成表达倚变关系的比较固定的句法格式。  [关键词]近代汉语 倚变 句法结构 转A转B    近代汉语作品中存在过具有表达倚变关系功能的结构形式“转A转B”,例如:  (1)一哥已下手刻版矣,转看转晓不得。(
期刊
应用文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生产、学习中处理各种公私事务时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它的适用范围最广,使用频率最高,实用性最强。但由于应用文知识性、理论性强,所以显得单调、枯燥、乏味。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应用文的兴趣呢?照本宣科,采用“查露补缺”的方式,课本上有的东西,简明扼要、蜻蜓点水地讲解;课本上没有的东西大肆引用,加以补充,尤其是举一些电视上经常出现的大家熟悉的广告,分析这些广告的特点,这样既使
期刊
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包括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其中关键性的是阅读能力,它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养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这样就必须改革课堂教学,以适应新课标、新课改的要求。这主要从改革课堂教学,建构探究性、创新性课堂教学着手进行。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应在教育教学中充分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
期刊